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 T 403-2006 乌鸡生产技术规范.pdf
《DB11 T 403-2006 乌鸡生产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1 T 403-2006 乌鸡生产技术规范.pdf(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65.020.30 B 43 备案号:198622007 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DB DB11/T 4032006 乌鸡生产技术规范 Synthesize rules of black-bone chiken production 2007-02-01实施 2006-11-03发布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11/T 4032006 I 前 言 本标准由北京市农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养殖业分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通州区养殖业服务中心、北京市畜牧兽医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春良、吕三福、孟宪祁、姜子珍、杨桂英、梅克义、张保延、薛水玲、
2、 蒋益民。 DB11/T 4032006 1 乌鸡生产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养殖环境、饲料、用药、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技术要求和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规模种用乌鸡场、商品乌鸡场和养鸡小区的养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 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 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3078-2001 饲料卫生标准 NY/T 388-1999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 5027-2001
3、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 NY 5035-2001 无公害食品 肉鸡饲养兽药使用准则 NY 5037-2001 无公害食品 肉鸡饲养饲料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舍区 black-bone chicken farm section 指畜禽直接生活环境区。 3.2 场区 black-bone chicken building 指畜禽场围栏或院墙以内、舍区以外的区域。 3.3 缓冲区 buffer section 畜禽场外周围,沿场院向外500米范围内畜禽保护区。 3.4 兽药 animal remedy 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畜禽等动物的疾病,有目的的调节
4、其身体机能并规定作用、用途、用法、用 量的物质(含饲料药物添加剂) 。包括兽用生物制品,兽用药品(化学药品,中药,抗生素,生化药品, 放射性药品) 。 3.5 抗菌药 anti-bacterial drug 能够抑制或杀灭病原菌的药物,其中包括中药材,中成药,化学药品,抗生素及其制剂。 3.6 抗寄生虫药 anti-parasite drug 能够杀灭或驱除体内、体外寄生虫的药物,其中包括中药材、中成药、化学药品、抗生素及其制 剂。 3.7 疫苗 vaccine 由特定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螺旋体、支原体等微生物以及寄生虫制成的主动免疫制品。 3.8 消毒防腐药 disinfect and
