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湖北襄阳市四校高三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届湖北襄阳市四校高三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湖北襄阳市四校高三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届湖北襄阳市四校高三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 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 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 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 盖天子、诸侯之分始定于此。此周初大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持而成者也。 ”上述材料说明 : A夏商是贵族联盟政治,西周是君臣政治 B夏商是贵族政治,西周是中央集权 C西周的政治制度与国家形态演进强化了王权 D西周的专制王权大于夏商时期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
2、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中信息可以看出,夏商时期 “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 ”,而到了西周分封制实行以后, “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 盖天子、诸侯之分始定于此 ”,可见材料主要说明西周的政治制度与国家形态演进强化了王权,故 C项正确; B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 A项不是材料表达的主旨,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 民国二十八年冬,政府军训部曾编译一书,并附有训令: “查 为长期抗战,消耗敌人兵力,争取主动地位,富有弹性之战法。 适应现阶段之需要,应在敌侧后发动较前规模更大更坚强有力 之打击。惟国
3、军干部对此尚欠普遍与深刻之研究 随令颁发,各部队学校一体研究,俾利实用,而歼敌寇为要。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富有弹性之战法 ”指游击战 B国民党重视防御阶段的军事培训 C游击战成为抗战的主要斗争方式 D枣宜会战鼓舞了抗战的士气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 “国民政府认为现阶段的要实行富有弹性之战法,在敌侧后发动较前规模更大更坚强的打击 ”可以看出, “富有弹性之战法 ”指敌后游击战,故 A项正确;民国二十八年是 1939年,此时抗战进入到相持阶段,故 B项错误; 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枣宜会战是在 1940年,与题干时
4、间不符,排除 D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某报纸报道: “(新中国的成立)是亚洲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虽然不是所有的中国都在共产 党的手中,但毫无疑问,无论好坏,这是拥有近 5 亿人民、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同质种族群体的政府。 ”对该报道的解读,正确的是 A欢呼新政权的诞生 B改变了亚洲政治版图 C带有明显的反华倾向 D反映苏联的官方态度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 “(新中国的成立)是亚洲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 ”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的成立,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逐步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
5、,改变了亚洲的政治格局,故 B项正确。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新中国 的成立 俄 格 阿 阿尔巴托夫在苏联政治内幕:知情者的见证一书中指出“赫鲁晓夫揭露的、批判的并力图战而胜之的是斯大林,而不是斯大林主义。也许,他真诚地相信,整个问题也就是这样,只要揭露斯大林,他就解决了使社会从过去的极权主义桎梏中解放出来的全部问题。 ”作者通过这段材料意在说明赫鲁晓夫改革 A着重于解决苏联存在的根本问题 B实际未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C着力于批判个人崇拜 D全盘否定了斯大林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信息可以看出作者认为赫鲁晓夫改革重点放
6、在揭露、批判斯大林个人,而不是批判斯大林模式,这实际上说明赫鲁晓夫改革未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故 B项正确, A项错误。C项从属于 B项, D项不是材料主旨信息,排除。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 1929年,美国的商业银行所放贷款中流入股市的数额居然超过了流入房地产和普通商务投资的数额,出现了公司产品不断积压、股票行情不断看涨的现象,这一现象 A拉大了社会贫富差距 B刺激了美国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 C保证了生产的资金需求 D增加了金融的风险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 “银行所放贷款中流入股市
7、的数额居然超过了流入房地产和普通商务投资的数额 ”“公司产品不断积压、股票行情不断看涨的现象 ”的信息可以看出美国经济运行中存在很大的问题,这增加了美国经济的风险,在结合时间 1929年,可知 D项正确。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929 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 经济大危机的背景 撒切尔夫人说 :“你不能通过剥削强者来增强弱者 你不能通过摧毁富人去赈济穷人 你不能不断通过包揽一切来帮助那些自己能够做到也应该做到的人。 ”其实质是: A肯定了凯恩斯主义理论 B主张国家干预要有限度 C主张扩大国有资本比重 D完全否定政府干预经济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
8、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信息可以看出撒切尔夫人主张削减社会福利,减少政府队经济的干预,故 B项正确; AC项与题干信息相反,排除; D项完全否定不符合史实,排除。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 的新变化 撒切尔主义 1951年 5月美国国会在批评麦克阿瑟时曾说: “假如把战争扩大到共产党中国,会把我们卷入一个错误的地方,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敌人进行一场错误的战争中去。 ”这一批评透露出美国当权者 A认为美国介入朝鲜战争是错误的 B担忧将朝鲜战争扩大到中国的后果 C有意拉拢中国共同对抗苏联的威胁 D对 “冷战 ”上升到 “热战 ”的担忧 答案: B 试题分析:
