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云南水富沙梁初级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云南水富沙梁初级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云南水富沙梁初级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云南水富沙梁初级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香港歌星刘德华唱的中国人,有一句歌词: “五千年的风和雨啊,藏了多少梦 ”,可见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你能告诉我,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 A半坡居民 B河姆渡居民 C北京人 D元谋人 答案: D 试题分析: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 170 万年,故选 D。半坡居民距今约约 6000多年,河姆渡居民距今约 7000年,北京人距今约 70万 20 万年。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 点评:关于元谋人,学生还要知道,它因发现于云南元谋而得名。 1965年
2、,考古工作者在元谋发现了两颗远古人类牙齿化石和一些有明显加工痕迹的石器。 下列不是春秋时期著名霸主的是 ( ) A秦始皇 B齐桓公 C晋文公 D楚庄王 答案: A 试题分析:春秋时期著名霸主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秦朝的建立者,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春秋五霸 点评:关于春秋五霸,学生还要知道,最早称霸的是齐桓公,其主要得 益于管仲改革,注重发展经济,改革内政。城濮之战晋军大败楚军,晋文公一跃成为中原霸主。楚军在 之战打败晋国,楚庄王跃升为霸主。 “三家分晋 ”指的是( ) A韩、齐、楚 B韩、赵、魏 C赵、燕、齐 D
3、秦、魏、燕 答案: B 试题分析:战国时期,晋国一分为三,分裂成韩国、赵国和魏国,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三家分晋 点评:学生还要知道,公元前 475 年 公元前 221 年,是历史上的战国时期。“三家分晋 ”后,韩、赵、魏与齐、楚、燕、秦并称 “战国七雄 ”。六国之间南北联合,共同抗秦,称为 “合纵 ”。秦利用六国间的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称为 “连横 ”。 战国七雄中最北面的国家是( ) A赵 B燕 C齐 D楚 答案: B 试题分析:战国七雄中最北面的国家是燕国,最东面是齐国,最南面是楚国,最西面是秦国,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战国七雄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学生要掌握战
4、国七雄的地理方位。学生还要知道,公元前 475年 公元前 221年,是历史上的战国时期。 “三家分晋 ”后,韩、赵、魏与齐、楚、燕、秦并称 “战国七雄 ”。六国之间南北联合,共同抗秦,称为 “合纵 ”。秦利用六国间的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称为 “连横 ”。 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当代行政管理制度也有重要影响的是( )。 A允许土地私有 B重农抑商 C实行 “连坐法 ” D推行县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当代行政管理制度也有重要影响的是推行县制,今天依然存在 “县 ”这样的行政单位,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 点评:关于商鞅变法,学生还要掌握时间是公元前 356年,
5、主要内容: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奖励生产;奖励军功;承认土地私有;统一度量衡等。作用: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认识:改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改革应做好思想动员;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反对,要敢于同旧势力作斗争等。 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早在战国时期,秦国李冰曾在岷江修筑过类似的水利工程,至今还发挥着防洪灌溉的巨大功能。这项工程是( ) A郑国渠 B都江堰 C灵渠 D黄河 答案: B 试题分析:战国时期,秦国李冰曾在岷江修筑过水利工程 都江 堰,至今还发挥着防洪灌溉的巨大功能,故选 B。郑国渠是战国末年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灵渠是秦始皇在位
6、时期开凿的,沟通了长江、珠江两大水系;黄河是我国天然大河,不属于水利工程。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都江堰 点评:关于都江堰,学生还要掌握的内容包括,它是战国时期秦国太守李冰父子修筑的,位于长江的支流岷江流域,由 “分水鱼嘴 ”、 “飞沙堰 ”、 “宝瓶口 ”等部分组成。它的主要作用是防洪、灌溉,都江堰的建成,使成都平原成为 “天府之国 ”。 秦统一六国之后,秦始皇的诏书传到桂林,当地却没有人认识。据此,你认为秦始皇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 ) A统一货币 B焚书坑儒 C统一度量衡 D统一文字 答案: D 试题分析:秦统一六国之后,秦始皇的诏书传到桂林,当地却没有人认识,因为文字不统一,为了改变这种局面
7、,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以小篆作为全国统一文字,颁行天下,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秦始皇的大一统措施 点评:关于秦始皇的大一统措施,除了统一文字外,学生还要掌握的内容包括:统一货币,以圆形方孔钱作为全国统一文字;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统一度量衡;车同轨,修筑驰道等。 公元前 202年,刘邦率大军将项羽包围在垓下。他让士兵都唱起楚歌,楚军思念家乡,纷纷溃散。最能体现这一故事的成语是 ( ) A破釜沉舟 B四面楚歌 C揭竿而起 D打草惊蛇 答案: B 试题分析:公元前 202年,刘邦率大军将项羽包围在垓下。他让士兵都唱起楚歌,楚军思念家乡,纷纷溃散。最能体现这一故事的成语是四面楚歌,故选 B。
8、“破釜沉舟 ”与巨鹿之战有关, “揭竿而起 ”源自陈胜吴广起义, “打草惊蛇 ”出自宋郑文宝南唐近事。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垓下之战 点评:学生还要知道,垓下之战后项羽在乌江拔剑自刎。这场战役是楚汉战争的 典型战役,楚汉战争的双方是刘邦和项羽,项羽自立西楚霸王,实力雄厚,拥兵 40万,刘邦只有 10万兵力。学生还要知道的相关的史实是鸿门宴。 下列哪项不是出现西汉初年 “文景之治 ”的原因 ( ) A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 B文帝、景帝亲自下地耕作,给百姓做榜样,促进农业发展 C统治者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 D通过各种措施的实施,实现了西汉各方面的大一统 答案: D 试题分