5、antiseptic drug 用于杀灭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防止疾病发生和传染的药物。 3.9 DB11/T 4032006 2 饲料药物添加剂 medicated drug addition 为预防、治疗动物疾病而掺入载体或者稀释剂的兽药的预混物,包括抗球虫药类、驱虫剂类、抑 菌促生长类等。 3.10 休药期 withdrawal period 食品动物从停止给药到许可屠宰或它们的产品(蛋、肉)许可上市的间隔时间。 3.11 最高残留限量 maximum residue limit 对食品动物用药后产生的许可存在于动物表面或内部的该兽药残留的最高量/浓度 (以鲜重计, 表 示为mg/kg,或
6、g/kg,g/L)。 4 基础设施与环境要求 4.1 选址 乌鸡养殖场选址应在地势高燥、采光充足、排水良好和隔离条件好的区域。乌鸡场或乌鸡养殖小 区3 km以内无大型化工厂、矿厂等污染源。远离其他畜禽场、干线公路、村和居民点。在饮用水源、 食品厂下游。 4.2 禁止在下列区域内建设乌鸡场和乌鸡养殖小区 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及缓冲区; 城市和城镇居民区、文教科研区、医疗区、集市等人口集中地区; 区、县级人民政府依法划定的禁养区域; 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规定需特殊保护的其它区域。 4.3 建筑布局 4.3.1 严格执行生产区和生活区相隔离的原则。 4.3.2 鸡舍建
7、筑布局符合卫生要求和饲养工艺的要求,具备良好防鼠、防蚊蝇、防虫和防鸟设 施。 4.3.3 设备有良好的卫生条件并适合卫生检测。 4.3.4 根据防疫需求可建有消毒室、兽医室、隔离舍等并应处于禽舍的下风向处。 4.3.5 粪便污水处理设施和禽畜尸体焚烧炉应设在养殖场的生产区和生活管理区的常年主导 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 4.4 鸡舍要求 4.4.1 生产区门口设有更衣换鞋消毒室。鸡舍入口处要设置消毒池或设置消毒盆。 4.4.2 应备有健全的清洗消毒设施,防止疫病传播,并对鸡场及相应设施如车辆等进行定期清 洗消毒。 4.5 饮用水水质指标 饮用水水质指标应符合NY 5027要求,见表1。 DB1
8、1/T 4032006 3 4.6 表 1 饮用水水质指标 项 目 标准值 色, () 30 浑浊度, () 20 臭和味 无异臭、异味 肉眼可见物 不得含有 总硬度(以CaCO3计),mg/L 1500 PH 6.4-8.0 溶解性总固体,mg/L 2000 氯化物(以CL - 计) ,mg/L 250 感官性状及一般化 学指标 硫酸盐(以SO4 2- 计) ,mg/L 250 细菌学指标 总大肠菌群,个/100mL 1 氟化物(以F - 计) ,mg/L 2.0 氰化物,mg/L 0.05 总砷 L,mg/L 0.2 总汞,mg/L 0.001 铅,mg/L 0.1 铬(六价) ,mg/L
9、 0.05 镉,mg/L 0.01 毒理学指标 硝酸盐(以 N 计) ,mg/L 30 4.7 鸡舍空气环境质量指标 鸡舍空气质量指标应符合NY/T 388要求,见表2。 表 2 鸡舍空气环境质量指标 指 标 鸡舍 项 目 缓冲区 场区 雏鸡 成鸡 氨气 mg/m 3 2 5 10 15 硫化氢 mg/m 3 1 2 2 10 二氧化碳 mg/m 3 380 750 1500 可吸入颗粒物(PM10) mg/m 3 0.5 1 4 总悬浮颗粒物(TSP) mg/m 3 1 2 8 恶臭 稀释倍数 40 50 70 注:表中数据皆为日均值。 4.8 养鸡舍区环境指标 养鸡舍区环境指标应符合NY/
10、T 388要求,见表3。 DB11/T 4032006 4 表3 鸡舍空气环境质量指标 项目 雏鸡 成鸡 温度 21-27 10-24 湿度(相对) 75% 风速 0.5m/s 0.8m/s 照度 50Lx 30Lx 细菌 2.5 万个/m 3 噪声 60dB 80dB 粪便含水率 65%75% 粪便清理 干清粪 4.9 废弃物处理指标 4.9.1 粪便贮存设施 使用垫料的乌鸡场或乌鸡养殖小区,采取乌鸡出栏后一次性清理垫料,饲养过程中垫料过湿要及 时清出,网上饲养应及时清理粪便。清出的垫料和粪便在固定地点和专门堆肥池进行高温堆肥处理, 堆肥池应为混凝土结构,有防雨设施,粪便堆积发酵后用于农业用
