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江苏姜堰市溱潼二中七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年江苏姜堰市溱潼二中七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年江苏姜堰市溱潼二中七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年江苏姜堰市溱潼二中七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根据下列信息判断出的远古人类是 信息一:上图是其头部复原图 信息二:生活在大约 70万年至 20万年前, 信息三:使用天然火,过群居生活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北京人的准确识记,由题干中所给信息可推断出题干中的远古人类应该是北京人,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北京人是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而且北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过着群居的生活,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北京人 某同学利用下边的行政系统简表进行研究性学
2、习,他研究的主题可能是 A夏朝王位世袭制的开始 B西周分封制的推行 C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D西汉大一统局面的实现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以图表的形式考查学生对秦朝中央集权的准确认识,由图表中的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郡守、县令 ”等关键信息可以推断出研究的主题可能是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三公九卿制度,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今年以来,国际恐怖组织 “东突 ”在新疆制造一些列恐怖事件,他们的分裂活动遭到新疆各族人民的唾骂。下列能证明新疆是我国领土的史实是 A公元前 138年张骞通西域 B公元前 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 C汉
3、高祖采取和亲政策 D昭君出塞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汉时期的民族关系,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公元前 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标志着中央政府对西域地区的正式管辖,这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由此分析可知 B符合题意,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张骞通西域 欧洲人称中国为 “丝国 ”,最早应在中国的 A春秋 B秦朝 C汉朝 D三国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丝织业的发展,回顾已学知识可知汉朝闻名的外交家张骞打通了 “丝绸之路 ”,从此华美的中国丝绸就开始源源不断地输往西亚和欧洲各国,为中国获得了 “丝国 ”的誉赞,故选 C。 考
4、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张骞通西域 有人说: “2000年前,丝绸是中国的名片; 1000年前,瓷器是中国的名片;500年前,茶叶是中国的名片 ” ,其中与 “丝绸是中国的名片 ”有直接关联的历史人物是 A张骞 B王昭君 C卫青 D班超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张骞出使西域的相关史实,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张骞通西域,天山南北地区第一次与内地连成一体。促进了西域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汉族人民和西域各族人民的生活。张骞通西域,奠定了我国对新疆地区的管辖和开发基础,后来,西汉设置了西域都护。张骞通西域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开始发展起来开通 “丝绸之路 ”。故
5、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张骞通西域 他被人们称为 “神医 ”,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为了减轻病人外科手术的痛苦,他发 明了麻沸散,他就是东汉的: A蔡伦 B张仲景 C华佗 D扁鹊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医学发展的相关史实,由材料中 “神医 ”“针灸和外科手术 ”“麻沸散 ”“东汉 ”等关键信息可推断出应该是华佗,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华佗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华佗精心钻研医术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被后人称为 “外科圣手 ”、“外科鼻祖 ”。,行医足迹遍及河南、安徽、山东、江苏等地。他曾用 “麻沸散
6、”使病人麻醉后施行剖腹手术,是世界医学史上应用全身麻醉进行手术治疗的最早记载。蔡伦是改进造纸术,与医学无关,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扁鹊 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时间不符合。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华佗 某同学在图书馆看到一本没有封面的古代史书,目录如下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本史书应是 A论语 B史记 C齐民要术 D水经注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史记内容的准确识记,由图片中 “五帝本纪 ”“夏本纪 ”等关键信息可判断图片目录是史记,联系已学可知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二十四史的第一部,记载了中国从传说
7、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长达 3000年 左右的历史,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司马迁史记 歌曲曹操的第一句歌词是 “东汉末年分三国 ”。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A淝水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赤壁之战的相关史实, “奠定三国鼎立局面 ”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联系已学知识可知赤壁之战指的是三国形成时期,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 208年)在长江赤壁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 ,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也是三国时期 “三大战役 ”中最为著名的一场。故选 D。
8、 考点: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三国鼎立 赤壁之战 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从地理方位来看,下面哪一幅图能直观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三国地形的准确掌握,回顾已学知识可知 220年,曹操病死,其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立为帝,国号魏,都洛阳。第二年,刘备也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 222年,刘备为重新夺回 荆州,调集所有兵力,亲征东吴,结果被东吴大败于 亭,逃回白帝城后病死。至此,曹、刘、孙三个集团的疆域基本固定。同年,孙权称王,国号吴,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完全形成。据此 A符合题意。 考点:
