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黑龙江省庆安三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黑龙江省庆安三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黑龙江省庆安三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黑龙江省庆安三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翠翠生活在湘西的 “边城 ”,是个 下里巴人 。 关于杜威租借凯尔特人俱乐部的问题,双方经过长时间磋商之后,终于缔结了城下之盟 。 在职场里竞争有时候机会很多,有时候却机会不等人,如果老是 瞻前顾后 ,高不能攀,低又不就,可能会坐失良机。 对古建筑上 信笔涂鸦 的问题,市政府管理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以期从根本上彻底解决这个痼疾。 答案: C 下列六个句子排列顺序,最通顺的一项是( )( 3分) 最初用来称呼汉族 这种称呼反映了中国各族人民不可分割的
2、内在联系和高度一致的根本利益。 在我国, “中华民族 ”大约是上世纪初才出现的民族称谓 在不同场合,为了语言表达的方便,常常作同义词使用 但很快就用来作中国各民族的总称 因而与 “中国各族人民 ”有相同的含义 A B C D 答案: D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他站在病床前,聆听老人的遗言,向老人表示,一定要实现老人叶落归根。 近日,巴基斯坦前总统穆沙拉夫接受记者采访时 表示,他深爱他的祖国,决定辞职是为了避免不使国家发生分裂。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以紫金矿业污染事件为代表的一系列严重的突发环境事件,对公众健康、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甚至外交局势造成了重大损失。 为初步缓解中西
3、部地区适龄残疾儿童入学需求矛盾, 2008年至 2010年,中央将投资约 6亿元左右在中西部地区建设 190所左右特殊教育学校。 答案: C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每小题 3分) “敬 ”的当代价值 对于孔子思想的认识 ,学界一般以 “礼 ”和 “仁 ”为核心 ,认为孔子继承了周礼 ,发展出“仁 ”的思想 ,因而着重探讨两 者的关系及其当代性意义。其实 ,在 “礼 ”和 “仁 ”之中还有更本质性的精神内涵 ,这种精神内涵可以用 “敬 ”来概括。深入认识 “敬 ”的精神 ,不但可以更准确地领会 “礼 ”和 “仁 ”的内涵 ,而且还能为儒家思想的创造性转化提供新的思路。 礼最早是
4、祭祀天地神灵的仪式活动。在那些高高在上的 “天 ”“神 ”面前 ,人自然产生敬畏的心理。其中的敬 ,出于内心的崇拜仰慕 ,而畏则是害怕受到惩罚。最早的礼活动即内含着这种敬畏的心情。 礼由祭祀的仪式活动发展为社会政治活动的规范形式时 ,“敬 ”作为内质也留存下来。这种 “敬 ”保障了礼的实践可能性 ,而且其发自 内心 ,也即出于天赋 ,由 “敬 ”而发的礼活动也就合乎天理 ,具有道德价值。因此在国家政治活动中要求 “敬 ”。 社会的一切活动和个人的修养也以 “敬 ”为内核 ,故而强调 :“敬 ,礼之舆也。不敬则礼不行。 ” 孔子继承 “礼 ”的同时 ,自然吸纳了 “敬 ”的精神。在论语中 ,“敬
5、 ”出现 21次 ,频率颇高。这些关于 “敬 ”的阐述 ,有继承 ,也有发展。关于祭祀活动 ,孔子继承了上古对 “天 ”和 “神 ”的敬仰态度 ,强调 “祭如在 ,祭神如神在 ” “祭思敬 ” .即使 “敬鬼神而远之 ” 一语 ,强调实践理性的重要性 ,也告诫对于鬼神要有敬畏的心态。关于政治活动 ,孔 子也承传了西周以来的敬谨精神 ,故而回答鲁哀公说 :“治礼 ,敬为大。 ” 孔子对于 “敬 ”的发展 ,在于把它扩展为普通人对待物事的敬业精神。 “敬 ”原本主要表现在人对神、臣民对君王等下对上的关系上 ,孔子以后则成为所有社会成员为人做事的基本原则 .论语出现的 21次 “敬 ”中 ,关于敬事
6、的即有 18次。而且 ,由“礼 ”中发展出来的 “仁 ”也以 “敬 ”为本。一般认为 ,“仁 ”是 “礼 ”的内核 ,“礼 ”是 “仁 ”的形式 ,故而许多学人着重以 “仁 ”为核心建构孔子的思想体系。其实 ,“仁 ”之中也必有 “敬 ”的精神。没有发自内心的 “敬 ”,也就没有真切的仁爱 之情。 这种 “敬 ”的思想较之 “礼 ”和 “仁 ”更是人类社会的本质需要 ,具有当代意义。 “礼 ”和 “仁 ”的思想建立在小农业文明的基础上。小农业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家庭 ,国家不过是一个家族对其他家族的统治 ,个人也只是家庭成员 ,而家庭主要由血缘关系构成。当代社会 ,已经走出了小农业文明时代 ,家庭
