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8985-2003 潜水员供气量.pdf
《GB 18985-2003 潜水员供气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18985-2003 潜水员供气量.pdf(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GB 18985-2003 目次前言.皿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技术要求4.1 通风式潜水装具的供气流量.4.2 水面供气需供式潜水装具的供气流量.4.3 自携式潜水装具的供气流量4.4 引射再生式氮氧潜水装具的供气流量. 2 4.5 空气常规潜水作业所需气体量.2 4.6 氮氧常规潜水作业所需气体量.4 4. 7 饱和潜水作业所需气体量.7 附录A(资料性附录)常压下不同劳动强度时的氧耗量、二氧化碳产生量和通气量 . 14 附录B(资料性附录)潜水用氮氧混合气中氧含量上下极限值表15 附录口资料性附录)治疗用氮氧混合气中氧含量表16GB 18985-2003 前士-目
2、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本标准代替GBn268-19870技术内容和编写结构均有所改变。与原有标准有如下差异z本标准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及术语和定义,保留了原标准中的四种潜水装具的供气量和用轻、中、重三种劳动强度对供气流量进行划分的方法。修订中规定了使用不同潜水装具和采用不同潜水方法进行潜水作业的最大安全深度,规定了氮氧饱和时和氮氧饱和时饱和居住舱的加压方法,规定了氮氧饱和巡回潜水时潜水钟的加压方法,规定了氮氧饱和潜水备用的治疗用氮氧混合气的数量。修订中对原标准使用字母、换算系数和计算公式进行了一些删改,删除了一些实际使用价值不大的计算公式。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本
3、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提出。本标准由交通部救捞与水下工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2上海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荆岩林、张耀然、张国光、陆莲芳、高桂珍、帅开林、陈迈若。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n268一1987。皿GB 18985-2003 潜水员供气量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满足潜水员水下作业所需的最低呼吸用气体流量和完成潜水作业所需的最低呼吸用气体量。本标准适用于潜水员使用通风式、水面供气需供式、自携式或引射再生式氮氧潜水装具,呼吸压缩空气或人工配制的混合气(氮氧、氮氧或氮氮氧)进行常规或饱和潜水作业。潜水装具、供气设备等设计、制造可参考使用。2
4、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12552 产业潜水最大安全深度GB/T 17871 氮氧饱和或空气饱和-空气巡回潜水减压程序GB 18435 潜水呼吸气体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潜水员供气量amount of supply g:酣国fordivers 满足潜水员水下作业所需的最低呼吸用气体流量和完成潜水作业所需的最低呼吸用
5、气体量。3.2 呼吸混合气breathing mixture 潜水员用的人工配制的含有氧的两种以上气体成分的呼吸介质,常用的有氮氧、氮氧和氮氮氧混合气。3.3 常规潜水conventionaJ diving 潜水员在水下或高气压下暴露时间24h以内,机体各组织尚未被中性气体所饱和的潜水。根据呼吸混合气的不同,又可分为空气常规潜水和氮氧常规潜水等。4 技术要求4.1 通凤式潜水装具的供气流量按GB/T12552规定,使用通风式潜水装具进行空气潜水的最大安全深度为60m.使用通风式装具的潜水员在水下从事不同劳动强度作业时所需供气流量gQ.J qJ X (1, + 1 ) ql =一一且一C.一C.