9、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三国鼎立 三国鼎立的形成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首诗 A揭露了曹操的奸诈与狡猾 B批评了袁绍的刚愎自用 C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意与惋惜 D赞扬了刘备的知人善任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三顾频烦天下计 ”是解题的关键信息, “三顾 ”三次拜访,指诸葛亮隐居隆中(今湖北省襄阳县西20里)时,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已打天下,整首诗前四句写得疏洒,后四句议得沉郁,反映了诗人对这位蜀汉丞相的无比崇敬而又无限惋惜的感情
10、。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三国鼎立 三顾茅庐 右表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 A学习汉语 B改穿汉服 C采用汉姓 D与汉人通婚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的准确理解与识记 ,题干中表格的内容反映的是少数民族使用汉姓,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改变风俗习惯:易汉服、讲汉话、改汉姓、通汉婚、定门第、改籍贯,因此 C符合题意,而 ABD虽是改革的内容,但均与改汉姓的内容无关,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北魏孝文帝改革 2012年 8月,中国 “天河一号 ”超级计算机测运算速度可以达到每秒 2570万亿次,把圆周
11、率这个无穷小数,计算到小数点后约 100万兆位。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 7位数的人是 A董仲舒 B祖冲之 C贾思勰 D郦道元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工程,材料中 “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 7位数 ”是解题的关键,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南朝宋、齐时期我国伟大的科学家祖冲之,在数学、天文历法、机械制造等方面都有突出成就。其中尤其是数学,我国自古就有 ”周三径一的说法,他在前人的基础上,求出了圆周率在 3.1415926和 3.1415926之间,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准确数值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比欧洲早 1100年,他的著作是缀数。故选 B。 考
12、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祖冲之 爱我 中华歌唱道: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 历史上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王朝是 A夏朝 B商朝 C汉朝 D秦朝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朝建立的历史影响,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 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据此分析可知 D符合题意,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秦朝统一 CCTV12法制频道要招聘法制空间栏目主持人,假如时光倒流到两千多年前,你认为 最合适的是 A孟子 B墨子 C 老子 D韩非子 答案: D 试题
13、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相关内容,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孟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墨子是墨家的代表人物,老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而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故选D。 考点:人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百家争鸣 我们姜堰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是水稻。追根溯源,下列最早大量种植这种作物的原始 农耕居民是 A半坡人 B山顶洞人 C大汶口人 D河姆渡人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河姆渡人的相关史实,解题时注意关键信息 “水稻 ”,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原始的农耕,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就种植
14、水稻,由此分析可知 D 符合题意。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原始的农耕生活 河姆渡原始居民 “民主一直是人类的不懈的追求。 ”下列我国古代制度中最能体现出民主精神的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等级制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民主制度的相关内容。回顾已学知识可知禅让制,中国统治者更迭的一种方式,指在位君主生前便将统治权让给他人,是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世袭制是子子孙孙时代相传,在家族内部,所以不能体现民主;私有制和等级制也显然不能提现民主精神。故选择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夏商西周的兴亡 禅让制 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一篇祭文里强调: “炎
15、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兄弟一家亲。 ”“炎黄子孙 ”的说法与下列人物有关的是 A炎帝和黄帝 B尧和舜 C禹和启 D商汤和周武王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炎黄子孙的准确认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 “炎 ”指炎帝, “黄 ”指黄帝。炎黄二帝为中华始祖。传说他们出自同一个部落,后来成为两个敌对的部落的首领。两个部落展开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两个部落渐渐融合成华夏族,后来把炎黄子孙是指中华民族的后代,亦作 “黄炎子孙 ”。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华夏之祖 炎帝、皇帝 新学期开学时,一位同学自我介绍说:我的姓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名称一样。试判断,这位同学姓 A秦 B宋 C
16、夏 D唐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设置新情景,旨在考 查学生对夏朝历史的准确认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夏朝(约前 21世纪 约前 16世纪)是中国传统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中原世袭制朝代,即中国传统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据此分析可知该同学应该姓夏,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夏商西周的兴亡 夏朝的建立 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 “尊王攘夷 ”,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他是 A周武王 B齐桓公 C晋文公 D楚庄王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争霸的相关史实,联系已学知识可知齐桓公执政以来,在管仲的辅佐下,经过了内政、经济、军事等多方面改革,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军事实力,适时打出了 “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江苏 姜堰市 溱潼二中七 年级 上期 期末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