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6.1自然环境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年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6.1自然环境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6.1自然环境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年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 6.1自然环境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 答案: A 试题分析:亚洲气候类型众多,气候分布范围大小不一。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中部广大内陆地区。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沿海地区。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穿过的部分岛屿地区。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中部海拔较高的高原山地地区。通过分布范围的比较,温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的分布范围远不及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范围最广。通过逐一筛选,对比分布范围, B、 C、 D三项说法都不正确,故答案:
2、 A符合题意为正确选项。 考点: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 点评:该题难度一般,主要让学生通过读图,巩固温带大陆性气候 是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 阿富汗和蒙古分别属于( ) A南亚和北亚地区 B西亚和东亚地区 C中亚和北亚地区 D中亚和东亚地区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亚洲,通常按地理方位,将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北亚和中亚 6个地区。阿富汗位置相对于亚洲地区来说比较靠西,属于西亚地区。蒙古相对于亚洲地区来说比较靠东,属于东亚。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 A、C、 D三项说法都不正确,故答 B案符合题意为正确选项。 考点:亚洲部分国家所属地理分区 点评:该题难度一般,主要让学生认识亚洲部分国家在亚
3、洲的地理分区。 七大洲中面积最大和最小的是( ) A亚洲和欧洲 B非洲和南极洲 C北美洲和欧洲 D亚洲和大洋洲 答案: D 试题分析:七大洲中,面积大小不同。亚洲面积达 4400万平方千米,非洲面积达 3000万平方千米,北美洲面积达 2400万平方千米,南美洲面积达 1800万平方千米,南极洲面积达 1400万平方千米,欧洲面积达 1000万平方千米,大洋洲面积达 900万平方千米。根据各大洲的面积比较,可以判断面积最大的和最小的大洲分别是亚洲和大洋洲。故 A、 B、 C三个选项不正确,只有答案: D符合题意为正确选项。 考点:七大 洲面积比较 点评:该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学生七大洲面积大小
4、比较。 北回归线通过的亚洲地区中,没有的气候类型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地中海气候 答案: CD 试题分析:北回归线一线是穿过亚洲南部地区的重要纬线,北回归线以南属于热带,以北属于温带,沿北回归线这条纬线附近地区是热带与温带气候过渡的亚热带地区。亚洲地区自西向东气候依次是亚热带和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四个选项中,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地区,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 40N 附近,只有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回归线附近。采用排除法,对照气候分布图, A、 B没有被北回归线经过,故符合题意的 C、 D为正确选项。 考点:以北
5、回归线为依据,掌握该线经过的亚洲气候类型。 点评:该题有一定难度,以北回归线为切入点,巩固亚洲气候类型的分布,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关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处中亚地区,北临黑海 B地处伊朗高原和德干高原之间 C地处西亚地区,南临波斯湾 D地处阿拉伯高原和伊朗高原之间 答案: CD 试题分析: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古代四大文明古国巴比伦的发源地所在,是底格里斯河及幼发拉底河之间的冲积平原。认识世界重要或著名地区,不仅要了解其相关的人文地理,其自然地理更加重要。本题主要考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地理位置,它位于西亚(中东)地区,(位于现今的伊拉克境内)两河注入波斯湾,所以南临
