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云南建水县建民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六单元测试化学卷(带解析).doc
《2012届云南建水县建民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六单元测试化学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云南建水县建民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六单元测试化学卷(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届云南建水县建民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六单元测试化学卷(带解析) 选择题 “扬州八怪 ”之一,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所绘的字画至今仍不褪色,这是因为墨汁中的碳 ( ) A具有可燃性 B在常温下性质稳定 C具有氧化性 D具有还原性 答案: B 试题分析:碳在常温下性质稳定,所以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所绘的字画保存至今仍不褪色,选 B。 考点:碳的性质。 点评:碳具有可燃性、还原性,但在常温下性质稳定。 符合下图装置设计意图的有 ( ) 说明 CO具有还原性 既说明 CO具有可燃性,又充分地利用了能源 说明 CO得氧后的产物是 CO2 有效地防止了剧毒的 CO对空气的污染 A B C D 答案: A
2、试题分析:上图是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并检验反应产物、处理尾气一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图。由图可知, CO具有还原性、 CO得氧后的产物是 CO2、 CO具有可燃性,又充分地利用了能源、有效地防止了剧毒的 CO对空气的污染。选A。 考点:一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装置图。 点评:本图设计的很巧妙,既可以检验反应是否生成二氧化碳,还可以处理尾气,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下列物质中一定是纯净物的是( ) 木炭; 纯净的金刚石; 铅笔芯; 黑火药; 冰水混合物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的金刚石、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木炭、铅笔芯、黑火药是混合物。选 D。
3、考点:纯净物与混合物。 点评: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成分单一,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成分复杂。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这句广告词能体现钻石的性质是( ) A硬度大 B不能导电 C化学性质稳定 D熔点低 答案: C 试题分析:钻石是碳的单质,化学性质稳定。选 C。 考点:碳的性质;金刚石。 点评:在常温下,碳的性质很稳定。 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其产物之一是二氧化碳,则该物质( ) A一定是碳的某种单质 B一定是含氧元素的物质 C一定是含碳元素的物质 D一定是由碳、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答案: C 试题分析:二氧化碳中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但其在空气中燃烧,是与氧气发生了反应,故由质量守恒定
4、律可知,该物质一定是含碳元素的物质,可能含氧元素。选 C。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 点评: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航天飞机表面覆盖石墨瓦可以起隔热和保护作用,这主要是因为石墨( ) A能导电 B密度小 C熔点高、耐高温、化学性质稳定 D硬度小,有润滑作用 答案: C 试题分析:石墨的组成元素是碳,熔点高、耐高温、化学性质稳定。选 C。 考点:碳的性质;石墨的用途。 点评:性质决定用途,石墨熔点高、耐高温、化学性质稳定,可以用于航天飞机表面,起隔热和保护作用。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环境监测中心在公布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时不包括该气体 B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气体 C在蔬菜大
5、棚中,适量补充 CO2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D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携氧能力降低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B、 C说法正确, CO2不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但二氧化碳不能供呼吸。选 D。 考点: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温室效应。 点评:性质决定用途,但过多的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 CO2不能燃烧 B CO2不支持燃烧 C CO2密度比空气大 D蜡烛燃烧生成 CO2和 H2O 答案: D 试题分析:图示中,二氧化碳可以倾倒,还能灭火,说明 CO2密度比空气大、CO2不能燃烧、 CO2不支持燃烧。选 D。 考点: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
6、点评: CO2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 如果要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 ) A把混合气体点燃 B将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 C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把混合气体从一个容器倾倒到另一个容器中 答案: C 试题分析: CO能还原氧化铜。如果要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应该采用的方法是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选 C。 考点:气体除杂;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 的性质。 点评:除杂要根据不同物质的性质来选择合适的方法,注意不能除去主要物质。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二氧化碳在加压降温下转变成干冰 B山体滑坡 C喷洒液体二
