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GDW 10370-2016 配电网技术导则.pdf
《Q GDW 10370-2016 配电网技术导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 GDW 10370-2016 配电网技术导则.pdf(5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29.240 Q/GDW 国家电网公司 企业标准 Q/GDW 103702016 代替 Q/GDW 37020092009 配电网技术 导则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distribution network 2017 - 03 - 24 发布 2017 - 03 - 24 实施 国家电网公司 发布 Q/GDW 10370 2016 I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2 4 总则 . 3 5 一般技术原则 . 4 6 35KV 配电网设备 . 13 7 10KV 配电网设备 . 13 8 低压配电网
2、设备 . 19 9 配电网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配电自动化及信 息化 . 20 10 电力用户接入 . 22 11 分布式电源接入 . 24 12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接入 . 24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供电区域划分 . 26 附录 B (规范性附录) 35KV 配电网典型接线方式 . 27 附录 C (规范性附录) 10KV 架空网典型接线方式 . 30 附录 D (规范性附录) 10KV 电缆网 典型接线方式 . 31 附录 E (参考性附录) 低压线路供电距离计算方法 . 33 编制说明 35 Q/GDW 10370 2016 II 前 言 为规范 国家电网公司所属各省(区、市)公司
3、35kV 及以下 配电网规划、设计、建设、改造、运维和检修 工作,制定本标准 。 本标准代替 Q/GDW 370 2009,与 Q/GDW 370 2009 相比,主要技术性差异如下 : 标准名称由“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更改为“配电网技术导则”; 增加环网柜、环网室、环网箱等术语,规范统一了配电网常用设施设备的名称,有利于进行典型设计、运维管理; 增加按地域及负荷密度的供电区域划分(附录 A),以及 规划 A+、 A、 B、 C、 D、 E 类供电区域配电网的有关技术要求,适用范围从城市配电网扩展至包含农村等整个配电网; 增加目标电网的概念,明确不同供电区域目标电网建设及过渡改造方向,确保提高
4、负荷转移能力; 增加电能质量关于对电压波动和闪变、电压暂降、三相电压不平衡和谐波的限值、统计及 检测等要求; 增加运用红外成像测温,高频、暂态地电波、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等带电检测技术、 OWTS(振荡波) 等 局部放电检测技术 的要求,以及利用配电自动化、用电信息采集等数据进行状态检修技术的要求; 增加 小电流接地系统永久性 单相接地故障选线 选段 、就近快速 隔离 的要求, 参考 国际先进 做 法,改变长期 以来 单相接地故障下持续运行 2 小时的传统 做 法,提高设备及人身安全 性和供电可靠性 ; 增加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接入,适应 智能配电网 发展 要求 ; 修改原 5.11 节“分布式
5、电源”,扩充为第 11 章“分布式电源接入”, 满足 环保 绿色能源发展; 修改配电网防雷与接地内容,补充带间隙避雷器及架空地线的应用范围; 修改中低压配电网导线、电缆按供电区域选用,以及规范中低压设备选用; 修改配电自动化建设原则, 提高配电自动化的实用 效果 ; 删除原第 11 章 20kV 配电网建设; 删除原附录 D 电缆典型敷设方式图等。 本 标准 的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为 规范性 附录 ,附录 E 为参考性附录 。 本 标准 由国家电网公司 运检 部 、 安质部、 发展部、营销部、国调中心 提出 , 并 由 运检部 解释。 本 标准 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
6、口。 本 标准 起草单位: 国网北京市 电力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本 标准 主要起草人: 吕军、 宁昕、刘日亮、张波、王颂虞、陈光华 、李洪涛、葛荣刚、傅晓飞、陈辉、马振宇、侯义明、陈维江、王风雷、张薛鸿、周新风 、滕林、刘宇、张志、 周裕龙、 周晖 、 林涛、高天宝 、郭鹏武 、纪坤华、林平、 朱亮、 姜万超、田庆阳、田野、列剑平、刘健、艾 绍贵、冯晓群
7、、张祖平、赵江河、刘海涛、王鹏、刘庭 。 本标准 2009 年 11 月首次发布, 2015 年 11 月第一次修订。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 请 反馈至国家电网公司 科技 部。 Q/GDW 10370 2016 1 配电网技术导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配电网规划、设计、建设、改造、运维和检修等环节应遵循的主要技术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 经营区内 35kV、 10kV 及 220V/380V 配电网, 6kV、 20kV 配电网参照10kV 配电网 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
