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 T 2005 -2014 电阻分压电子式电压互感器.pdf
《DB13 T 2005 -2014 电阻分压电子式电压互感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3 T 2005 -2014 电阻分压电子式电压互感器.pdf(2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29.180 K 41 DB1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3/T 20052014 电阻分压电子式电压互感器 图1 2014 -01 - 25发布 2014 - 01 - 25实施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DB13/T 20052014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计量科学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计量科学研究所、廊坊高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耿立峰、陈永山、陈芳、陈秀峰、印志军、金希柱、穆立森、李德亨、赵冬松、王学民、董争强。 DB13/T 20052014 1 电阻分压电子式电压互感器 1 范
2、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阻分压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的使用条件、技术要求、试验分类、标志和补充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新制造、修理后的模拟量或数字量输出的电阻分压电子式电压互感器,供频率为15 Hz100 Hz的电气测量仪器和电气保护装置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引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 311.12012 绝缘配合 第1部分:定义、原则和规则 GB 12072006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 GB 42081993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 4798.31990 电
3、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 第3部分:有气候防护场所固定使用 GB 4820 工业、科学和医疗(ISM)射频设备骚扰特性 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 5582 高电压电力设备外绝缘污秽等级 GB/T 73542003 局部放电测量 GB 11604 高压电气设备无线电干扰测量方法 GB/T 16927.1 高电压试验技术 第1部分:一般定义及试验要求 GB/T 16927.2 高电压试验技术 第2部分:测量系统 GB/T 17626(所有部分)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GB/T 20840.72007 互感器 第7部分:电子式电压互感器 DL/T 726 电力用电压互感器订货技术条件 3 术语和定
4、义 GB/T 20840.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电阻分压电子式电压互感器(REVT) 是一种以精密分压电阻作为一次电压传感器的电子式互感器,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其二次电压实质上正比于一次电压,且相位差在联结方向正确时接近于零。该互感器的一次和二次的公共端子直接接地。 4 通用要求 4.1 概述 所有的电阻分压电子式电压互感器(以下简称REVT)皆适合于测量用,但有一些类型也可适合于保护用。测量和保护双用途的REVT应符合本标准的全部条款。 DB13/T 20052014 2 4.2 咨询、招标和订货所需内容 为咨询或订购REVT提出技术条件时,需按表1列出的项目确定其
5、性能。 表1 REVT的规范内容 额定值 缩写符号 条款编号 额定机械强度 FR 7.7 设备最高电压 Um 7.1 额定绝缘水平 7.1 使用条件 5 额定频率 r 6.4 额定一次电压 Upr 6.1 额定二次电压 Usr 6.1 额定电压因数 ku 6.3 额定输出 Sr 6.2 准确级 9.3 短路承受能力 7.3 互感器准确度的环境稳定性能 9.3.2 互感器准确度长时间运行稳定性能 9.3.4 5 使用条件 5.1 环境条件 应达到下列要求: 海拔高度:1000m; 环境温度:545(户内);4070(户外); 最大日温差:25K; 最大相对湿度:95(日平均);90(月平均);