7、氧化碳灭火 D二氧化碳溶于水 答案: D 试题分析: 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二氧化碳溶于水,会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是化学变化,二氧化碳在加压降温下转变成干冰、山体滑坡是物理变化;而喷洒液体二氧化碳灭火是表现了二氧化碳的性质。选 D。 考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辨别。 点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金刚石、石墨、木炭和 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关于碳单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是黑色固体 B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 C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D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物理
8、变化 答案: B 试题分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金刚石不是黑色的,金刚石、石墨、木炭、是 C60是同素异形体,它们的组成元素相同,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但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如果一定条件 下,石墨转化为金刚石,则是化学变化。选 B。 考点:同素异形体;单质;化学变化;物质的微观构成。 点评: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金刚石、石墨、木炭、是 C60是同素异形体。 重庆天原化工厂发生氯气泄露事故,救援人员使用了防毒面具,以下适用于填充防毒面具并吸附毒气的是 ( )。 A金刚石 B炭黑 C活性炭 D石墨 答案: C 试题分析:活性炭内部疏松多孔,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可以用于
9、填充防毒面具并吸附毒气。选 C。 考点:活性炭;吸附性。 点评:活性炭内部疏松多孔,具有很强的吸附性。 你认为下列传闻缺乏科学依据的是 ( ) A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通风不畅易产生使人中毒的气体 B某地有个神秘的 “死亡谷 ”,野兔和狗等低矮的动物走进去常会窒息而死 C有人声称他发明了一种催化剂,只需添加少量,就能将水变成汽油 D某同学在加油站打电话时被工作人员禁止。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B、 D说法正确,而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水中不含碳元素,不可能变成含碳的汽油。选 C。 考点:化学常识;质量守恒定律。 点评: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将水变成汽
10、油是谎言。 以下方法不能用来鉴别 CO、 CO2这两种无色气体的是( )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通入紫色的石蕊试液中; 闻气味,是否有刺激性气味;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在密闭容器中用活的昆虫实验,观察昆虫是否死亡; 点燃,看能否燃烧。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CO、 CO2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闻气味无法区分它们, CO有毒,CO2不能供给呼吸,在密闭容器中用活的昆虫实验,观察昆虫都死亡,选 C。 考点:气体鉴别; CO、 CO2的性质。 点评: CO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入紫色的石蕊试液中会变红色, CO能燃烧,能还原氧化铜。 明代爱国诗人于谦写道: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
11、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呤)该诗体现了诗人的崇高情操和献身精神。诗中蕴含着石灰的来源、生产、性质、用途等多种化学事实。下列化学变化与诗意无关的是( ) A CaCO3高温 CO2+CaO B CaO+H2O=Ca(OH)2 C CO2+Ca(OH)2=CaCO3+H2O D CO2+H2O=H2CO3 答案: D 试题分析:石灰呤诗中涉及到石灰石分解,氧化钙与水反应,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不涉及二氧化碳与水反应。选 D。 考点:石灰石 -氧化钙 -氢氧化钙之间的转变。 点评:要识记石灰石 -氧化钙 -氢氧化钙之间转变的化学方程式 填空题 ( 8分)下图是实验室用
12、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的实验装置图,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 1)仪器 a的名称是 ;装置 A、 B、 C中的主要现象分别是: A ; B ; C 。 ( 2)装置 D 中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 (填 “能 ”、 “不能 ”)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理由是 ( 2分)。 ( 3)实验室用装置 E来收集氢气时,氢气应从 (填 “c端 ”或 “d端 ”)通入。 答案:长颈漏斗;固体溶解产生大量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不能;因二氧化碳直接通在了烧杯底部; d . 试题分析: 1、仪器 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A中是石灰石与盐酸反应,产
13、生大量气泡、 B中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产生浑浊现象、 C中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故 A、 B、 C中的主要现象分别是:固体溶解产生大量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2、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因二氧化碳直接通在了烧杯底部; 3、因氢气密度小于空气,实验室用装置 E来收集氢气时,氢气应从 d端通入。 考点:常见仪器的名称;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检验;二氧化碳的性质;气体收集方法的选用。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题目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应注意到: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14、氢气密度小于空气,若用装置 E来收集氢气时,氢气应从 d端通入。 ( 3分)某气体中可能含有 CO、 CO2、 N2和 H2中 的一种或几种。先将该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没出现浑浊;再将该气体在空气中点燃,在其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其内壁无水珠生成,向小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出现浑浊现象。试用化学式回答:原气体中一定含有 _,一定不含_,可能含有 _。 答案: CO ; CO2; N2。 试题分析:某气体中可能含有 CO、 CO2、 N2和 H2中的一种或几种。先将该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没出现浑浊,说明该气体中没有 CO2;再将该气体在空气中点燃,在其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云南 建水县 中学 九年级 学期 第六 单元测试 化学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