6、波斯湾。相对地形区来说,平原位于伊朗高原和阿拉伯半岛高原地区的之间的位置。四个选项中, A 的 B 描述该平原的地理位置不正确,答案: C、 D符合题意为正确选项。 考点: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地理位置 点评:该题难度一般,主要让学生认识 西亚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地理位置。 关于亚洲 40N 东西两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西两岸分别是温带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B东西两岸分别濒临太平洋和大西洋 C东西两岸气候类型都是温带大陆性 D东西两岸地形分别是高原和平原 答案: AB 试题分析:本题选取 40N 这一纬线巩固亚洲东西两岸在气候和地形上的分布情况。 40N 经过的地区属于中纬度的温带地区。 A
7、选项中温带季风和地中海气候均属于此线经过的温带气候类型。这一纬线经过的地区,东部直接濒临太平洋,西部是大西洋的边缘海地中海,所以 B选择正确。这 一纬线经过的大陆东西两岸濒临大洋,气候深受海洋影响,而内陆地区距海遥远形成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所以 C选项不正确。这一纬线经过的两岸地区是沿海平原分布,内陆地区有高原分部,所以 D选项不正确。通过逐一排除,培养学生利用亚洲地形图、气候图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点: 40N 亚洲东西两岸气候和地形分布特点 点评:该题有一定难度,以某一纬度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认识 40N 亚洲地区东西两岸的气候、地形的分布情况,重点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下列海域中,北回
8、归线通过的是( ) A孟加拉湾 B阿拉伯海 C红海 D波斯湾 答案: BC 试题分析:亚洲地域辽阔,北回归线作为一条经过本区的重要纬线,通过考查其经过的海洋名称,增强学生对本区自然环境的深入了解。孟加拉湾在北回归线以南地区,北回归线经过阿拉伯海和红海,波斯湾在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四个选项中 A、 D明显不被北回归线穿过, B、 C被北回归线穿过,故符合题意为正确选项。通过该题,考查北回归线经过的水域名称,重点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考点:北回归线经过亚洲的海域名称 点评:该题难度一般,以北回归线为切入点,考查其经过的亚洲海域名称及位置,重点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 东经 120经线在亚洲
9、通过的气候类型有( ) A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答案: BD 试题分析:考查亚洲气候类型的分布,可以不同角度切入对其进行巩固和训练。120E是通过亚洲东部地区的一条经线,考查自南、北方向经过的气候类型。亚洲东西经度跨越 160 多度, 120E 经过的东部地区,北部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南部是温带季风气候区。热带季风气候大致在 60E-100E附近地区,热带沙漠气候大致在 40E-60E附近地区,位置偏西部。故 A、 C项说法都不正确,故答案: B、 D符合题意为正确选项。 考点:亚洲气候分布特点 点评:该题有一定难度,以 120E经线为切入点,重点考查亚
10、洲气候类型的分布情况。 关于亚洲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地势的影响北亚地区河流多自南向北流 B受气温的影响东亚地区河流冬天都会结冰 C受降水的影响南亚地区河流夏季水量大增 D南亚和东南亚的河流都流入印度洋 答案: AC 试题分析:河流特点可从河流流向、河流水文特征等方面来分析。地势、气温、降水等因素是影响河流的根本因素。本题重点考查亚洲地区河流的特点。在北亚地区,南部是地势较高的高原和山地,受南高北低地势的影响,河流流向顺势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 ,故 A正确。河流冬季是否结冰取决于所在地区的气温,不同纬度气温高低不同。低纬度热带地区气温高,即使在冬季河流也不会结冰。在东亚地区,有地处不同
11、纬度地区的河流,比如湄公河、恒河等众多河流,地处低纬度热带地区,所以在冬季并不结冰,故 B不正确。降水是河水最主要的补给形式,河流水量的变化最大程 度上取决于降水的影响。南亚地区夏季降水多,河水水量势必会在夏季大增,故 C选项正确。南亚的河流都注入印度洋,但是东南亚的河流并不都注入印度洋,比如湄公河注入的海洋就属于太平洋水域,故 D选项不正确。通过逐一筛选,本题答案: A、 C为正确选项。 考点:亚洲河流的特点。 点评:该题有一定难度,从认识亚洲不同地区河流的特征,理解影响河流的因素。 亚洲最大的平原是( ) A西西伯利亚平原 B华北平原 C印度河平原 D恒河平原 答案: A 试题分析:亚洲地
