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中政治一轮复习课时提能精练: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带解析).doc
《2014年高中政治一轮复习课时提能精练: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高中政治一轮复习课时提能精练: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带解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年高中政治一轮复习课时提能精练: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带解析) 单选题 我国已经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所以我们应集中力量,建设全面惠及十几亿人口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时,我国( ) 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人民享有完全的民主自由权利 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A B C D 答案: B 2012年 1月 11日,在沈阳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市长陈海波强调,沈阳市正在努力实践经济、生态、社会三元一体的新的发展理念,打造 “绿色GDP”。沈阳市打造 “绿色 GDP”的主要目的
2、是( ) A使人们不再关心经济的速度指标 B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第三产业 C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 D既要保护环境,又要发展经济 答案: D 下列措施有利于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是( ) 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逐步提高工业化水平 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A B C D 答案: A 2012年要实现 “稳中求进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否成功。经过 2011年的主动调整, 2012年是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关键的一年。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 ) 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促进经济增长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
3、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A B C D 答案: B 以 “引领绿色经济,回归和谐自然 ”为主题的首届低碳地球峰会于 2011年 10月 19日至 26日在大连举行。在我国,大力提倡 “低碳经济 ”有助于( ) 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实施绿色消费,有助于形成新的节能生活方式 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高速发展 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A B C D 答案: A 新中国成立 60多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 8.1%的速度增长,经济总量 2010年位次跃升世界第 2位。 2011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 36 420.6亿美元居世界第一。这说
4、明( ) 我国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我国坚持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是出口 我国经济发展的对外关联程度提高 A B C D 答案: D 2011年,中国又开展了一轮大规模的保护知识产权、打击制假贩假的专项行动。中国官方已经认识到知识产权保护不仅是保护外商权益的需要,而且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这告诉我们,企业要( )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努力构建核心技术的研发与激励机制 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加大资产重组力度,扩大经营规模 A B C D 答案: A 我国海洋经济迅速发展,但产业发展较为粗放,科技贡献率偏低,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对此必须 ( ) 提高科技贡献率,
5、增加海洋经济利润 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海洋产业结构 建设创新型国家,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 扶持新能源产业,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A B C D 答案: C 漫画和谐体现了( ) A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B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C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D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答案: C 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奋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 ) 是本世纪中叶的发展蓝图 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 将使人民生活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需要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 A B 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年高 政治 一轮 复习 课时 精练 科学 发展观 小康社会 经济建设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