6、大气压力:86kPa106kPa; 抗震能力:水平加速度0.30g,垂直加速度0.15g; 风速:不大于35m/s(户外)。 注1:以上环境条件可根据具体工程调整。 注2:安装处海拔超过1000m时,在标准大气条件下的弧闪距离,应由使用地区要求的额定耐受电压乘以按图1查得的因数k来确定。 DB13/T 20052014 3 图2 海拔校正因数 5.2 系统运行条件 运行条件要求见表2。 表2 运行条件要求 标称电压 (kV) 最高电压 (kV) 额定频率 (Hz) 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 500 550 50 有效接地 330 363 50 有效接地 220 252 50 有效接地 110 126
7、 50 有效接地 66 72.5 50 有效接地 35 40.5 50 接地系统或绝缘系统 20 24 50 接地系统或绝缘系统 15 17.5 50 接地系统或绝缘系统 10 12 50 接地系统或绝缘系统 6 7.2 50 接地系统或绝缘系统 3 3.6 50 接地系统或绝缘系统 DB13/T 20052014 4 6 额定值 6.1 额定电压标准值 6.1.1 额定一次电压和二次输出电压(模拟量)值 REVT额定一次电压和相应的二次输出(模拟量)电压值确定,按表3参照执行。 表3 额定一、二次电压值 设备最高电压Um(kV) 系统标称电压 (kV) REVT额定一次电压 Upr(kV)
8、二次输出电压值 Usr(V) 3.6 3 3/ 32/ 37.2 6 6/ 32/ 312 10 10/ 32/ 317.5 15 15/ 34/ 324 20 20/ 34/ 340.5 35 35/ 34/ 372.5 66 66/ 36.5/ 3126 110 110/ 36.5/ 3252 220 220 / 36.5/ 3363 330 330/ 36.5/ 3550 500 500/ 36.5/ 3注:REVT的二次输出采用数字信号时按附录A执行。 6.2 额定输出标准值 6.2.1 额定输出标准值为0.001VA、0.01VA、0.1VA、0.5VA、1VA、2.5VA、5VA、
9、10VA、15VA、25VA、30VA。 6.2.2 推荐的额定输出值为: a) 二次电压10V的REVT:0.001VA、0.01VA、0.1VA、0.5VA; b) 二次电压10V的REVT:1VA、2.5VA、5VA、10VA、15VA、25VA、30VA。 6.3 额定电压因数标准值 电阻分压电子式接地电压互感器的额定电压因数取决于三相系统的接地故障因数。对应于不同接地方式的电压因数标准值及其允许时间一并列于下表4。 DB13/T 20052014 5 表4 额定电压因数标准值(ku) 额定电压因数 额定时间 一次端子联结方式和系统接地方式 1.2 连续 任一电网的相间。 任一电网中的
10、变压器中性点与地之间。 1.2 1.5 连续 30s 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的相与地之间。 1.2 1.9 连续 30s 带有接地故障自动切除的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的相与地之间。 1.2 1.9 连续 8h 无接地故障自动切除的中性点绝缘系统或无接地故障自动切除的共振接地系统的相与地之间。 6.4 额定标准频率范围 额定标准频率为50Hz。测量准确级的频率标准参考范围应为额定频率的99%101%,保护准确级则为96%102%。 6.5 辅助电源 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宜采用直流供电,额定电压:DC220/DC110V; b) 允许偏差:20+15; c) 纹波系数:不大于5。 7 技术要求 7.
11、1 一次传感器的绝缘要求 7.1.1 一次端子的额定绝缘水平 REVT一次电压传感器的额定绝缘水平依据其设备最高电压Um。额定一次电压乘以额定电压因数应不超过Um。 7.1.1.1 对于设备最高电压3.6kVUm300kV的REVT的一次端子,其额定绝缘水平由额定雷电冲击和工频耐受电压确定,应按表5选取。 表5 设备最高电压3.6kVUm300kV REVT一次端子额定绝缘水平 额定绝缘水平 截断雷电冲击(内绝缘)耐受电压 (峰值) kV 设备最高电压 (方均根值) kV 标称电压 (方均根值) kV 额定短时工频耐受电压 (方均根值) kV 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 (峰值) kV 3.6 3
