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内蒙古呼和浩特卷)化学(带解析).doc
《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内蒙古呼和浩特卷)化学(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内蒙古呼和浩特卷)化学(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内蒙古呼和浩特卷)化学(带解析) 选择题 “分子足球 ”C60发现之后不久,科学家相继又发现另一种 “分子足球 ”N60一定条件下 N60中积累的巨大能量会在一瞬间释放出来,是未来的火箭燃料则N60属于( ) A混合物 B化合物 C金属单质 D非金属单质 答案: D 试题分析: N60是由非金属元素氮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非金属单质所以,A、 B、 C错误, D正确 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方面的知识,从物质的组成先判断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若是纯净物再从元素的组成判断是单质或化合物,只有这样才能对各种物质进行正确的分类 如图所示
2、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 “”表示转化关系, “-”表示相互能反应已知 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 g是最轻的气体, b、 c、 d、 e、 f都是氧化物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g是理想的燃料 B e与 f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C b和 c物质中所含元素相同 D c、 d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只能是 3CO+Fe2O3 2Fe+3CO2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 g是最轻的气体,可确定 g为氢气;物质 f为由氢气反应生成的氧化物且又可生成氢气,可判断 f为水;与水和盐酸 a都可以反应的氧化物 e为可溶性碱所对应的金属氧化物,常见的此类物质为生石灰氧化钙,则可判断物质 e为氧化
3、钙,氧化钙与水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能由盐酸生成的氧化物主要为水和二氧化碳,而 f物质为水,则 b物质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可用于灭火、生产汽水、制纯碱等;能与 b物质二氧化碳相互转化的氧化物 c应为一氧化碳,根据气体一氧化碳的性质,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可判断 物质 d为常见的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铁、氧化铜等;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为工业炼铁的原理反应; A、由上述分析可知 g为氢气,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是理想的燃料,故 A说法正确; B、由上述分析可知 e为氧化钙, f物质为水,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属于化合反应,故 B说法正确; C、由
4、上述分析可知 b物质为二氧化碳, c为一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 C说法正确; D、 c为一氧化碳, d是金属氧化物,可能是氧化铁,也可能是氧化铜,故 D说法错误 故选 D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点评:首先找出突破口利用题目明确物质氢气及盐酸,分析得出气体二氧化碳是解决本题物质推断的突破口;熟练掌握物质的性质及转化规律则是此类问题解决的基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的增加能导致酸雨 B生石灰在空气中变质需要消耗空气中的氧气和水 C用适量的水能区分硝酸铵、氯化钠、硫酸铜三种白色固体 D电解水时电源正极产生的是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答案: CD 试题分析
5、: A、二氧化硫增加到一定程度能够导致酸雨,一氧化碳与酸雨的形成无关不正确 B、生石灰在空气中变质的过程为:生石灰吸收水后,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生石灰在空气中变质需要消耗空气中的水,不消耗氧气不正确 C、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能使溶液温度明显下降;氯化钠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几乎不变;硫酸铜溶于水时,溶液的颜色是蓝色的所以用适量的水能区分硝酸铵、氯化钠、硫酸铜三种白色固体正确 D、电解水时,电源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电源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正确 故选: CD 考点: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电解水实验;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酸、碱、盐的鉴 别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
6、质的性质方面的知识,属于考查基础知识,如果掌握了教材内容,正确解答是不成问题的 海洋资源开发前景广阔海水晒盐能够得到粗盐和卤水,卤水中含有 MgCl2、KCl 和 MgSO4 等物质,如图是它们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t1 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MgCl2 B t1 时,分别在 100g水中溶解了等质量的 MgCl2、 KCl,两溶液都可达到饱和 C t2 时, KCl和 MgSO4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D将 t2 时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低到 t1 时,均能析出晶体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在 t1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中 MgCl2的最大,据
7、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式可知溶解度越大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MgCl2,说法正确; B、 t1 时,分别在 100g水中溶解了等质量的 MgCl2、 KCl,两溶液不一定达到饱和,若加入的两物质质量少,则不饱和,故说法错误; C、由图可知: t2 时, KCl和 MgSO4两种物质的溶解度,说法正确; D、由图可知;三种物质 t2 时的溶解度均大于 t1 时的溶解度,所以将三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温度从 t2 降至 t1 ,都有晶体析出,说法正确; 故选 B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点评:做好该题的关键是注意图形结合,利用好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及二者的关
