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 T 1283 3-2010 医学影像学诊疗技术标准第3部分 MRI图像阅读原则与诊断报告书写指南.pdf
《DB13 T 1283 3-2010 医学影像学诊疗技术标准第3部分 MRI图像阅读原则与诊断报告书写指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3 T 1283 3-2010 医学影像学诊疗技术标准第3部分 MRI图像阅读原则与诊断报告书写指南.pdf(8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11.040 C 43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 1283.32010 医学影像学诊疗技术标准 第 3 部分: MRI图像阅读原则与诊断报告书写指南 Technical standard for diagnoses and therapy of medical imaging - Part 3: Reading principle and guidelines on writing report in MRI 2010 09 22 发布 2010 10 10 实施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13/ T 1283.32010 I 目 次 前言 IV 引言 . V 1 范围
2、 1 2 头部及颈部 . . 1 2.1 颅脑 1 2.1.1 阅片内容与流程 . . 1 2.1.2 重要的测量数据 . . 3 2.2 垂体 5 2.2.1 阅片内容与流程 . . 5 2.2.2 重要的测量数据 . . 6 2.3 内耳道 、颞骨岩部 7 2.3.1 阅片内容与流程 . . 7 2.3.2 重要的测量数据 . . 9 2.4 眼眶 9 2.4.1 阅片内容与流程 . 10 2.4.2 重要的测量数据 . 11 2.5 鼻窦 . 12 2.5.1 阅片内容与流程 . 12 2.5.2 重要的测量数据: . 13 2.6 颈部软组织 . 14 2.6.1 阅片内容与流程 .
3、15 2.6.2 重要的测量数据 . 16 3 胸部 . 18 3.1 胸部器官 . 18 3.1.1 阅片内容与流程 . 18 3.1.2 重要的测量数据: . 19 3.2 乳腺 . 21 3.2.1 阅片内容与流程 . 21 4 腹部 MRI 22 4.1 上腹部器官 . 22 4.1.1 阅片内容与流程 . 23 4.1.2 重要的测量数据 . 24 4.2 肝脏 . 26 4.2.1 阅片内容与流程 . 26 4.2.2 重要的测量数据 . 27 DB13/ T 1283.32010 II 4.3 肾 . 30 4.3.1 阅片内容与流程 . 30 4.3.2 重要的测量数据 . 3
4、1 4.4 肾上腺 . 32 4.4.1 阅片内容与流程 . 33 4.4.2 重要的测量数据 . 34 4.5 女性盆腔 . 35 4.5.1 阅片内容与流程 . 35 4.5.2 重要的测量数据 . 36 4.6 男性盆腔 . 38 4.6.1 阅片内容与流程 . 38 4.6.2 重要的测量数据 . 39 4.7 睾丸 . 41 4.7.1 阅片内容与流程 . 41 4.7.2 重要的测量数据 . 42 5 脊柱 . 42 5.1 颈椎 . 42 5.1.1 阅片内容与流程 . 42 5.1.2 重要的测量数据 . 43 5.2 胸椎 . 45 5.2.1 阅片内容与流程 . 45 5.
5、2.2 重要的测量数据 . 46 5.3 腰椎 . 47 5.3.1 阅片内容与流程 . 47 5.3.2 重要的测量数据 . 49 5.4 骶髂关节 . 50 5.4.1 阅片内容与流程 . 50 5.4.2 重要的测量数据 . 51 6 关节 . 52 6.1 颞下颌关节 . 52 6.1.1 阅片内容与流程 . 53 6.1.2 重要的测量数据 . 53 6.2 肩关节 . 54 6.2.1 阅片内容与流程 . 54 6.2.2 重要的测量数据 . 55 6.3 肘关节 . 56 6.3.1 阅片内容与流程 . 56 6.3.2 重要的测量数据 . 57 6.4 腕关节 . 58 6.4
