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广西柳州铁路一中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1)(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广西柳州铁路一中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1)(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广西柳州铁路一中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1)(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广西柳州铁路一中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 1)(带解析) 选择题 以帝王的年号纪年是我国古代常用的纪年方法,下列历史文化名词涉及帝王年号的是 A开元通宝 B建安文学 C文景之治 D澶渊之盟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项 “开元通宝 ”是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 621年),为整治混乱的币制,废隋钱,效仿西汉五铢钱的严格规范开铸,并非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B项 “建安文学 ” 建安是东汉末年汉献帝的年号,此时政治大权完全操纵在曹操手里。著名的七位诗人建安七子大多死于建安年间,故称这时期的文学为建安文学。 C项文景之治是指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推崇黄老之术,采取 “轻徭
2、薄赋 ”、 “与民休息 ”的政策,经济得到发展。文景并非某皇帝的年号。 D项澶( chn)渊之盟是北宋与辽经过多次战争后所缔结的一次盟约。因在澶渊缔结,故称澶渊之盟。 ACD均非皇帝的年号。故选 B 考点:古代帝王年号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掌握古代纪年方法。古代通常采用帝王纪年法。但是也有一些词与年号相同却并不是年号,要关注 。 秦末 “有叛人而无叛吏 ”,汉初 “有叛国而无叛郡 ”,中唐 “有叛将而无叛州 ”。这些现象说明 A秦朝官僚制度削弱了中央集权 B西汉郡国并行制巩固了中央集权 C唐朝三省制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 D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答案: D 试题分析:分析材料三个朝代情
3、况可以看出,中央集权强的时候,国家就统一。当采取分封等体制的时候,容易分裂。故选 D。 ABC三项只说了一个朝代,不全面。 考点:中央集权体制。 点评:中央集权制度是确保国家统一的行之有效的制度。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掌握这几个朝代的政治史实,并能分析造成这种史实的原因。 2000万人口的秦朝,可以调 40万劳动力去修长城, 70万人去修始皇陵, 70万人去修阿房宫, 50万人戍五岭 这是西周天子难以办到的事。其主要原因在于秦与西周的 A国力差异 B制度差异 C观念差异 D时代差异 答案: B 试题分析:秦始皇之所以能调动如此比例的人口去服役,关键是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西周实行分封制,地方
4、有很大自主权和独立性。 ACD三项均非主要原因。故选 B 考 点:分封制与郡县制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理解郡县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分封制下贵族世代相袭;郡县长官由中央任免。相关的西周和秦朝的其它政治制度也需要掌握。 有材料这样表述: “(宋真宗时)经济发展很快,国库充实,但具体数字只有三司使知道。真宗多次想打听虚实,宰相李沆担心真宗知道了库藏量而随便花销,始终不肯让三司使提供具体数字。李沆还经常将各地的水旱灾情和 盗贼 情况报告真宗,以使天子了解民间疾苦 ”。下列根据此段材料得出的认识,错误的是 A宋代皇权加强,相权削弱 B真宗皇帝的权力受到限制 C李沆是个节俭宰相 D李沆是个关心民
5、间疾苦的宰相 答案: A 试题分析:材料主要分析的是宋代的权力的相互牵制。丞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皇帝的意志。 BCD三项材料都能明显体现。 A错误,材料并未涉及。故选A 考点:宋代政治体制 点评:宋代分化事权加强皇权。与此题相关的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影响也需要掌握。 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 ,最根本的不同是 A是否实现了富国强兵 B是否改变原有的土地所有制 C是否限制了贵族和地主的特权 D是否实行 重农抑商 政策 答案: B 试题分析: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最根本的不同在于性质的不同。商鞅变法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一场变法,改变了奴隶主贵族土地所有制,建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王安石变法是封建生
6、产关系内部的调整。故 B项正确。 ACD三项都未从根本原因上分析。 考点: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比较 点评:商鞅变法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一场变法,王安石变法是封建生产关系内部的调整,并未改变社会性质。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内容、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北宋初,大将符彦卿驻军大名府,专横一时,目中无人。 963年,太祖任命京官周渭为永济知县。周到任时 ,符彦卿心中不满但也无可奈何。符彦 “无可奈何 ”的原因主要是 A周渭身为高官,身份特殊 B节度使的权位在知县之下 C地方权力分离,双方无隶属关系 D地方行政长官掌握地方将领任免权 答案: C 试题分析:宋太祖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分化地方事权。取