9、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 “假如把战争扩大到共产党中国,会把我们卷入一个错误的地方,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敌人进行一场错误的战争中去 ”的信息可以看出美国国会反对将战争扩大到中国,再结合时间 1951年,可知该战争是朝鲜战争,故 B项正确, ACD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朝鲜战争 据报道, “几乎所有的新兴国家都优先选择 由美元、欧元和日元组成的基准性货币篮子,不过,让人始料不及的是,近年来 这三大货币之间的波动超越了人们的 想象力,并且毫无规律。很多人开始怀念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厌恶自由浮动时代的黑暗。 ”对这
10、种 “怀念 ”情感理解正确的是: A要求规范世界货币金融秩序 B希望强化美元对世界的作用 C要求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 D主张提高欧元的世界影响力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 “这三大货币之间的波动超越了人们的想象力,并且毫无规律。很多人开始怀念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厌恶自由浮动时代的黑暗 ”的信息可以看出当今世界仍需规范世界货币金融秩序,故 A项正确,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就是强化美元对世 界的作用,这便利了美国的经济扩张,不符合其他国家的利益,因此不属于题干 “怀念 ”情感的含义,故排除; D项与题干信息明显不符,排除。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
11、势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布雷顿森林体系 2011年 3月 17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李保东在安理会通过有关利比亚局势第 1973号决议后的解释性发言中说: “我们支持安理会采取适当和必要的行动,尽快稳定利比亚局势,制止针对平民的暴力行径。 在安理会决议磋商过程中,中方和其他一些安理会成员提出了一些具体问题。但遗憾的是,不少问题没有得到澄清和回答 。因此,中国对该决议投了弃权票。 ”这表明中国在新时期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 积极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 反对同世界大国建立 “伙伴关系 ”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12、从题干中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李保东在安理会通过有关利比亚局势 尽快稳定利比亚局势,制止针对平民的暴力行径 因此,中国对该决议投了弃权票 ”的信息可以看出在新时期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积极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并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故 项正确,答案:为 C项。新时期中国积极谋求新型大国关系,故 错误。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 2008年 10月,针对奥巴马的救市计划 ,美国人斯格里斯创作了指挥有误的漫画,画中人物为著名的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据此表明格林斯潘奉行的经济政策是 A混合市场经济
13、B国家全面干预 C社会市场经济 D自由放任经济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图片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漫画中关键信息:我们没有红绿灯也不会乱套, “没有红绿灯 ”说明格林斯潘反对国家干预经济,奉行自由放任的政策,结果指挥有误,故 D项正确; ABC 三项与漫画信息不符,故排除。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 战后美国经济政策的调整 经济发展和时代变迁密切相关。对下图信息解读,分析正确的是: A a处表明人民公社化运动推动了投资率的上升 B a处的高投资率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 C b处的高投资率的下降源于党和政府对国民经济的调整 D
14、 b处表明国民经济结构趋于平衡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解读图片材料信息的能力, a处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大跃进以钢为纲,全面越进,因此出现 a处的高投资率,结果造成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故 B项正确,人民公社运动主要是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与投资率的上升没有直接关联,故 A项错误; 1960年八字方针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b处处于文革时期, C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大跃进 2014年 7月 1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在巴西福塔莱萨举行。五国领导人围绕 “实现包容
15、性增长的可持续解决方案 ”主题,就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国际政治安全问题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取得重要成果。下面 对于 “金砖国家 ”理解正确的是 A巴西、印度、中国是多极化中的重要一极 B中国将随着国力的增强可为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 C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使世界越来越动荡不安 D “金砖国家 ”是一个区域一体化经济组织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巴西、印度还不是多极化中的重要一极,故 A项错误; C项在材料信息中没有体现,而且 C的说法错误,排除; “金砖国家 ”成员国分布亚洲、欧洲、非洲和美洲,不是区域一体化组织,故 D项错误; “金砖国家 ”是中国发起成立的
