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0届高三一模(理科综合)化学部分.doc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0届高三一模(理科综合)化学部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0届高三一模(理科综合)化学部分.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 2010届高三一模(理科综合)化学部分 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可以用新制的 Cu( OH) 2悬浊液检验患者的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 B 1mol乙烯与氯气完全加成,然后再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最多需要氯气6mol C乙烷、乙醇、乙酸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D二氯甲烷没有同分异构体 答案: B 已知 25 时, CaSO4在水中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向 100 mL该条件下的 CaSO4饱和溶液中,加入 400 mL 0.01 mol L的 Na2SO4溶液,针对此过程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中析出 CaSO4固体沉淀,最终溶液中 c( SO42-)较原来大 B
2、溶液中无沉淀析出,溶液中 c( Ca2+)、 c( SO42-)都变小 C溶液中析出 CaSO4固体沉淀,溶液中 c( Ca2+)、 c( SO42-)都变小 D溶液中无沉淀析出,但最终溶液中 c( SO42-)较原来大 答案: D 一定能在下列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水电离产生的 c( H+) 110-12mol L溶液: NH4+、 Na+、 Cl-、 HCO3- B能使 pH试纸变深蓝色的溶液中, Na+、 AlO2-、 S2-、 CO32- C含有大量 Fe3+的溶液, SCN-、 I-、 K+、 Br- D澄清透明的无色溶液中: ClO-、 MnO4-、 Al3+、 SO42-
3、答案: B 下列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与对应图形相符合的是 答案: C 下列变化能够实现的是 弱酸与盐溶液反应生成强酸 两种氧化物发生反应有气体生成 两种酸的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复分解反应中既没有生成水,也没有生成沉淀和气体 A B C D 答案: D 当前治疗甲型 H1N1流感的特效药物是达菲,莽草酸是合成达菲的主要原料之一。莽草酸是 A的一种同分异构体。 A的结构简式如右图:下列关于有机物 A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 C7H10O5 B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C在一定条件下能与乙酸发生取代反应 D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答案: D 某 10mL溶液中 HNO3浓度为 2mol
4、 L-、 H2SO4浓度为 4mol L,现在加入56g铁粉,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A 0.448L B 4.48L C 0.672L D 0.896L 答案: C 实验题 ( 14分)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 Cu与浓 H2SO4的反应,设计如下实验探究方案(装置中的固定仪器和酒精灯均未画出)。 实验选用铜片、 98.3%的 H2SO4、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 CCl4、 NaOH溶液等药品,铜片一端没入浓 H2SO4中,另一端露置在液面上方。 回答下列问题。 ( 1) Cu与浓 H2SO4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 2) D、 E两容器中 CCl4的作用是 _。 (
5、 3)加热过程中,观察到 A容器中出现大量白色烟雾,随着反应的进 行, A容器下有白色沉淀生成,你认为该沉淀物是 _,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_。 ( 4)对 A容器中的浓 H2SO4和铜片进行加热,很快发现 C容器中品红溶液褪色,但始终未见 D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或沉淀。你的猜想是_,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_。 ( 5)实验结束后,为了减少环境污染,排除各装置中的 SO2,可采取的操作是_。 答案:( 1) Cu+2H2SO4(浓) CuSO4+SO2+H2O( 2分) ( 2)防止倒吸( 2分) ( 3) CuSO4( 2分),浓硫酸中含水少,生成的硫酸铜较多,浓硫酸的吸水作用( 2分) (
6、 4)由于 SO2溶解度较大,澄清石灰水中 Ca( O H) 2含量低,生成了 Ca( HSO3) 2溶液的缘故( 2分);取样后,向其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2分)(或者加热、加盐酸检验 SO2气体等方法) ( 5)打开 A容器上的弹簧夹,向里通入空气,将装置中的 SO2赶到 E中,最后再在 B中加入 NaOH溶液盖上塞子,振荡即可( 2分)(注:直 接在 A中加NaOH溶液不 给分) 填空题 ( 16分) 如下图的转化关系中,已知 A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酸式盐。 D、 Y、 H为气体,X为无色液体, G和 K均是常见的强酸。 H与 Na2O2可发生化合反应 ,生成的盐与
7、Ba2+反应可生成不溶于稀 G的白色沉淀,一个 D分子中含有 10个电子。 试回答下列问题: ( 1) D的电子式为: _; ( 2)写出 D H XA的化学方程式: _; ( 3)写出 CH的离子方程式: _; ( 4)写出 D与 K反应生成的正盐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_; ( 5)已知 1molH( g)完全转化为 I( g)时放热 98.3kJ,则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 某条件下,当加入 4 mol H和 2 mol Y后,放出 314.56 kJ的热时,此时 H的转化率为 _; ( 6)一定温度下,有可逆反应: aD( g) bY( g) cE( g) dX( g)。在2 L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第六 中学 2010 届高三一模 理科 综合 化学 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