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黑龙江省哈32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黑龙江省哈32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黑龙江省哈32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黑龙江省哈 32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2011年 6月,海内外人士在湖南举行公祭炎帝大典。相传炎帝 “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这里的 “耒耜 ”是指 ( ) A生产工具 B作战武器 C生活用具 D祭坛礼器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耒耜是原始社会出现的松土工具,它们的出现,使农业生产力得到提高。故选 A。 BCD项都是对耒耜的错误的理解。 考点: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古代生产工具 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标志性分水岭。在这一年抵达北京的前世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他
2、当时的感受, “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 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 ”。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 A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确定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C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D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 答案: B 试题分析: 抓住 “1992年 ”这一关键信息,华而诚的讲述是指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故选 B。 A项是在 1978年; C项是在 1997年中共十五大; D项说的是对外开放,与材料无关。 考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贴春联是中国的一项文化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和社会的历史变迁相联系。以下
3、春联中当下最流行的是 ( ) A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B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C过年只有两升米,压岁并无一分钱 D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答案: D 试题分析:当下中国处于改革开放时期,发财致富成为国人的追求,故 D项最能反映当代国人的愿望。故选 D。 A项反映的是三大改造时期的情景, B项反映的是 1958年人民公社时期的情景, C项和当代中国实际不符 考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改革开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是 ( ) 世界银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联合国大会 关贸总协定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基本的历史知
4、识。战后资本主义的三大支柱是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因此 项正确,故选 C。联合国是国际政治组织,与材料无关。因此排除 ABD项。 考点: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三大支柱 2012年奥运会将在英国伦敦举行,届时欧洲观众购买门票时使用最多的货币是 ( ) A欧元 B美元 C澳元 D人民币 答案: A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应注意两个限制 “英国伦敦 ”和 “欧洲观众 ”,届时欧洲观众购买门票使用最多的是欧元,因为欧洲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欧元,故选 A。BCD项都与材料的限定词不符。 考点:欧洲一体化进程 欧元 1989 年亚太经合组织建立, 1994 年北美自由贸易区建
5、立, 1993 年欧盟建立。这些表明了 ( ) A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 B世界形势的总趋势走向缓和 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D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题中的三个经济组织都属于经济区域集团。它们的成立说明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得到加强。故选 D。 A项错误,全球一体化说的是全球联系的不断地增强,而不是仅仅某一地区; BC 项说的是国际形势和国际格局,属于政治方面,材料并未体现。 考点:区域集团化 三大区域集团化组织 18世纪 70年代,英国城乡人口比例为 1: 2, 19世纪初这一比例上升为 2:3,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 )
6、 A圈地运动使农民涌入城市 B 城市大量吸收外来移民 C “日不落 ”殖民帝国建立 D工业革命使城市化进程加快 答案: D 试题分析:城市人口增多关键是工业革命带来的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工业革命的进展,使得工厂纷纷建立,工人的数量增多,带来了城市人口的增加。故选D。 AB项 “圈地运动 ”和大量吸收外来移民是城市人口增多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圈地运动后失地农民流向城市的原因也是工业革命给予的就业机会; D项与材料无关。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的影响 以下标志不属于国际经济组织的是: ( ) A欧洲联盟 B北美自由贸 易区 C亚太经合组织 D联合国 答案: A 试题分析:考
7、查再认再现的能力。 B是世界银行的标志, C 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标志, D是世界贸易组织标志, A是联合国的标志,联合国属于政治组织,故选 A。 考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战后国际政治和经济组织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 ) A发展中国家 B第三世界 C发达国家 D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基本的历史知识,当今经济全球化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发达国家,一些全球化的国际规则是发达国家制定的,是维护发达国家的利益的。故选 C。 AB项是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中处于不利地位; D项是全球性的贸易组织,主张是贸易自由化,和材料问题无关。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
8、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全球化 20世纪的中国百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人民经历了 “醒过来 站起来 富起来 ”的三个过程。引导中国人民 “富起来 ”的政策指导方针是 ( ) A一化三改 B市场经济 C改革开放 D国企改革 答案: C 试题分析:中国人民富起来的主要方针是实行改革开放,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故选 C。 A 项是在 50 年代,属于站起来的阶段; B项改革开放的目标;D项是改革开放的手段。 考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改革开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中国农村发生了深刻变化,其优越性在于 ( ) A生产经营方式的自主性 B使土地所有权发生改变 C实现分配中的共同富裕 D完善
9、了人民公社体制 答案: A 试题分析: B 项错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未有改变土地的公有制性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多劳多得,按劳分配的方 式,无法实行共同富裕,因此 C项错误; D项错误,人民公社化运动在改革开放后废止。 A项正确,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经营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考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二战后,英国扩大了以社会保障和福利补助为内容的福利制度;法国按家庭津贴原则,为有子女的工人和雇员提供补助,还制定了广泛的社会保险立法,使半数以上的人口生活有了保障,使福利开支占了国民生产总值的 16%;联邦德国和意大利也是如此
10、。这种做法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 A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 本保障 B增加了政府收入 C造成国家财政困难 D扩大了社会消费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社会福利制度影响的理解能力。二战后推行福利制度是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是国家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故选 B。 A 项正确,社会福利制度就是保障低收入群体的生活;C项正确,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D项正确,通过扩大政府开支的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社会消费。 考点:二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 福利制度 导致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 A诸侯国相继承认私田主人对土地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黑龙江省 32 中高 一下 学期 期末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