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句子中,都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3分)( ) ( 1)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 2)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 3)君子生非异也。 (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 5)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 6)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 7)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 8)无能为也已。 A( 2)( 3)( 6)( 7) B( 3)( 4)( 7)( 8) C( 1)( 5)( 7)( 8) D( 1)( 3)( 4)( 5) 答案: C 试题分析:( 1)孰,通 “熟 ”,仔细;( 3)生
2、,通 “性 ”,资质,禀赋;( 5)泮,通 “畔 ”,边、岸。;( 7)振,通 “震 ”,震慑;( 8)已,通 “矣 ”,了。)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 柳永是另一类的人物,他先以极大的热情投身政治,碰了钉子后没有像大多数文人那样转向山水,而是 , , , , , 。 一个特殊的代表 扎到市民堆里 成就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转向市井深处 他是中国封建知识分子中一个仅有的类型 在这里成就了他的文名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 “转向 ”到 “扎到 ”,从到 “成就 ”再到
3、“代表 ”,按句意的逻辑关系排序。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 A各级政府要坚持问政于民的方针,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认真解决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和有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 B山寨文化是一种平民文化、草根文化,自然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但山寨产品的泛滥则是中国知识产权意识不足的揭露与讽刺。 C政府部门要提高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的宣传力度,引导农民工通过正常渠道解决工资拖欠问题,并打击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 D大卫先生对中国的文化历史有浓厚的兴趣,在他办公室的案头上就放着李白、杜甫等唐诗的
4、选本。 答案: A 试题分析: B成分残缺,在 “中国知识产权意识 ”前加 “对 ”。 C搭配不当, “提高 ”改为 “加大 ”。 D不合逻辑或搭配不当,李白、杜甫等唐朝诗人的诗歌选本。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市场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应依靠市场的力量解决,而不是靠政府权力的恣意介入,后者往往不仅不能解决问题, 却 是问题产生的源头。 B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活动开展以来,新闻、理论、文艺界空前活跃,鲜活的新闻作品,理论、文艺佳作 层出不穷 ,令人耳目一新。 C小悦悦事件给人巨大震撼,人们在声讨,在反思,
5、在热烈讨论 也许我们从中看到的只是 一鳞半爪 ,但藉此 “切片 ”完全可以观照自我乃至观察社会。 D卡扎菲政权存在时,反对派尚能够结成统一战线;卡扎菲政权垮台后,反对派则大有 祸起萧墙 之可能,未来能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 “平稳过渡 ”,实难预料。 答案: A 试题分析: “却 ”改为 “反而 ”。 B层出不穷:事物不断涌现,没有穷尽。 C一鳞半爪: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D祸起萧墙: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 数 罟不入 闯兀 惚畈豢墒骋彩 杭父 B从至雍 艄 鲩 u除,触柱折辕除:殿阶
6、 C举孝廉不行, 连 辟 公府不就辟:征召 D所以游目 骋 怀,足以极视听之娱骋:放开 答案: A 试题分析:数, “密 ”的意思。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3分)( ) A君子 博学 而日参省乎己 B 行李 之往来,共其乏困 C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 D备他盗之出入与 非常 也 答案: C 试题分析:博学:古,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今,知识、学识的渊博。成立:古,成人自立;今,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行李:古,出使的人;今,行装。非常:古,意外的变故,今,程度副词。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
