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Z T 210.2-2008 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2部分 工作场所粉尘职业接触限值.pdf
《GBZ T 210.2-2008 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2部分 工作场所粉尘职业接触限值.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Z T 210.2-2008 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2部分 工作场所粉尘职业接触限值.pdf(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13.100 c52 GBZ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厅、210.2-2008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2部分工作场所粉尘职业接触限值Guide for establishing occupational health standards一Part 2: 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s for airborne dusts in the workplace 2008-07-08发布2008-12-30实施/ _ ,8 f二LiT手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部分。GBZ/T 210-2008(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分为
2、五个部分:一一第1部分:工作场所化学物质职业接触限值;一一第2部分:工作场所粉尘职业接触限值;第3部分:工作场所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一-第4部分: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测定方法;一一第5部分:生物材料中化学物质测定方法。本部分为GBZ/T2102008的第2部分。本部分由卫生部职业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GBZ/T 210.2-2008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首都儿科研究所、北京大学医学部、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涛、刘占元、张敏、吴维皑、
3、邹昌滇、杨磊、宫月秋、王生、刘洪涛、杜壁棒、邱兵。GBZ/T 210.2-2008 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2部分:工作场所粉尘职业接触限值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工作场所粉尘职业接触限值制定的原则、依据、研制方法和要求等。本部分适用于工作场所无毒或低毒的、不榕或难溶(于水和肺组织液)的、致肺纤维化为主的生产性粉尘的职业接触限值的制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存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
4、准。GBZ 2.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72 尘肺病诊断标准GBZ 159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 188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T 192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3 制定原则在遵循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制定原则的基础上,粉尘职业接触限值的制定,还应遵循以下原则。3. 1 在保障劳动者健康的前提下,做到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指执行该标准时,绝大多数用人单位在经济上能承受,技术上可行指现有技术发展水平能够达到。3.2 下列情况应当制定职业接触限值:a)现行职业卫生标准中没有职业接触限值的;b)在生产过程中应用该物质并有一定数量
5、的职业接触人群且有一定或潜在危害的;c)现行工艺、技术和防护措施可及的;d)在国内己确知这种接触可造成以肺部纤维化为主的职业危害的;e)动物实验、现行资料表明该物质有明显致肺纤维化作用,可能造成健康危害的;f)涉及同际贸易和国计民生急需制定的;g)国外已经制定职业接触限值的。3.3 粉尘的职业接触限值制定原则考虑到粉尘致肺纤维化的慢性作用特点,粉尘职业接触限值应制定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CPC-TWA)。致肺纤维化作用较强的,应同时制定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职业接触限值;致肺纤维化作用较弱的,可只制定总粉尘职业接触限值。粉尘的职业接触限值不作为致肺纤维化以外的粉尘的毒性、致癌性和变应性等毒性作用的依
6、据。4 制定侬据4. 1 制定工作场所粉尘职业接触限值应以安全性评价和(或)危险度评价为依据,根据同内外公开发表的或未公开发表但经专家评议视为可靠的有关理化特性、毒理学资料、职业卫生学和(或)职业流行病学1 GBZ/T 210. 2-2008 调查资料以及健康损害资料等制定。4.2 制定精尘职业接触限值主要依据其致肺纤维化的作用;对于致肺纤维化作用较弱的粉尘,可根据粉尘的过负荷效应和肺功能改变制定。5 研制方法5. 1 资料收集通过文献检索掌握:a)理化特性、生物学作用特点、矿物学特性以及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b)工业用途、生产、使用状况、工艺流程和接触人群,生产或使用该种扮尘时有代表性的(如工
7、程控制前后)工作场所空气中浓度、分散度现状、现有防护措施及其防护效果,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技术革新发展动向;c)危害的特点,特别是致肺纤维化、致癌和致敏作用;d)在不同浓度下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资料;e)国际或罔外已有职业接触限值,应了解是政府提出的强制性标准,还是学术团体提出的推荐性建议值,提出标准的国际组织或罔家、机构名称、制定该种粉尘接触限值的依据、保护水平以及有关的资料。5.2 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流行病学研究5.2. 1 尘肺的发生发展及其病变的严重程度与劳动者所接触的精尘的性质、游离二氧化硅含茧、位子分散度、浓度和接尘时间、劳动强度、个人防护措施以及个体易感性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8、在制定工作场所粉尘职业接触限值时要全面、综合考虑以上因案。5.2.2 调查现场和对象的选择原则a)所选的工作场所应符合研制粉尘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原则上不宜选择除接触该种粉尘外还接触其他粉尘的工作场所;b)工作场所生产连续性较好、粉尘浓度相对稳定以及接触粉尘作业人数较多,可以选择浓度较高和较低的工作地点或工种,如有可能,也可选择2个3个粉尘种类相同、浓度不同的工作场所进行研究;c)选择粉尘接尘工龄较长、工种相对稳定的劳动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的接尘人数应满足统计分析的要求;所选择的研究对象应包含不同工龄、接触不同粉尘浓度和不同工种的劳动者;d)职业卫生档案资料保存较完整;e)修订或验证现行的粉尘
9、职业接触限值时9最好选择:捞尘浓度达到或接近现行职业接触限值的工作场所或工种进行研究;f)选择适宜的对照组,对照组的选择应符合职业流行病学研究的要求。5.2.3 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卫生学调查一般包括工作场所一般职业卫生调查、粉尘接触水平测定和接触粉尘作业劳动者健康状况调查三部分。5.2.3.1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调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2 a)工作场所的发展历史和基本情况;b)生产工艺流程和生产方式;c)粉尘的发生来源和劳动条件;d)粉尘监测和职业病发病的历史资料;e)粉尘防护设施和个体防护设施配置、劳动组织、职业卫生管理以及卫生保健措施等状况;f)形成粉尘的原料、半成品或成品的名称及其矿物学组成
10、和化学组成。GlElZj1I 210. 22008 5.2.3.2 捞尘接触水平测定a)工作场所总扮尘浓度、呼吸性扮尘浓度、游离二氧化硅含盐和分散度的训定,参照GBZ159、GBZ/T 192; b)测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时,样品尽可能采集空气中粉尘作为分析样品,有困难时可收集工作场所劳动者作业时不同体位的呼吸带高度的新鲜积、尘代替;。在矿山采集空气中粉尘样品时,可采取一次断面采样法,即在一次采样中,在当时正在生产的所有的作业面或有代表性的作业面各采集一个分析样品,分别诩定各个样品中扮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以2丰术平均值作为分析评价的依据;d)若以矿石、围岩作为分析样品时,从地质部门取得样
11、品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后,按构成百分比计算掏成比加权平均含量作为参考;e)样品的采集应说明采样日期、地点、方法、样品来源、名称和数盐。5.2.3.3 接触粉尘职业人群健康状况的收集与调查健康状况调查资料的收集有两种情形,可依具体条件进行选择。a)职业健康检查:对在岗期间的接触粉尘的劳动者进行针对性的职业性健康检查。检查的内容、方法和诊断标准按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及GBZ72、GBZ 188中有关内容执行。既往职业健康检查资料的收集,即收集历年职业健康监护资料。要注意收集接尘作业史和既往病史。应详细记录接尘起止年、月,当调换T种或改变接触不同性质的扮尘作业时,要分别登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Z 210.2 2008 职业 卫生标准 制定 指南 部分 工作 场所 粉尘 接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