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 T 1201-2010 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操作技术规范除尘设施.pdf
《DB13 T 1201-2010 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操作技术规范除尘设施.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3 T 1201-2010 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操作技术规范除尘设施.pdf(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13.020.40Z 05D B 1 3、性,铲冫pi省地 、万标嘴七,比LrU丬丬DB 13/ T 1201-2010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操作技术规范除尘设施2010-04-19发布2010-05-04实施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13/T 1201一2010月I i舌本标准按照GB/T 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河北省环境保护厅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张家口市环保产业协会、石家庄工大化工设备有限公司、宣化冶金环保设备制造(安装)有限责任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春华、张继军、王坤、张勇仕、刘静、杨大成、金振影、郭雅妹。DB13/ T 1201- 2010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操
2、作技术规范除尘设施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过滤式除尘器、电除尘器、惯性除尘器、湿式除尘器的岗位要求、规章制度、操作环境、应急处理、开机准备、运行、停运和维护检修等运行操作技术规范。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内过滤式除尘器、电除尘器、惯性除尘器、湿式除尘器的运行操作管理。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3931-2002电除尘器性能测试方法GB/T 16845-2008除尘器术语GBZ 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DL/T 461-2004燃煤电厂电除尘器运行维护导则
3、HJ/T 285-2006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工业粉尘水湿式除尘装置HJ/T 286-2006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工业锅炉多管旋风除尘器HJ/T 328-2006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脉冲喷吹类袋式除尘器HJ/T 329-2006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回转反吹袋式除尘器HJ/T 330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分室反吹类袋式除尘器JB/T 9688电除尘用晶闸管控制高压电源术语和定义GB厅16845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 1直接管理者指除尘设施操作者的直接领导,如班长、工段长、车间主任等。过滤式除尘器本标准中指脉冲喷吹类、气环反吹类、大气反吹类以及机械振打类袋式除尘器。气源指喷吹式或
4、反吹式清灰系统的空气源或氮气源。3 . 4工艺设备与除尘器相连的上序或下序设备,如冶炼、破碎、锻烧、干燥、输送等设备。3 . 5风机指除尘系统中形成含尘气体输送动力的风机。DB13/ T 1201- 20103 . 6排灰锁气装置安装于除尘器灰斗下,既能排出粉尘又能防止气体泄漏的装置。3. 7排气温度指除尘器出口的气体温度。3. 8电除尘器利用高压电场对荷电粉尘的吸附作用,把粉尘从含尘气体中分离出来的除尘器。3 . 9电场在单台电除尘器中垂直于烟气流方向的并列供电分区(由一个或几个供电分区组成)。3. 10收尘板指阳极系统的组成单元。3. 11阴极线;极线;电晕极线在高压系统中使气体电离和产生
5、电场的带负高压的放电电极。3. 12阴极小框架用钢管弯曲成一个封闭方框,其上装有电晕极线,通过卡子或伸出的臂固定在吊架上,在其侧部有一振打砧。下部有一定位装置,阴极小框架是阴极系统的组成单元。3. 13气流分布装置用以改善下游烟气流型的装置,如可调式导流板或多孔板等。3. 14高压隔离开关隔离直流高压电源或转换直流高压电源连接方式的磁负荷操作的开关。3. 15高压整流变压器集升压变压器、硅整流器为一体的供电除尘器使用的变压器。3. 16阻尼电阻器用于消除整流变压器次级端产生的高频振荡,保护整流器或高压电缆不被击穿的电阻器。3. 17惯性除尘器惯性除尘器是指利用粉尘在运动中惯性力大于气体Jrlq
