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4.3美苏争霸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4.3美苏争霸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4.3美苏争霸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 4.3美苏争霸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20世纪 50年代后期起,美苏争霸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B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C第三世界的兴起 D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答案: B 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可知, 1953年 3月,斯大林逝世,美苏双方的关系开始出现微妙变化,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提出一套争取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苏美共同主宰世界的战略目标,美苏争霸局面逐渐形成。故此题应选 B项。 考点:美苏争霸的主要原因 点评:此题为因果型选择题。由结果推断出原因,其结构是题干为果,备选项为因。首先要正确理解常用概念的含义及其区别与联系,从
2、性质、作用、方向层次等方面来把握和理解这些概念,把握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弄清题干与备选项之间谁是因,谁是果,并与教材知识进行联系,来做出判断。 20世纪 70年代美国主动与中国谋求对华的主要原因是 A加强中美友好的需要 B中美联合抗苏的需要 C促进中美合作的需要 D调整全球战略的需要 答案: D 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可知, 20 世纪 70 年代初,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严重挑战,于是美国调整与欧、日、中国的的关系,实行必要的局部收缩,确保战略重点。维持与苏联的均势,从实力出发,以谈判为手段,继续与苏展开争霸斗争。这些转变反映出美国霸权地位衰落的产物和表现,是美国统治集团为维护既得利益,保住
3、已有的霸权地位而采取的一种新的策略。故此题选 D项 考点: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 点评:美苏争霸的不同阶段,美国和苏联对中国采取的政策及原因。 国家 50年代后期 60 年代初 60年代中期 70 年代末 80年代 美国 孤立、反对中国 原因:敌视社会主义,对新中国的发 展壮大感到恐惧 关系正常化 原因:处于守势,对外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 与中国关系时好时坏 原因:仍没有放弃霸权主义政策 苏联 苏中关系恶化 原因:推行霸权主义企图控制中国 对中国军事威胁,酿成边境冲突 原因:对外扩张 同中国改善关系 原因:全面收缩 主张通过对话谈判 “软化 ”苏联的美国总统是 A杜鲁门 B艾森豪威尔 C马歇尔 D肯
4、尼迪 答案: B 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 1953年 3月,斯大林逝世,美苏双方的关系开始出现微妙变化。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主张通过对话谈判,逐步 “软化 ”苏联。赫鲁晓夫访美期间与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举行会谈。双方表示在国际争端中不诉诸武力形成 “戴维营精神 ”,故此题应选 B项。 考点:艾森豪威尔总统对苏政策 点评:此题为知识型选择题。题干与备选项基本上是重复教材的文字表述,但备选项的迷惑性、干扰性较大,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可能会被干扰所迷惑而选错。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是扎扎实实地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 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于 A 1953年 B 1961年 C 1957年
5、D 1959年 答案: C 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实现苏美共同主宰世界的战略目标,苏联一方面进一步增强国力,于 1957年 7月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A.1953年、 B.1961年和 D.1959年,以上时间均不正确。故此题应选 C项。 考点: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成功时间 点评:历史时间记忆的技巧。记忆时间也遵循着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的规律,但实际教学中要严格地把两者区分开来是很困难的。具体学习中,更多的做法是揭示时间特征,组织记忆材料,激发记忆兴趣。一是揭示单 个时间数字的特点促进记忆;一是揭示不同时间之间相互关系特点促进记忆 美苏争霸格局形成与 20世纪
6、的 A 40年代初期 B 50年代初期 C 50年代后期 D 60年代初期 答案: C 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二战结束不久,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冷战政策。赫鲁晓夫上台以后,提出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基本战略。随着苏联经济、军事实力进一步增强,从 50年代后期起,美苏争霸的格局逐渐形成。故此题应选 C项。 考点:美苏争霸格局形成的时间 点评:记忆年代、时间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好历史的保证。中外历史绵延几千年 (若从原始人群算起则有两三百万年 ),其中需要重点掌握的年代也有一两百个。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相当部分同学感觉最头疼的又恰恰是历史年代的记忆,
7、他们大都觉得历史年代太多、太杂。历史事件的时间记忆方法是多样的,而且是有规律可循的。如果我们在学习中能找出它们之间的相的联系与规律,并能灵活地运用这些联系与规律,去理解记忆历史事件的时间,就可以举一反三,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促使美苏对外争霸策略发生攻守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A与中国关 系如何 B第三世界的兴起 C国家领导集团的决策能力 D本国的经济军事实力 答案: D 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制定外交政策的立足点是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美苏对外争霸策略发生攻守变化的根本因素,应该是国家实力的变化。 A.与中国关系如何、 B.第三世界的兴起、 C.国家领导集团的决策能力,以上三线都未看到本质
8、。故此题应选 D项。 考点:美苏攻守变化的原因 点评:此题为因果型选择题。通常将历史现象中存在的不同因素列出,再根据题干的指向列出相应的原因、目的或结果等。考查的角度有两方面:第一种形式,由结果推 断出原因,其结构是题干为果,备选项为因;第二种形式是由原因推出结果或影响,其结构是题干为因,备选项为果。常用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要原因等表示。首先要正确理解常用概念的含义及其区别与联系,从性质、作用、方向层次等方面来把握和理解这些概念,把握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弄清题干与备选项之间谁是因,谁是果,并与教材知识进行联系,同时注意区别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内外因的不同之外。其次
9、要根据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 20世纪 60年代中期至 70年代末,美苏争霸的态势是 ( ) A势均力敌,处于僵持状态 B势均力敌,互取 “守势 ” C苏取攻势,美取 “守势 ” D美取攻势,苏取 “守势 ” 答案: C 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可知, 1969年 1月,尼克松入主白宫。鉴于美国霸权地位的相对衰落,他被迫改变对外政策,提出 “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 ”的方针,强调均势外交。 70年代初,苏联开始推行 “缓和 ”战略,与西方国家加强交往。随着苏联实力的增强,在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上采取了更为积极的进攻战略。此时美苏争霸中,苏取攻势,美取 “守势 ”。故此题应选 C项。 考点: 20世纪 6
10、0年代中期至 70年代末的美苏关系 点评:美苏争霸的概况 阶段 战略态势 原因 重大事件 50年代中-60年代初 既缓和又紧张,优势在美 赫氏推行与美平起平坐、实现美苏合作,争夺世霸的政策 缓和 赫氏访美 紧张 第二次柏林危机 古巴导弹危机 60年代中-70年代末 苏攻美守 ,优势在苏 苏 : 发展与军事有关的工业 推行积极进攻战略。 美 : 经济增长趋缓 越南战争泥潭 缓和: 1972年尼克松访苏 1975年欧安会召开 紧张: 1 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 80年代 美攻苏守 ,优势在美 苏 : 经济困难 戈氏放弃争夺策略 美 : 经济复苏 里根采取强硬态度 美 : 里根主义 星球大战 苏 :
11、 从阿富汗撤军 放松对东欧控制 中苏关系正常化 第二次缓和中导条约 总结 美苏对峙互有攻守 争霸政策随经济军事实力的消长而变化 争霸重点在欧洲 二战后 “柏林墙 ”的出现体现了( ) A以美苏为首两大集团的对抗 B两种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的对抗 C德意志民族的分歧 D东西德国的正式分裂 答案: B 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可知,东德与西德分别成立国家以后, 60年代左右大批东德居民越过边境跑到西德。这严重地威胁着民主德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最后政治局秘密做出决定,要建立一座柏林墙来阻止外逃的浪潮。 “柏林墙 ” 东西分别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国家,它的修建即把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隔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年人教版 高中历史 选修 4.3 美苏 争霸 练习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