16、国际组织,这说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 影响力和作用日益增强,故 B项正确。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金砖国家 1931年,美国出口的机器设备中,有 50%卖给苏联。 1929年 -1930年,英国机器出口总量的 70%销往苏联,而 1932年竟高达 90%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20世纪 30年代,苏联几乎所有的骨干大型企业都是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武装起来的。例如:苏联的三大钢铁厂都是美国援建的,最大的第聂伯河水电站是引进美国技术设备、雇用美国技术专家于 1933年建成的 上述材料表明 A苏联由封闭走向开放 B苏联利用西方危机进行经济建设 C美苏之间意识形态领
17、域的矛盾消失 D西方各国向苏联转移过剩产能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中时间信息,可知这一时期西方出现了经济危机,再从 “英国机器出口总量的 70%销往苏联 ”“苏联几乎所有的骨干大型企业都是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武装起来的 ”的信息可得出苏联利用西方发生经济危机的大环境,广泛引进西方技术来进行经济建设,故 B项正确。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斯大林模式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下表(编自朱荫贵 近代交通运输与晚清商业的演变)反映出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是: 年份 1873年 1893年 1903年 1910年 中国农产品的出口
18、数量 286.6万元 2842.3万元 8949.6万元 23195.7万元 占出口货物总值的比例 约 2.6% 15.6% 26.8% 39.1% A列强加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B中国的民族工业受到多重压制 C中国已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表格材料信息的能力,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1873 1910年间,中国农产品的出口数量不断上升,占出口货物总值的比例不断上升,这说明中国沦为了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 C项正确, A项错误; BD项与表格信息无关,排除。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
19、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在苏北农村流传的民谣: “筛麦子,磨面面,外婆来了吃啥饭?吃燃面,打鸡蛋。杀公鸡,叫鸣哩。杀母鸡,下蛋哩。杀鸭子,鸭子叫的嘎嘎的! ”这首民谣从本质上反映了 : 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的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 “筛麦子,磨面面 ”“吃燃面,打鸡蛋。杀公鸡,叫鸣哩。杀母鸡,下蛋哩 ”等信息可以看出,这体现的是小农经济自给自足封闭的特点,故 C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0、小农经济 据统计: 1618 世纪,中国向全世界出口的商品约有 236种之多,其中手工业品有 137种 世界各地的白银源源不断流入中国。据此分析这一时段的中国: A闭关锁国政策名存实亡 B官营手工业发展迅速 C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D存在着走向世界的动力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1618 世纪的中国处于明清时期,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并超过了官营手工业,故 AB项错误;鸦片战争以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故 C项错误;从题干中信息可知这一时期中国商品大量出口,白银源源不断流入中国,可得出这一时期的中国存在着走向世界的动力,故 D项正确。 考点:古代
21、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 柏拉图在演说中说,那些在民主政体中掌权的正是那些 “懒惰而浪费之徒 ”,他们象雄蜂一样, “其中最强悍的部分,演说的办事的都是他们。其余的坐在讲坛后面,熙熙攘攘、嘁嘁喳喳地抢了讲话,不让人家开口 ”。由此可见柏拉图的观点是: A雅典民主政治没有必要 B雅典的民主保证了公民的平等 C雅典的民主难以执行 D雅典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 “演说的办事的都是他们 ”“不让人家开口 ”等信息可以看出,雅典民主政治并不能实现所有公民的民主,故 D 项正确, B 项错误; AC 项在柏拉图的演说中没有
22、体现,故 A 项错误。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 特留份制度为罗马法学家首创。特留份是指家长在处分自己的财产时必须给一定范围近亲特别遗留之份额,以限制遗嘱权的滥用,保护近亲的继承权,平衡遗嘱人意愿及近亲权益两方关系。由此可见,创立这一制度的目的是: A提倡自由、张扬个性 B平分财产、缩小差距 C限制特权、发扬民主 D和谐家庭、稳定秩序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中特留份制度的含义以及 “保护近亲的继承权,平衡遗嘱人意愿及近亲权益两方关系 ”的信息, 可以看出这一制度可以和谐家庭关系、稳定社会秩序,故 D项正确; AC
23、项明显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平分财产的信息与特留份制度的含义不符,故 B项错误。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特留份制度 “在中世纪后期出现许许多多为突破或绕过将欧洲人限制在地中海地区的穆斯林屏障而制订的计划。那时的欧洲正如一位作家所描绘的那样,象一个靠他人通过墙上的裂缝喂养的巨人。但是,这位巨人的力量和知识正在增长,牢狱的围墙已不能长久地禁锢住他 ”。材料指出了 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B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C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 D开始了人类近代化的起点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中 “在中世纪后期出现许许多多为突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湖北 襄阳 市四校高三 上期 期中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