8、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版)适用于本文件。 GB/T 156 标准电压 GB 311.1 绝缘配合 第 1 部分:定义、原则和规则 GB 4208 外壳防护等级( IP 代码) GB/T 12326 电能质量 电压波动和闪变 GB 13955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 GB/T 14285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范 GB/T 14549 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 GB/T 14598.306 分布式电源并网继电保护技术规范 GB/T 15543 电能质 量 三相电压不平衡 GB/T 24337 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间谐波 GB 26859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电力线路部
9、分 GB/T 29316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电能质量技术要求 GB/Z 29328 重要电力用户供电电源及自备应急电源配置技术规范 GB/T 30137 电能质量 电压暂降与短时中断 GB 5004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5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61 66kV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 50064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设计规范 GB 5021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 50838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 DL/T 256 城市电网供电安全标准 DL/T 584 3kV 110kV 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 DL/T 1051 电
10、力技术监督导则 DL/T 5729 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NB/T 33010 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运行 控制 规范 NB/T 33011 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测试技术规范 NB/T 33012 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监控系统功能规范 Q/GDW 10370 2016 2 JGJ 16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Q/GDW 156 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 Q/GDW 520 10kV 架空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管理规范 Q/GDW 743 配电网技改大修技术规范 Q/GDW 1382 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 Q/GDW 1519 配电网运维规程 Q/GDW 1625 配电自动化系统标准化设计技术规定 Q/GDW
11、1738 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Q/GDW 11147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设计规范 Q/GDW 11198 分布式 电源涉网保护技术规范 Q/GDW 11199 分布式电源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Q/GDW 11120 接入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继电保护 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 14 号 2014)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配电网 distribution network 从电源侧( 输电网、发电 设施 、分布式电源等 )接受电能, 并通过配电设施逐级或就地 分配给各 类用户的 电力网络 。 3.2 开关站 switchin
12、g station 一般由上级变电站直供、出线配置带保护功能的断路器、对功率进行再分配的配电设备及土建设施的总称,相当于变电站母线的延伸。开关站进线一 般为两路电源,设母联开关。开关站内必要时可附设配电变压器。 3.3 环网柜 ring main unit 用于 10kV 电缆线路环进环出及分接负荷的配电装置。环网柜中用于环进环出的开关 一般 采用负荷开关,用于分接负荷的开关采用负荷开关或断路器。环网柜按结构可分为共箱型和间隔型,一般按每个间隔或每个开关称为一面环网柜。 3.4 环网室 ring main unit room 由多面环网柜组成,用于 10kV 电缆线路环进环出及分接负荷、且不含
13、配电变压器的户内配电设备及土建设施的总称。 3.5 环网箱 ring main unit cabinet 安装于户外、由多面环网柜组成、有外箱壳防护,用于 10kV 电缆线路环进环出及分接负荷、且不含配电变压器的配电设施。 Q/GDW 10370 2016 3 3.6 配电室 distribution room 将 10kV 变换为 220V/380V,并分配电力的户内配电设备及土建设施的总称,配电室内一般设有10kV 开关、配电变压器、低压开关等装置。配电室按功能可分为终端型和环网型。终端型配电室主要为低压电力用户分配电能;环网型配电室除了为低压电力用户分配电能之外,还用于 10kV 电缆线