6、ltt力的作用,将粉尘从含尘气体中分离出来的设备。本标准中指由若干单个旋风子组装在一个具有烟气进出口、烟气分配室、贮灰斗的壳体内构成的多管旋风除尘器。3. 18湿式除尘器利用液体的洗涤作用使粉尘从含尘气体中分离出来的除尘器。本标准中指旋风水膜除尘器。3. 19DB13/ T 1201- 2010供水系统为湿式除尘器提供工艺用水的系统。4通则4. 1岗位要求及规章制度4.1.1企业设除尘系统管理机构,制定科学完善的工艺技术规程、岗位操作规程、安全技术规程等文件,并张贴在车间适当位置,字体清晰醒目。4.1.2操作者上岗前进行岗位培训,包括理论和实践技能及安全知识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资格。4.1
7、.3除尘器运行过程有详细运行记录,表格铅印成册,有专人保管并存档,存档时间不低于设备折日期限。4.1.4按除尘器种类不同,运行记录应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内容:操作者姓名、启动关闭时间、空气温度和湿度、含尘气体温度、流速、各主要电机电流、喷吹或反吹气源压力、除尘器前后压降、风机参数、清灰状况、目测到的排风管排尘状态、设备运转状态、维护检修项目、问题及事故处理、对下一班的交代提示等。4.1.5运行记录间隔时间由操作规程确定。操作者应认真如实填写,禁止事后编数或造假,禁止涂改原始记录。4.1.6定期查阅分析数据,及时发现隐患并处理,重大问题及时上报。4.1.7换岗时,坚持面对面交接制度,严禁出现空岗。
8、接岗者应核对运行参数和设备状况,确认无误后履行交接手续。4.1.8针对具体的含尘气体,除尘器重要操作参数,如风速、压降、清灰指令、排气温度等,应参照有关文献经现场实验确定,写入工艺规程并严格执行。4.1.9对各种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应定期检查,落实奖惩制度,重大违规责任事故应追究操作者及直接管理者责任。4.1.10企业建立定期检修,检测制度,使除尘器经常处于性能优良,结构完好状态。4.1.11除尘系统中备品备件的储备严格执行工艺规程的规定,入库和使用应有详细记录。4. 2岗位操作环境4.2. 1除尘系统内噪声与振动控制等职业卫生要求符合GBZ 1的规定。4.2.2除尘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按照国家有
9、关规定,采取各种必要防护措施保护人身安全和健康。4.2.3每次交接班前清扫场地和设备落灰,保持作业环境清洁。4.2.4定期清理除尘器内和管路内积尘。4.2.5粉尘储存和运输应防止二次污染。4. 3每次开车前例行检查项目4.3.1查阅上一班设备运行记录,了解以往设备运行状况。4.3.2防火器材及标识、安全标识、安全设施、照明器材、防爆和防静电设施完好。4.3.3设备各部分、管道、法兰、阀门等完好,各连接部螺栓无松动。4.3.4各润滑部位无干磨或跑、冒、滴、漏现象,按规定及时加油。4.3.5运转部件中齿轮、皮带、三角带、链条、链轮等完好。DB13/ T 1201- 20104 . 3 . 6配电设
10、施,包括电压电流正常。4.4运行中例行检查项目和注意事项4.4. 14.4. 24.4. 34 . 4 . 44 . 4 . 5各电机、轴承、减速机温升在允许范围内,各电机电流在额定范围内。设备运转声音、振动、气味无异常,各种仪表指示正常。各进出管口、阀门、检修口、人孔、视窗、管道及管道法兰无漏气现象。气固两相经过部位无堵塞,无磨损。排气在线监测系统数据正常,排风烟囱排出气体的颜色正常。4.5应急处理4.5.,针对除尘器特点建立应急处理规程,张贴在现场醒目位置。4.5.2一般事故,如个别零部件损坏,造成较短时间停车故障等,操作者和直接管理者马上按相应规程处理并备案。4.5.3重大事故,如局部火
11、灾或设备、车间较严重损坏,造成较长时间停车等,操作者应立即在自己职责范围内,按重大事故应急处理规程紧急处理,并尽速上报公司管理层,组成领导小组按规程处理相关事宜。4.5.4特别重大事故,如粉尘爆炸,火灾或人员伤亡等,立即上报公司、市、省相关部门,协调消防、医疗救助等部门,紧急疏散抢救,制定完备的善后和灾后重建计划。5过滤式除尘器5. 1开机准备各风阀、排料阀处于正常位置,转动灵活。气源的压力、温度、湿度正常,储气罐和安全装置完好。电磁阀、脉冲阀开启灵敏,喷吹管路无漏气。反吹或机械振打系统的执行机构良好。滤袋无破损、脱落、松弛、相互摩擦、碰撞等现象。高寒地区和高湿地区设备启动时,在引入含尘气体前
12、对设备预热,防止滤袋或器壁结露。月1内2八j月兮5月1月1刁1J刁刁1二勺5. 2设备运行5.2. 1除尘器先于工艺设备启动,防止粉尘沉积或泄漏。5. 2. 2袋式除尘器开车顺序5.2.2.,打开压缩空气管路,调整空气压力至规定范围。5.2.2.2打开并调整清灰程序控制与执行机构,使清灰系统进入正常工作状态。5.2.2.3启动排灰装置。5.2.2.4依次手动盘车风机,关闭风阀,启动风机,调整风机阀门,使除尘器前后压降保持在0. 8-1. 5 kPa,过滤风速符合工艺规定要求。5.2.2.5启动工艺设备。5.2.3在稳定风机阀门和其他工艺参数前提下,随时观察除尘器压降变化。异常时立即采取有针对性
13、的处理措施。5.2.4监控排灰锁气装置排灰是否正常。DB13/ T 1201- 20105. 2. 5监控含尘气体温度不得高于袋滤器耐受温度。5.2.6为避免湿气在除尘器内结露堵袋,排气温度应高于露点温度5-10C o5.2.7监控袋式除尘器壳体、管道和排风烟囱是否有结露挂壁现象。5. 3清灰系统操作5.3.,脉冲喷吹式5.3.1.1喷吹气源压力0.6-0. 7 MPa o5.3.1.2各室清灰脉冲阀按顺序动作,运行中应能听到明显的到位声。适时解决脉冲阀开启迟缓或关闭迟缓现象。5.3.1.3除尘器压降0. 8-1. 5 kPa,依据过滤风速、脉冲宽度,脉冲周期来调整。5.3.1.4过滤风速0.