7、在社会结构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式微。而由于 “仁 ”的观念是基于血缘关系之上的 ,有着疏近等差的特性 ,因而在现代社会中就会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与此不同 ,“敬 ”是人类在远古时期就普遍存在的精神状态 ,是人作为有限性的个体 ,面对无限的自然和社会时必然产生 的。 从远古主要对于自然的敬畏 ,到殷周以后更多对于社会中年长者、位尊者的敬重 ,再到孔子普遍要求的为人行事的敬业 ,“敬 ”的外延在扩大 ,而所抽象的内涵一直延伸着。 【小题 1】下列选项中关于 “敬 ”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敬 ”最早源自我国远古时期祭祀天地神灵的仪式活动。 B “敬 ”以其发自内心、处于天赋的特性而
8、成为一切社会活动和个人修养的 “内核 ”。 C “敬 ”作为人类普遍存在的精神状态,它的产生和发展体现了历史的必然性。 D “敬 ”是人作为有限性的个体在面对无限的自然和社会时必然产生的一种精神状态。 【小题 2】下列选项对 “仁 ”“礼 ”“敬 ”之间关系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礼 ”和 “仁 ”都以 “敬 ”为本, “敬 ”保障了 “礼 ”和 “仁 ”的发展可能。 B孔子继承周礼的同时,自然吸纳了 “敬 ” 的精神,并从 “礼 ”中发展出了 “仁 ”。 C比起 “礼 ”和 “仁 ” 来, “敬 ”的思想更能代表孔子的思想,更符合人类社会的本质需要。 D “仁 ”是 “
9、礼 ”的内核, “礼 ”是 “仁 ”的形式,二者之中都有 “敬 ”的精神内涵。 【小题 3】下列表述 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 “敬 ”保障了 “礼 ”的实践可能性,因此使 “礼 ”由祭祀活动发展为社会政治活动的规范形式。 B孔子对于 “敬 ”的贡献,在于把它发展成为诸如敬重年老位尊者等为人行事的基本原则。 C在家庭作用愈加式微、血缘关系愈加淡薄的现代社会中, “仁 ”的局限性越来越大。 D深入认识 “敬 ”的精神,有助于更准确地领会孔子思想中 “礼 ”和 “仁 ”的内涵。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C 【小题 3】 D 【小题 1】试题分析: “最早的礼活动内含
10、着这种敬畏的心情 ”,而不是来源,只是一种隐含。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级。 点评:对于概念的理解,要注意联系原文相关内容,将选项与原文进行认真对照,特别注意其中是否混淆范围,将相对表达成绝对,还有选项中是否出现时间倒置和因果倒置的情况。本题的错项与原文之间就是范围和程度上有差异。本题设错点表面上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意思仍然有一些差异。要注意区别 【小题 2】试题分析:文中没有 “敬的思想更能代表孔子的思想 ”这一说法的依据 考点:本题考查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级。 点评:解这道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所在段落进行重点 阅读,依据文中句子进行
11、分析,与原文不符的排除。有些似是而非的选项要单独提出来,再次阅读与这句话相关的所有文字,逐字逐句推敲,确定选项。像本题,考查的就是对局部和整体相结合的筛选能力。学生应该在做题前进行必要的梳理。本题 C选项就是一个词语的差异。 【小题 3】试题分析: A项,从文中 “礼由祭祀的仪式活动发展为社会政治活动的规范形式时, 敬 作为内质也留存下来。这种 敬 保障了礼的实践可能性 ”一句可以看出二者不是因果关系。 B项, “殷周以后更多对于社会中年长者、位尊者的敬重 ”和 “孔子普遍要求的为人行事的敬业 ”是 “敬 ”的内涵发展的两个阶段,前者不是孔子的发展。 C项, “血缘关系愈加淡薄 ”,文中无此意
12、。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对文章分析和概括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级。 点评:联系原文相关内容,将选项与原文进行认真对照,特别注意其中是否混淆范围,据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要过细,条件是充分还是必要,还是充要都要搞清楚。本题 C项较为容易, B项的范围比较分散,要先梳理出来,再加以分析才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花婶婶 连接鱼 花婶婶并不姓花,他是我的邻居小林叔叔新娶的媳妇。 之所以叫她花婶婶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她长得太漂亮了,二是因 为他是小林叔叔的媳妇。小林叔叔家可是十里八乡有名的贫困户,家里穷得叮当响,托媒人跑了一趟又一趟,就是没有姑娘愿意嫁给他。小林叔叔一气之下跟着村里的建筑队外出
