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河北卷)政治(带解析).doc
《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河北卷)政治(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河北卷)政治(带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 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河北卷)政治(带解析) 单选题 公务员为群众办好每一件实事、商家为消费者提供货真价实的商品、看见需要帮助的人热心上去搭把手。这些行为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 敬业 自由 诚信 友善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教材知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题文中公务员、商家等都是个人层面,体现的是敬业、诚信、友善,所以答案:选 C。 自由属于社会层面,在题文中没有体现。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 如果说有一个词沉淀了过去 30多年中国人的记忆和情感、寄
2、托着未来 30多年中国人的希望和梦想,这个词一定非 “改革 ”莫属。回答下题。 【小题 1】 2014年伊始,老师让同学们用一个词来概括对新一年的期待。小海同学选了 “深化改革 ”。使小海做出这一选择的主要依据是 A “嫦娥三号 ”探测器实现月面软着陆 B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 C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设立 D我国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 【小题 2】小海坚信,我们伟大祖国将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美好 ”主要体现在我国未来 国力更加强盛 社会更加公正 经济发展更具活力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1】 试题分析:
3、本题属于时事政治题。 考点: 【小题 2】 试题分析:根据教材知识,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 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 成为 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 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 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题文中美好主要体现在我国未来的变化,希望综合国力更加强盛,社会更加公正,经济发展更具活力。因此答案:选 C。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我国已经实现了,所以不符合问题。 考
4、点:本题主要考查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 位于黄河上游的甘肃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是华夏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回答下题。 【小题 1】有测试小 海在报纸上读到的介绍甘肃的内容。由此可知我国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 C人口众多,分布不平衡 D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甘肃省 【小题 2】甘肃省加大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报纸、期刊的扶持力度,提高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语言节目的自办率。这一做法进一步印证了 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党和国家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普通话是个民族之间相互交流的通用语 党和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5、2】 B 【小题 1】 试题分析:根据教材知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题文中有 2个民族自治州、 7个民族自治县和 35个民族乡(镇),说明他们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所以答案:选 A。 BCD在题文中都没有体现。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小题 2】试题分析:根据教材知识,实现民族平等的重要途径:要实现民族平等,需要加强各民族间的相互交流与沟通,了解各民族的历史传统和心里感情,充分尊重各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宗教信仰、生 活习惯和语言等。题文中加大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扶持
6、力度,体现了党和国家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提高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语言节目的自办率,体现了党和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所以答案:选 B。 的说法在题文中都没有体现。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国家积极维护民族平等。 2000年,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号召,河北保定学院 15名毕业生毅然放弃多家用人单位的录用及继续深造的机会,选择来到新疆且末县中学任教。他们扎根西部边陲,关爱民族学生,与当地各民族教师、民族家庭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下列对这一支教群体的评价,正确的是 为增进民族团结进步作出了贡献 自觉履行了受教育的义务 落实了党和国家的少数民族干部政策 在为新疆的发展奉献中实现了人生价值 A B C D
7、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文中河北保定学院的学生放弃机会,到新疆任教,并与当地各民族老师、家庭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体现了维护民族团结的原则,为新疆的发展奉献了自己的力量,实现了人生的价值。所以答案:选 C。 自觉履行了受教育的义务,说法与事实不符,他们去任教,不是去学习的。 落实了党和国家的少数民族干部政策,与题文不符,他们去做支教,并不是国家的干部政策。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实现人生价值的意义。 在思想品德课上,小海同学讲述了智能语音这一高新技术创造的神奇:回到家,不用找钥匙,说一句 “芝麻开门 ”,门上装置就会自动识别主人声音;看电视,不再用遥控器按来按去,说出想看的频道节目,自动搜索就可以实
8、现换台 。小海是想说明 科技改变生活 中国是科技强国 科技促进社会进步 民族素质的提高完全依靠科技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教材知识,现代科技给生活带来新变化,我们现在的生活与科技息息相关。科技是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力。题文中小海讲述的事情体现了科技对生活和社会的作用。所以答案:选 A。 中国是科技强国,说法错误。中国还不是科技强国,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 民族素质的提高完全依靠科技,说法本身是错误的,民族素质的提高不仅依靠科技,还要靠教育。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科学技术的作用。 在某中学的餐厅的餐桌上都放着一个宣传牌,牌上印有一首名为一滴汗一粒粮的小诗: “一日不吃饿 得慌,
9、一季不吃饿断肠,手拍胸膛想一想,节约粮食理应当。 ”“节约粮食理应当 ”的 “理 ”是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节约资源人人有责 粮食是农民辛勤劳动的成果 艰苦奋斗是一种高尚的情操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文中体现是的要节约,因为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为公民,应该积极承担节约资源的责任,尊重农民辛勤的劳动成果。所以答案:选 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弘扬传统美德。 201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 6亿吨大关,达 12038.7亿斤,实现连续十年稳定增长。据你对我国国情的了解推断,促进粮食产量未定增长的因素是 土地面积持续增加 农村人口不断增长 国家对农业
10、生产高度重视 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题文中我国精神产量稳定增长的因素是国家对农业生产高度重视,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带动了粮食产量的增长。 土地面积持续增加,说法与事实不符,我国的土地面积没有增加。 农村人口不断增长,说法与题文不符,农村人口正逐步减少。所以答案:选 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对我国基本国情的认识 。 下边漫画显示出 我国公民享有人身自由权 我国公民依法享有监督权权 人民群众民主、权利意识增强 人民群众的监督有利于推进依法行政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文中漫画说明人民有权监督官员的行为。说明我国公民依法享有监督权,人民群众民主
11、权利意识增强,有利于推进依法行政。所以答案:选 D。 我国公民享有人身自由权,在漫画中没有体现。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公民依法享有监督权。 在某城市,一群大妈因为跳广场舞,音响开得特别响,竟遭到小区居民泼粪的 “礼遇 ”。大妈们深 感委屈, “我们不就跳个舞吗?碍着谁了? ”下列选项所示道理,有助于减缓大妈们委屈的是 跳舞是每个公民的合法权益 善于调控情绪有益于身心健康 每个人都要增强公德意识 享有健身权不能妨害别人的休息权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可用排除法来做,问题是有助于减缓大妈们委屈的做法, 跳舞是每个公民的合法权益,的说法不利于减缓大妈们的委屈,是错误的。所以答案:选
12、 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尊重他人的权利,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杭州图书馆从 2003年开始,允许乞讨和拾荒者入内阅读,已有 10多年。当有人质疑图书馆向乞讨者开放有碍观瞻时,馆长回答: “我无权拒绝他们来读书,但您有权选择离开。 ”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 社会需要公平 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 法律具有强制性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题文中允许乞讨和拾荒者进入,体现了社会公平。馆长的话,体现了公民平等地享有受教育权。所以答案:选 B。 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 法律具有强制性,在题文中都没有提到,不符合问题。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理解社会公平的意义。 综合题 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年初 毕业 升学考试 河北 政治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