14、路的环进环出及分接负荷。 3.7 箱式变电站 cabinet/pad-mounted distribution substation 安装于户外、有外箱壳防护、 将 10kV 变换为 220V/380V, 并分配电力 的 配电设施, 箱式变电站内一般设有 10kV 开关、配电变压器、低压开关等装置。箱式变电站按功能可分为终端型和环网型。终端型箱式变电站主要为低压电力用户分配电能;环网型箱式变电站除了为低压用户分配电能之外,还用于10kV 电缆线路的环进环出及分接负荷。 3.8 10kV 主干线 10kV trunk line 由变电站或开关站馈出、承担主要电能传输与分配功能的 10kV 架空或
15、电缆线路的主干部分 ,具备联络功能的线路段是主干线的一部分。主干线包括架空导线、电缆、开关等设备,设备额定容量应匹配。 3.9 10kV 分支线 10kV branch line 由 10kV 主干线引出的,除主干线以外的 10kV 线路部分。 3.10 10kV 电缆线路 10kV cable line 主干线全部为电力电缆的 10kV 线路。 3.11 10kV 架空(架空电缆混合)线路 10kV overhead (overhead and cable mixed) line 主干线为架空线或混有部分电力电缆的 10kV 线路。 3.12 配电网不停电作业 live working fo
16、r distribution network 以实现用户不中断供电为目的,采用带电作业、旁路作业等方式对配电网设备进行检修和施工的作业方式。 3.13 综合管廊 utility tunnel 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两类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 GB 50838,定义 2.2.1 4 总则 Q/GDW 10370 2016 4 4.1 为建设结构合理、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的现代配电网, 应 综合采用多种成熟、经济、适用的技术手段,全面提高配电网供电能力,优化网架结构,提升装备水平,增强对分布式电源和多样化负荷的接纳能力,全面适 应售电主体多元化和客户用电需求多样化的要求。 4.2 配电
17、网规划应根据 Q/GDW 1738 的规定,充分考虑 规划 A+、 A、 B、 C、 D、 E 等不同供电区域 (供电区域划分原则按照附录 A 执行) 的负荷特点和供电可靠性要求,选择适合本区域特点的目标电网结构,使现状电网结构通过建设和改造逐步向目标电网过渡,提高配电网的负荷转移能力和对上级电网故障时的支撑能力, 实现近远期电网有效衔接,避免电网重复建设, 达到结构规范、运行灵活、适应性强。 4.3 配电网设计应满足标准化建设要求,设备及材料选型应坚持安全可靠、经济适用、节能环保、寿命周 期合理的原则,并兼顾区域差异。积极稳妥采用成熟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和新工艺,入网的设备及材料均应符合
18、国家、行业和企业标准的要求并抽检合格。 4.4 配电网建设和改造应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检验手段,合理安排施工周期,严格按照标准验收,所采用的施工工艺应便于验收检验,隐蔽工程应在设计前期及工程实施各阶段予以介入检验并落实相应技术要求,应及时收集地下电力管线等隐蔽工程相关资料并归档。 4.5 配电网运维和检修应充分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强化设备基础信息管理,运用状态检测技术、不停电作业技术,及时发现和消除设备隐患,增强应 急处理能力,不断提高配电网安全运行水平。 4.6 配电自动化建设应与配电网发展水平相适应,并根据配电网实际需求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力求安全可靠、经济实用。运用调度、监控及数据分析手段
19、,提升配电网运行状态管控能力。 4.7 配电网建设应适应智能电网的发展趋势,满足分布式电源 、储能装置以及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等接入需求,满足智能电能表和用电信息采集的同步建设、同步改造等要求,满足同期线损管理的要求。 5 一般技术原则 5.1 电压等级 5.1.1 配电网标称电压等级的选择应符合 GB/T 156 的规定,本标准 高压配电电压为 35kV、 中 压配电电压 主要 为 10kV、 低压配电电压为 220V/380V。 5.1.2 在城市地区,根据地区电力客户供电需求和负荷密度,充分考虑现状配电网电压序列,合理选择 110( 66) kV 或 35kV 高压配电电压等级。在负荷密度
20、低、且负荷分散的农村偏远地区,应合理延伸35kV 电压等级供电范围,缩短 10kV 供电半径。 5.2 供电可靠性 5.2.1 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应满足 DL/T 256 和 Q/GDW 156 的要求。配电网供电可靠性一般要求如下: a) 规划 A+、 A、 B、 C 类供电区域的中压配电网结构应满足供电安全 N-1 准则的要求, D 类供电区域的中压配 电网结构 可 满足供电安全 N-1 准则的要求; b) 双电源电力用户应满足供电安全 N-1 准则的要求; c) 单电源电力用户非计划停运时,应尽量缩短停电时间; d) 电网运行方式变动和大负荷接入前,应对电网转供负荷能力进行评估。 5.2.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DW 10370 2016 配电网 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