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8096-1987 背负式喷雾喷粉机试验方法.pdf
《GB 8096-1987 背负式喷雾喷粉机试验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8096-1987 背负式喷雾喷粉机试验方法.pdf(2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GB 809687 本标准适用于配用离心式风机、气力输液(粉)的背负式喷雾喷粉机(简称背负机)。 1 总则 1.1 试验项目 本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包括下列三种试验: a.性能试验; b.田间生产试验 c.耐久试验。 1.2 试验用介质 1.2.1 性能试验及耐久试验(除喷粉试验外)用介质,均为常温常压下的空气及不含任何固体悬浮杂质的清水。 1.2.2 喷粉试验用介质为通过200目标准筛、无杂物的陶土粉,其含水率应小于4。 1.2.3 田间生产试验用介质,必须是按规定稀释后的农药液剂或粉剂。 1.3 试验用仪器设备,按有关标准定期标定合格,在试验报告中应注明精度等级。 2 性能试验 2.1 试验
2、目的:为考核背负机性能指标是否达到设计或改进的要求。 2.2 试验项目: a. 整机配套性能试验; b. 风机性能试验; c. 喷洒性能试验。 2.3 整机配套性能试验 2.3.1 试验目的为考核发动机、风机及主要喷洒部件的配套合理性与整机工作性能。 2.3.2 试验用仪器为转速仪、精密声级计、测振仪、油耗测定仪、秒表、温度计、风速仪等。 2.3.3 起动试验及试运转 试验在常温下进行,在规定的时间和次数内应能顺利起动,起动后允许作必要的调整,使机具正常运转。 2.3.4 整机调速性能试验 页码,1/25GB 809687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
3、bdD809600R.htm 整机呈背挂状态,喷管水平放置,其中心离地高1m。起动后,将手油门固定在包括怠速、标定转速、最高转速在内的57个位置,测定发动机转速、耗油率、距出风口0.5m处风速等参数。试验不少于3次,求其平均值,结果记入表1。 2.3.5 噪声试验 整机试验状态同2.3.4条,置于半径为50m的空旷地,背景噪声应小于整机噪声10dB以上。试验时,将手油门固定在标定转速位置。 2.3.5.1 整机噪声测量 在发动机主轴水平面内,距背负机1.5m均匀分布48个测点,测量A计权声压级(或同时测量C计权声压级)。 2.3.5.2 耳旁噪声测量 在背负机背垫平面中轴上方、离地1.6m处,
4、模拟操作者人耳处,测量A计权声压级(或同时测量C计权声压级)。 以上两种测量每种不少于3次,求其平均值,结果记入表2。 2.3.6 振动试验 整机试验状态同2.3.4条。试验时将手油门固定在标定转速位置。用测振仪分别在满箱水、半箱水和空箱下测出 背垫上均匀分布69处的振动加速度值。试验不少于3次,求其平均值,结果记入表3。 2.4 风机性能试验 2.4.1 试验目的为考核风机的空气动力特性及所选取的工况特性。 2.4.2 仪器设备为测功机(或扭矩仪)、转速仪、标准节流装置、动压管、微压计、U型压力计、精密声级计、大气压力计、温度计、湿度计等,其精度应符合 GB 1236通风机 性能试验方法中规
5、定要求。 2.4.3 试验应测定并计算转速、轴功率、静压、动压、全压、风量、静压效率、全压效率、噪声、额定工况等参数。 2.4.4 试验应在室内台架上进行,试验用装置应反映风机实际使用状态,并同时读出各项参数。 2.4.5 试验时,记录环境空气状态参数:室温、大气压力、相对湿度等。试验结果应换算成标准吸气 状态:风机吸入口空气温度为20,绝对压力为101.3103Pa相对湿度为50,标准吸气状态下的空气 密度为1.2kg/m3。2.4.6 空气动力参数测定应采用出气法进行,风量测量应尽量采用孔板,试验装置应符合图1。当采用风室法时,其试验装置应符合图2。当采用动压管测量风量时,其试验装置应符合
6、图3。试验装置进、出口附近应无任何影响气流正常流动的障碍物。 2.4.7 试验风管应采用内表面光滑、截面积为风机出口截面积11.3倍的圆形直管。风机与页码,2/25GB 809687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dD809600R.htm试验风管之间应用扩散管连接,扩散管锥形扩散角应小于14。 图 1 1-气压计;2-温度计;3-试验风机;4-连接管;5-试验管路;6-压力计; 7-整流栅;8-温度计;9-孔板测定装置;10-节流器 图 2 1试验风机;2压力计;3风室;4金属网;5温度计;6试验管路; 7孔板测定装置;8整流栅;9辅助风机 页码,3
7、/25GB 809687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dD809600R.htm 图 3 1气压计;2温度计;3试验风机;4连接管;5试验管路;6压力计; 7整流栅;8动压管;9温度计;10节流器 2.4.8 整流栅栅格正方形边长 t为试验风管直径 D的1/41/6,整流栅的轴向长度 l应大于3 t,见图4。 图 4 2.4.9 风室为圆柱形,其直径应保证试验时风室内流速小于2m/s。稳流网线直径与网线间距之比在0.15左右。 2.4.10 静压孔应垂直风管内壁,交接处应平滑无毛刺,对称分布4点,如图5所示,并测取静压平均值。 页码,4/25GB 8
8、09687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dD809600R.htm 图 5 2.4.11 风量测量使用标准孔板时,取压方式采用角接取压法,必须符合图6规定。试验风管内径不小于50mm,孔板直径比 =d/D应在0.220.80范围内取大值,雷诺数 Re应在5103107范围内,孔板的设计计算及加工精度应符合GB 2624流量测量节流装置第一部分:节流件为角接取压,法兰取压标准孔板和角接取压标准喷嘴的有关规定。 注: D为试验风管内径, d为孔板开孔直径 页码,5/25GB 809687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
