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50448-2008 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pdf
《GB T 50448-2008 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50448-2008 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pdf(3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S/N: 命统一书号:1580177 061 定价:10.00元9158 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B P GB/T 50448 - 2008 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Code for application technique of cementitious grout 2008 - 03 31发布2008 - 08 -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Code for application technique of cementitious grout GB/T 50448 - 200
2、8 主编部门:中国冶金建设协会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 0 0 8 年8 月1 日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 50448-2008 14.75旦16流动度初始值二,380二主340二,290二,270於二主650柑Cmm) 30min保留值二三340二,310二,260二,240* 二主550* 3h O. 13. 5 竖向膨胀率C%)24h与3h的膨胀O. 020. 5 值之差1d 关20.0抗压强度3d 二,40.0CMPa) 28d 二,60.0对钢筋有无锈蚀作用元泌水率C%)。注:1 表中性能指标均应按
3、产品要求的最大用水量检验;2 祷表示拥落度数值,柑表示胡落扩展度数值;3 水泥基灌浆材料类别的选择应按本规范第6章中的有关规定执行;4 快凝快硬型水泥基灌浆材料的性能指标除30min流动度(或明落度和胡落扩展度)保留值、24h与3h的膨胀值之差及24h内抗压强度值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外,其他性能指标应符合本表的规定;5 当N类水泥基灌浆材料用于混凝土结构改造和加固时,对其3h的竖向膨胀率指标不作要求;6 对用于冬期施工的水泥基灌浆材料的30min保留值和24h与3h的膨胀值之差不作要求。4. 1. 2 用于冬期施工的水泥基灌浆材料性能除应符合表4.1.1规 4 定外,尚应符合表4.1.2的规定。
4、表4.1.2 用于冬期施工的水泥基灌浆材料性能指标抗压强度比c%)规定温度了。R-7 R-7十28R-7十565 二,20二主80二,90一10二三12注:1R一7表示负温养护7d的试件抗压强度值与标准养护28d的试件抗压强度值的比值。2 R-7十28、R-7+56分别表示负温养护7d转标准养护28d和负温养护7d转标准养护56d的试件抗压强度值与标准养护28d的试件抗压强度值的比值,3 施工时最低温度可比规定温度低5C。4. 1. 3 用于高温环境的水泥基灌浆材料性能除应符合表4.1.1的规定外,尚应符合表4.1.3的规定。表4.1.3 用于高混环境的水泥基灌浆材料耐热性能指标使用环境温度C
5、C)抗压强度比C%)热震性(20次)1)试块表面无脱落,200500 二注1002)热震后的试件浸水端抗压强度与试件标准养护28d的抗压强度比c%)二主901.-4.2检验4.2.1 流动度的检验应按附录A.O. 2进行。4.2.2 拥落度和现落扩展度的检验应按附录A.O. 3进行。4.2.3 抗压强度的检验应按附录A.O. 4进行。4.2.4 竖向膨胀率的检验应按附录A.O. 5进行。仲裁检验应按附录A.O. 5规定的方法一:架百分表法进行。4.2.5 对钢筋有无锈蚀作用的检验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昆凝土外加剂GB8076中附录C的规定进行。4.2.6 泌水率的检验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海凝土拌合
6、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jT50080中5.1节的有关规定进行。浆体装入试样桶时不得振动或插捣。4.2.7 氯离子含量的检验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昆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T8077中第9章的方法进行。4.2.8 用于冬期施工的水泥基灌浆材料性能检验应按附录A.0.6 进行。4.2.9 用于高温环境的水泥基灌浆材料性能检验应按附录A.O. 7 进行。 6 5进场复验5. 1一般规定5. 1. 1 水泥基灌浆材料进场时应复验,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5. 1. 2 复验项目应包括水泥基灌浆材料性能和净含量。5. 1. 3 进场复验应由经国家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的检验单位按本规范第4章规定的检验方法进