6、 ( 1 ) ( 2 ) GB 18985-2003 式中-Q,广-通风式潜水装具的供气流量,单位为升每分(L/min),d一潜水作业水深,单位为米(m),(海水密度取1.03 g/cm,海水柱1m压强相当于0.01MPa) , do -静水压强每增加0.10MPa时的水深,10m; ql 头盔中二氧化碳的混合速率,单位为升每分(L/min),轻劳动强度:qI二65,潜水员下潜或水下阶段减压过程中均视为从事轻劳动强度作业;中劳动强度:ql=100, 重劳动强度:ql=190, q一一常压下潜水员从事不同劳动强度作业时的二氧化碳产生量,单位为升每分(L/min),参见附录A,C且一一头盔中允许的
7、二氧化碳浓度,单位为百分比(%),通常采用C.=1.5%,C,从贮气容器供给潜水员呼吸的压缩空气中所含二氧化碳浓度,单位为百分比(灼,按GB 18435规定,C.;0.05%(V/V)。4.2 水面供气需供式潜水装具的供气流量Q ) q2 X (1, + 1 ) ( 3 ) 式中2Q一-使用水面供气需供式潜水装具的潜水员在水下从事不同劳动强度作业时所需供气流量,单位为升每分(L/min), d、d。一同式(1)。q2-一常压下潜水员从事给定劳动强度作业时的通气量,单位为升每分(L/min),参见附录A,轻劳动强度:q2=30,潜水员下潜或水下阶段减压过程中均视为从事轻劳动强度作业;中劳动强度,
8、q2=40,重劳动强度:如=65。4.3 自携式潜水装具的供气流量按GB/T12552规定,使用自携式潜水装具进行空气潜水的最大安全深度为40m。自携式潜水装具的供气流量同水面供气需供式潜水装具的供气流量。4.4 .11射再生式氮氧渭水装具的供气流量按GB/T12552规定,使用引射再生式氮氧潜水装具潜水的最大安全深度为120m.引射再生式氮氧装具的供气流量gQ.,注以(1,+1).( 4 ) 式中:Q,-使用引射再生式氮氧潜水装具的潜水员在水下从事不同劳动强度作业时所需供气流量,单位为升每分(L/min), d、do同式(1), q,二一使用引射再生式氮氧潜水装具的潜水员常压时从事不同劳动强
9、度作业时的耗气量,单位为升每分(L/min),轻劳动强度:q,=15,潜水员下潜或水下阶段减压过程中均视为从事轻劳动强度作业;中劳动强度,q,=30,重劳动强度,q,=45.4.5 空气常规潜水作业所需气体量潜水作业过程包括潜水员下潜、水下作业、水下阶段减压和水面减压。4.5.1 潜水作业过程所需空气量潜水作业过程所需空气量=GB 18985-2003 Vd = Q, X N X t X 10-3 ( 5 ) 式中=Vd一一空气潜水作业过程所需空气量,单位为立方米(旷);Q,一一使用某种潜水装具的潜水员在水下从事不同劳动强度作业时所需供气流量,单位为升每分(L/min) ,按式(1)、式(3)
10、计算gN 潜水人次gt 供气时间(不包括水面减压所需时间),单位为分(min)。4.5.2 水面减压所晴空气量水下作业后实施水面减压所需空气量g几=VdX去XNd式中zV一一减压过程中进行水面减压时所需空气量,单位为立方米(旷);Vd 加压舱容积,单位为立方米(m3); P1 水面减压时加压舱的最大相对压强,单位为兆帕(MPa); P。常压的压强,0.10MPa; 凡水面减压次数。4.5.3 水面吸氧减压所帽氧气量Vq1 = qOl X (去+中叭队X10-3 式中gV,I一一减压过程中进行吸氧减压时所需氧气量,单位为立方米(m3);qOI 常压下潜水员的静息通气量,单位为升每分(L/min)
11、,参见附录AR 吸氧减压时加压舱的平均相对压强,单位为兆帕(MPa); P。同式(6); tl 需吸氧减压的时间,单位为分(min);m 需吸氧减压的潜水员人次。4.5.4 保持贮气容器一定供气剩余压强所需气体量4.5.4.1 保持空气贮气容器一定供气剩余压强所晴空气量式中zI d , , , P,I V,=VIXi+1十舌)V3 为保持空气贮气容器一定供气剩余压强所需空气量,单位为立方米(m3);V一一空气贮气容器总容积,单位为立方米(旷); d、dO-同式。),P 空气贮气容器中必须保留的剩余压强,单位为兆帕(MPa); P, 同式(6)。4.5.4.2 保持氧气贮气容器一定供气剩余压强所
12、需氧气量IP, . , P, Vqz=Vd lt+1+zf) 式中zV,2一-一为保持氧气贮气容器一定供气剩余压强所需氧气量,单位为立方米(m3);( 6 ) .( 7 ) .( 8 ) .( 9 ) GB 18985-2003 V,一一氧气贮气容器总容积,单位为立方米(旷),P2一一同式(7), Po -同式(6), P,一一氧气贮气容器中必须保留的剩余压强,单位为兆帕(MPa)。4.5.5 气体总贮备量4.5.5.1 空气总贮备量V , = K, X (Vd十V2+V,)式中V,-空气常规潜水作业所需空气总贮备量,单位为立方米(m),K, 计算常数,取2,Vd 同式(5), V2-一同式(