12、25 40 45 7.2 6 30 60 65 12 10 42 75 85 17.5 15 55 105 115 DB13/T 20052014 6 表5(续) 额定绝缘水平 截断雷电冲击(内绝缘)耐受电压 (峰值) kV 设备最高电压 (方均根值) kV 标称电压 (方均根值) kV 额定短时工频耐受电压 (方均根值) kV 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 (峰值) kV 24 20 65 125 140 40.5 35 95 200 220 72.5 66 140 325 360 160 350 385 126 110 200 480 530 550 252 220 360 850 950 395
13、 950 1050 注:对于暴露安装的产品,应选择最高的绝缘水平。 7.1.1.2 对于设备最高电压Um300kV的REVT的一次端子,其额定绝缘水平由额定操作冲击耐受电压和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确定,应按表6选取。 表6 设备最高电压Um300kV REVT一次端子额定绝缘水平 额定绝缘水平 额定工频 耐受电压 (方均根值) kV 截断雷电冲击(内绝缘)耐受电压 (峰值) kV 设备最高电压 (方均根值) kV 标称电压 (方均根值) kV 额定操作冲击 耐受电压 (峰值) kV 额定雷电冲击 耐受电压 (峰值) kV 363 330 850 1050 460 1175 950 1175 51
14、0 1300 550 500 1050 1425 630 1550 1175 1550 680 1675 注:对于暴露安装的产品,应选择最高的绝缘水平。 7.1.2 一次端子的其他绝缘要求 7.1.2.1 工频耐受电压 设备最高电压Um300kV的REVT的一次端子,亦应能承受按表5选择相对应的工频耐受电压。 7.1.2.2 局部放电 7.1.2.2.1 局部放电技术要求适用于Um7.2kV的REVT。 7.1.2.2.2 REVT按10.2.4规定的程序,经施加预加电压后,在表7所规定局部放电测量电压下的局部放电水平,应不超过表7规定的限值。 DB13/T 20052014 7 表7 局部放
15、电测量电压和允许水平 系统接地方式 一次端子的 连接方式 局部放电测量电压 (方均根值)kV 局部放电允许水平 pC中性点接地系统 (接地故障因数1.4) 相对地 mU50 1.2 3mU20 中性点绝缘或非有效接地系统 (接地故障系数1.4) 相对地 1.2mU50 1.2 3mU20 注1:如果系统中性点的接地方式未注明时,则按中性点绝缘或非有效接地系统考虑。 注2:局部放电的允许值也适合于非额定值的频率。 注3:当REVT的额定电压明显低于该系统的最高电压Um时,可由制造方与用户协商规定较低的预加电压和局部放电测量电压值。 7.1.2.3 截断雷电冲击耐受电压 7.1.2.3.1 如果另
16、有补充规定,一次电压端子也应能承受截断雷电冲击电压,其峰值为额定雷电冲击电压的115%(按照表5、表6相对应的Um选取)。 7.1.2.3.2 即使这不是高压传感器本身技术所要求的,截断雷电冲击试验也有助于检验二次转换器耐受感应高电压作用的能力。试验布置应由制造厂和用户协商规定。 7.1.3 外绝缘要求(污秽) 对带有易受污秽的支柱型的户外型REVT,其给定污秽等级下的最小标称爬电比距按表8选取。 表8 爬电距离 污秽等级 最小标称爬电比距 mm/kV 爬电距离弧闪距离轻 中 16 20 3.5 重 严重 25 31 4.0 注1:表面绝缘特性深受支柱型的形状影响。 注2:在极轻的污秽地区,根
17、据运行经验可采用标称爬电比距低于16 mm/kV,但最低约为12 mm/kV。 注3:对于特别严重的污秽情况,标称爬电比距取31mm/kV可能不满足。根据运行经验和/或试验室试验结果,可采用更大的爬电比距,但对某些情况有必要考虑冲洗的可行性。 注4:对于易受污秽的支柱型的户内型REVT,可参照本规定选取其表面绝缘的爬电比距。 7.2 低电压器件的绝缘要求 低电压器件一般包括多个相互电气绝缘的独立电路。其绝缘应能满足以下要求。 DB13/T 20052014 8 7.2.1 工频电压耐受能力 耐受电压水平:2kV (方均根值)。 7.2.2 冲击电压耐受能力 耐受电压水平:5kV 7.3 短路承
18、受能力 REVT的设计和制造,在额定电压下,应能承受二次电压端子间外部短路历时120s的机械效益和热效应而无损伤。 7.4 温升限值 7.4.1 通用要求 REVT的设计和制造,应能承受下述条件的热效应,各器件温升不超过规定限值45K且无损伤: 规定的最高环境温度; 额定频率; 1.2倍额定一次电压; 辅助电源电压和二次负荷综合作用,使二次转换器具有最大的内部功耗。 7.4.2 补充要求 REVT的设计和制造,应能无损伤地承受7.4.1所述条件的热效应,但电压因数和时间按照表4的规定。 7.5 无线电干扰电压(RIV)要求 无线电干扰电压试验的目的是检验REVT上电晕放电的发射。电晕放电主要原
