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江苏南京市第三初级中学初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0-2011学年江苏南京市第三初级中学初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2011学年江苏南京市第三初级中学初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2011学年江苏南京市第三初级中学初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去年,许多媒体沸沸扬扬报道了 “河南安阳发掘曹操陵墓 ”事件。八年级( 1)班就此准备开一次主题辩论会。请你阅读同学们收集的材料,完成下面题目。 【小题 1】【新闻播报】(本报讯)去年,河南省文物局宣布曹操陵墓在河南省安阳县被发现。消息发布后不久,人们就把讨论的话题引向曹操陵墓的商业开发。学者裴钰声称,开发曹操陵墓,每年至少能带来 4.2亿元的经济效益。安阳市市长张笑东说,将曹操高陵建成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为一体的三国文化考古、文物保护基地和旅游景区。 ( 1)给上面这则消息拟个标题。( 1
2、分) ( 2)对发掘曹操陵墓各方态度不一,新浪网对此进行了调查。 态 度 赞成开发,发展经济 反对开发,就地封存 态度不明 人数比例 36.9% 35.3% 27.8% 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调查结果。( 2分) 【小题 2】【各方争论】下面是同学们在网上收集来的资料小标题,请你按要求整理。( 3分) 社科院专家称曹操墓已确定无疑; 专家称曹操墓六大依据非铁证; 网友对曹操墓提五大质疑 :墓内为何没机关; 学者称此次所发现曹操墓认定证据充分; 学者称曹操墓葬确认在河南安阳证据不足; 专家质疑曹操墓在河南安阳结论; 专家阐述判定曹操墓理由:墓葬位置与记载一致。 ( 1)这些材料显示,大家争论的主题是
3、 。( 1分) ( 2)将分属正反方观点的资料序号填在横线上。 正方: ;反方: 。( 2分) 【小题 3】【分析评论】下面是甲乙两位网友的评论,请完成后面的题目。( 4分) 网友甲:考古和文化已成为某些地方 GDP的歌舞伎, 长袖善舞,图的是客官腰包里的银子。河南安阳正在发掘的 “曹操墓 ”,从公布之日起就身处尴尬。不仅专家相互掐架,公众舆论更是嘲讽声、质疑声一片。一项本应非常严谨和专业的考古发现,何以引来普通公众如潮的质疑声?在真相尚未大白于天下之前,作为非专业人士,我们不宜对安阳曹操墓的真伪作出轻率判断,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反思 。 网友乙: 2007年的岁末,真假 “华南虎 ”事件引起了一
4、场轩然大波。今天,关于“曹操墓 ”这一事件,与当年的 “华南虎 ”事件一样。人们之所以质疑,并不简单地认为 “曹操墓 ”就是新闻造假。就如同当年 “华南虎 ”的真假 之争一样,辨别真假其实并不难,所以, 这样的争论已经不但是事件各方科学精神的检验,而且是简单的专业或技术的问题。 ( 1)为网友甲的观点补充完整。( 2分) ( 2)为网友乙评论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出来。( 2分) 答案: 【小题 1】( 1分)曹操陵墓的商业开发效益巨大(人们讨论曹操陵墓的商业开发)。( 2)赞成和反对曹操陵墓开发的人数都超过三成( 1分),且大致相当( 1分)。 【小题 1】( 3分)( 1)曹操
5、墓是否真实( 1分);( 2)正方: ( 1分);反方: ( 1分)(归类错一处该项不得分) 【小题 1】( 4分)( 1)( 2分)考古作为一门科学应有其独立性和严肃性,不能成为牟利的手段(今天考古学在某些领域和环节的沉沦和庸俗化)(意近即可)。 ( 2)( 2分)这样的争论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专业或技术的问题,而是事件各方科学精神的检验。 【小题 1】( 1)标题能够概括消息的内容,学会从消息的导语中提炼消息的标题。( 2)读图漫话题,从信息说明、寓意评说、设计开放三个角度来考查,学生根据题型简单说明表中的内容。 【小题 1】主题表述正确即可;正反方归类合理即可。 【小题 1】根据内容,联系
6、前文,总结观点意思对即可;这是一个关联词语误用的病句,应该为递进关系。 选择题 下列划线词语的字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惟妙惟 肖 ( xio) 殷 红( yn)斑 斓 ( ln) B无动于 衷 ( zhn) 褶 皱( zh)丘 壑 ( h) C日 簿 西山( b )两 栖 ( q) 绮 丽( y) D 束 手无策( sh) 藩 蓠( fn)绝 纶 ( ln) 答案:( 3分) B 关于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两部小说的内容陈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骆驼祥子的主人公祥子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和坚韧精神,由此得绰号 “骆驼祥子 ”。 B祥子经历了买车的三起三落,