11、肥。 4.9.2 污水处理 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应坚持种养结合的原则,经无害化处理后尽量充分还田,实现污水资源化 利用。污水作为灌溉用水排入农田前,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净化处理(包括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和 生物学的),并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要求。应建立有效的粪便污水输送网络,通过车载或管道形式 将污水输送至农田,要加强管理,严格控制污水输送沿途的弃、撒和跑、冒、滴、漏现象。 5 引种要求 5.1 雏鸡应从取得种鸡生产许可证,并无鸡白痢、新城疫、禽流感、支原体、禽结核、白血病 的种鸡场引入,或由该类场提供种蛋所生产经过产地检疫的健康雏鸡。雏鸡重量应达到品种的 要求,雏鸡大小和颜色均匀。一栋鸡舍
12、或全场的所有雏鸡应来源于同一鸡场。 5.2 引进的雏鸡,需来自于非疫区,并有产地检疫证明,运输车辆应做过彻底清洗和消毒,引 入后应隔离观察15d30d,经兽医检查确定为健康合格后,方可供繁殖使用。 6 饲料 各阶段饲料要求,各阶段营养需要和指标符合饲养本品种乌鸡要求。 6.1 原料 饲料感官要求为具有一定的新鲜度,具有该品种应有的色、嗅、味和形态特征,无发霉、变质、 结块、异味及异嗅;饲料原料中有害物质及微生物允许量应符合 GB 13078 的要求;饲料原料中含有 饲料添加剂的应做相应说明;制药工业副产品不应用作乌鸡饲料原料。 6.2 饲料添加剂 6.2.1 安全卫生要求 饲料添加剂的感官要求
13、:应具有该品种应有的色、嗅、味和形态特征,无发霉、变质、异味及异 嗅;有害物质及微生物允许量应符合 GB 13078的要求。 6.2.2 饲料添加剂使用 6.2.2.1 饲料中使用的营养性和一般性饲料添加剂应是 NY 5037中附录A所规定的品种, 或取 得试生产产品批准文号的新饲料添加剂品种。 6.2.2.2 饲料添加剂应遵照产品说明书所规定的用量、用法使用;药物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应按 照 NY 5037中附录B执行。饲料中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品种应是取得饲料添加剂产品生产许可证 的正规企业生产的、具有产品批准文号的产品。 6.3 配合饲料 DB11/T 4032006 5 6.3.1 配合饲料要
14、求色泽一致、无发霉、无变质、无异味及异嗅;有害物质及微生物允许量应 符合 GB 13078及相关标准的要求;产品成分分析保证值应符合标签中所规定的含量;乌鸡配合 饲料、浓缩饲料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中不应使用违禁药物。 6.3.2 乌鸡的代谢能、粗蛋白、主要氨基酸、钙、磷及盐分的需要量见表4。 表4 乌鸡代谢能、粗蛋白、主要氨基酸、钙、磷及盐分的需要量 日龄 种鸡 项目 060 60150 产蛋率30% 产蛋率30% 代谢能(兆焦/kg) 11.91 10.6610.87 12.28 10.87 粗蛋白(%) 19 1415 16 15 赖氨酸(%) 0.80 0.50 0.60 0.50 蛋氨酸
15、(%) 0.32 0.25 0.30 0.25 钙(%) 0.80 0.60 3.20 3.0 总磷 0.60 0.50 0.60 0.60 有效磷(%) 0.50 0.40 0.50 0.50 盐分(%) 0.35 0.35 0.35 0.35 6.3.3 乌鸡的维生素需要量,见表5。 表5 乌鸡的维生素需要量(每千克饲料中含量) 维生素种类 雏鸡 育成鸡 种鸡 维生素 A(国际单位) 1500 1500 8000 维生素 D(国际单位) 200 200 8001000 维生素 E(国际单位) 10 5 20 维生素 K(mg) 0.5 0.5 0.5 维生素 B1(mg) 1.8 1.3
16、1.8 维生素 B2(mg) 3.6 1.8 4.0 维生素 B3(mg) 10 10 10 维生素 B6(mg) 3 3 4.5 生物素(mg) 0.15 0.10 0.15 胆碱(mg) 1300 500 500 叶酸(mg) 0.55 0.25 0.35 维生素 B12(mg) 0.009 0.003 0.003 6.3.4 乌鸡对无机盐的需要量,见表6。 DB11/T 4032006 6 表6 乌鸡对无机盐的需要量 需要量(千克饲料) 元素名称 雏鸡 育成鸡 种鸡 钙(%) 0.8 0.6 3 磷 0.6 0.6 0.6 钠 0.15 0.15 0.15 氯(mg) 800 800 8
