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济南卷)化学(带解析).doc
《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济南卷)化学(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济南卷)化学(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济南卷)化学(带解析) 选择题 以下对自然资源利用的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铝土矿炼铝 B天然气燃烧 C木材制桌椅 D海水提取镁 答案: 在某 H2O2溶液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 17,现向 19g该 H2O2溶液中加入 1g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 ) A 1g B 1.6g C 4.2g D 8.5g 答案: A 试题分析:某 H2O2溶液中 H、 O的质量比为 2: 17; 则: 19g双氧水溶液中氢元素质量为: 19g =2g 根据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知道,过氧化氢完全反应后生成水和氧气,该过程中氢元素的质量
2、没有改变;所以反应后水的质量为: 2g100%=18g 所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19g-18g=1g; 故选 A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点评: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和格式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和格式,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有时候如果能正确的运用元素守恒的思想来解答相关问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加入 AgNO3溶液中,反应结束后过滤,分别向滤液和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均无明显现象,下列对滤渣和滤液的说明中,不正
3、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含有银 B滤液中一定含有 Fe2+ C滤渣中可能含有铜 D滤液中一定含有 Cu2+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金属银、铜、铁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铁铜银可知,当把Fe、 Cu加入到 AgNO3混合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有 Fe与 AgNO3溶液反应生成了Fe( NO3) 2和 Ag; Fe、 Cu放入 AgNO3溶液反应生成了 Cu( NO3) 2和 Ag, Fe与 Cu( NO3) 2反应生了 Fe( NO3) 2和 Cu分别向滤液和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均无明显现象,即不会产生沉淀或气泡: ( 1)由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盐酸,不出现白色沉淀,说明中溶液中一定没有AgNO3;一定
4、有 Fe和 AgNO3反应生成的 Fe( NO3) 2;则说明滤渣中一定含有银,滤液中一定含有 Fe2+,所以 AB正确; ( 2)由向滤渣中加入少量盐酸,没有产生气泡,说明加入的铁没有剩余,根据( 1)的分析,一定把硝酸银反应完,硝酸铜可能反应,也可能没有反应,故无法确定 故答为: D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点评:解决本题要充分利用金属活动性的意义,当多种金属放入一种盐溶液中,首先最强的金属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参加置换的金属先后顺序为由强到弱 已知粉末 X是下列四种物质中的一种,取三等分该粉末,分别加入到足 量的稀盐酸、氯化钙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中并振荡,产生的现象如
5、下表则该固体粉末 X是( ) 加入物质 稀盐酸 氯化钙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现象 固体溶解,产生无色气体 产生白色沉淀 固体溶解 A CaCO3 B Na2CO3 C Cu( OH) 2 D Mg 答案: B 试题分析:当加入稀盐酸,固体溶解,产生无色气体,说明该固体中有碳酸根离子或是金属,一定不是氢氧化铜;当加入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碳酸根离子,不是金属镁,生成的白色沉淀是碳酸钙,并且排除了 A;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固体溶解,说明此固体易溶于水,因此由以上现象可知,粉末 X是碳酸钠 故选 B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点评:本考点属于物质的鉴别
6、题,是通过对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在比较鉴别的基础上,得出了正确的实验结论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实验题中 下列实验方法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用过滤的方法除去黄河水中的泥沙 B用水鉴别硫酸铜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C用 BaCl2溶液中除去 NaCl溶液中的 Na2CO3杂质 D用燃着的木条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由于过滤分离混合物的原理是把固体和液体分开,泥沙是不溶于水的固体颗粒,所以用过滤的方法除去黄河水中的泥沙; B、硫酸铜溶于水后溶液温度不会变化,而氢氧化钠溶于水后会放热导致溶液温度升高,所以用水可以鉴别硫酸铜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C
7、、碳酸钠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而与氯化钠不会反应,所以可以用 BaCl2溶液中除去 NaCl溶液中的 Na2CO3杂质; D、由于二氧化碳和氮气均不能支持燃烧,所以用燃着的木条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时的现象都是木条 熄灭,现象相同,无法鉴别; 故选 D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酸、碱、盐的鉴别 点评:物质的检验是初中化学的难重点,也是中考的热点之一,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运用比较法发现和利用物质间的性质差别是解题的关键 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则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B
8、甲、乙两物质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 13: 16 C物质丁的化学式是 H2O D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及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反应物是乙炔和氧气;由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 2C2H2+5O24CO2+2H2O,由方程式可知: A、该反应是乙炔和氧气发生了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 A说法合理; B、由反应的方程式可知,甲、乙两物质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 122+12):( 1622) =13: 32故 B说法不合理; C、物质丁的化学式是 H2O故 C说法合理; D、反应前氧元素的化合价是 0价,反应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是 -