7、行检验。5. 1. 4 复验性能指标应符合本规范第4.1节的相关要求。5. 1. 5 净含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每袋净质量应为25kg或50kg,且不得少于标志质量的99%; 2 随机抽取40袋25kg包装或20袋50kg包装的产品,其总净含量不得少于1000kg;3 其他包装形式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但净含量应符合上述原则规定。5.2 编号及取样5.2.1 水泥基灌浆材料每200t为一个编号,不足一个编号的按一个编号计,每一编号为一个取样单位。5.2.2 取样方法按现行国家标准水泥取样方法GB12573的有关规定进行。取样应有代表性,总量不得少于30kg。5.2.3 将样品混合均匀,用四分法,将
8、每一编号取样量缩减至试验所需量的2.5倍。5.3 试样及留样5.3.1 每一编号取得的试样应充分混合均匀,分为两等份。其中一份按本规范表4.1.1规定的项目进行检验,另一份应密封保存至有效期,以备有疑问时进行仲裁检验。5.4技术资料5.4.1 进场的水泥基灌浆材料应具有下列技术文件: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出厂检验报告。5.4.2 出厂检验报告内容应包括:产品名称与型号、检验依据标准、生产日期、用水量、流动度(或明落度和拥落扩展度)的初始值和30min保留值、竖向膨胀率、1d抗压强度、检验部门印章、检验人员签字(或代号)。当用户需要时,生产厂家应在水泥基灌浆材料发出之日起7d内补发3d抗压强度
9、值、32d内补发28d抗压强度值。 8 6工程设计6.1 地脚螺栓锚固6. 1. 1 地脚螺栓锚固宜根据表6.1. 1的规定选择水泥基灌浆材料。表6.1.1地脚螺栓锚固用水泥基灌浆材料的选择螺栓表面与孔壁的净间距(mm)1550 50100 100 水泥基灌浆材料类别E类、因类囚类、凹类N类6. 1. 2 螺栓锚固埋设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埋设深度不宜小于15倍的螺栓直径。6. 1. 3 基础棍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6.2二次灌浆6.2.1 二次灌浆除应满足设计强度要求外,尚宜根据灌浆层厚度按表6.2.1选择水泥基灌浆材料。表6.2.1二次灌浆用水泥基灌浆材料的选择灌浆层厚度(mm)水泥基
10、灌浆材料类别530 I类20100 H类80200 E类200 N类注:1 采用压力法或高位漏斗法灌浆施工时,可放宽水泥基灌浆材料的类别选择。2 当灌浆层厚度大于150mm时,可平均分成两次灌浆。根据实际分层厚度按上表选择合适的水泥基灌浆材料类别。第二次灌浆宜在第一次灌浆24h后,灌浆前应对第一次灌浆层表面做凿毛处理。6.2.2 设备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 9 6.3 混凝土结构改造和加固6.3.1 混凝土柱采用加大截面加固法加固时(图6.3.1),混凝土柱与模板的最小间距b不应小于60mm,应采用第凹类水泥基灌浆材料。6.3.3 混凝土柱采用干式外包钢加固法加固(图6.3.3),
11、角钢与模板的最小间距b不小于30mm、角钢与原混凝土柱的最小间距bz不小于20mm时,应采用第凹类水泥基灌浆材料。b1 b2 b川UU-12 4 图6.3.3混凝土柱外包钢法灌浆加固l 水泥基灌浆材料;2原混凝土柱;3一外包角钢6.3.4 混凝土梁采用加大截面法加固(图6.3.4) ,梁侧表面与模板之间的最小间距b不小于60mm或梁的底面与模板之间的最小间距b2不小于80mm时,应采用第凹类水泥基灌浆材料。3 2 6 图6.3.1混凝土柱加大截面法灌浆加固1 水泥基灌浆材料;2模板;3一新增箍筋;4原混凝士柱;5 原混凝士面;6一新增纵向钢筋6.3.2 泪凝土柱采用加钢板套加固(图6.3.2)
12、,原混凝土柱表面与外钢板套的最小间距b为1020mm时,宜采用第I、E类水泥基灌浆材料;最小间距b不小于20mm时,宜采用第E、皿类水泥基灌浆材料。3 3 二三斗11 bH川b忖川二三辛(a)混凝土梁侧面及底面(b)混凝土梁底面加大截面法灌浆加国加大截面法灌浆加固图6.3.4混凝土梁加大截面法灌浆加固1 原混凝土面;2水泥基灌浆材料;3原梁截面1 4 图6.3.2混凝土柱加钢板套法灌浆加固l一水泥基灌浆材料;2原混凝土柱;3一原混凝土面;4钢板套 11 10 6.3.5 楼板采用叠合层法增加板厚加固(图6.3.5),当楼板上层加固增加的板厚b不小于40mm或楼板下层加固增加的板厚bz不小于80
13、mm时,应采用第凹类水泥基灌浆材料。1 2 l / i/?/;r/.y/石丛叫3 (a)楼板上层加固2 3 - / 毛也?:九况/.I/.之/.7.h争d口?气占了4万乞吁吁1/ (b)楼板下层加国图6.3.5混凝土板叠合层法增加板厚灌浆加固I一水泥基灌浆材料;2原混凝土面;3一原混凝士楼板6.3.6 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出现的蜂窝、孔洞、柱子烂根的修补,灌浆层厚度不小于50mm时,应采用第凹类水泥基灌浆材料。6.4 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孔道灌浆6.4.1 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孔道灌浆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昆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环境类别分类,按表6.4.1的规定选择水泥基灌浆材料。表6.