9、析:出现西汉初年 “文景之治 ”的原因包括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文帝、景帝亲自下地耕作,给百姓做榜样,促进农业发展;统治者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通过各种措施的实施,实现了西汉各方面的大一统,是 “文景之治 ”的表现,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文景之治 点评:学生还要知道,文景之治是指中国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汉初,社会经济衰弱,朝廷推崇黄老治术,采取 “轻徭薄赋 ”、 “与民休息 ”的政策。文景之治是汉朝统一王权的统治下,统治阶级顺应历史发展,采取与时代相应的统治政策,符合当时社会的发展状况,因而促进了政治的进步和经济的繁荣,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空前盛世
10、。 西周众多的诸侯 ,是通过下列哪个制度产生的 ( ) A奴隶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答案: C 试题分析:西周众多的诸侯 ,是通过分封制产生的,故选 C。奴隶制度早在夏朝就产生了,世袭制开始 于夏朝的启,禅让制是黄河流域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方式。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西周分封制 点评:关于西周分封制,学生还要掌握的内容包括:目的是巩固周王的统治,可以概括为 “授民授疆土 ”周王通过大规模分封诸侯,由诸侯管理当地事务,并起着拱卫王室的作用。诸侯应尽的义务包括:服从周王命令、定期到周朝朝觐、纳贡和服役。分封制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推动了边远地
11、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武王伐纣是一场正义的战争。周武王率兵打败商朝军队是在( ) A阪泉 B涿鹿 C牧野 D巨鹿 答案: C 试题分析:武王伐纣是一场正义的战争。公元前 1046年,周武王联合 800多个部落在牧野击败了商朝军队,纣王自焚,商朝灭亡,故选 C。阪泉之战的双方是炎帝、黄帝;涿鹿之战的双方是炎、黄部落和蚩尤部落;巨鹿之战的双方是项羽军队和秦朝军队。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武王伐纣 点评:学生还要知道,牧野之战后,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西周的经济进一步发展。全国土地归周王所有,周王实行分封制,建立诸侯国,巩固周朝的统治。农作物品种增多,已有人工灌溉。手工业分工较细,原始
12、瓷器制作比较普遍,建筑物上开 始使用瓦。 2006年 7月,第 30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中国安阳殷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殷墟 ”为我们研究哪一朝代的历史提供了依据 (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答案: B 试题分析:商朝建立后的前期屡次迁都,约公元前 1300年,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此后商朝的统治稳定下来。因此,后代又把商朝称为殷,所以 “殷墟 ”为我们研究商朝的历史提供了依据,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有关商朝的史实 点评:有关商朝的史实,学生还要知道,商朝建立的时间是公元前 1600年,建立者是汤,建都亳。商朝设置管理各项事 务的官员,建立了庞大的军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
13、的国家之一。文化方面,学生要重点掌握的是商朝的文字 甲骨文。 火的使用是人类利用自然力的一个重大进步。迄今为止的考古证明,我国最早使用天然火的原始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答案: B 试题分析:迄今为止的考古证明,我国最早使用天然火的原始人类是北京人,故选 B。河姆渡人、半坡人已经会人工取火。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有关北京人的史实 点评:关于北京人的史实,学生还要知道,北京人距今约 70万 20 万年,在北京周口店,还保留着猿的一 些体质特征,已经能直立行走。北京人已经会制造不同用途的石制工具,过着群居生活,共同劳动并分享劳动成果。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 ) A
14、有没有语言; B会不会使用 C会不会制造工 D能不能直立行火; 具; 走 答案: C 试题分析: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点评:学生还要知道,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取得的重大进步。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它孕育了一代代辛勤聪颖的中国人。距今约 6000多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氏族聚落是( ) A元谋人 B半坡聚落 C北京人 D河姆渡聚落 答案: B 试题分析:半坡聚落距今约 6000 多年,是生活在黄河流域的氏族聚落,故选 B。元谋人距今约 170万年,北京人距今约 70万 20 万年。河姆渡聚落距今约7000多年,位于长江流
15、域。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半坡聚落文明 点评:关于半坡聚落的史实,学生还应掌握: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居住半地穴式房屋,已经种植粟等农作物,会饲养猪、狗等家畜,使用磨制石器,会制作彩陶。 随着适应、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的提高,原始人类学会了种植庄稼,开始了原始农耕生活。其中以水稻为主要种植作物 的是( )。 A河姆渡原始居民 B半坡原始居民 C大汶口原始居民 D山顶洞人 答案: A 试题分析: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河姆渡人主要种植水稻,故选 A。半坡原始居民已经种植粟。大汶口原始居民以种植粟为主,山顶洞人没有学会种植庄稼。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河姆渡原始聚落文明 点评:关于河姆渡原始聚
16、落的史实,学生还要知道,距今约 7000多年,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是长江流域的氏族聚落的代表。河姆渡人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会饲养家畜,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河姆渡人还会挖掘和使用水井。 我们说自己是 “炎黄子孙 ”,是因为( )。 A中国人善于想象 B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 D华夏族是由黄帝和炎帝部落融合而成 答案: D 试题分析:我们说自己是 “炎黄子孙 ”,是因为华夏族是由黄帝和炎帝部落融合而成,华夏族就是汉族的前身,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华夏族的形成 点评:学生还要知道,炎帝和黄帝为争夺中原地区,在 “阪泉之野 ”展开大战。炎帝战败并归服黄帝,炎、黄二部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云南 水富 初级中学 年级 学期 期中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