7、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所给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 ) 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夫晋,何厌之有? B引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复驾言兮焉求? D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答案: A 试题分析:例句是宾语前置句, “之 ”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A与之相同。 B句是定语后置句; C句也是宾语前置句,但属于疑问句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的句子。 D句是被动句。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3分)( ) A 舞 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 耻 相师 C序八州而
8、 朝 同列 D先破秦入咸阳者 王 之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使动用法,使 跳舞; B、意动用法,以 为耻辱; C、使动用法,使 来朝见; D、使动用法,使之为王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19分) 唐故秘书少监陈公行状 公姓陈氏,自颍川来,讳京。(大历元年)举进士,为太子正字、成阳尉、太常博士、秘书少监。自考功以来,凡四命为集贤学士。德宗登遐 ,公病痼,舆曳就位,备哀敬之节,由是滋甚,遂以所居官致仕。贞元二十一年四月二十五日,终于安邑里妻党之室。无子。 大历中,公始来京师,中书常舍人衮,杨舍人炎读其文,惊以
9、相视曰: “子云之徒也。 ”常 以 兄之子妻公,由是名闻。游太原,太原尹喜曰: “重客至矣。 ”授馆致 饩 ,厚以泉布献 焉 。公曰: “非是 为 也,某尝为北都赋 未就,愿即而就焉。其宫室城郭之大,河山之富,关 之壮,与其土疆之所出,风欲之所安,王业之所兴,苟得闻而睹之足矣。 若曰受大利,是以利来,盖异前志也。 吾不能,敢辞。 ”遂逆大河,逾北山, 仿佯 而归。赋成,果传天下。为咸阳尉,留府廷,主文章,决大事。 泾人作难,公徒行以出,奔问官守。段忠烈之死,上议罢朝七日 。宰相曰:“不可,方居行宫,无以安天下。 ”公进曰: “是非宰相之言。 天子褒大节,哀大臣,天下所以安也,况其特异者乎 ”上
10、用之。 巡狩所至,上行罪己之道焉,曰: “凡我执事之臣,无所任罪。予惟不谨于理而有是也。 ”将 复 前之为相者。公曰: “天子加惠群臣而引慝 焉,德至厚也,而为相者复,是无以大警于后,且示天下。 ”率其党争之。上变于色,在列者成凶而 退。公大呼曰: “赵需等勿退 !”遂进而尽其辞焉。不果复。 初,礼部试士,有与亲戚者,则附于考功,莫不阴授其旨意而为进退者。及公则否,卓然有有司之道,不可犯也。 公有文章若干卷,深茂古老,慕司马相如、扬雄之辞,而其诂训多尚书尔雅之说,纪事朴实,不苟悦于人,世得以传其稿。 【注】 登遐:特指帝王之死。 建中四年十月,泾原节度使姚令言反,犯京师。戊申,德宗幸奉天。庚戌
11、,朱此杀司农卿段秀实。 引慝:承认罪过。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授馆致 饩 饩:食物 B河山之富,关 之壮 :墙垣,城墙 C将 复 前之为相者复:再 D逾北山, 仿佯 而归仿佯:游荡不定,流连忘返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 A非是 为 也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 为 B在列者咸凶 而 退吾尝 而 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C厚以泉布献 焉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 焉 D常 以 兄之子妻公君臣固守 以 窥周室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唐德宗大历年
12、间,陈京来到京师,中书舍人常衮、舍人杨炎读了他的文章后,惊讶地赞叹说: “是子云的徒弟。 ”常衮因此把哥哥孩子的女儿许配给他做妻子。 B陈京曾经游太原,太原百姓非常高兴,他们对他进行了丰厚的馈赠。陈京表示,他不是为这而来的,主要是为了完成北都赋,因此没有接受礼物。而他的北都赋写成后,果然天下传扬。 C忠烈公段秀实牺牲,皇上建议罢朝 七天,宰相坚决反对。陈京严厉驳斥了宰相的说法,高度肯定了皇上的做法。最后皇上采纳了他的意见。 D陈京写有文章若干卷,其功力深厚,不同时俗。他的文章中多处指出了尚书尔雅中的错误。其文因记事朴实,不随便取悦于人,而得以世上流传。 【小题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
