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 T 710-2011 规模牲畜场口蹄疫风险评估技术规范.pdf
《DB41 T 710-2011 规模牲畜场口蹄疫风险评估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1 T 710-2011 规模牲畜场口蹄疫风险评估技术规范.pdf(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 41/T 710 2011 规模牲畜场口蹄疫风险评估技术规范 2011 - 12 - 20 发布 2011 - 12 - 20 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1/T 710 2011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畜牧 局 提出并归口 。 本标准 由 河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负责 起草,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吴志明、王功民、张志凌、张健、闫 若潜、方先珍、刘光辉。 DB41/T 710 2011 1 规模牲畜场口蹄疫风险评估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影响
2、规模牲畜场口蹄疫术语和定义、发生的风险因素、风险评估方法及风险等级的确定 。 本标准适用于 规模 偶蹄 牲畜场口蹄疫 发生 的风险评估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935 2003 口蹄疫诊断技术 NY/T 11672006 畜禽场环境质量及卫生控制规范 中华人民共 和 国农业部 口蹄疫防治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规模牲畜场 经当地农业、工商等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具有法人资格和一定规模的猪、
3、牛、羊等 偶蹄 动物养殖场,其中 猪出栏量大于或等于 500 头 ;奶牛存栏 量 大于或等于 100 头;肉牛出栏 量 大于或等于 200头 ;羊 存栏 量 大于或等于 200只 。 3.2 风险因素 能影响口蹄疫风险事件发生的潜在因素,以及风险事件发生时,致使损失增加、扩大的因素。 3.3 风险评估 在口蹄疫 风险事件 发生之前,对影响口蹄疫发生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估,以 量化 口蹄疫发生的 可能 及严重程度。 DB41/T 710 2011 2 3.4 关键因素 在口蹄疫的发生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各种风险因素。 3.5 普通因素 在口蹄疫的发生过程中起着辅助作用的各种风险 因素。
4、4 影响口蹄疫发生的风险因素 4.1 关键因素 4.1.1 本场牲畜健康带毒即口蹄疫病原学检测结果为阳性。 4.1.2 本场牲畜 未免疫口蹄疫疫苗。 4.1.3 本场所在地及周边当前存在口蹄疫疫情。 4.2 普通因 素 4.2.1 场址、布局 4.2.1.1 场址 选择 牲畜 场与屠宰厂 /畜产品加工厂及其他 牲畜场的距离 应 在 1000 m/2000 m以上;与主干道或居民区的距离 应 在 500 m/1000 m以上;上风向 2000 m/3000 m以内 不应有屠宰厂、养猪场、养牛场和养羊场。 4.2.1.2 布局 牲畜 场的管理区、生产区、隔离区和无害化处理区应严格分开且界限分明;猪
5、场配种舍、妊娠舍、产房、带仔母畜舍、保育舍、育成舍应依次沿着顺风向建设;道路硬化,场内净道和污道应分开且无交叉;展示厅和装畜台应建在生产区边缘并设有专用出口。 4.2.2 设施设备 牲畜场周围应设有符合防疫要求的围墙或防疫沟;围墙外应建立绿化隔离带;场区入口处应设明显的禁止外来人员随便进入警示标志;牲畜场及隔离舍的出、入口处设有符合要求的消毒池、消毒通道、更衣室;有废弃物(粪便、污水、垫料等)无害化处理设施;有防鼠、防风、防盗设施;有存放饲草、饲料的专用场所;有场内专用运输车辆。 4.2.3 饲养管理 牲畜场能坚持自繁自养和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模式;如需引种,引入后对其采取了消毒、隔离、观察、检
