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西玉林、防城港卷)化学(带解析).doc
《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西玉林、防城港卷)化学(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西玉林、防城港卷)化学(带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西玉林、防城港卷)化学(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黄瓜切成片 B牛肉变臭 C菜刀生锈 D面包发霉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黄瓜切成片只是分成片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A正确; B、牛肉变臭说明有臭味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B错; C、菜刀生锈生成了一种红棕色的新物质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所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C错; D、面包发霉生成了一些菌类物质,尤其是黄曲霉毒素有致癌作用,属于化学变化,故 D错 故选 A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
2、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每年的 6月 5是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主题是 “绿色经济,你参与了吗?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 B使用节能灯泡 C少开私家车,多会公交车 D废旧电池集中回收处理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会,浪费大量木材,加大树木的砍伐,减少二氧化碳的消耗不符合绿色经济故 A符合题意 B、使用节能灯泡,节省能源,符合绿色经济故 B不符合题意; C、少开私家车,多会公交车,会节省能源,减少污染;符合绿色经济故 C不符合题意; D、废旧电池集中回收处理,会减少污
3、染符合绿色经济故 D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 点评:绿色经济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观念是化学考查的热点,要用绿色经济理念指导自己的活动,把节能减排的措施运用 到生产、生活中去 加油站采取的下列措施或做法中,你认为不安全的是( ) A严禁烟火 B汽车进站后要先熄火再加油 C禁止使用手机 D打雷时照样给车加油 答案: D 试题分析: A、严禁烟火是防止引爆挥发出来的汽油,从而可以避免火灾故A正确; B、汽车进站后要先熄火再加油,防止引爆挥发出来的汽油,从而可以避免火灾故 B正确; C、禁止使用手机是防止引爆挥发出来的汽油,从而可以
4、避免火灾故 C 正确; D、打雷时照样给车加油容易引爆挥发出来的汽油,从而引起火灾故 D 错误 故选 D 考点:防范爆炸的措施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物质燃烧的条件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饮食健康 ”是人们普遍的生活追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防止食用鱿鱼变质,用甲醛水溶液浸泡存放 B为了防止摄入锌不足引起疾病,过量服用补锌药剂 C为了防止黄曲霉素对人体的危害,绝对不能食用霉变食物 D为了保持腊肉肉质鲜美,添加过量的亚硝酸钠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甲醛有毒,所以不用甲醛水溶液浸泡存放食用鱿鱼,故 A 错误; B、防止摄入锌不足引起疾病,适量服用补锌
5、药剂,而不是过量,故 B错误; C、为防止黄曲霉素对人体的危害,绝对不能食用霉变食物,故 C正确; D、亚硝酸钠有毒,所以不能为了保持腊肉肉质鲜美而添加过量的亚硝酸钠,故 D错误 故选: C 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取方法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下列的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利用厨房清洁剂的乳化作用可以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B人 类应该更多地利用太阳能、氢能、地热能等新型、清洁能源 C将煤球制成 “蜂窝煤 ”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 D人类
6、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清洁剂具有乳化作用,可以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故 A正确; B、由于人类现在面对能源危机,能源对环境的影响,应更多地利用太阳能、氢能、地热能等新型、清洁能源故 B正确; C、将煤球制成 “蜂窝煤 ”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故 D正确; D、人类利用的能量大部分是的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有的不是,例如电能核能等 故 D不正确 故选 D 考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点评:本题所考查的知识都是课本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是解答本类的题的
7、关键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t2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当丙中含有少量的甲时,可以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丙 C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D t3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丙乙甲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曲线中交点表示该温度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 t2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 A正确; B、由于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不能用降温结晶,而是升高温度的方法,结晶析出,故 B错; C、由溶解度曲线可知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 C错; D、从 t3 向上做垂线,与曲线的交
8、点在上面的溶解度就大,所以 t3 时它们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甲乙丙,故 D错 故选 A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知道了溶解度如何比较大小,固体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将一块不纯的铁片 5.6g投入到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生成了 0.2g气体,则该铁片中混有的杂质一定不可能是( ) A铝和锌 B镁和锌 C镁和铜 D锌和铜 答案: D 试题分析: 5.6g铁与稀盐酸完全反应时,能够生成 0.2g氢气; 如果杂质是铝和锌,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 5.6g铝和稀盐酸完全反应时能够生成 0.62g氢气