14、4.1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孔道用水泥基灌浆材料的选择6.4.2 水泥基灌浆材料性能要求:1 氯离子含量不应超过水泥基灌浆材料总量的0.06%; 2 当有特殊性能要求时,尚应符合相关标准或设计要求。 12 7施工7.1施工准备7. 1. 1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应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控制和质量检验制度。灌浆前应有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技术方案,并经审查批准。7. 1. 2 灌浆施工前应准备搅拌机具、灌浆设备、模板及养护物品。7. 1. 3 模板支护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中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二次灌浆时,模板与设备底
15、座四周的水平距离宜控制在100mm左右;模板顶部标高应不低于设备底座上表面50mm(图7. 1. 3); 同Al 且凹2. 一险与一-3且./1J1.且产i)j.卡牛一-4阻庐4庐4户4户4头4头1,)q庐司步非井一-5图7.1.3模板支设示意图l 设备底座;2模板;3二次灌浆层;4一地脚螺栓孔灌浆层;5设备基础2 t昆凝土结构改造加固时,模板支护应留有足够的灌浆孔及排气孔,灌浆孔的孔径不小于50mm,间距不超过1000mm,灌浆孔与排气孔应高于孔洞最高点50mm。7.2拌和7.2.1 水泥基灌浆材料拌和时,应按照产品要求的用水量加水。7.2.2 水泥基灌浆材料宜采用机械拌和。拌和时宜先加入2
16、/3的水拌和约3min,然后加入剩余水量拌和直至均匀。若生产厂家对产品有具体拌和要求,应按其要求进行拌和。7.2.3 拌和地点宜靠近灌浆地点。7.3 地脚螺栓锚固灌浆7.3.1 锚固地脚螺栓施工工艺应符合附录B的要求。7.3.2 地脚螺栓成孔时,螺栓孔的水平偏差不得大于5mm,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50。螺栓孔壁应粗糙,应将孔内清理干净,不得有浮灰、油污等杂质,灌浆前用水浸泡812h,清除孔内积水。当环境握度低于50C时应采取措施预热,温度保持在100C以上。7.3.3 灌浆前应清除地脚螺栓表面的油污和铁锈。7.3.4 将拌和好的水泥基灌浆材料灌入螺栓孔内时,可根据需要调整螺栓的位置。灌浆过程中严
17、禁振捣,可适当插捣,灌浆结束后不得再次调整螺栓。7.3.5 孔内灌浆层上表面宜低于基础混凝土表面50mm左右。7.4二次灌浆7.4.1 二次灌浆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灌浆方法。工艺流程应符合附录C的要求。7.4.2 灌浆前,应将与灌浆材料接触的设备底板和混凝土基础表面清理干净,不得有松动的碎石、浮浆、浮灰、油污、蜡质等。灌浆前24h,基础混凝土表面应充分润捏,灌浆前出,清除积水。7.4.3 二次灌浆时,应从一侧进行灌浆,直到从另一侧溢出为止,不得从相对两侧同时进行灌浆。灌浆开始后,必须连续进行,并尽可能缩短灌浆时间。7.4.4 轨道基础或灌浆距离较长时,视实际工程情况可分段施工。7.4
18、.5 在灌浆过程中严禁振捣,必要时可采用灌浆助推器(图7.4.5)沿浆体流动方向的底部推动灌浆材料,严禁从灌浆层的中、上部推动。图7.4.5灌浆助推器7.4.6 设备基础灌浆完毕后,宜在灌浆后36h沿底板边缘向外切45。斜角(图7.4.6)。图7.4.6切边后示意图7.5 混凝土结构改造和加固灌浆7.5.1 水泥基灌浆材料接触的混凝土表面应充分凿毛。7.5.2 Y昆凝土结构缺陷修补,应剔除酥松的混凝土并使其露出钢筋,将修补区域边缘切成垂直形状,深度不小于20mm。7.5.3 灌浆前应清除所有的碎石、粉尘或其他杂物,并温润基层混凝土表面。7.5.4 将拌和均匀的灌浆材料灌入模板中并适当敲击模板。