9、agbdD809600R.htm 图 6 1环室;2法兰;3孔板;4夹紧环 2.4.12 使用动压管时,其结构应符合图7要求。 页码,6/25GB 809687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dD809600R.htm 图 7 其头部外径应小于风管内径的3,测定点应在风管截面的纵向直径上,共10点,见图8。 页码,7/25GB 809687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dD809600R.htm 图 8 r1=0.316R; r2=0.548R; r3=0.707R; r4=0.837R; r5=0.949R
10、2.4.13 测量风机噪声时,声级计应安放在试验风管中心的水平面内,与风机轴线成45 夹角,距风机 进口1.5m处。试验时,记录A计权声压级(或同时测定C计权声 压级)。 2.4.14 试验前测试装置必须运转正常,并应保持整个气流系统的气密性。 2.4.15 试验在标定转速下进行。改变风量调节装置的位置,从全闭到全开,按风量均匀选取7点以上,其中最大风量工况的全压应低于最高全压,同时记录转速、静压、压差、噪声、平衡砝码重(或扭矩)等参数。再从全开到全闭,按上述要求试验。 2.4.16 试验结果记入表4,通过计算并换算成标准状态。绘制风机气动性能曲线,如图9。 页码,8/25GB 8096872
11、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dD809600R.htm 图 9 2.4.17 采用轴功率法确定整机工况点 整机呈喷雾或喷粉状态,测定轴功率,在风机气动性能曲线上求得工况性能,如图10。结果记入表5。 页码,9/25GB 809687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dD809600R.htm 图 10 2.4.18 压力计算公式: P=Pst+Pd(1) 式中: P 全压,Pa;Pst静压,Pa;Pd动压,Pa。(2)式中: Q流量,m3/s;A风管内截面积,m2;空气重度,N/m3;空气密度,kg/m3;g自
12、由落体加速度,m/s2。页码,10/25GB 809687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dD809600R.htm 用动压管时: 式中: Pd1、 Pd2、 Pdn为同一工况,动压管所测各点的动压值,Pa。 2.4.19 风量计算公式: 用孔板时: 用动压管时: 2.4.20 功率计算公式 用平衡电机时: (4)Pst=Pe+(4)式中: Pe压力计压力,Pa; 管路压力损失,Pa。0.025( La/D) Pd(5) 式中: La风机出口至静压孔中心的风管长度,m;D 风管内径,m。(6)式中: 孔板流量系数,由附录A选取; 空气膨胀修正系数,由附
13、录A选取;a孔板开口面积,m2;n孔板前侧的空气密度,kg/m3Pn孔板前、后侧面的压差Pa。(7)Nsh=( Ln/974)( G-G)(8) 式中: Nsh轴功率,kW;页码,11/25GB 809687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dD809600R.htm 用扭矩仪时: 式中: Nu全压空气功率,kW。 式中: Nst静压空气功率,kW。式中: A2喷洒部件出口处的面积,m2。2.4.21 效率计算公式 式中: 、 st、 gr分别为全压效率、静压效率、全机效率。 2.4.22 空气重度不同时的试验结果换算。 L 平衡臂长,m;n 转速,r/
14、min;G 平衡砝码重,N(kgf);G 空载平衡重,N(kgf)。Nsh=( n/9550)( F- F)(9) 式中: F扭矩,Nm;F 机械扭矩,N.m。Nu=QP/1000(10) Nst=QPst/1000(11) Nu2=QP2/1000(12) 式中: Nu2喷洒部件出口处的功率,kW;P2喷洒部件出口处全压,Pa。(13)=( Nu/Nsh)100(14) st=( Nst/Nsh)100(15) gr=( Nu2/Nsh)100(16) Q0=Q(17) P0=P( 0/)(18) N0=N( 0/)(19) 页码,12/25GB 8096872006-3-29file:/C
15、:InetpubwwwrootdatagbdD809600R.htm式中: Q0、 P0、 N0、 0、 0分别为标准状态下的流量、压力、功率、效率、空气重度。2.4.23 空气温度与大气压不同时的试验结果换算: 2.4.24 转速不同时的试验结果换算: 以上式中: Qsp、 Nsp、 sp、 Lsp分别为标定转速下的流量、压力、功率、效率、转速、噪声。 2.5 喷洒性能试验 2.5.1 试验目的为考核整机及喷射部件的各项喷洒性能。 2.5.2 主要仪器设备为转速表、风速仪、台秤、天平、秒表、测高仪、刻度显微镜、培养皿、皮尺等。 2.5.3 喷量及喷量均匀性试验 试验时,装满水(粉)的整机安放
16、在台秤上,将药液调节装置(或粉门)置于最大开度(或其它不同开度),测定整个喷洒时间内的喷量变化情况,测定点应包括开始与结束时间在内57点(结束时间指不能正常连续喷射时)。试验时喷管水平与垂直放置应分别进行,试验重复3次,按下式计算各点喷量,平均喷量及喷量均匀性,结果记入表6。 0=(20) Q0=Q( Pb/Pb0)( T0/T)(21) 式中: T0、 T分别为标准状态和实际状态的温度,K;Pb0、 Pb分别为标准状态和实际状态的气压,Pa。Qsp=Q( nsp/n)(22) (23)(24)sp=(25) (26)Qi=g/t(27) 式中: Qi 各点喷量,kg/min;g 测定点之间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8096 1987 背负 喷雾 喷粉机 试验 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