9、, 5.6g锌和稀盐酸完全反应时能够生成 0.17g氢气, 5.6g铝、锌分别于稀盐酸完全反应时,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一个大于 0.2g,一个小于 0.2g,所以铁中可能含有铝和锌; 以此类推,铁中可能含有镁和锌; 铜不能与稀盐酸反应, 5.6g镁与稀盐酸反应时生成的氢气的质量大于 0.2g,所以铁中可能含有镁和铜; 5.6g锌和稀盐酸完全反应时能够生成 0.17g氢气,铜不能与稀盐酸反应,所以当铁中含有锌和铜时,生成氢气的质量应该小于 0.2g; 综上所述,该铁片中混有的杂质一定不可能是锌和铜 故选: D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点评:本题计算的临界点 是 5.6g,以
10、5.6g进行计算便可推知铁片中含有杂质的组成情况 要除去粗盐中含有的 Na2SO4 MgC12 CaC12和泥沙等杂质,且又不混入其它杂质,小刚他们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将粗盐溶于水,过滤得到澄清溶液,再进行下列各步骤处理: 加入 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 加入 2 溶液至沉淀完全; 加入 2 溶液至沉淀完全; 过滤,取出滤液; 往滤液中加入 3 溶液调至溶液的 PH=7; 蒸发浓缩,使 NaC1晶体析出上述方案的步骤 、步骤 和步骤 中所加的物质,你认为分别是( ) A Ba( NO3) 2 Na2CO3 HC1 B BaC12 K2CO3 H2SO4 C BaC12 Na2CO3 HC1 D
11、 Ba( NO3) 2 K2CO3 H2SO4 答案: C 试题分析: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可以把镁离子转化成氢氧化镁沉淀,加入氯化钡溶液可以把硫酸根离子转化成硫酸钡沉淀,加入碳酸钠溶液可以把钙离子、钡离子转化成碳酸钙、碳酸钡沉淀,最后加入稀盐酸,使稀盐酸和过量的氢氧化钠、碳酸钠反应,从而使溶液的 PH=7 故选: C 考点:氯化钠与粗盐提纯;盐的化学性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只有掌握了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才能判断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从而选择合适的试剂把杂质除去 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而且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后显红色的是( ) A NaOH NaC1 CuSO4 HC
12、1 B KNO3 Na2SO4 NaOH KC1 C KC1 Ba( NO3) 2 HC1 CaC12 D Na2CO3 Ba( OH) 2 KNO3 Na2SO4 答案: B 试题分析: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后显红色,说明该溶液显碱性 A、 CuSO4和 NaOH在溶液中能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B、四种物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沉淀、气体、水,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加入无色粉酞溶液后显红色,故选项正确 C、四种物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沉淀、气体、水,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但溶液显酸性,加入无色粉酞溶液后不变色,故选项错误 D
13、、 Ba( OH) 2和 Na2CO3、 Na2SO4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分别生成碳酸钡沉淀和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酸碱 指示剂及其性质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共存问题,判断物质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解答本题还要注意所得溶液显碱性 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面粉 B碘 C汽油 D蔗糖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面粉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B、碘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
14、选项错误 C、汽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D、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各种物质的水溶性方面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Mg+CO2 2MgO+X,则 X的化学式为( ) A CO B C C Mg( OH) 2 D MgCO3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化学方程式为 2Mg+CO2 2MgO+X看,反应前有 2个镁原子、1个碳原子和 2个氧原子,反应后除 X外有 2个镁原子和 2个氧原子,依据化学反应
15、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可知, X中有 1个碳原子,所以 X化学是为C; 故选 B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点评:本题贵在理解、运用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如何准确判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以及个数,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过滤 B称取氯化钠 C稀释浓硫酸 D测溶液的 PH值 答案: C 试题分析: A、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操作错误,缺少玻璃棒引流和没有注意 “三靠 ”,故 A错误; B、称量固体:左物右码,图中操作错误,故 B错误; C、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容器内壁缓缓注入水中,否则会沸腾溅出,可能伤人,故 C正确; D、整个 pH试纸丢入试
16、剂,污染了试剂图中操作错误,故 D错误 故选 C 考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称量器 -托盘天平;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点评:本题主要了解各操作的注意事项;考查过滤、托盘天平的使用及溶液的酸碱度测定和浓硫酸的稀释方法 下列图标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图中所示标志是节约用水标志,故选项错误 B、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故选项正确 C、图中所示标志是塑料制品回收标志,故选项错误 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放易燃物质标志,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常见标志所代表的