14、 5-4 m/min,最佳风速应按工艺要求实验确定。5.3.1.5脉冲宽度(清灰时间)0. 1-0. 2s可调,脉冲周期(清灰间隔时间)60-600 s可调。5.3.2气环反吹式5.3.2.,除尘器压降1. 0-1.2kPao5.3.2.2过滤风速4-6 m/min o5.3.2.3气环箱反吹风压力1. 5-3.5kPao5.3.2.4气环箱上下移动速度6-15 m/min5.3. 3大气反吹式5.3.3.,一次反吹风时间10-20 s,每室每次清灰作业的反吹次数由实验确定。5.3.3.2采用“鼓一瘪一无通风自然沉降”的三状态清灰工艺时,多次反吹后集中自然沉降的时间为60-90 s,每次反吹后
15、分散自然沉降的时间为30-60 s,按滤袋长短和粉尘浓度以及反吹强度不同选取。5.3.3.3除尘器压降1. 5-2.0kPao5.3.4机械振打式5. 3.4. 1检查振打清灰循环程序和定时器。5. 3.4.2清灰室的阀门闭合,分室压力计的读数为零。5.3.4.3每室清灰时间20-30 so5.3.4.4除尘器压降0. 6-1.2kPao5. 4停运5.4. 1停运前必须清灰一次,彻底清除滤袋上灰尘,排空灰斗中积料。5.4. 2停机顺序5.4.2.1关闭工艺设备。5.4.2.2工艺设备停机后,风机继续运行5 min以上再关闭。5.4.2.3依次关闭清灰执行机构和程序控制器、喷吹气源、排灰装置。
16、5.4. 3因事故或临时停电等原因非正常停车时,按应急处理规程处理。5.4. 4设备计划长期不用时,检修完好并封存,运转活动部件涂抹黄油防止锈蚀。置于户外的设备设防雨防潮设施。5. 5维护检修5.5. 1脉冲喷吹类袋式除尘器主要性能指标符合HJ/T 328相关规定。5.5.2气环反吹式、大气反吹式和机械振打式主要性能指标符合HJ/T 329, HJ/T 330相关规定。DB13/ T 1201- 20105.5.3日常维护检修5.5.3.1脉冲喷吹式5.5.3.1,及时处理气源气体温度过低、含油、含水等问题。5.5.3.1.2喷吹气源压力及调节阀正常,储气罐完好,安全阀有效。5.5.3.1.3
17、脉冲阀与喷吹管之间以及文氏管与花板之间不得有漏气现象。5.5.3.1.4脉冲阀开关正常,脉冲宽度和周期满足除尘要求。5.5.3.2气环反吹式5.5.3.2. 1气环箱上下移动平稳,传动系统无冲击、振动,无噪音。5.5.3.2.2气环箱喷嘴无堵塞。5.5.3.3大气反吹式5.5.3.3.1反吹控制装置灵敏。5.5.3.3.2净气排气阀和反吹风阀开关灵活,关闭严密,漏风率1%05.5.3.4机械振打式5.5.3.4.1振打机构运转平稳,启动无冲击,动作、声音无异常。5.5.3.4.2清灰风阀关闭时无泄漏。5.5.3.4.3滤袋松紧程度适当。5.5.4检修时的安全注意事项5.5.4. 1检修时注意观
18、察除尘器壳体和管道的压力、振动、声音、积水等情况异常。5.5.4.2修理设备、管道及阀门时,注意卸压,防止压力气体伤人。5.5.4.3进入滤袋室及管道,有害气体应充分置换,检测达标后方可进入,应佩戴适当劳动保护用品。5.5.4.4更换滤袋时注意防火,并挂警示牌。5.5.4.5检修各类机械传动设备时要关闭电源,并挂警示牌。5.5.4.6焊接设备及管道漏风处需在停机时进行。5.5.4.7处理积灰时需戴劳动保护用品,防止热灰的流动及热烫伤。5.5.5大中修5.5.5.,大中修周期应与工艺设备协调。5.5.5.2检查滤袋损坏及脱落现象,全部进行更换。5.5.5.3检查清灰控制系统元器件,有磨损、失灵、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3 1201-2010 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操作技术规范除尘设施 1201 2010 污染 治理 设施 运行 操作 技术规范 除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