7、消武将节制地方的权力,文臣担任州郡长官,互不隶属。故 C正确。 A材料不能体现, BD与史实不符。 考点: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掌握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其它措施如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等也需要掌握。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的第一幅浮雕是虎门销烟,镌刻这一历史事件的主要目的应该是 A指明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纪念林则徐 “开眼看世界 ” C铭记中华民族反侵略的精神传统 D明示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答案: C 试题分析: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鸦片战争;林则徐开眼看世界与虎门销烟浮雕并未有直接的联系;表明中国近代化起步的是洋务运动。故 ABD错误。虎门销烟反映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精神,
8、值得纪念。故选 C 考点:虎门销烟 点评:虎门销烟反映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精神,打击了鸦片贩子的嚣张气焰。与此相关的有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的 原因、影响等,需要掌握。 近代中国人慨叹: “泰西公法,于平等之国设领事官,不过保护其民之商务,如有词讼及科罪,仍由各国之地方官照例科断。惟于中国、土耳其、 不以平等之例相待。 ”这种现象 A在辛丑条约签订后开始出现 B客观上有利于自然经济的瓦解 C说明中国政府丧失了官吏任免权 D反映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已不完整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反映的是外国列强获得的领事裁判权。外国人在华犯罪,不能依据中国法律来制裁,体现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已不完整。故选 D。领事裁判权
9、南京条约后开始出现, A错误; BC项和材料无关;故选 D 考点:领事裁判权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掌握领事裁判权的含义和出现的时间。与此有关的知识点如南京条约内容、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朝鲜和俄国本是相隔甚远的两个国家,但在世界近代史上却成了邻国。促使它们成为邻国的直接原因是 A中俄瑷珲条约的签订 B中俄北京条约的签订 C中俄伊犁条约的签订 D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的签订 答案: B 试题分析:中俄瑷珲条约使中国失去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即外东北)约 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中俄北京条约将乌苏里江以东 (包括库页岛在内)约四十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强行划归俄国,使俄国接壤朝鲜;中俄伊犁条约后
10、,沙俄强占伊犁地区;俄国占领中国的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包括斋桑湖、特穆尔图 湖在内的地区。综合以上分析,答案:为 B 考点:中俄北京条约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掌握中国同沙俄政府所签订的几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中国近代签订的比较重要的不平等条约还有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 “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 ”该思想属于 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观点体现了西方民主政治思想,因此 AB排除,但保留了王侯将相,主张君主立宪,故选 C。 D主张民主共和。 考点:维新派主张 点评:近代民族危机空前加深,各派别探索救国之路,维新派主张民主
11、共和。顽固派、洋务派、革命派等其它派别的思想也需要掌握。 1853年,马克思在国际述评中写道: “世界上最古老最巩固的帝国八年来在英国资产者的大批印花布的影响下已经处于社会变革的前夕,而这次变革必将给予这个国家的文明带来极其重要的结果。如果我们欧洲的反动分子不久的将来会逃奔亚洲,最后到达万里长城,到达最反动 最保守的堡垒的大门,那么他们说不定就会看见这样的字样:中华共和国,自由,平等,博爱 ”。材料中的 “这次变革 ”是指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答案: B 试题分析: 1853年,马克思所说的这个事件只能是太平天国运动。鸦片战争发生于 1840-1842年;戊戌变
12、法发生在 1898年;辛亥革命发生在 1911年。故选 B 考点:太平天国运动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时要掌握这几个事件的时间。与此相关的这几个事件的基本史实也应有所了解。 1867年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将一幅华盛顿肖像赠送给徐继 , 他在赠送仪式上说: “华盛顿与中国人民一样,坚信世界上每个人都能呼吸自由的空气;与中国人民一样,坚持孔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又说: “盖为我国之民所敬仰而深慕者,独有兄台一人而已! ”这一材料表明 A徐继 崇洋媚外且得到了美国政府的赏识 B美国政府鼓励徐继 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 C美国政府为维护在华利益积极扶植代理人 D中美通过早期的文化交流开始了彼此间的了解
13、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中美国驻华公使赠送给徐继 华盛顿的画像,并表达了自由民主的理念,赞扬徐是美国人民仰慕的人,表明美国政府鼓励徐继 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故 B正确。 A显然与材料本意不符;徐继 并非最高统治者, B错误; D项与材料不符。故选 B。 考点:历史人物徐继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徐继 的思想,除了徐的思想外,林则徐、魏源等思想也需要掌握。 公元前 217年,某商人在宛 (今河南南阳 )交易时使用蚁鼻钱 (楚国货币 ),被当地官府依据金布律处罚。这表明 A秦半两钱过重使用不便 B蚁鼻钱比秦半两钱值钱 C蚁 鼻钱非当时颁定货币 D秦半两钱未在楚地流通 答案: C 试题分析:
14、秦统一后,为了巩固统一局面,在经济上统一货币。楚国使用的蚁鼻钱被废止,故 “被当地官府依据金布律处罚 ”。故选 C。 ABD三项均非其中原因。 考点:秦统一货币 点评: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统一货币,巩固统一局面。除此之外,采取的其它措施有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等。 北宋史学家说: “至唐,承平日久,丁口滋众,官无闲田,不复给授,故均田制为空文。 ”上述言论 A没有正确指出均田制被破坏的根源 B指出均田制被破坏是必然的 C客观地说明了均田制被破坏的原因 D反映了唐朝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答案: A 试题分析:材料中把均田制破坏的原因归结为人口的增长是错误的。应该是土地兼并。
15、材料并未体现 BD项;材料并未正确分析均田制被破坏的原因。故选A 考点:均田制 点评:均田制的破坏是由于土地兼并,根源于封建土地私有制。封建社会的其他土地制度如租庸调制等也需要掌握。 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 “张骞在公元前 127年发现西域,其对于当时中国人的刺激,就像后来 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对欧洲人的刺激是一样的。 ”这一观点说明 A当时中国处在封建社会鼎盛时期,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B欧洲和中亚各国普遍希望与中国广泛交流 C开拓了当时中国人的视野,加强了人们对外部世界的关注 D张骞通西域刺激了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活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西汉时期处于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并非鼎盛时期;材料并
16、未体现欧洲和中亚各国的愿望;西汉时期欧洲人并未开始了开辟新航路,新航路开辟在 16世纪左右;故 ABD错误。张骞通西域开阔了当时中国人的视野,加强了人们对外部世界的关注。故选 C 考点:张骞通西域的意义 点评:张骞通西域加强了中原与西域各国的联系,扩大了中原人的视野,也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与此相关的西汉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发展的状况也需要掌握。 史记载: “(商纣 )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 ”这里的 “鹿台 ”是指 A钱库 B鹿厩 C舞台 D粮仓 答案: A 试题分析:材料的意思是纣王增加赋税以充实鹿台的钱库,充盈钜桥的粮粟。因此鹿台指的是钱库。根据译文可知, BCD明显错误
17、。故选 A 考点:商朝经济制度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的理解材料。商纣王追求享乐,为了维系其统治,大肆搜刮。设鹿 台、充钜桥。此外与此相关的商朝的政治制度也需要掌握。 公元前 6世纪,鲁国某贵族有封地 300亩,另辟新荒地 200亩,按规定他应向国家交税的田亩数是 A 300亩 B 200亩 C 500亩 D 100亩 答案: C 试题分析:公元前 596 年,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亩征税,故应实缴 500亩,实际上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 ABD因此错误。 考点:井田制的瓦解 点评:井田制是商周时期实行的土地制度。与此相关的知识点要知道井田制的发展历程:商朝兴起、西周时期兴
18、盛、春秋时期瓦解、战国时期被废除;瓦解的表现、 废除的标志也要知道。 如图是利用杠杠原理来汲水灌溉农田的工具,春秋战国时此物在哪一地区被普遍采用 A长江以南 B中原地区 C江淮之间 D太湖流域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吸水灌溉工具为桔槔。在春秋战国时开始使用。主要是经济比较发达的鲁、卫、郑等国 (今山东西南、河南北部、河北南部 ),因此属于中原地区。故选 B。长江以南、江淮之间、太湖流域都属于南方,水资源丰富。并未普遍采用。 考点:古代水利灌溉的工具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除了要识记基本的历史知识外,还要了解相关的地区特点。除了桔槔外,东汉时期出现的翻车、唐时期的筒车等灌溉工具也需要了解。 汉武
19、帝颁布 “推恩令 ”, 分割王国部分土地给列侯,这些列侯 A归中央管辖 B归行省管辖 C归王国管辖 D归郡统辖 答案: D 试题分析: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推行推恩令,规定王国的封地有其子弟分管,土地管辖权归郡县以以削弱王国的实力。 AC 明显错误;行省在元朝出现,B错误。故选 D 考点: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点评: “推恩令 ”削弱了王国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也需要掌握。 人们常常把历史长河中国家制度发生重大变化称之为 “大变革 ”。下列不能称为 “大变革 ”的是 A商周之际,属国变为封国 B春秋战国,分封变为郡县 C三国时代,统一走向分裂
20、D清末民国,专制变为共和 答案: C 试题分析:所谓 “国家制度发生重大变化称之为 大变革 ”是指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大变革,是要用发展的前进的眼光来分析问题。因此 C明显错误。 ABD都属于顺应潮流的变革。故选 C 考点: “大变革 ”的含义理解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把握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变化称之为 “大变革 ”,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则不行。历史研究的角度学生要了解一些。 我国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各个区域联系起来,说某地是某某星宿的分野,这就是所谓分野的观念。星宿的分野,一般按列国来分配,如表一,后来又按各州来分配,如表二。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宿 国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广西柳州 铁路 中高 第一次 月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