17、00 铜 4 3 4 碘 0.35 0.35 0.35 铁 80 40 80 锰 50 25 30 硒 0.1 0.1 0.1 锌 40 30 50 6.4 配合饲料卫生要求 配合饲料卫生要求应符合表7。 表 7 乌鸡饲料、饲料添加剂卫生指标 卫生指标项目 饲料种类 GB 13078-2001 指标 安全 指标 配合饲料 2.0 2.0 浓缩料(20%) 砷(以总砷计)的允许量 mg/kg 添加剂预混料(1%) 10.0 10.0 配合饲料 5.0 4.0 浓缩料(20%) 13.0 10.0 铅(以 Pb 计)的允许量 mg/kg 添加剂预混料(1%) 40.0 35.0 配合饲料 250
18、200 浓缩料(20%) 50 50 氟(以 F 计)的允许量 mg/kg 添加剂预混料(1%) 1000 800 配合饲料 霉菌的允许量 霉菌总数10 3 个/g 浓缩料 45 40 前期浓缩料 10 10 黄曲霉毒素B1允许量 ug/kg 后期浓缩料 20 20 配合饲料 浓缩料 盐酸克仑特罗允许量 添加剂预 混料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游离棉酚 mg/kg 配合饲料 100 100 沙门氏杆菌 饲料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7 饲养管理 7.1 饲养管理卫生条件 DB11/T 4032006 7 7.1.1 每批乌鸡出栏后实施清洗、消毒、灭虫和灭鼠,消毒剂应选用国家规定的高效、低毒和 低残留消
19、毒剂,符合 NY 5035规定的兽药品种、剂型、用法和用量及休药期。 7.1.2 鸡舍清理完毕到进鸡前空舍至少2周,关闭并密封鸡舍防止野鸟和鼠类进入鸡舍。在养 殖区经常投放诱饵灭鼠和灭蝇。鸡舍内诱饵注意投放在鸡群不易接触的地方。 7.1.3 鸡场和养殖小区所有入口处应加锁并设有“谢绝参观”标志。在大门口设消毒池和消毒 间,进出车辆经过消毒池,所有进场人员要脚踏消毒池,消毒池选用2%5%漂白粉澄清溶液或 2%4%氢氧化钠溶液,消毒液定期更换。进场车辆用表面活性剂消毒液进行喷雾,进场人员经 过紫外线照射的消毒间。外来人员不应随意进出生产区,特定情况下,参观人员在淋浴和消毒 后穿戴保护服才可进入。
20、7.1.4 养殖人员要求身体健康,无人畜共患病。工作人员进鸡舍前要更换干净的工作服和工作 鞋。鸡舍门口设消毒池或消毒盆供工作人员消毒用。舍内要求每周至少消毒 1 次,消毒剂选用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规定的高效、无毒和腐蚀性低的消毒剂,如卤素类、表面活性 剂等。 7.1.5 坚持全进全出制饲养乌鸡,同一乌鸡饲养场不能饲养其它禽类。 7.2 饲养管理要求 7.2.1 饲养方式 可采用地面散养和离地饲养(网上平养和笼养), 地面散养选择刨花或稻壳作垫料,垫料要求干燥、 无霉变、不应有病原菌和真菌类微生物群落。 7.2.2 饮水管理 采用自由饮水。应确保饮水器不漏水,防止垫料和饲料霉变。饮水器要求
21、每天清洗、消毒。消毒 选择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规定的百毒杀、漂白粉和卤素类消毒剂。水中可以添加葡萄糖、 电解质和多维类添加剂。 7.2.3 喂料管理 自由采食和定期饲喂均可。饲料中可以拌入多种维生素类添加剂。上市前 7d 应饲喂不含任何药物 及药物添加剂的饲料或严格执行停药期规定。每次饲喂添料量应根据不同品种的需要确定,保持饲料 新鲜,防止饲料霉变。及时清除散落的饲料和喂料系统中的垫料。饲料应在阴凉干燥处贮存,存放时 间不宜过长,不能饲喂发霉、变质和生虫的饲料。 7.2.4 温度管理 7.2.5 乌鸡适宜的温度 乌鸡适宜的温度见表8。 表 8 乌鸡适宜温度 周龄 育雏器的温度() 育雏室内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1 403-2006 乌鸡生产技术规范 403 2006 乌鸡 生产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