6、测等措施;饲料应符合 牲畜营养要求;牲畜的营养状况良好;饲养密度合适;不与其他畜禽混养;DB41/T 710 2011 3 垫草、垫料应符合 NY/T 1167 2006要求。 4.2.4 隔离消毒 牲畜场应设有用于样品采集的场地;建立场内、舍内环境定期消毒制度并严格执行;建立工作人员自身消毒制度并严格执行;建立控制外来人员进入生产区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正确 选用口蹄疫病毒敏感的消毒药进行消毒; 牲畜 入场运输所使用的车辆、饲料、垫料、排泄物及其它被污染物料等在 牲畜 运抵饲养场后,应进行彻底消毒;发现疑似口蹄疫感染牲畜,应及时隔离;对患病 牲畜 停留过的地方和污染的器具进行消毒;遵守口蹄疫
7、疫情报告制度;遵守口蹄疫应急处置原则及疫情扑灭制度。 4.2.5 免疫 牲畜场制定有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按免疫程序及时免疫;选择与流行毒株相同血清型的口蹄疫疫苗用于预防接种;疫苗的储存符合要求;疫苗的接种方法、剂量按说明书要求操作;口蹄疫疫苗免疫抗体水平合格;其他主要动物疫病疫苗免疫抗体水平在有效保护范围内。 4.2.6 监测与净化 牲畜场应建立 兽医诊断实验室并具备满足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牲畜场按 照 口蹄疫防治技术规范 、 GB/T 18935 2003 要求制定科学 的 监测方案并严格执行;对口蹄疫及其他主要动物疫病进行净化。 4.2.7 无 害化处理 建立污染物无害化处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8、;对病死牲畜、扑杀牲畜及其产品、排泄物以及被污染或可能被污染的垫料、饲料和其它物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对牲畜场产生的污水、污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4.2.8 疫病流行状况 牲畜场近 3年 未 发生过口蹄疫; 牲畜场 目前 无 其他动物疫病流行; 牲畜场 边缘向外延伸 13km内的区域 近 3 年 未 发生过口蹄疫; 牲畜场 边缘向外延伸 8km内的区域周边地区目前 无 其他 重大 动物疫病流行 ; 不 处于口蹄疫发生的季节和周期内。 4.2.9 传播媒介(途径) 无野生动物迁徙的影响;牲畜场 周围 1 km范围内 无 易感动物及其产品的运输、交易发生;不 存在牲畜场 间相互联系的影响; 无 风媒传播
9、 口蹄疫 的风险; 不 使用含有口蹄疫易感动物源性饲料添加成份的饲料(仅适合于牛场)。 5 风险评估方法 5.1 风险因素权重值和分值的确定 DB41/T 710 2011 4 根据各种不同的风险因素在口蹄疫发生过程中所起作用的重要程度不同,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种风险因素权重值,结合评估依据与标准对各种风险因素在实际生产中的操作与执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赋予一定的分值。 5.2 现场评分 现场评估专家人数为奇数,每次不少于 7人,现场评估专家 按照 附录 A 的规定 , 进行 客观评分。 5.3 普通因素 分值计算 实际得分 =权重值( Ci ) 测量值( Pi) ( 见附录 A);其中测量
10、值为现场打分值,打 分原则为:符合要求者打低分,否则打高分; 测量值( Pi)为第 i个评价指标的测量值 , 多个专家评估时,为所有专家对第 i 项评价指标测量值的平均值;综合评估指数( Gi)即为所有普通 因素 得分总和 ,最高为 100。 6 风险等级的确定 6.1 风险分级 根据综 合评估 指数 的大小,确定口蹄疫发生风险等级;将口蹄疫发生风险分为高度风险、中度风险和低度风险三级。 6.2 高度风险 综合评估指数 70,评估口蹄疫发生 为 高度 风险 。 所有关键因素为优先评估因素,如果存在任何一项,综合评定风险级别即定为高度风险。 6.3 中度风险 综合评估指数 40 70,评估口蹄疫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1 710-2011 规模牲畜场口蹄疫风险评估技术规范 710 2011 规模 牲畜 口蹄疫 风险 评估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