19、因是高压零部件和瓷箱表面的局部放电。此试验适合于Um126kV的REVT。其要求和试验程序见GB 1207-2006。 7.6 传递过电压要求 传递过电压试验的目的是检验传递过电压从REVT一次向二次输出或电源的传播状态。过电压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高压设备的操作。其要求和试验程序见GB 1207-2006。 7.7 结构要求 7.7.1 REVT的绝缘材料应具有高机械强度、低介电损耗和抗老化特性。对于Um72.5kV 的REVT能承受的静态载荷执行GB/T 20840.7标准中第6.11条的规定。 7.7.2 REVT的瓷套材质宜选用硅橡胶,伞裙结构宜选用不等径大小伞。 7.7.3 REVT应为防
20、水结构,有良好的密封性能;硅橡胶外套应设计有足够的机械强度、绝缘强度和刚度;绝缘及其装配件的结构应保证其任何部分因热胀冷缩引起的应力不致于导致结构损伤。 7.7.4 REVT的结构应便于现场安装,不允许在现场进行装配工作。 7.7.5 金属件外露表面应根据需方要求着相应颜色,产品铭牌及端子应符合图样要求。 7.7.6 所有端子及紧固件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保护良好的导电接触。 DB13/T 20052014 9 7.7.7 接地螺栓直径不得小于8mm,接地处金属表面平坦,连接孔的接地板面积足够,并在接地处旁标有明显的接地符号。 7.8 防护等级 对于高电压设备的包含电源电路零件并可从外部透入的所
21、有外壳,以及所有高电压设备装置的低电压控制电路和/或辅助电路及机械操作机构的外壳,皆应按照GB/T 4208.7规定其防护等级。 7.9 电磁兼容要求 布置在无任何抗干扰措施的配电装置区内REVT,要求其抗干扰性能符合IEC标准要求,并应通过表9中电磁兼容试验,获得相应的评价标准。 表9 抗扰度要求和试验 试 验 引用标准 严酷等级 评价准则 电压慢变化抗扰度 GB/T 17626.29 +2020 A 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抗扰度 GB/T 17626.29 50暂降0.1sc 中断0.05sc A 浪涌(冲击)抗扰度 GB/T 17626.5 4 B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GB/T 1762
22、6.4 4 B 振荡波抗扰度 GB/T 17626.12 3 B 静电放电抗扰度 GB/T 17626.2 2 B 工频磁场抗扰度 GB/T 17626.8 5 A 脉冲磁场抗扰度 GB/T 17626.9 5 B 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 GB/T 17626.10 5 B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 GB/T 17626.3 3 A 注1:A满足准确度规范限值以内的正常性能。 注2:B允许与保护无关的测量性能暂时下降或能够自动恢复的自诊断动作。不允许复位或重新启动。不允许输出过电压超过500V。对于保护用电子式互感器,不允许性能下降致使继电保护装置误动。 8 试验分类 本标准所规定的试验分为型式试验、
23、例行试验和特殊试验。 8.1 型式试验 对每种型式互感器所进行的试验,用于验证按同一技术规范制造的互感器均应满足、且在例行试验中未包括的要求。 注:在一台具有较小差别的互感器上所做的型式试验,经制造方和用户协商同意,也可认为有效。 下列试验是型式试验,详见有关条文: a) 额定雷电冲击试验(见9.1.2); b) 操作冲击试验(见9.1.3); c) 户外型REVT的湿试验(见9.2); DB13/T 20052014 10 d) 准确度试验(见9.3); e) 异常条件耐受能力试验(见9.4); f) 无线电干扰电压试验(见9.5); g) 传递过电压试验(见9.6); h) 电磁兼容试验:
24、发射试验(见9.7); i) 电磁兼容试验:抗扰度试验(见9.8); j) 低压器件的冲击耐压试验(见9.9)。 除非另有规定,各项绝缘型式试验应在同一互感器上进行。REVT应在经受8.1规定的型式试验外,还能经受8.2规定的全部例行试验。 8.2 例行试验 每台REVT都应承受的试验。下列试验是例行试验。详见有关条文: a) 端子标志检验(见10.1); b) 一次电压端的工频耐压试验(见10.2); c) 局部放电测量(见10.2); d) 低压器件的工频耐压试验(见10.3); e) 准确度试验(见10.4)。 除了e)准确度试验应在b)、c)、d)试验后进行外,其他试验的顺序或可能的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3T20052014 电阻 压电 电压互感器 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