17、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答案: A 试题分析: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占 78%、氧气占 21%、稀有气体占 0.94%、二氧化碳占 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 0.03% 故选 A 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点评:本题很简单,熟练掌握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即可轻松正确解答本题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石油 B液态氧 C洁净的空气 D汽水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石油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B、液态氧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C、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氮
18、气、氧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D、汽水中含有水、可溶性矿物质等,属于混合物 故选 B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 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 B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少 C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答案: D 试题分析:催化剂是指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的物质 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不变,故 A错误; B、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不变,故 B错误; C、在
19、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不变,故 C错误; 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故 D正确; 故答案:为: D 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点评:该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催化剂定义的理解,较容易 在教室里也能闻到室外的花香,是因为( ) A分子质量很小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由原子构成 D分子之间有空隙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于花香的分子向周围运动,整个教室充满了花香的分子,所以在教室里也能闻到室外的花香这些现象都说明了分子这种微粒是不断运动的能够闻到花香,与微粒的大小、分子的间隔、分子由原子构成 无关所以,B正确, A、 C、 D错误 故选 B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点评:本题
20、主要考查了分子是运动的观点,培养了学生能从宏观现象透析出微观变化,从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能够初步了解一些宏观变化的微观实质 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MgO B KC1O3 C KOH D H2SO4 答案: A 试题分析: A、 MgO 中只有 Mg、 O 两种元素,且含有 O 元素,则属于氧化物,故正确; B、 KC1O3中有 K、 Cl、 O 三种元素,则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 C、 KOH中有 K、 H、 O 三种元素,则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 D、 H2SO4中有 H、 O、 S三种元素,则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 故选 A 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点评:本题较简单,学生应深刻
21、理解氧化物的概念,能够把握概念的要点来判断氧化物 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 ) A NH4C1 B CO( NH2) 2 C KNO3 D K2SO4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氯化铵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B、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C、硝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 D、硫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 故选 C 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化肥中含有哪些营养元素,然后再根据化肥的分类方法确定化肥的种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锈钢比纯铁软 B农药有毒,农业生产上应禁止使用农药 C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D凡含有
22、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可食用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大,不锈钢是铁的合金,其硬度比纯铁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B、农药可杀灭病虫害,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禁止使用农药,对农业生产不利,应合理施用,故选项说法错误 C、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葡萄糖,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D、食品添加剂确实提高了现代食品的品质,副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丰富食品生产和促进人体健康有好处,可以食用,但不能过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C 考点:生铁和钢;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点评
23、: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金的性质(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大)、 农药的作用、光合作用原理、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填空题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金属材料 ( 1)铁锅是有益于人类健康的理想炊具,但它很容易跟水和 等发生反应而生锈写出一种预防你家铁锅生锈的具体做法 ( 2)小倩做了如图实验(铁片和镁片的形状和大小相同)请回答: 小倩根据 “甲中产生气泡比乙中快 ”得出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 (填 “强 ”或“弱 ”) 完全反应后,过滤,把滤液都倒进同一个烧杯中,加入过量的锌,待充分反应后再过滤,得到的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得到溶液的质量 (选填 “大于 ”、 “小于 ”或 “等于 ”)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年初 毕业 升学考试 广西 玉林 防城港 化学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