6、.1 阅片内容与流程 . 58 6.4.2 重要的测量数据 . 60 6.5 髋关节 . 61 DB13/ T 1283.32010 III 6.5.1 阅片内容与流程 . 61 6.5.2 重要的测量数据 . 62 6.6 膝关节 . 63 6.6.1 阅片内容与流程 . 63 6.6.2 重要的测量数据 . 64 6.7 踝关节 和距下关节 . 66 6.7.1 阅片内容与流程 . 66 6.7.2 重要的测量数据 . 68 7 特殊检查 . 69 7.1 颅脑血管 . 69 7.1.1 阅片内容与流程 . 70 7.2 颅脑静脉 . 71 7.2.1 阅片内容与流程 . 71 7.3 颈
7、动脉 . 72 7.3.1 阅片内容与流程。 . 72 7.3.2 重要的测量数据 . 73 7.4 肾动脉 磁共振血管成像 . 74 7.4.1 阅片内容与流程 . 74 7.4.2 重要的测量数据 . 75 7.5 骨盆和 下肢血管 . 76 7.5.1 阅片内容与流程 . 76 7.5.2 重要的测量数据 . 77 7.6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术( MRCP) 78 7.6.1 阅片内容与流程 . 78 7.6.2 重要的测量数据 . 79 参 考 文 献 . 80 DB13/ T 1283.32010 IV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DB13/T 12
8、83医学影像学诊疗技术标准分为 21 部分; 第 1 部分: X 线照片阅读原则与诊断报告书写指南; 第 2 部分: CT 图像阅读原则与诊断报告书写指南; 第 3 部分:图像阅读原则与诊断报告书写指南; 第 4 部分:医学影像学对比剂应用指南; 第 5 部分:脑血管疾病医学影像学诊疗技术指南; 第 6 部分: X 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 CT)应用质量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 7 部分:医用磁共振成像系统应用质量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 8 部分:肝癌介入性放射学治疗规范。 本部分为 DB13/T 1283 的第 3 部分。 本部分由河北省医学影像学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提出。 本部分由河北省卫生
9、厅科教处、医政处组织部署和指导。 本部分由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河北省卫生厅科教处、医政处、河北省医学影像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河北省计量科学研究所、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刘怀军、王藏海、冯平勇、蔡宗霖、焦金海、赵瑜、江建明、彭伟、杨忠来、钱卫国、吕建波、李石玲、崔建岭、樊新云、刘记存、彭志刚、赵振江、赵建。 DB13/ T 1283.32010 V 引 言 为不断地提高医学影像学的诊疗技术水平和提高工作质量,培养和提高中青年医师的业务技能水平,特制定医学影像学图像照片要求、阅读原则及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DB13/ T 1283
10、.32010 1 医学影像学诊疗技术标准 第 3 部分:MRI 图像阅读原则与诊断报告书写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全身各部分的 MR阅片和 MR报告书写的先后顺序的操作步骤,观察和描述的具体项目内容,列出了MR图像的测量方法和正常值,MR报告书写和描述用词的应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医院、卫生院等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的医学影像学专业和相应的临床医学工作者。 2 头部及颈部 2.1 颅脑 颅骨及头皮软组织无异常表现。 大脑纵裂位于中线。大脑和小脑皮层脑沟无增宽或变窄及消失。脑池、脑裂正常存在,信号均匀。 脑室大小与形态均未见异常,脑室对称,脑脊液循环通路无梗阻。没有颅压增高征象。 脑皮层和白质发育