19、7.5.5 灌浆层厚度大于150mm时,应采取相关措施,防止产生温度裂缝。7.6 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孔道灌浆7.6.1 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孔道灌浆方法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环境类别分类,符合表7.6.1 的规定。表7.6.1灌浆工艺的选择可采用压力法灌浆!宜采用压力法灌浆或真空压浆法灌浆|或真空压浆法灌浆.四、五应采用真空压浆法灌浆7.6.2 正式灌浆前宜选择有代表性的孔道进行灌浆试验。7.6.3 灌浆工艺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灌浆过程中,不得在水泥基灌浆材料中掺入其他外加剂、掺和料。7.7冬期施工7.7.1 日平均温度低于50C时应按冬期施工并符合下列
20、要求:1 灌浆前应采取措施预热基础表面,使其温度保持在100C以上,并清除积水;2 应采用不超过650C的温水拌和水泥基灌浆材料,浆体的人模温度在100C以上;3 受冻前,水泥基灌浆材料的抗压强度不得低于5MPa。7.8 高温气候环境施工7.8.1 灌浆部位温度大于350C,应按高温气候环境施工并符合下列要求:1 灌浆前24h采取措施,防止灌浆部位受到阳光直射或其他热辐射;2 采取适当降温措施,与水泥基灌浆材料接触的混凝土基础和设备底板的温度不应大于350C;3 浆体的入模温度不应大于30oC;4 灌浆后应及时采取保温养护措施。7.9常温养护7.9.1 灌浆时,日平均温度不应低于50C,灌浆完
21、毕后裸露部分应及时喷洒养护剂或覆盖塑料薄膜,加盖温草袋保持温润。采用塑料薄膜覆盖时,水泥基灌浆材料的裸露表面应覆盖严密,保持塑料薄膜内有凝结水。灌浆料表面不便浇水时,可喷洒养护剂。7.9.2 应保持灌浆材料处于温润状态,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o7.9.3 当采用快凝快硬型水泥基灌浆材料时,养护措施应根据产品要求的方法执行。7.10 冬期施工养护7.10.1 冬期施工,工程对强度增长无特殊要求时,灌浆完毕后裸露部分应及时覆盖塑料薄膜井加盖保温材料。起始养护温度不应低于50C。在负温条件养护时不得浇水。7.10.2 拆模后水泥基灌浆材料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大于200C时,应采用保温材料覆盖养护。7
22、.10.3 如环境温度低于水泥基灌浆材料要求的最低施工温度或需要加快强度增长时,可采用人工加热养护方式;养护措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的有关规定。 17 8工程验收8.0.1 工程验收除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灌浆施工时,以每50t为一个留样编号,不足50t时按一个编号计。2 以标准养护条件下的抗压强度留样试块的测试数据作为验收数据;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3 留样试件尺寸及试验方法应按附录A的相关规定执行。8.0.2 工程质量验收文件应包括水泥基灌浆材料的产品
23、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施工检验报告、施工技术方案与施工记录等文件。 18 附录A检验方法A.O.l 实验室的温度、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 温度应为20C:!:20C,相对湿度应大于50%。2 养护室的温度应为20C:!:1 C,相对湿度应大于90%;养护水的温度应为200C:!:1 oC ; 3 成型时,水泥基灌浆材料和拌和水的温度应与实验室的温度一致。A.0.2 流动度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 采用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搅拌,预先用潮湿的布擦拭搅拌锅和搅拌叶。2 首先将1800g水泥基灌浆材料倒入搅拌锅中,开机搅拌,在10s内加入计量好的拌和用水,按水泥胶砂搅拌机的固定程序搅拌24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50448 2008 水泥 灌浆 材料 应用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