13、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若曰受大利,是以利来,盖异前志也。( 5分) ( 2)天子褒大节,哀大臣,天下所以安也,况其特异者乎 ( 5分)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3】 C 【小题 4】( 1)如果说接受大的好处,这( 就似乎是)因为这利益而来,大概与先前的志向不同吧(大概不是先前的志愿了)。( 5分。 “大利 ”大的好处,“以 ”因为, “异 ”不同,各 1分,句意通顺 2分) ( 2)天子表彰大的节操,哀悼大臣,这是天下安定的原因,况且他特别优异呢 ( 5分。 “褒 ”表彰, “所以 ” 的原因, “特异 ”特别优异,各 1分,句意通顺 2分) 【
14、小题 1】 试题分析:复 ,恢复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A为:介词,表目的,为了;句末语气词,呢。 B而:均为表修饰关系的连词。 C焉:代词,他;句末语气词。 D以:介词,把;表目的关系的连词,来。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 A常衮不是把哥哥孩子的女儿许配给陈京做妻子,而是把哥哥的女儿许配给陈京做妻子。 B不是太原百姓非常高兴,进而对陈京进行了丰厚的馈赠,而是太原尹。 D原文是说陈京的文章中多遵从尚书尔雅的观点。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
15、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 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关键字(1) “大利 ”大的好处, “以 ”因为, “异 ”不同 (2) “褒 ”表彰, “所以 ” 的原因,“特异 ”特别优异。 【参考译文】 公姓陈,从颍川来,讳名京,大历元年考中进士,先后担任太子正字、咸阳尉、太常傅士、秘书少监。自参加科举考试求取功名以来,总共四次被任命为集贤学士。唐德宗仙逝,陈公正在病中,就用车子拉着自己去参加葬礼,极尽哀痛尊敬的礼节。从此他的仕途一发不可收,最终以秘书少监之职退休。贞元二十一年四月,
16、死在安邑妻党的室内。一生无子嗣。 大历年间,陈公才来到京师。中书舍人常衮、 舍人杨炎读了他的文章后 ,惊讶地赞叹说 :“是子云(终军)一样的人。 ”常衮把哥哥的女儿许配给他做妻子,陈公从此名声大噪。他曾经游太原,太原尹高兴地说: “尊贵的客人来了。 ”安排宾馆进行馈赠,丰厚地赠送钱币(泉布:古代钱币的别称)与他。陈公说: “我不是为这而来的,我曾经写作北都赋,没有完成,希望就此完成它。北都宫室与城池的阔大,河山的富有,要塞城墙的坚固,与它土地的出产,民风的安定,王业的兴盛,如果能够听到并且看到就足够了。如果说接受大的好处,因为这利益而来,就完全不是先前的志愿了。我不能这样,希望不要这些礼物 。
17、 ”于是沿着大河逆流而上,翻越北山,在流连忘返中归去。北都赋写成后,果然天下传扬。陈公后来担任咸阳尉,留在府廷,掌管文章之事,决断大事。 泾原节度使姚令言谋反,陈公徒步出京,跑着去询问守官。忠烈公段秀实牺牲,皇上建议罢朝七天。宰相说: “不可以这样。皇上正住在行宫,没有办法使天下安定。 ”陈公进言说: “这不是宰相说的话。天子表彰大的节操,哀悼大臣,这是天下安定的原因,况且他特别优异呢 ”皇上采纳了他的意见。 巡视所到的地方,皇上实行归罪于自己的方法。皇上说: “凡是跟随我办事的大臣,不承担任何罪责。我只是不严 守事理才这样。 ”皇上准备恢复先前担任宰相的人的职位。陈公说: “天子施加恩惠给大
18、臣而将罪责归于自已,品德非常高尚。但是恢复先前担任宰相的人的职位,这却无法警示后人,而且它已经公示于天下了。 ”陈公率领他的同党极力争辩。皇上变了脸色,朝堂上的官员都气冲冲地退下。陈公大喊道: “赵需等不要退堂! ”于是极力进言,皇上最终没有恢复先前担任宰相的人的职位。 当初,礼部考查选拔读书人,有亲属参与的,就将功名归于他, (礼部官员 )没有不暗中授予意思从而选择进退的。到了陈公就完全不这样,鲜明地显出官府的正道,不可冒犯。 陈公写有文 章若干卷,功力深厚,不同时俗。他仰慕司马相如、扬雄的言辞,他的解释多遵从尚书尔雅的学说。记事朴实,不随便取悦于人。世上也因此得以流传他的手稿。 考点:理解
19、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19分) 傅岐字景平,仕梁,起家南康王左常侍,后兼尚书金部郎,母忧去职,居丧尽礼。服阕后疾 废 久之,复除始新令。县人有因斗相殴而死,死家诉郡,郡 录 其仇人,考掠备至,终不 引 咎。郡乃移狱于县,岐即令脱械,以和言问之,便即首服。法当偿死,会冬节至,岐乃放其还家。狱曹掾固争曰: “古者有此 ,今不可行。 ”岐曰: “其若 负 信,县令当坐。 ”竟如期而反。太守深相叹异,遽以状闻。岐后去县,人无老少皆出境拜送,号哭闻数十里。至都,除延尉正,入兼中书通事舍人,累迁安西中记室,兼舍人如故。 岐美容止,博涉能占对。大同中与魏
20、和亲,其使岁中再至,常遣岐接对焉。太清元年,累迁太仆,司农卿,舍人如故。岐在禁省十余年,机事密勿,亚于朱异。此年冬,贞阳侯萧明伐彭城,兵败,囚于(北)魏。二年,明遣使还述魏欲通和好,敕有司及近臣定议。左卫朱异曰: “边境且得静寇息人,于事为便。 ”议者并然之。岐独曰: “(北魏)高澄既新得志,何事 须和?必是设间,故令贞阳遣使。若许通好,正是堕其计中。且彭城去岁丧师,今使就和,益示国家之弱。和不可许。 ”异等固执,帝遂从之。及遣使,魏果举兵入寇。 三年,迁中领军,舍人如故。二月,(北魏)侯景于阙前通表,乞割江右四州安置部下,当解围还镇。敕许之,乃于城西立盟。求遣召宣城王出送。岐固执宣城王嫡嗣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黑龙江省 牡丹江 中高 上学 期期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