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Q T 1084-2011 煤矿灾变环境混合气体测试方法与爆炸危险性判定规则.pdf
《AQ T 1084-2011 煤矿灾变环境混合气体测试方法与爆炸危险性判定规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Q T 1084-2011 煤矿灾变环境混合气体测试方法与爆炸危险性判定规则.pdf(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73-010 009 备案号:AQ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AQ/T 1084- 2011 煤矿灾变环境混合气体测试方法与爆炸危险性判定规则Testing method and judgment standard of explosion hazard for mixed gases in coal mine di saster circumstance 2011-7-12发布2011-12-1实施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AQ/T 1084 2011 I 目 次 前言 .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测试气体种类、测试范围、测试精
2、度要求 . 2 5 气样采集方法 . 3 6 混合气体测试分析技术要求 . 5 7 混合气体爆炸危险性判定规则 . 7 附录 A(资料性附录)数据测试记录分析表格示例 . 8 附录 B(资料性附录)判定混合气体爆炸危险性的爆炸三角形合成法 . 9 AQ/T 1084 2011 II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 A、附录 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煤矿安全分技术委员会( TC288/SC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梁运涛、罗海珠、贺明新。AQ/T 1084 2011 1 煤矿灾变环境混合
3、气体测试方法与爆炸危险性判定规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矿井灾变环境混合气体爆炸危险性的测试灾害气体种类、混合灾害气体采集方法、测试方法、测试精度要求,爆炸危险性判定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煤矿井下灾变环境混合气体的测试分析和爆炸危险性判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5274 气体分析 校准用混合气体的制备 称量法 GB/T 15663.8
4、 煤矿科技术语 第 8 部分:煤矿安全 MT 142 煤矿井下空气采集方法 MT/T 757 煤矿自然发火束管监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AQ/T 1019 煤层自然发火标志气体色谱分析及指标优选方法 AQ 1044 矿井密闭防灭火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除 GB/T15663.8 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外,补充以下术语和定义。 3.1 可爆性气体 explosive gas 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激烈反应产生爆炸现象的矿井气体,如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乙烷、乙烯、乙炔、丙烷、丙烯、丁烷等。 3.2 助燃性气体 combustion-supporting gas 能够支持燃烧、爆炸等化学反应进行的
5、气体,这里单一指含有一定氧气浓度的矿井空气。 3.3 抑爆性气体 explosion prevention gas 不具有可爆性的惰性气体,主要指氮气和二氧化碳。 3.4 爆炸危险性 explosion hazard 矿井灾变环境混合气体发生爆炸灾害的可能程度。 3.5 爆炸界限 explosion limit AQ/T 1084 2011 2 可爆性气体与助燃性气体混合后具有爆炸性的矿井混合气体的浓度上、下限。 4 测试气体种类、测试范围、测试精度要求 4.1 氧气( O2) 测量范围: 0%25%,测试精度: 0.1%。 4.2 氮气( N2) 测量范围: 0%100%,测试精度: 0.1
6、%。 4.3 二氧化碳( CO2) 测量范围: 0%20%,测试精度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表 1 二氧化碳测试精度要求 测量范围 测试精度 00.5% 110-6 0.5%20% 0.1% 4.4 一氧化碳 ( CO) 测量范围: 0%100%,测试精度应符合表 2的规定。 表 2 一氧化碳测试精度要求 测量范围 测试精度( 10-6) (0100)10-60.510-6( 100999)10-6210-6( 100010000) 10-6510-6 0.1% 1010-64.5 甲烷 ( CH4) 测量范围: 0%100%,测试精度应符合表 3的规定。 表 3 甲烷测试精度要求 测量范围(
7、 %) 测试精度 0.00 1.00 0.510-6 1.00 4.00 0.1% 4.00 0.2%4.6 乙烷 ( C2H6) 测量范围: ( 05000) 10-6,测试精度: 110-6。 4.7 丙烷 ( C3H8) 测量范围: ( 05000) 10-6,测试精度: 110-6。 4.7 乙烯( C2H4) 测量范围: ( 03000) 10-6,测试精度: 110-6。 4.8 丙烯( C3H6) 测量范围: ( 03000) 10-6,测试精度: 110-6。 4.9 乙炔 ( C2H2) 测量范围: ( 03000) 10-6,测试精度: 110-6。 AQ/T 1084 2
8、011 3 4.10 氢气( H2) 测量范围:( 05000) 10-6,测试精度: 510-6。 4.11 硫化氢( H2S) 测量范围:( 01000) 10-6,测试精度: 1010-6。 5 气样采集方法 5.1 总体原则 5.1.1 采样袋应符合 MT142的规定,采样杆应符合 MT142的规定。 5.1.2 采样前采样袋和真空采样瓶的气密性检查按 MT142规定执行。 5.1.3 巷道采样时,应测量并记录巷道采样点的风量,如无法测量风量的情况下应记录风流方向。 5.1.4 从井下采集的气体试样,应立即送到化验室进行分析,样品放置超过 12h后,试样应作废处理,重新采取样品。 5.
9、1.5 采样后需在采样袋或采样瓶上贴标签,并注明:气体试样编号、采集气体试样地点、采集气体试样日期和时间、采样地点的温度、采样人姓名等。 5.2 人工手动采集气样法 指通过人工操作,利用采样杆、吸气球将待测地点的气样采到采样袋或采样瓶内的方法。采集前,应先对采样袋或采样瓶用采集气体冲洗 2-3次,确保采样袋或采样瓶内的气体完全被采集气体置换,再正式采集气样。 5.2.1 开放灾变区域的人工手动气体采集 开放灾变区域的气体采集主要是通过救护队员携带采样装置到达灾区进行取样。在灾变区域取样应分别采取开放灾区的平均气样及灾变气体聚积的易爆炸危险区域等特殊地点的气样。 对开放灾变区域进行平均气样采集时
10、,如果灾区巷道破坏不严重,则采用吸气球进行采样,采样时吸气口应平稳地以折返式移过整个巷道断面,确保所采气样能够代表整个断面的气体情况,在梯形巷道中的取气路线可按图 1 所示路线进行。 图 1 巷道取气路线示意图 AQ/T 1084 2011 4 当采用上述取样方法有困难时,可采用选点取样法,然后计算加权平均值,但在爆炸危险性判定时应取最高值进行分析。 选点取样应按如下要求: a) 取三个气样,分别在巷道中部分上、中、下选点取样; b) 必要时,增加右侧上、中、下,左侧上、中、下等地点,分别取气样。 对于灾变气体聚积的易爆炸危险区域等特殊地点的气样采集,如果灾区巷道破坏严重,应观察灾害迹象,在靠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AQ 1084 2011 煤矿 灾变 环境 混合气体 测试 方法 爆炸 危险性 判定 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