12、形复杂多样,河流众多。河流冲积的过程中形成了大小面积不同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面积达 260万平方千米,华北平原面积约 30万平方千米,印度河平原面积约 26.6万平方千米,恒河平原约为 75万平方千米。通过比较可以得出位于亚洲最大的平原是西西伯利亚平原。 B、 C、 D三项说法都不正确,故答案: A符合题意为正确选项。 考点:认识亚洲最大平原 点评:该题难度一般,通过比较,认识西西伯利亚平原是亚洲最大平原。 填空题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 _,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 _。 答案:苏伊士运 河 白令海峡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亚洲与其他大洲的分界线。亚洲与欧洲在陆地上有重要分界之外,一些重要的水域也
13、成为亚洲与其他大洲的分界线。在亚洲的西南,苏伊士运河成为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在亚洲东北部,白令海峡成为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通过填空,巩固大洲之间重要的分界线,明确亚洲的位置和范围。 考点:巩固亚洲与非洲、北美洲的分界线名称。 点评:以填空形式巩固亚洲与非洲、北美洲的重要的水域分界线,明确亚洲范围。 北京的年降水量比兰州多,是因为北京比兰州离 _近;福州的冬季比北京气温高,是由于福州比北 京的 _低。 答案:海 纬度 试题分析:海陆位置是影响降水差异的重要因素。距离海洋近,海洋湿润空气影响明显,降水较多。而距海遥远,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较少,气候干旱。两个城市的位置中北京明显比兰州的位置
14、靠近海洋,所以北京降水量比兰州要多;纬度位置是影响气温差异的重要因素。气温随纬度的升高而逐步降低。福州与北京的位置相比,福州比北京纬度低,所以福州冬季气温比北京高。通过对比两城市气温与降水的差异,重点掌握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会导致气温和降水的差异。 考点:影响气温和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 点 评:以填空题形式,巩固纬度、海陆因素是影响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 亚洲西北部由于地处 _大陆内部,气候十分 _。 答案:亚欧 干旱 试题分析:亚洲地域辽阔,面积广大。虽然东、北、南部三面临海,但亚洲西北部地区相对于亚欧大陆来说,深居内陆,距离海洋遥远,海洋湿润气流很难到达,降水很少,所以气候十分干旱。 考点
15、:亚洲西北内陆气候干旱。 点评:通过填空,巩固海陆因素对亚洲西北内陆地区气候的影响。 亚洲东部和南部常受 _风的影响而易发生 _灾害。 答案:夏季 旱涝 试题 分析: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是季风气候影响明显的地区。季风是大范围盛行的风向随季节变化显著的风。在夏季,携带大量湿润气流的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带来降水。在冬季,寒冷干燥的冬季风,从陆地吹响海洋,降水很少。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在夏季,来自两大海洋的湿润气流形成的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给东部和南部带来降水。但实际上,夏季风形成湿润气流的风力和吹向陆地的时间是极不稳定的。如果夏季风风力强盛,来得早,退得晚,带来的降水就过多,易形
16、成洪涝;而夏季风风力不足,来得晚,退得早,夏季降水就少或很少,易造成干旱 。在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区内,由于夏季风极不稳定,很容易发生水旱灾害。 考点:亚洲东部南部季风区,由于夏季风不稳定易发生旱涝灾害。 点评:作为填空题,帮助学生巩固亚洲东部和南部旱涝灾害与夏季风密切相关。 亚洲气候具有复杂多样、 _显著和 _分布广的特点。 答案:季风气候 大陆性气候 试题分析:亚洲气候可分为三个特点。一、由于亚洲面积广大,地域辽阔,地跨三个温度带,三面临洋,加上复杂的地形因素的综合影响,不同地区气温和降水匹配不同,致使气候类型呈现:复杂多样的特点;二、季风是大范围盛行的 、风向随季节变化显著的风。它的形成是
17、由冬夏季海洋和陆地温度差异所致。在世界范围内,从季风气候类型看亚洲季风类型最多,有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三种季风气候分布。从季风分布范围上看,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分布面积最大。从气候带来的灾害影响来看,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由于夏季风的不稳定致使亚洲东部和南部极易发生旱涝灾害。从季风类型分布、影响范围、带来的灾害影响来看,都突出表现明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三、亚洲大部分处在北温带地区,虽然东、北、南三面临海,但由于面积广大,地域辽阔,广大内陆地区因此距离海洋较 远,受海洋影响较小,降水较少,形成了分布最广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受纬度、海陆、地形因素的综合影响,形成了亚洲气候特点,但各要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年人教版 初中 地理 年级 6.1 自然环境 练习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