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吉林省实验中学初三年级学业水平阶段检测思想品德试卷与答案(五)(带解析).doc
《2012届吉林省实验中学初三年级学业水平阶段检测思想品德试卷与答案(五)(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吉林省实验中学初三年级学业水平阶段检测思想品德试卷与答案(五)(带解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届吉林省实验中学初三年级学业水平阶段检测思想品德试卷与答案(五)(带解析) 单选题 图示提醒我们在消费选择时应该 A树立环保意识 B适度精神消费 C不要盲目攀比 D浪费公共资源 答案: A 图表中的数额逐年增长的原因有 坚持党在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结果 改革激发了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城乡居民科学理财的能力有所提高 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已经彻底解决 A B C D 答案: A 实现民族复兴是 中华民族的夙愿和梦想 21世纪头 20年要实现的目标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最高阶段 A B C D 答案: A “地动山摇摇不散中华魂魄,山崩地裂裂不开万众一心。 ”汶川大
2、地震三周年之际写下的这一对联所蕴涵的精神是 伟大的 “抗震救灾 ”精神 自主、平等、竞争、效率观念的增强 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 中华民族坚忍不拔、英勇顽强、不怕挫折,生生不息、自强奋进的精神体现 A B C D 答案: C “绿色环保,低碳生活 ”已经从口号逐步演变为人们的日常行动,它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倡导低碳生活 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就是要求我们过艰苦朴素生活 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A B C D 答案: D 人民群众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参政议政,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下面是人民参与国家
3、管理的几种方式,其中正确的有 张贴大字报去批评政府 通过信息网络参政议政 通过电台媒体献计献策 参加政府举行的听证会 A B C D 答案: B 下列诗句能体现艰苦奋斗精神的是 A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B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C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D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答案: A 我国有许多成语,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成语 “卧薪尝胆 ”体现的是 A团结统一 B爱好和平 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 答案: D 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了伟大的民族文化。下列不属于我国民族文化基本内容的是 A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 B热情奔放的现代舞蹈 C
4、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 D细致完备的道德伦理 答案: B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社会主义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答案: B 某校九年级学生根据学习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有关知识,编成了几句顺口溜,其中不正确的是 A初级阶段很简单,只是经济发展慢 B初级阶段要发展,各项制度需完善 C初级阶段不发达,生产力水平较低 D人口素质不算高,科技水平需赶超 答案: A 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始终做到 A毛泽东思想 B “三个代表 ” C邓小平理论 D马克思列宁主义 答案: B 科学发展观的本
5、质和核心是 A改革开放 B爱国主义 C以人为本 D保护环境 答案: C 下列对联能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是 A互助互爱老邻居,同心同德新家庭 B勤劳本是摇钱树,节俭实为聚宝盆 C不许废渣污净土,岂容塑料染清溪 D科技繁荣百业兴,教育兴旺国家强 答案: C 如图 “紧迫工程 “给我们的启示是 A珍爱生命,文明施工 B要加强市场经济建设 C提高技术,安全生产 D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答案: D 填空题 根据所学知识,填写表格。 基 础 具 体 内 容 ( 1)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 2分) ( 2)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 ( 2分) ( 3)我们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 ( 2分) 答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吉林省 实验 中学 初三 年级 学业 水平 阶段 检测 思想品德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