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成都卷)政治(带解析).doc
《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成都卷)政治(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成都卷)政治(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成都卷)政治(带解析) 单选题 史书万卷,字里行间都是 “家国 ”二字。 “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 ”。古今同事,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以下名言诗句中能体现这种家国情怀的是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 ”(文天祥)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文中的家国情怀是指热爱祖国,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本题可用排除法来做,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属于写景的诗句,没有体现爱国情怀,所以答案
2、:选 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热爱祖国的表现。 “你有情,我有情,依法诚信纳税献真情;你出力,我出力,促进民生发展齐努力;你受益,我受益,共享和谐社会最美丽。 ”可见 自古税收都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依法诚信纳税,共建和谐社会 税收边着你我他,诚信纳税靠大家 税收促进发展,发展发送民生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本题可用排除法来做, 自古税收都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说法错误。只有社会的税收才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因为人们习惯将税和税的征收合称为税收,从本质上看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所以答案:选 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3、,共建和谐社会。 2014年 3月 13日,李克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谈到我们之所以把今年的经济增长率定在 7.5%左右,考虑的还是保就业、惠民生,增强城乡居民收入。我们更注重的是数字背后的民生、增长背后的就业。要做到这一点,政府必须 提高保障水平,促进社会公平 创造必要条件,实现财富平均 增强社会财富,增进民生福祉 提升发展速度,实现高速增长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文中李克强总理说保就业,惠民生,增强城乡居民收入,说明国家积极提高保障水平,促进社会公平,增强社会财富,保障民生,所以答案:选 D。 说法本身是错误的,我国实现的是共同富裕,不是财富平均。 说法与题文不符,我国是放缓
4、经济发展速度,保障民生。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国家促进社会公平,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作过程是 A人民当家作主行使国家权力的过程 B组织人民依法选举人大代表的过程 C人大代表接受广大人民监督的过程 D人在代表产生国家行政机关的过程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教材知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形式,它有力地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所以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动作过程就是人民当家作主行使国家权力的过程,因此答案:选 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正确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没有候选人,想选谁就选谁,我一定
5、要选能给村民多谋福利的能人 ”。外出务工人员张某在拿到村委会选民资格证后决定请假回家投票。从这一事实中可以看出 A村民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 B直接选举是我国的主要选举方式 C村民的民主权利不断扩大 D我国已建立完善的基层民主制度 答案: A 试题分析:题文中外出务工人员请假回家投票,是依法行使选举权的过程,说明公民的民主意识越来越强。因此答案:选 A。 B说法本身是错误的,间接选举是主要方式。 C在题文中没有体现权利扩大。 D说法与事实不符,我国的民基层民主制度还不够完善。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公民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 “自由的政府不是以信赖,而是以猜疑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因为,在权力问题上,不是建
6、立在对人性的信赖上,而是要用法律加以约束,防止其行为不端。 ”美国独立宣言起草人之一托马斯杰斐逊的这一名言启示我们 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的建立、完善是防止权力腐败的根本措施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可以防止权力滥用,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 法律之外的道德自律和道德修养对民主政治建设没有任何意义 推进法治中国的建设必须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建设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题文中独立宣言强调了法律的作用,运用法案监督机制制约权力,防止腐败的发生,所以正确的是 A。 中杜绝腐败现象说法太绝对是不正确的,不可能杜绝。 的说法错误。法律和道德都对人们的行为起约束作用,个人的道德修养对民主政治有关
7、键的意义。所以答案:选 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健全制约机制和法律监督的意义。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零点调查公司对部分城市居民家庭的幸福感进行了调查,经过整理得到以下数据。这一数据表明,提高家庭幸福感的关键是 不同收家庭的幸福感比较( %) 类别 感到幸福 感到不幸福 高收入家庭 83.79 16.21 中等收家庭 89.81 10.19 低收家庭 64.65 35.35 A坚持对外开放,提升 我国对外开放水平 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C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民族文化素质 D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家庭实际收入水平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文中感到幸福
8、与收入有密切关系,中等收入家庭是最幸福的,所以提高家庭幸福感的关系是增加家庭收入,因此答案:选 D。 ABC的说法都与题文没有关系。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提高居民收入。 对下图反映的信息,认识正确的是 2008-2012年中国 60岁以上人口数及老龄化比例 A老龄人口比例逐年提高,我国已经完全进入老龄化社会 B人口老龄化已经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大人口问题 C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众多,人口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 D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人均 GD P低于美国,表明现代化进程加快 答案: A 试题分析:题文中中国 60岁以上人口数及老龄化比例,可以看出我国 60岁以上人口数越来越多,已经超过
9、了 10%,进入老龄化社会,所以答案:选 A。BCD的说法都不是图表所体现的。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正确认识我国的人口形势。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已于 2013年 7月 1日 起旅行。在这部法律的总则第一条中明确说明:为了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发展老龄事业,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助老的美德,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说明 A宪法是依法治理的中心 B执法必严是坚持依法治国的灵魂 C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D有法可依是坚持依法治国的前提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教材知识,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宪法
