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7.4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7.4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7.4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7.4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 2007 年 福建宁德)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小灯泡 L1和 L2都标有 “3V 0.25A”字样,电源由 2节 1.5V的干电池串联而成,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S闭合后, L1、 L2并联且都能发光 B S 闭合后,电路将发生短路 C要使 L1、 L2串联,可去掉导线 a D若将导线 M 从接线柱 B 改接到接线柱 A 上,则电路发生短路 答案: B 家庭电路中的用电器正常工作,把台灯插头插入插座时,电灯突然全部熄灭,说明电路中( ) A电路原来是断路 B插座处短路 C台灯灯丝断了 D台灯
2、接线处短路 答案: D ( 2005年 镇江)如图所示,若开关 S闭合后,灯 L1、 L2均不亮,小华同学利用一根导线去查找电路故障,当她将导线连接在灯 L1两端时,两灯均不亮,将导线连接在灯 L2两端时,灯 L1亮而灯 L2不亮 .由此可以判断( ) A灯 L1短路 B灯 L2短路 C灯 L1断路 D灯 L2断路 答案: D (多选)当你接触到下面所述的电压时,可能造成触电事故的是 A家庭照明线路的电压 B 10节干电池串联后的电压 C建筑工地使用的电动机线路的电压 D汽车所用的蓄电池的电压 答案: AC 不能用湿手摸用电器和开关的原因不是因为( ) A皮肤潮湿时电阻小,通过人体的电流会很大
3、 B皮肤潮湿时电阻大,通过人体的电流会很大 C水流入开关内能导电,使人和电源相连 D家用电器漏电时,人用潮湿的手触摸金属外壳时会有很大电流通过人体 答案: B 小刚发现他家里用的白炽灯泡的灯丝都制成了螺旋状,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便于灯丝散热,防止灯丝熔断 B尽量减少灯丝的电阻 C减少灯丝散热,提高灯丝温度 D减少灯丝在高温时的升华 答案: C ( 2005年 扬州)如图所示,开关 S闭合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 A L1发光、 L2不发光 B L1被烧坏 C L2被烧坏 D电池被烧坏 答案: D ( 2006年 浙江绍兴)如图所示,一个带金属外壳的用电器,有甲、乙、丙三个触点 (可接
4、通或断开 )。使用过程中,当人站在地上 ,身体一部分接触到金属外壳时,最有可能造成触电事故的是三个触点处于( ) 选项 触点甲 触点乙 触点丙 A 接通 接通 接通 B 断开 接通 断开 C 断开 断开 接通 D 接通 断开 断开 答案: B ( 2006年大连市)如图所示,闭合开关 S时,灯泡 L1、 L2都不亮。用一段导线的两端接触 a、 b两点时,两灯都不亮;接触 b、 c两点时,两灯都不亮;接触 c、 d两点时,两灯都亮。则( ) A灯 L1断路 B灯 L2断路 C灯 L2短路 D开关 S断路 答案: D 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小明和她的同学一同去效游,在野外他们看到小鸟停在高压线上欢快
5、的歌唱,他们感到很奇怪,老师不是才讲了的吗,人接触高压线时,会触电的,那么小鸟为什么不会触电呢?针对这个问题,她们讨论了以下四种结论,你认为有道理的是 ( ) A小鸟的电阻很大,通过导体的电流很小 B小鸟的脚是绝缘体 C小鸟只停在一根电线上,两脚之间的电压很小 D小鸟的天性不会触电 答案: C 填空题 ( 2005年 舟山)如图,在一根横跨河流两岸的硬塑料管内穿有三根完全相同的电线。为了辨别哪两个线头为同一根导线的两端,可以用图示的测通器来测试,其操作过程如下: ( 1)连接 A和 B,将测通器的 m连接在 D上。当 n连接 F时小灯泡发光,连接 E时小灯泡不发光。由此可以确定 _为同一导线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年人教版 初中 物理 年级 下册 7.4 欧姆定律 安全 用电 练习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