11、良好,信号无异常,尤其是脑室周围白质。 基底神经节、内囊、胼胝体和下丘脑无异常。 脑干和小脑的信号特征无异常变化。脑干无增粗或变细,信号均匀,小脑脑质结构清楚。 蝶鞍和垂体形态与结构均在正常范围。蝶鞍旁结构无异常。 双侧桥小脑角区结构与信号强度均无异常。内耳道宽度无增宽,未见占位病变信号。 鼻窦和乳突气房发育良好,充气如常。眼眶内容物无异常。 印象 颅脑磁共振成像正常 2.1.1 阅片内容与流程 大脑纵裂 * 位于中线 * 无移位 * 大脑镰: -厚度 -信号特征 -硬膜窦流量(如果序列允许评价流量) 大脑和小脑 * 结构 皮层脑沟 * 脑沟的数量 * 脑沟的宽度 * 未见脑沟模糊 * 无局部
12、增宽或变窄 * 脑池和皮层清晰 大脑皮层 * 厚度 DB13/ T 1283.32010 2 * 分布(没有异位组织) * 信号特征(没有异常高或低信号脱髓鞘、水肿、出血或钙化的改变) (低信号或高信号:病变相对于其所在组织信号减低或增高) * 没有与内板异常分离的区域 * 在大脑皮层和颅骨之间无异常液体聚集(凸或凹) 脑室 * 形状 * 大小与年龄匹配(如下) * 对称(没有单侧或局部扩张) * 导水管内流动征象(位于中央的) * 第四脑室呈帐篷形,无扩张 * 无颅内压增高征象(例如,脑沟消失、脑室变窄或增宽) 白质 * 信号特征(与年龄相应的成熟度;信号均匀,尤其是在脑室周围区域;没有片状
13、的或局限性的高信号脱髓鞘、水肿、出血)或低信号钙化、出血改变) * 分布自然 * 与皮层相关的正常宽度 基底神经节、 * 位置 内囊和外囊、 * 大小 丘脑 * 轮廓 * 信号 胼胝体 * 解剖 * 结构 * 大小 * 信号 * 无局限性变窄或膨隆 * 无脱髓鞘病灶 * 无肿块 脑干 * 形状 * 信号(均匀) * 无局限性异常 * 脑神经(存在、走行、宽度、对称) 小脑 * 解剖(对称) * 皮层(宽度,沟) * 白质(信号均匀) 颅内血管 * 走行柔和 * 宽度(粗细均匀) * 无局限性扩张 * 无血管畸形 *分布自然 蝶鞍和垂体 * 大小(如下) * 结构(上缘扁平或微凹,中心漏斗状)
14、* 信号(神经垂体和腺垂体, 局部信号在增强前后没有变化) * 鞍旁的结构(视交叉、鞍上池、颈动脉虹吸部、海绵窦) 颞骨岩部 * 桥小脑角区 DB13/ T 1283.32010 3 -内耳道的宽度(如下) -脑脊液间隙(对称的,液体信号) -无肿块 -前庭蜗神经显示清晰 * 乳突小房,乳突窦 - 解剖 - 气腔形成 -边缘(壁厚,光滑和连续的轮廓) -信号 -无肿块 -无液体充填 * 耳蜗和半规管: -解剖 -结构 -边缘光滑 鼻窦 * 解剖 * 气腔形成 * 边缘(壁厚,光滑和连续的轮廓) * 信号 * 鼻腔 -气腔形成 -鼻中隔居中 -鼻甲(上、中、下鼻甲;宽度) 眼眶 * 肌锥结构,眶
15、壁骨结构完整 * 内容: -眼球(位置、大小、信号、壁厚) -眼肌(位置、走行、信号、宽度) -视神经 (走行、宽度 如下) -眼静脉 (走行、宽度 如下) 2.1.2 重要的测量数据 脑室的尺寸: 1 侧脑室中央部(体部)指数: * B/A4=正常 2 侧脑室前角 ( Monro孔的水平) * 40岁以下:12 mm * 40岁以上:15 mm 3 第三脑室的宽度: * 儿童5 mm(婴儿稍宽) * 60岁以下的成人7 mm * 60岁以上的成人9 mm 4 眼静脉的宽度: * 3-4 mm DB13/ T 1283.32010 4 5 视神经(轴位图像): a 球后节段: 5.5 mm 0
16、.8 mm b 最狭窄的位置:(约在眼眶中央部位):4.2 mm 0.6 mm 6 眼球的位置: * 眼球后缘位于颧骨间线后 9.9 mm1.7 mm 处 7 内耳道: * 大约5-10 mm;左右相差不超过1 mm 8 垂体: * 矢状面垂体的高度:2-6 mm 注:正常大小变化如下 -妊娠期:为12 mm - 青春期:女孩为10 mm,男孩为8 mm 侧脑室体部水平轴位 MRI图像 基底神经节水平轴位 MRI图像 眼眶及脑干水平轴位 MRI图像 视神经水平轴位 MRI图像 1 2 3 4 5a 5b DB13/ T 1283.32010 5 颅脑轴位 MRI图像 颅脑矢状面 MRI图像 2
17、.2 垂体 蝶鞍大小如常,位置和结构未见异常。蝶鞍底部和壁的边缘光滑,界限清楚。 垂体位置、形状和大小均无异常。垂体软组织增强前后信号如常,无局限性信号异常。 漏斗部居中,大小如常。 视交叉和蝶鞍上的脑脊液间隙未见异常。 海绵窦结构清楚,无骨质增生和破坏,其内走行的颈内动脉和颈动脉虹吸段无异常信号。 所见颅脑未见异常信号和形态异常。 蝶窦清晰且含有气腔,腔内信号无异常。 印象 脑垂体 MRI扫描正常 2.2.1 阅片内容与流程 蝶鞍 * 位置 * 大小 * 形状(U形) * 壁陡直,无变平 * 边缘光滑、锐利,宽度未见异常 垂体 * 位置(位于鞍内下半部) * 结构(豆形) * 上缘笔直或稍微
