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德阳卷)数学(带解析).doc
《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德阳卷)数学(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德阳卷)数学(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德阳卷)数学(带解析) 选择题 一 5的绝对值是 A 5 B C D -5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数轴上某个数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的定义,在数轴上,点 5到原点的距离是 5,所以 5的绝对值是 5,故选 A。 如图,在圆 O 上有定点 C和动点 P,位于直径 AB的异侧,过点 C作 CP的垂线,与 PB的延长线交于点 Q,已知:圆 O 半径为 , tan ABC ,则CQ的最大值是 A 5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AB为 O 的直径, ACB=90。 在 Rt ABC和 Rt PCQ 中, ACB= PCQ =90, CAB= CPQ,
2、 ABC PQC。 ,即 。 tan ABC 。 。 点 P在 O 上运动过程中,始终有 ABC PQC, PC最大时, CQ取到最大值。 易知,当 PC经过圆心,即 PC为圆 O 的直径时, PC最大。 圆 O 半径为 , PC的最大值为 10。 CQ的最大值 。故选 D。 为了了解我市 6000名学生参加初中毕业会考数学考试的成绩情况,从中抽取了 200名考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在这个问中,下列说法: 这 6000名学生的数学会考成绩的全体是总体; 每个考生是个体; 200名考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样本容量是 200, 其中说法正确的有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答案: C 试题
3、分析:本题中的个体是每个考生的数学会考成绩,样本是 200名考生的数学会考成绩,故 和 错误; 总体是我市 6000名学生参加的初中毕业会考数学考试的成绩情况,样本容量是200,故 和 正确。 故选 C。 如图在 ABCD中, AB 6、 AD 9, BAD的平分线交 BC 于点 E,DC 的延长线于点 F, BG AE,垂足 为 G,若 BG 4 ,则 CEF的面积是 A 2 B C 3 D 4 答案: A 试题分析: 在 ABCD中, AB=CD=6, AD=BC=9, BAD的平分线交 BC于点 E, BAF= DAF。 AB DF, BAF= F, F= DAF。 ADF 是等腰三角形
4、, AD=DF=9。 AB=CD=6, CF=3, BEA= DAF BAF。 BA BE。 在 ABG中, BG AE, AB=6, BG=4 可得: AG=2。 又 BG AE, AE=2AG=4。 ABE的面积等于 8 。 又 ABCD, CEF BEA,相似比为 1: 2,面积 1: 4。 CEF的面积为 ,2 。故选 A。 如果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 3和 5,那么连结这个三角形三边中点所得的三角形的周长可能是 A 5. 5 B 5 C 4.5 D 4 答案: A 试题分析:设第三边长为 x,则 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 3和 5, 2 x 8。 设三角形的周长为 p,则 10 p 16。 根
5、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连结三边中点所得三角形的周长范围应在 5到 8之间 四个选项中,只有 5.5符合。故选 A。 适合不等式组 的全部整数解的和是 A一 1 B 0 C 1 D 2 答案: B 试题分析: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先求出不等式组中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再利用口诀求出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解不了(无解)。因此, 解 得: ;解 得: , 原不等式组的解为: 。 所有整数解为: -1, 0, 1,和为 0。故选 B。 某校八年级二班的 10名团员在 “情系芦山 ”的献爱心捐款活动中,捐款清况如下(单位:元): 10, 8, 12, 15, 10,
6、12, 11, 9, 13, 10,则这组数据的 A众数 是 10.5 B方差是 3.8 C极差是 8 D中位数是 10 答案: B 试题分析:众数是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这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 10,故这组数据的众数为 10。 根据方差的计算公式求得方差: 平均数是 , 则方差 =。 根据一组数据中的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叫做这组数据的极差的定义,这组数据的极差为 15-8 7。 中位数是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由此将这组数据重新排序为 8, 9, 10, 10, 10, 11,12, 12, 13, 15, 中位数
