2018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六章社会主义的发展及规律.ppt
《2018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六章社会主义的发展及规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六章社会主义的发展及规律.ppt(8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师:张萌 马克思主义学院,第六章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教学目的要求,学习和了解社会主义五百年发展历程,把握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和长期性,明确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遵循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开拓前进的发展规律,以昂扬奋进的姿态推进社会主义事业走向光明未来。,教学要点,社会主义五百年历史进程 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开拓前进,第一节 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程 第二节 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略) 第三节 在实践中探索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第
2、六章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当今世界有着许多的社会思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那么,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已经有500年的历史了呢?社会主义的星星之火是如何燎原的?,小组研讨:,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二、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 四、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案例,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是从哪里发端的?,空想社会主义的三个历史阶段,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18世纪的空想平均社会主义,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第一阶段: 16、17世纪(家庭手工业向工场手工业过渡时期)的早期
3、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 托马斯莫尔(1478-1535)英国政治家、思想家,代表作是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利益又有趣的全书,简称乌托邦。 托马斯康帕内拉(1568-1639) 意大利思想家,代表作是太阳城,主要特点,揭露批判封建专制制度以及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对未来的理想社会制度只是一种文学描述;提出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如公有制、人人劳动、按需分配等,但还是一个粗糙而简单的轮廓;在设计未来理想社会方案时以手工工场为原型。,第二阶段:18世纪(工场手工业时期)空想平均社会主义 代表人物:摩来里(1720-1780)法国杰出思想家 ,代表作是自然法典; 马布利(170
4、9-1785)法国著名的政治家、理论家、历史学家, 代表作是论法律或法律的原则。,马布利,主要特点,认识进入理论探讨和论证阶段,并用“法典”的形式作出明确的规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对私有制、特别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对私有制引起的经济上的不平等,进而导致政治上的不平等的论述,对过去所有的国家制度都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并为富人服务的分析等,已经接近历史的实际;有了初步的阶级观点,绝对平均主义的、苦修苦炼的、禁欲主义的、斯巴达式的共产主义是其突出特点;在设计未来理想社会的蓝图时,以农村公社和手工工场为原型。,第三阶段:19世纪初期(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工业转变)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代表人
5、物:圣西门(1760-1825) 法国思想家, 代表作是论实业制度; 傅立叶(1772-1837)法国思想家, 代表作是新世界; 欧文(1771-1858)英国著名的实业家、 思想家, 代表作是新社会观、 人类思想实践中的革命。,主要特点,批判矛头直接对准资本主义制度;理论上提出了经济状况是政治制度的基础,私有制产生阶级和阶级剥削等观点,并用这种观点去分析历史和现状,从而预测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本质;在设计未来社会蓝图时以大工厂为原型,完全抛弃了平均主义和苦修苦炼的禁欲主义,使社会主义成为一种具有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在理论上致力于社会制度的分析,认为资本主
6、义社会制度是一种历史谬误,必须尽快代之以美好的社会制度。 对资本主义旧制度的辛辣批判,包含着许多击中要害的见解。对社会主义新制度的描绘,闪烁着诸多天才的火花。,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 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案例,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社会历史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奥秘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把争取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斗争建立在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7、,从而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列宁对共产党宣言给予高度评价“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于1848年问世的共产党宣言,以对这个学说作了完整的、系统的、至今仍是最好的阐述。” “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彻鲜明的笔调叙述了新的世界观”因此,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二、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指导下,各国工人政党于1864年建立了工人运动的国际联合组织“第一国际”。使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中占据了统治地位,奠定了国际无产阶级争取社会主义斗争的基础。 1871年巴黎工人起义和由此建立起的巴黎公社,是无产
