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10.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10.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10.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 10.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中的 ( ) A以人为本 B全面发展 C协调发展 D可持续发展 答案: A 试题分析: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选 A。 B、 C、 D选项中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不符合题意,排除。 考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点评:本题考查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属于容易题,准确记忆即可选出正确答案:。题目难易程度为容易。 近年来,我国蔗糖产业逐步由福建、广东等地向广西
2、、云南等地转移。 “东蔗西移 ”、 “东糖西移 ”一方面为东部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另一方面也在西部形成新的蔗糖业基地,提升了我国蔗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这一事例表明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有利于 ( ) 促进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通过东部地区工业化带动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 加强西部地区加工工业的基础地位 西部地区合理利用本地资源形成优势产业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体现了我国蔗糖业东西部互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但没涉及东部帮带西部实现农业产业化, 不符合题意。 夸大了蔗糖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农业才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排除 。 考点: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点评:本题考查加快转变
3、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知识。需要把教材知识与材料有效结合。题目难易程度适中。 二十多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三大产业的比重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下表。 1990年 2000年 2010年 第一产业 27.1% 15.1% 10.2% 第二产业 41.3% 45.9% 46.8% 第三产业 31.6% 39.0% 43.0%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可以推论出我国 ( ) 农业总产值逐渐减少 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渐提高 劳动者对服务业技能培训的需求上升 劳务消费在居民消费中所占比重逐步增加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第一产业的比重逐渐降低,并不代表农业总产值逐渐减少, 错误。
4、 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涉及出口。表格中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步增加,说明劳务消费在居民消费中所占比重逐步增加,同时劳动者对服务业技能培训的需求上升。 符合题意。 考点: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点评:图像选择题的形式比较多样,能够很好的考查学生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此类题对考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需要考生仔细的分析图表中的有效信息并结合题肢进行思考。题目难易程度适中。 2011年 7月 27日新华网载文指出,河南省启动 11项民 生水利工程, 广东省正在研究广东省农村民生水利工程建设实施方案 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发出 “大力发展民生水利,把水利建设作为解民忧、纾民困、惠民生的重要手段
5、 ”的号召后,各地民生水利建设步伐加快。以下对民生水利建设的经济意义理解正确的是 ( ) 有利于解除水利这个瓶颈制约,夯实农田水利这个重要基础 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 有利于解决民生问题,提前实现全面小康 有利于发挥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对整个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的拉动作用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加强水利建设有利于解决民生问题,但不能提前实现全面小康。 夸大了其作用,排除。民生水利建设有利于夯实农田水利这个重要基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也有利于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拉动经济发展。 均符合题意,故选 D。 考点: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点评
6、:本题考查民生水利建设的经济意义。用排除法很快就可以选出答案:。题目难易程度适中。 绿色 GDP 是反映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在未来 20年内,我国将逐步建立一套完整的绿色 GDP 核算体系。这是为了 ( ) 增加经济 总量,加快发展速度 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扩大内需、刺激投资 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绿色 GDP 综合考虑了资源消耗和环境的破坏等因素,不仅重视GDP 数量,也重视其质量和效益, 只追求数量的增长,是片面的发展观,因此不能入选。 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故入选。 考点: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点评:本题以绿色 GDP 为背景,考查
7、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知识。关键把握绿色 GDP 的含义。题目难易程度适中。 国家主席胡锦涛强调指出,我们要坚定信心和 决心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努力推动经济平衡、包容、可持续、创新、安全增长,实现亚太地区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 ( )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使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 淘汰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就业形势严峻,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解决就业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说法错误,故选 A。
8、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措施有:一条道路: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一个方针: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三个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 考点: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点评:本题考查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措施。是课本基础知识的再现,比较简单。识记知识很关键。 当前,我国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增加对公共事业、公益事业的投入,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这表明
9、我国正致力于 ( ) A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 B统筹区域发展 C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D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答案: A 试题分析: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增加对公共事业、公益事业的投入,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故选 A。材料没有体现区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国内发展和对外 开放的问题, B、 C、 D不选。 考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点评:本题考查对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的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包括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找出与材料相对应的即可。题目难易程度适中。 随着
10、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 M产业转移,当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这种趋势被称为 “配第 克拉克定律 ”。它表明 ( ) A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将逐渐弱化 B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 导地位将逐渐被取代 C第三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将逐步增强 D第一、第二产业就业人口都将绝对减少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强调当社会生产力提高的时候,劳动力就向第三产业转移。这种趋势说明了第三产业对于就业的巨大拉动作用。故选 C。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必须加强,不能弱化, A错误。 B错误,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不可能被取代。第一、第二产业就业人口不一定会绝对减少,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年人教版 高中政治 必修 10.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经济 目标 练习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