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促进民众大融合》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促进民众大融合》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促进民众大融合》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促进民众大融合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都是北魏开凿的,但是两尊佛像的面部特征和表情有着明显的不同,一个唇厚、鼻高、目长、肩宽,气势雄健;一个丰满柔和、神态可亲。影响这种艺术创作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佛教的进一步盛行 B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C汉化政策的影响 D雕刻工匠技术水平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题干中 “但是两尊佛像的面部特征和表情有着明显的不同,一个唇厚、鼻高、目长、肩宽,气势雄健;一个丰满柔和、神态可亲 ”可知,其中一个是少数民族人物的造型,另外一个则是汉族人物的造型,两种人物形象同时出现说明,民族融合的进
2、一步加深,故此题应选 C项 考点: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点评:对于民族融合首先要清楚其含义,这是理解孝文帝改革影响的前提,民族融合是指历史上各民族人民经过长期的经济文化交流,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渗透,后进民族接受先进民族的生产方式、文化、思想和 制度,原来各民族之间的界限逐渐消失,民族特征趋向统一,形成自然同化。 下列有关北魏民族融合情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鲜卑劳动者成为中原的农民 B汉族的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风俗习惯的主体 C汉族学到了鲜卑族的畜牧生产经验和技能 D鲜卑族原有的文化消失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和判断历史问
3、题的能力。经过孝文帝的改革,鲜卑劳动者成为中原的农民,其汉化措施导致汉族的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风俗习惯的主体,同时汉族学到了鲜卑族的畜牧生产经验和技能,因此 A、 B、 C三项都是正确的。鲜卑族的文化并不是消失了而是其文化精华融入到了汉族文化中。故应选 D项 考点:北魏孝文帝改革后的民族融合 点评:要把握好民族融合的实质,这是一个难点。从生产方式角度看,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从民族习俗角度看,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从社会发展角度看,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的过程(封建化是指处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阶段的少数民族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北魏孝文帝改革在历史
4、上影响深远,和商鞅变法相比,不同点是 ( ) A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 B为统一奠 定了基础 C制度创新,并为后世沿用 D倡导严刑峻法 答案: D 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为统一奠定了基础制度创新为后世沿用没有倡导严刑峻法。本题考查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A、 B、 C三项都是两者的相同点; D项是不同点,孝文帝改革并没有倡导严刑峻法,商鞅变法中倡导严刑峻法,故此题选 D项 考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点评:孝文帝改革与商鞅变法相比,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相同点: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都促进了政权的封建化,都遇到守旧势力的反对和阻碍,结果都取得了成功。 不 同点
5、:侧重点不同:商鞅变法侧重于富国强兵;而北魏孝文帝改革侧重于制度的更新、迁都和移风易俗。目的不同:商鞅变法是为了实现富国强兵以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改变鲜卑族的落后状态。 北魏孝文帝尊儒崇经,兴办学校,讲授儒家经典,其主要目的是 ( ) A儒家文化是中国的汉文化 B当时的人们喜欢儒家文化 C冯太后的影响 D适应巩固统治的需要 答案: D 试题分析:改革的主要目的应从推行者的阶级属性方面思考,作为最高统治者,巩固统治则是最根本的目的, A项儒家文化是中国的汉文化是目的之一但不是主要目的; B项当时的人们喜欢儒家文化与题目联系不密切; C项冯太后的影响是目的之
6、一但不是主要目的。故此题应选 D项 考点:孝文帝尊儒崇经的主要目的 点评:本题为推理型选择题,对这类选择题可以通过推理达到解题目的。这类题目往往涉及一些规律性问题,以考查学生通过对历史规律和基本原理的掌握,来分析具有同类性质的历史现象。解答这类选择题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6世纪初,北方黄河中游的许多荒地重新得到开垦的原因是 ( ) A北魏推行均田制 B孝文帝重视兴修水利 C三长制得以实施 D适宜于精耕细作的农 具得以推广 答案: A 试题分析
7、: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北魏孝文帝改革推行均田制,将大量无主的荒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是黄河中游的许多荒地得以重新开垦。生产工具的改进:整地碎土工具的复杂化与精耕细作;耕作技术的提高, “宁可少好,不可多恶 ”, “顷不比亩善 ”;重视兴修水利,有水田之处通渠灌溉,也是北方经济恢复的原因,但不是最主要的,故此题选 A项 考点:孝文帝改革的经济影响 点评:此题为知识型选择题,题干与备选项基本上是重复教材的文字表述,但备选项的迷惑性、干扰性较大,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可 能会被干扰所迷惑而选错。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是扎扎实实地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并根据知识进行适当的分析即可。