8、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尽管巴黎公社存在的时间很短,但公社期间所实行的一系列主张和措施为无产阶级革命和工人运动留下了宝贵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的学说,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上写下了光辉、伟大而悲壮的一页。,(一)第一国际与巴黎公社,巴黎公社:1871年3月18日,法国巴黎的无产阶级举行了武装起义,推翻了法国资产阶级统治政府,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但仅存71天,失败了,这是第一次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马克思,巴黎公社墙,马克思恩格斯的同时胜利论,列宁的少数或一国先发生论,(二)十月革命胜利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对
9、两种观点分析评论,不能把二者绝对对立起来,不能单纯地肯定一个否定另一个,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形成一个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原理。, “同时论”有正确的理论价值与依据,蕴涵着社会主义的国际性。 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的论断作出了补充。,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一)社会主义在苏联一国的实践,1917年11月1918年上半年, 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1918年夏天1921年初,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即战时共产主义时期;,1921年春天1924年,由战 时共产主义转为新经济政 策时期。,十月革命后,列宁制定了苏维埃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初计划,提出
10、了社会主义改造的法和途径,进行了“直接过渡”实践。,1917年11月1918年上半年: 巩固苏维埃政权,制订向社会主义过渡初步计划的时期,“直接过渡”是指不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绕过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直接”通达社会主义社会。,1918年下半年,帝国主义纠合14国对苏维埃政权进行武装干涉,同时俄国爆发国内战争。,为捍卫苏维埃政权,苏维埃实行以取消商品货币关系为主要特征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年夏天1921年初:战时共产主义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大中小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国家对生产和经营实行经营管理。 实行除必要的口粮之外的余粮收集制,禁止私人买卖粮食,实行粮食贸易的国家垄断制。 禁止
11、私人自由贸易,取消商品和货币流通,实行主要日用品和消费品定额分配制度。 根据“不劳动者不得食原则”,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有产者无产者都要参加劳动,以迫使资本家参加体力劳动,以便更多的人奔赴前线。 后果:工业生产停滞,甚至下降;黑市贸易猖獗;发生饥荒,农民暴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点和历史作用,特点:用军事化的手段管理经济。 历史作用: 保证了百万红军和城市人口的粮食供应; 最大限度地把仅有的一点工业资源、设备、产品集中起来,保证了战争的需要; 把全国变成一个大军营,令行禁止,整齐划一,共同对敌,战胜了资本主义国家的联合武装干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局限性:, 脱离了经济政治发展水平; 脱离了
12、农民的需求。,列宁说:“为了拯救国家,拯救军队,拯救工农政权,当时必须这样做。”(列宁全集第41卷,第10页)但是,“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列宁选集第4卷,第570页),1921年3月1924年 新经济政策时期,(1)背景:1921年3月8日-16日,俄共(布)召开第10次代表大会。根据列宁的提议,大会于3月15日通过决议,决定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第四,试行租让制、代购代销等国家资本主义形式,作为由多种经济成分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桥梁。,新经济政策的内容,第一,实
13、行粮食税制度,开放市场,实行自由贸易,允许农民自由周转剩余农副产品;,第二,允许私人小工业企业发展,允许通过市场进行商品买卖,实行国家调节商业和货币流通;,第三,把商业原则引入国有企业,进行经济核算,对职工实行物质奖励;,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 改善了人民的生活 改善了工农关系 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 评价:新经济政策的实行,不仅有利于改善俄国的经济形势,而且也反映了列宁对探索社会主义模式的新的思考。,新经济政策的历史作用及评价,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 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 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 利用资本主
14、义,建设社会主义; 加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 加强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 加强国家政权建设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系列措施。,列宁对社会主义的重大贡献,列宁晚年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构想,主要包括:用合作社的形式将农民引向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大工业,实现工业化和电气化;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进行文化革命,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进行党和国家机构的改革,努力提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必须反对官僚主义,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维护党的团结,特别是党中央领导核心的团结等。,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苏联模式的形成(19251953),1928年10月,苏联开始实行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中心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概论 第六 社会主义 发展 规律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