7、与之相伴的是他的命运三部曲 “精进向上 不甘失败 自甘堕落 ”。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一部分描写国内战争,第二部分描写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 D保尔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非常苦恼,不能自拔,一度产生了自杀轻生的念头。 答案:( 3分)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黄传惕故宫博物院选段,完成下面题目。( 12分)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 28米,面积 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 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一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
8、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 火焰。 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这条线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向南从午门到天安门延伸到正阳门、永定门,往北从神武门到地安门、鼓楼,全长约八公里。 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受朝贺。每逢大典,殿外的白石台基上下跪满文武百官,中间御道两边排列着仪仗,皇帝端坐在宝座
9、上。大殿廊下,鸣钟击磬,乐声悠扬。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缭绕。 太和殿后面是中和殿。这是一个亭子形方殿,殿顶把四道垂脊攒在一起,正中安放着一个大圆鎏金宝顶,轮廓非常优美。举行大典, 皇帝先在这里休息。 中和殿后面是保和殿。雍正后,这里是举行最高一级考试 殿试的地方。 【小题 1】选文主要介绍的是故宫三大殿中的太和殿,请按顺序概括说明的内容。( 3分) ( ) 太和殿的内景 ( ) ( ) 【小题 2】第 段是怎样用空间顺序介绍太和殿的内部装饰的?(要写出立足点和方位)( 3分) 【小题 3】故宫的建筑理念主要是要突出 “皇权的中心 ”。结合选段内容,举例说说你从哪些方
10、面看出了这种理念?( 3分 ) 【小题 4】下列关于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 3分) A第 段运用了列数字、摹状貌的说明方法,具体形象地说明了太和殿的高大雄伟、壮丽精美。 B第 段中 “全长约八公里 ”中 “约 ”字,看似模糊,却符合实际情况,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 C第 段作者写大典时皇帝端坐宝座,廊下鸣钟击磬、乐声悠扬,台基上烟雾缭绕等直 观地表现了太和殿举行大典的功能。 D第 两段,作者简要介绍中和殿和保和殿,从全文看,是为了在对比中突出太和殿 的雄伟壮观及其巨大作用。 答案: 【小题 1】( 3分)太和殿的外观、太和殿的位置、太和殿的作用 【小题 1】( 3分)作者以 “朱漆
11、方台 ”为立足点,自下而上来介绍太和殿的内部装饰( 1 分)。先介绍 “朱漆方台 ”的上面,背后和两旁( 1 分);然后仰望殿顶,介绍中央藻井和梁枋( 1分)。 【小题 1】( 3分)三大殿在紫禁城和北京城的中轴线上( 1分),皇帝的雕龙宝座在太和殿正中的朱漆方台上,这都显示了以 “皇权 ”为中心的理念( 1分)。另外,太和殿装饰以 “龙 ”,也显示了皇权( 1分)。 【小题 1】( 3分) D 【小题 1】了解文本内容,明确本文说明对象及其特征,依次说明本文说明内容即可。 【小题 1】空间说明顺序,是以方位名词为标志,以地点转移为说 明顺序,找出重要的方位词。 【小题 1】学会用原文的内容来
12、理解问题,做题时,学会从原文中找出相应答案:。 【小题 1】这是按照从南到北的方位说明的。并不是为了对比。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题目。( 14分)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 竺可桢 我国古代相传有两句诗说道: “花如解语应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 ”但现在看来,石头和花卉虽没有声音和语言,却有它们自己的一套结构组织来表达它们的本质。自然科学家的任务就在于了解这种本质,使石头和花卉能说出宇宙的秘密。正如贾思勰在齐民要术里所指出的那样,杏花开了,好像它传语农民 赶快耕土;桃花开了,好像它暗示农民赶快种谷子。春末夏初布谷鸟来了,农民知道它讲的是什么话: “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从这一角度看来,花香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2011 学年 江苏 南京市 第三 初级中学 初二 上学 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