9、2价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故 D说法合理 故选 B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氧化反应;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点评:本题在解答时,首先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及物质的微观构成示意图,写出反应的方程式,再根据反应的方程式,进行分析判断比较简单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变化的过程常会伴随能量变化 B合金是具有金属特性的混合物 C电解水时,原子的总数目发生了变化 D可燃性气体达到爆炸极限遇明火会发生爆炸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因化学反应不仅质量守恒,而且能量也守恒,在化学反应时常会伴随着能量变化,故 A说法正确; B、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
10、与非金属经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因此合金是具有金属特性的混合物,故 B说法正确;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总数不变,故 C说法错误; D、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在空气中达到爆炸极限遇明火会发生爆炸,故 D说法正确; 故选 C 考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合金与合金的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 点评:本题综合性较强,掌握化学反应中能量的 变化、合金的概念以及质量守恒定律的知识即可解决,难度不大 绿色化学有助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焚烧小麦秸秆 B垃圾分类回收 C拒绝一次性筷子 D发展太阳能电池 答案:
11、 A 试题分析: A、焚烧小麦秸秆会产生大量的烟尘,污染空气,不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故 A正确; C、垃圾分类回收有利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 B错误; C、拒绝一次性筷子不仅节省能源,而且避免环境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 C错误; D、太阳能是无污染的能源,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 D错误; 故答案:为: A 考点:绿色化学 点评:日常生活中要时刻重视绿色化学的理念,理解绿色化学的核心,防止环境污染人人有责 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春天,花儿朵朵,由于分子在不停运动我们能闻到花香 B夏天,烈日炎炎,用可乐等碳酸饮料替代饮水有利于身体健康 C秋天,
12、果实累累,多吃水果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 D冬天,寒风冽冽,室内用煤炉取暖应保证烟囱通畅,防止 “煤气 ”中毒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由分子是运动 的花香的分子通过运动能分散到周围的空气中所以,春天,花儿朵朵,我们能闻到花香故 A解释正确; B、夏天温度高,流出的汗水多,造成体内的盐分的损失,应饮用一定浓度的食盐水有益于健康有益于健康故 B解释错误; C、由于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所以,秋天,果实累累,多吃水果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故 C解释正确; D、由于碳在不充分燃烧时会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所以,在冬天,寒风冽冽,室内用煤炉取暖应保证烟囱通畅,防止 “煤气 ”中毒故
13、 D 解释正确 故选 B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一氧化碳的毒性;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点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化学知识,在学习中善于将化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做到学以致用 下列对相应微粒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易失电子 B易形成阴离子 C带正电荷 D化学性质稳定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由该微粒结构示意图可知,其最外层电子数是 1,小于 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 1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该微粒结构示意图可知,其最外层电子数是 6,大于 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 2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该微粒结构示意图可知,其质子数 =9,
14、核外电子数 =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带负电荷,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该微粒结构示意图可知,其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18,为原子;且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8,为稀有气体元素,属于相对稳定结构,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C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与得失电子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注入浓硫酸中 B加热试管内液体时切不可将管口对着人 C进行氢气燃烧实验前一定先检验氢气纯度 D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应放在烧杯中称量 答案: A 试
15、题分析: 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选项说法错误 B、加热试管内液体时,为防止液体沸腾时喷出伤人,切不可将管口对着人,故选项说法正确 C、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为防止发生爆炸,进行氢气燃烧实验前一定先检验氢气纯度,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为防止腐蚀托盘,氢氧化钠固体应放在烧杯中称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A 考点: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称量器 -托盘天平;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
16、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填空题 世界上的物质丰富多样,有些物质能危害健康,现代社会中,毒品的危害并未完全消除,工农业生产带来的污染依然存在,香烟的产销量依然巨大 “珍爱生命,远离有毒物质 ”,是我们的一种生活理念 ,保护环境,建设和谐社会,实现 “中国梦 ”,则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 1) 1839年 6月,在广州虎门,著名民族英雄林则徐将二百多万斤英国走私鸦片全部销毁,显示了中华名族反对侵略和坚决禁毒的坚强意志当年销烟的方法是在海滩上挖池,池中注水,且放入 (填 “烧碱 ”“纯碱 ”“石灰石 ”“生石灰 ”之一),再将鸦片倒入池中销毁 ( 2)鸦片的主
17、要成分罂粟碱(化学视为 C20H2104N)中, C, O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 3)近期,关于某地农户使用剧毒农药 “神农丹 ”进行大姜种植的报道引人注目 “神农丹 ”的 主要成分是涕灭威(化学式为 C7H14O2N2S),在涕灭威中,所含元素质量分数最小的元素是 ( 4)香烟中的尼古丁(化学式为 C10H14N2)是一种剧毒物质,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吸烟能使人产生依赖性; 尼古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62; 被动吸烟无害健康; 香烟中的尼古丁能诱发癌变; 吸烟能防治 H7N9禽流感; 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只有 答案:( 1)生石灰 ( 2) 5: 1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年初 毕业 升学考试 山东济南 化学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