8、系以及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了解饱和溶液中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 如图所示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 B反应中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 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1: 1 D图中有两种单质和两种氧化物 答案: A 试题分析: A、由反应物、生成物的微观构成可知,在该反应中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氮气,该反应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B、对比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分子的个数发生了变化、原子的个数没有发生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1: 2,故选项说法错误 D、图中四种物质中,只有由
9、 2个 N 原子构成的 N2分子属于单质的分子,而其它三种物质的分子都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A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点评: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 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 原子是不能再分的一种微粒; 镁原子与镁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原子团在化学反应中可能发生变化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 说法错误; 原子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故 说法错误
10、;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镁原子与镁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故 说法正确; 原子团在化学反应中一般以整体形式参加反应,有的反应中是可以分开的,例如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的反应,故 说法正确 故选 D 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知道原子的构成,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核电站中核燃料铀或钚在中子的撞击下,原子核发生分裂,产生氙、锶等原 子及一些粒子和射线,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可用于驱动汽轮机发电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显
11、示的信息和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以下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图 2、图 3都属于锶元素 B图 3所表示粒子的化学符号是 Sr C锶原子的中子数为 38 D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87.62g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根据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可知,其原子序数是 38,又核内质子数 =原子序数,因此锶元素的核内质子数等于 38,图 2、图 3中的微粒的核内质子数都为 38,根据元素的种类取决于核内质子数可以知道图 2、图3都属于锶元素,故说法正确; B、图 3所表示粒子的核内质子数是 38,核外电子数是 36,核内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是锶离子,带 2 个单位的正电荷,其化学符号是
12、Sr2+;故说法错误; C、根据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可知,其相对原子质量为 87.62,又其核内质子数 =原子序数 =38,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可知,锶原子的中子数不等于 38,故说法错误; D、根据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可知,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7.62,不是 87.62g,故说法错误; 故选 A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 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只有掌握粒子结构示意图含义、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就能正确解答,通过此题的练习可以提高利用结构示意图和元素周期表进行解题的能力 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家用电器着火,
13、用水扑灭 B档案资料着火,可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灭 C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D高层楼房失火时,要乘电梯迅速撤离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电器着火,首先应切断电源,为防止触电,不能用水扑灭,故该事故处理方法错误 B、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喷出的液态二氧化碳可以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火灾,故该事故处理方法正确 C、室内起火时,不能立即打开门窗,否则空气流通,火势更旺,故该事故处理方法错误 D、高层建筑的电梯的供电系统在火灾时随时可能会断电或因热的作用变形而使人被困在电梯内,同时由于电梯井贯穿各楼层,烟雾可能直接威胁被困人员的安全,故该事故处理方法错误 故选 B 考点:灭火的原
14、理和方法;几种常用的灭火器 点评: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了解事故发生的原理,学会预防和防护的措施,对于保障生命、财产的安全 及正确解答本题有着重要意义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用于去除油污 B用碳素墨水写文字档案,便于长期保存 C火碱具有碱性,故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镁粉燃烧发出耀眼白光,可用于制作照明弹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可用于去除油污故 A说法正确; B、碳素墨水的主要成分是碳,碳在常温下具有稳定性,所以,用碳素墨水写文字档案,便于长期保存故 B说法正确; C、由于火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
15、C说法不正确; D、由于镁粉燃烧发出耀眼白光,可用于制作照明弹故 D说法正确 故选 C 考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碳的化学性质 点评: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了解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量取 9.5mL液体 B液体过滤 C点燃酒精灯 D加热液体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量取 9.5mL液体要用 10mL量筒,否则会产生误差较大,故 A错; B、过滤要用玻璃棒引流,漏斗尖嘴部分紧贴烧杯内壁,滤纸低于漏斗口,故 B错; C、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不能用酒精灯引燃,否则引起火灾,故 C正确; D、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手要握着长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年初 毕业 升学考试 内蒙古呼和浩特 化学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