8、改革有利于社会进步,在当今我国不断深化改革的浪潮中,也要注重借鉴历史经验。从孝文帝改革中我们得到的认识有 ( ) 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改革,不断创新 改革要注意策略,要有坚定的决心 改革要体现锐意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 自上而下的改革往往一帆风顺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可知,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改革,不断创新,同时改革要注意策略,要有坚定的决心,改革还需要体现锐意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故 说法都是正确的。自上而下的改革往往也具有曲折性,需要改革者顽强的进行推动,所以 自上而下的改革往往一帆风顺这一说法是不符合史实的,故此题选 A项 考点:孝文帝改革的启示 点评:从
9、每一个改革中获得的启示是有规律可循的,一般情况下,我们从六个方面进行思考: 1、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必要手段,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 2、改革必 然会因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会一帆风顺,这就需要在勇于改革的同时,要具备坚决的斗争净胜,要坚信新事物一定能够战胜旧事物。 3、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的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4、改革没有固定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 5、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给我们留下了众多的经验教训,我们要从中获取启示。 6、改革是
10、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要积极支持改革,并投身到改革中去,合力推动我国的改革开放。 北史载: “孝文帝引见朝臣 ,诏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于是诏: 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 ”下列对这一诏令的理解不确切的是 ( ) A通过行政命令推行汉话 B提倡官员说汉话而不说鲜卑话 C 30岁以下的官员必须严格执行法令 D罢免在朝廷上不说汉话的官员 答案: D 试题分析:阅读题干中所给的材料, “孝文帝引见朝臣,诏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于是诏 ”可知, A项通过行政命令推行汉话和 B项提倡官员说汉话而不说鲜卑话是正确的;由 “三十以下,见在
11、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 ”可知, C项 30岁以下的官员必须严格执行法令这一说法也是正确的。由材料可知 30岁以上和 30岁以下是区别对待的,因此, D项罢免在朝廷上不说汉话的官员说法错误。故此题选 D项。 考点: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措施 点评:对于孝文帝改革的一系列措施要辩证的看待。孝文帝顺应时代潮流,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通过建立制度、迁都洛阳、移风易俗等措施,使鲜卑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生产方式农耕化、社会制度封建化、生活方式汉族化;这有利于北 方经济的发展,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加强了民族大融合,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当然,孝文帝
12、改革全盘汉化,忽视了保持本民族文化特点,使得鲜卑族拓拔部逐渐溶入其他民族,这是值得我们吸取的教训。 下列内容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历史作用的是 ( ) 加速了北方各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 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增强国家军事力量 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 改革的历史作用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第二,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推动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第三,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因此 都属于孝文帝改革的作用,故选 D项。 考点:北魏孝文帝改革历史作用 点
13、评:关于孝文帝改革的作用,一般考察时围绕,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发展;接受了汉族的先进制度与文化,加速北魏政权的封建化;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重新走向统一奠定基础来考察,其中又以第三点的考察最为频繁。 我们 说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时代潮流,这种时代潮流是 ( ) 民族融合的潮流 北方地区封建化潮流 北方少数民族汉化的潮流 南北朝时期各国纷纷通过改革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逐一分析备选项, 民族融合的潮流 北方地区封建化潮流 北方少数民族汉化的潮流,以上叙述都是符合历史史实的,故 都是正确的,符合题目的要求。而 南北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年人教版 高中历史 选修 促进 民众 融合 练习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