7、是按从小到大排列后第 5, 6个数的平均数,为:10.5。 综上所述,选项 A、 C、 D都错误,选项 B正确。故选 B。 如图,热气球的探测器显示,从热气球 A看一栋高楼顶部 B的仰角为 300,看这栋高楼底部 C的俯角为 600,热气球 A与高楼的水平距离为 120m,这栋高楼 BC 的高度为 A 40 m B 80 m C 120 m D 160 m 答案: D 试题分析:如图,过 A作 AD BC 于 D,则 BAD 30, CAD 60, AD 120 m。 在 Rt ABD中, , 在 Rt CD中, , ( m)。 故选 D。 如图,圆 O 的直径 CD过弦 EF 的中点 G,
8、DCF=20,则 EOD等于 A 10 B 20 C 40 D 80 答案: C 试题分析: O 的直径 CD过弦 EF 的中点 G, DCF=20, ,且弧的度数是 40。 DOE=40。故选 C。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B +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完全平方公式,整式的除法,分式的乘除法,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化简运算法则逐一计算作出判断: A ,选项错误; B ,选项正确; C ,选项错误; D ,选项错误。 故选 B。 如图,四个几何体分别为长方体、圆柱体、球体和三棱柱,这四个几何体中有三个的某一种视图都是同一种几何图形,则另一个几何体是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四
9、个几何体中长方体、圆柱体和三棱柱的左视图都要是矩形,所以另一个几何体是球体。故选 C。 已知空气的单位体积质量为 1.2410-3克 /厘米 3,将 1.2410-3用小数表示为 A 0. 000124 B 0.0124 C一 0.00124 D 0.00124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科学记数法的定义,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 a10n,其中1|a| 10, 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 a的值以及 n的值。在确定 n的值时,看该数是大于或等于 1还是小于 1。当该数大于或等于 1时, n为它的整数位数减 1;当该数小于 1时, -n为它第一个有效数字前 0的个数(含小数点前的 1个 0)
10、。因此, 表示第一个有效数字前有 3个 0(含小数点前的 1个 0),从而。故选 D。 填空题 已知二次函数 的图象如图所示,有下列 5个结论: abc 0; b a c; 4a 2b+c0; 2c 3b; a b m (am b)( m1的实数)。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有 。 答案: 试题分析: 由图象可知: a 0, b 0, c 0, abc 0,故此选项正确; 当 x=-1时, y=a-b+c 0,即 b a+c,故此选项错误; 由对称知,当 x=2时,函数值大于 0,即 y=4a+2b+c 0,故此选项正确; 当 x=3时函数值小于 0, y=9a+3b+c 0,且 ,即 , 代入得
11、0,得 2c 3b,故此选项正确; 当 x=1时, y的值最大此时, ,而当 x=m时, , ,故 ,即 ,故此选项错误。 综上所述, 正确。 若 ,则 。 答案: 试题分析: , 。 。 用一个圆心角为 120,半径为 4的扇形作一个圆锥的侧面,这个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是 。 答案: 试题分析: 扇形的圆心角为 120,半径为 4, 扇形的弧长为 。 圆锥的底面周长等于它的侧面展开图的弧长, 根据圆的周长公式,得 ,解得 。 已知关于 x的方程 的解是正数,则 m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m -6且 m-4 试题分析:解方程得 x m 6。 方程 的解是正数, m 6 0,解得 m -6。 又
12、 根据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x2, m-4。 m的取值范围为: m -6且 m-4。 已知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等于 108,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答案: 试题分析: 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等于 108, 每一个外角为 72。 多边形的外角和为 360, 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36072=5。 从 1 9这 9个自然数中,任取一个,是 3的倍数的概率是 。 答案: 试题分析:根据概率的求法,找准两点: 全部等可能情况的总数; 符合条件的情况数目;二者的比值就是其发生的概率。因此, 1 9这 9个自然数中,是 3的倍数的有 3, 6, 9,共 3个, 从 1 9这 9个自然数中,任取一个,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年初 毕业 升学考试 四川 德阳 数学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