13、去打工了。 没想到不到一年的工夫,小林叔叔竟讨回了一个新媳妇,那就是花婶婶。花婶婶是个孤儿,也是从小在苦水里泡大的。 记得成亲那天,小林叔叔家里人山人海,大家听说小林叔叔讨了个 “赛貂蝉 ”的新媳妇,都跑过来一饱眼福。反正也快过年了,大家都难得清闲。 大家一拨接一拨地涌到屋里看花婶婶。花婶婶穿着大红棉袄,红绣鞋,头上戴着大红花,带着好看的笑容望着围在旁边笑嘻 嘻的人群,一点儿也不见生。小林叔叔站在旁边一个劲儿地傻笑,他倒有些不好意思了。 “傻站着干吗,快,招呼大妈大婶们坐,给小孩子拿喜糖啊。 ”花婶婶用脚踢了小林叔叔一下,小林叔叔这才恍然大悟,抓起桌上的糖就往小孩子手里塞,惹得大家哄堂大笑。
14、新婚不久,小林叔叔就有外出打工了。 小林叔叔一走,家里地里的活儿全都落在了花婶婶的身上,胖奶奶身体不好,至多只能在家里帮忙做做饭。 花婶婶特别能干,别人锄地一次锄一垄,他一次锄三垄。别人早上八点上工,她六点就到了田里,中午大家回家吃饭,她却拿出自己带的馒头咸菜,三口两口吃完了 接着干。 花婶婶人还特别好,不但把胖奶奶照顾的妥妥帖帖,邻居家水价有事儿需要帮忙,她二话不说,放下手里的活儿,卷起袖管就去。村里人都说,花婶婶看着娇嫩,其实是个孙二娘,风风火火,厉害着哩。 小林叔叔走后不久,花婶婶就发现自己有了身孕,把胖奶奶高兴得,要不是家里穷,非得再摆一次喜宴不可。小林叔叔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得在建筑队
15、两天都没有睡好觉,干起活儿来更有劲儿了。 花婶婶要给小林叔叔生个大胖小子,让他高兴高兴,可是,最终,花婶婶没有等来小林叔叔,却等来了一个噩耗。小林叔叔干活的时候,不小心从高脚架上摔了下来。当 场就死亡了。 花婶婶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两只眼睛都直了,她双手放在自己隆起的肚子上,身体慢慢地瘫倒了。 后来工友送来了小林叔叔的骨灰和抚恤金,胖奶奶经受不住打击,瘫痪了,脑子也变得神志不清。 再后来,我就去了城里读书。 再回来的时候,花婶婶的小孩儿已经抱在怀里了,她果然没有食言,为小林叔叔生了个大胖小子。 不久,胖奶奶也去世了,花婶婶没有再嫁,她凭着自己的聪明能干,做起了生意,一步一步,她靠自己的双手给家
16、里盖起了一栋二层小楼。 如今,花婶婶的儿子已经是一个帅气十足的大小伙子了,花婶婶送他到城里读书,他很争气,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马上他就要参加高考了,现在住在我家里。 “花婶婶。 ”看着他与小林叔叔出奇像的脸,我忍不住念叨了一句。 “姐姐,你说什么?花婶婶? ”他抬起头好奇地看着我。 我笑了,拿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一定会考上大学的,因为你的妈妈是花婶婶。 ” 【小题 1】下列 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 “我 ”叫主人公为 “花婶婶 ”,这是表明两人的辈分;而在 “婶婶 ”前加 “花 ”,则是因为其漂亮。所以 “花婶婶 ”即 “漂亮婶婶 ”之意。 B作品写
17、 “花婶婶是个孤儿,也是从小在苦水里泡大的 ”,这是为后文写花婶婶成了寡妇作铺垫,突出其一生的不幸。 C作品写 “大家听说小林叔叔讨了个 赛貂蝉 的新媳妇,都跑过来一饱眼福 ”这是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法写花婶婶的漂亮。 D小林叔叔摔死后,花婶婶没有再嫁,是因为要赡养胖奶奶;而胖奶奶去世后,花婶婶也没有再嫁,是有着 “从一而终 ”的封建意识。 E、小说的结尾通过写参加高考的花婶婶的儿子,从侧面表现了花婶婶承担一家重担的艰辛和顽强意志,以及她对儿子的影响。 【小题 2】作品开头为什么要 写花婶婶 “太漂亮 ”了?为什么要写她从小是个孤儿?( 6分) 【小题 3】简析作品中 “我 ”的作用。( 6分)
18、【小题 4】有人说作品的最后四段可以删去,理由是这部分内容与刻画花婶婶没有多大关系。说说你的意见。( 8分) 答案: 【小题 1】 AE 【小题 2】开头写花婶婶 “太漂亮 ”了,是为了衬托她的心灵美(或品德美)( 3分)写她从小是个孤儿,是为下文写她在丈夫死后,一个人凭借坚强的意志和聪明能干承担家庭重担作铺垫。 【小题 3】我是作品的线索,( 3分)通过我的所见所闻写出花婶婶的经历和品德,真实可信。 【小题 4】不能删去。一是 因为这部分使作品结构完整,作品是以 “我 ”为线索贯穿全文的,如果删去后四段,线索就断了,前后缺少照应,结构不完整。( 4分)二是因为 “我 ”对花婶婶儿子考上大学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黑龙江省 庆安 中高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