10、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宪法为母法,普通法律为子法。题文中 “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说明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所以答案:选 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据央视报道, 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 727尤人,比上年多了 28万人,再次创下历史新高。要破解这一难题,从政府的角度看,应该 转变就业观念,适应市场需求 全面提升个人素质,自主创 业 简单创业手续,降低创业门槛 大力发展生产,拓宽就业渠道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的问题是从政府的角度看,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的做法是从个人角度说的,不符合问题要求,所以排除。因此答案:
11、选 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政府促进就业的做法。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坦桑尼亚发表演讲时指出 , “对待非洲朋友,我们讲一个真 字;开展对非合作,我们讲一个 实 字;加强中非友好 ,我们讲一个 亲 字;解决合作中的问题,我们讲一个 诚 字。这表明中非之间共同 A致力于深化合作以共同发展 B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 C同遵守国际关系准则维护和平 D结盟为战略伙伴以消除贫困 答案: A 试题分析:题文中习近平的讲话,体现了中国与非洲要加强合作,共同发展。所以答案:选 A。 B C D的说法在说话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加深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因。 中华民族历史上许许多多爱国故事感人肺
12、腑,流播四海,代代传颂。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 避趋之 ”、 “位卑未敢忘忧国 ”“报国之心,死而后已 ”等名言都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优良传统,该传统是 A勤劳勇敢 ,吃苦耐劳 B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C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D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答案: B 试题分析:题文是名言集中体现爱国主义优良传统,该传统应该是反映爱国主义的,所以答案:选 B。 ACD体现的都不是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正确认识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内容。 2014年 2月 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决议,将 12月 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以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13、这一举措的意义在于 增强民族凝聚力,唤醒民族忧患意识 悼念死难同胞,揭露战争罪行 纪念抗战胜利,昭示抗战的历史贡献 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可用排除法来做,题文中举措是为了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纪念抗战胜利,昭示抗战的历史贡献,说法与举措的目的不同,是错误的。不是昭示贡献,是让人们牢记历史,珍爱和平。所以答案:选 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增强民族责任感,积极维护世界和平。 著名文学家高尔基曾经说过: “人的天赋就像火花,它既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而逼使它燃烧成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一个,就 是劳动,再劳动。 ”劳动实现人生价值,
14、是因为 A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需要 B热爱劳动,我们将成为快乐的劳动者 C劳动能激发潜能、实现人生价值 D关于劳动,我们将成为新型的劳动者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教材知识,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自由的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意志和情感,从而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题文中劳动实现人生价值,所以答案:选 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劳动对实现人生价值的意义。 卢梭说过,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这一观点强调 A法律要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B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C公民的法律认同是法治力量之源 D法律是一种特殊的
15、社会规则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文中卢梭说法律要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是指让公民从心里对法律认同,自觉遵守法律,运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所以答案:选 C。ABD说法是法律的特征和性质,都不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自觉遵守法律,增强法律意识。 中国青年报载文指出,法律是公民 权利的保护神, “不侵犯权利 ”是社会法律的底线。这种权利,如霍姆斯所言:就好比我可以挥动拳头,但是绝不能碰到另一个人的鼻子。这启示我们 A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B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是相辅相成的 C有序的社会需要特定的规则 D公民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教材知识,权利意识是公民意识的重要
16、内容。权利维护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依法享有权利,依法行使权利,尊重他人的权利。题文中我可以挥动拳头,是依法行使权利,不能碰到他人的鼻子,是尊重他人的权利。所以答案:选 D。 考点:本题主要考 查依法行使权利的正确做法。 网上互动交流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微博和微信的出现,让普通网民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享受到畅所欲言的自由表达的快感。与此同时,大量违反社会公德和法律的低俗内容也在网上传播,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公民应该 A放松自我约束,维护言论自由 B自由浏览信息,自由表达观点 C自觉遵守规则,权利义务统一 D加强网络监督,惩治违法行为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教材知识,自觉履行义务应该做到:法律
17、鼓励的积极去做;法律要求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题文中违反社会公德和法律,说明没有自觉遵守社会的规则,没有自觉履行义务。所以答案:选 C。 A 说法错误,违法的言论,要承担法律责任。 B说法错误,要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不能自由表达观点。 D是国家政府部门的做法,不是公民应该做的。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自觉遵守制度、规则,自觉履行义务。 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等部门联合举行 “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体现了国家对青少年权利的保护,该权利是 A生 命健康权 B人身自由权 C受教育权 D自由选举权 答案: A 试题分析:题文中国家多部门联合举行 “阳光体育活动 ”,是让青
18、少年多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质,有利于生命健康。所以答案:选 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正确认识生命健康权的意义。 子夏问孝。子曰: “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孔子曾说,孝敬父母什么最难,是 “色难 ”,就是不给父母脸色看最难。可见 “孝 ”最难做到的是 A物质上赡养父母 B经济上扶助父母 C精神上敬重父母 D感情上安慰父母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文中 “色难 ”是指给父母脸色看,是对父母的不尊重,不礼貌,没有做到精神上孝敬父母,所以答案:选 C。其它选项说法与题文不符。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孝敬父母的做法。 对下面漫画保持距离中的校规内容,你的正确态度是 A赞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年初 毕业 升学考试 四川成都 政治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