18、内凹(外凸情况只发生在青春期或妊娠期) * 大小(如下) * 腺垂体和神经垂体(矢状位图像) * 平扫 T2WI垂体组织均匀 * 均匀强化 * 无局限性高信号和低信号区(尤其在冠状位图像,垂体左右侧无信号差异) * 动态增强序列显示垂体不同区域的强化无时间差异 * 垂体柄居中 漏斗 * 位置(居中) * 大小(如下) 8 6 7 DB13/ T 1283.32010 6 视交叉 * 位置 * 大小(如下) * 对称 蝶鞍上的CSF * 对称 间隙(交叉池)* 无变窄 海绵窦 * 对称 * 大小 * 无浸润 颈内动脉 * 对称 * 大小(尤其是虹吸段) * 没有全部或局部变窄或扩张 颅脑 * 颞
19、叶 * 下丘脑 * 第三脑室底 蝶窦 * 边缘光滑,宽度未见异常(特别是顶部),清晰的气腔形成 2.2.2 重要的测量数据 垂体 1 矢状径: * 男性和绝经后女性:8 mm * 分娩期间的女性:10 mm 2 矢状面的高度: * 2-6mm (注;在以下时期正常尺寸的变化 -妊娠期: 为12 mm -青春期: 女性为10 mm, 男性为8 mm) 3 垂体柄: *4 mm 4 视交叉: * 冠状位: a,宽度 9-18 mm; b,高度 3-6 mm * 轴位: c,宽度12-27 mm; d,高度 4-9 mm 1 2 3 DB13/ T 1283.32010 7 矢状面 MRI图像 冠状
20、面 MRI图像 冠状面 MRI图像 轴位 MRI图像 轴位 MRI图像 冠状面 MRI图像 2.3 内耳道、颞骨岩部 颞骨岩部结构与信号无异常,形态对称。 内耳道宽度无异常,壁光滑,锐利,清晰。 双侧前庭蜗神经走行和直径在正常范围。增强后内听道内未见信号异常增高,特别是内侧开口部分。 耳蜗和半规管形态与结构如常。 乳突气房清晰、含有气腔。鼓室和外耳道解剖结构清晰,未见异常信号和形态改变。 每侧桥小脑角结构均无异常。桥小脑角池清晰,双侧对称,信号均匀。 脑干结构完整,信号均匀,听神经管走出的神经无异常。 前庭蜗神经、面神经等未见受邻近血管压迫改变。 图中所见其它部分颅脑无明显异常。 印象 内耳道
21、MRI显示正常 2.3.1 阅片内容与流程 颞骨岩部 * 结构 * 双侧对称 * 内耳道 4b 4a 4c 4d DB13/ T 1283.32010 8 -形状 -走行 -宽度(如下) -边缘(光滑明确) -信号 前庭蜗神经 * 走行(直的,连续的) (颅神经) * 宽度(一致的,左右无差别,没有局部扩张或受压) * 强化特征(无强化,尤其是在管内) 面神经 * 走行(起始处与前庭蜗神经平行) (颅神经) * 宽度(一致的,左右无差别,没有局部扩张或受压) * 强化特征(无强化) 耳蜗和半规管 * 解剖 * 结构 * 边缘光滑 乳突小房、 * 解剖 乳突窦、 * 气腔形成 鼓室 * 边缘(壁
22、厚,轮廓光滑、连续) * 无肿块 * 无软组织或液体信号 外耳道 * 解剖 * 走行 * 宽度 * 边缘 * 信号 桥小脑角区 * 脑干: - 形状 -信号强度(均匀) -无局灶性异常 * 前庭蜗和面神经(运动根在第四脑室底中间隆突): - 无脱髓鞘 - 无肿块 * 前庭蜗神经入口处(在桥脑延髓沟外侧进入延髓和桥脑)和面神经: -两侧对称 * 脑脊液间隙: -桥小脑角池(对称,液体信号) -无肿块 -轮廓清晰 -无静脉袢 其余颅脑 * 大脑(特别是颞叶)和小脑: -结构 -脑沟 -脑沟无消失 -沟的宽度 DB13/ T 1283.32010 9 -无局限性变窄或增宽 -皮质和白质信号均匀(无低
23、信号或高信号改变) 脑脊液间隙 * 桥前池 * 第四脑室 2.3.2 重要的测量数据 1 内耳道 * 大约5-10 mm,平均7 mm 2 左右内耳道的差异: * 大约1 mm 内耳道层面的轴位 MRI成像 轴位 MRI图像 冠状面 MRI图像 2.4 眼眶 两侧眼眶对称,大小形态如常,眶锥发育无异常。眼眶结构清楚完整,边缘光滑、锐利。无局限性骨质破坏,无局限性骨质及软组织膨隆,无异常信号。 双眼球对称,大小、位置如常。球壁光滑,边界清晰,厚度无异常。 双侧晶状体位置、形态、大小如常,边缘光整清晰,信号如常。 1 2 2 DB13/ T 1283.32010 10 双侧玻璃体信号均匀。 双侧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3 1283 3-2010 医学影像学诊疗技术标准第3部分 MRI图像阅读原则与诊断报告书写指南 2010 医学影像 诊疗 技术标准 部分 MRI 图像 阅读 原则 诊断 报告 书写 指南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366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