13、6), V 同式(8)。4.5.5.2 氧气总贮备量式中=V, = K 2 X (V十V,)V,一一空气常规潜水作业所需氧气总贮备量,单位为立方米(m),K2一一计算常数,取1.5 , V 同式(7), V,2一一同式(9)。4.6 氮氧常规潜水作业所需气体量4.6.1 使用引射再生式氮氧潜水装具进行潜水作业所需气体量4.6.1.1 潜水作业过程所需氯气量飞=以乙X(去十1)X们QX T b X Co + q, X To X (去+仆NX10 ( 10 ) ( 11 ) ( 12 ) 式中V,3 所需氧气量,单位为立方米(m),q,一一一见式(4),取15L/min, Td一一下潜时从开始吸氮
14、氧混合气到作业深度所用时间,单位为分(min), d, 下潜时从开始吸氮氧混合气到作业深度的平均水深,单位为米(m),do一一同式。),Co一一呼吸用氮氧混合气中氧浓度,单位为百分比(%),参见附录B,。一同式(4), Tb 水下作业时间,单位为分(min);T。从换吸氧气减压到减至常压的时间,单位为分(min); d2一一从换吸氧气减压到减至常压的平均水深,单位为米(m);N一一同式(5) 4.6. 1. 2 潜水作业过程所需氯气量V , = q, X T d X (去+中。,X凡+们孔X(去+仆NX (1 - Co ) X 10-3 .( 13 ) GB 18985-2003 式中sVI
15、所需氯气量,单位为立方米(m);的见式(4),取15L/min; Td、矶、Tb、Co见式(12); do-同式(1); Q., 同式(4), T从开始离底到换吸空气时所用时间,单位为分(min);d,-一从开始离底到换吸空气时的平均水深,单位为米(m);N 同式(5)。4.6. 1. 3 潜水作业过程所帽空气量I d. , , , d5 , , I V = Q, X I I + 11 x T十1 + 11 X T.2 Ix N x 10- ( 14 ) 0 . . L飞do -,飞do. -,鹏式中2V 所需空气量,单位为立方米(m),q,一一见式(4),取15L/min; 4 下潜开始到换
16、吸氮氧混合气时的平均水深,单位为米(m);d o 同式。hT一一下潜开始到换吸氮氧混合气时所用时间,单位为分(min), d5 从换吸空气减压到换吸氧气减压时的平均水深,单位为米(m),T一一从换吸空气减压到换吸氧气减压时所用时间,单位为分(min);N 同式(5)。4.6. 1. 4 氧气总贮备量V ,h =K2 XV 式中sVqh-一一使用引射再生式装具进行氮氧常规潜水氧气总贮备量,单位为立方米(m);K2 同式(11); v 同式(12)。4.6. 1. 5 氯气总贮备量Vb = K 2 XViI 式中zV一一使用引射再生式装具进行氮氧常规潜水氯气总贮备量,单位为立方米(m);K2一一同
17、式(11); V iI 同式(13)。4.6. 1. 6 空气总贮备量V ,h =K, XV 式中V一一-使用引射再生式装具进行氮氧常规潜水空气总贮备量,单位为立方米(m);K,一一同式(10);V一同式(14)。4.6.2 使用水面供气需供式潜水装具进行潜水作业所需气体量4.6.2.1 漏水钟加压到作业深度压强所需空气量几=V b X (1-, + 1) X Kc ( 15 ) .( 16 ) . ( 17 ) . ( 18 ) GB 18985-2003 式中gV一所需空气量,单位为立方米(m3);Vb一潜水钟容积,单位为立方米(旷);d、d。一一一同式(1); Kc-潜水钟潜水次数。4.
18、6.2.2 潜水作业过程所需氧气量V,4 = Q2 X (1;十中以Co十川(去十1)X牛式中V一一所需氧气量,单位为立方米(m3);。2一一|司式(3); d、do同式(1); t2 氮氧混合气供气时间,单位为分(min);Co一一同式(12); q、P2、L一一间式(7); Po一同式(6); N一一同式(5)。4.6.2.3 潜水作业过程所需氯气量V2 =Q2 X (1;十1)X t 2 X N X (1 - Co ) X 10-3 式中zV 所需氮气量,单位为立方米(m3);Q 同式(3); d、d。同式。);t2一一同式(19); N一二同式(5); C, 同式(12)。4.6.2.
19、4 甲板加压舱加压到与潜水钟对接时的相对压强所需空气量Vd=VD EXKc 式中V,.一一所需空气量,单位为立方米(m3);VD 甲板加压舱容积,单位为立方米(m);P3一一甲板加压舱加压到与潜水钟对接时的相对压强,单位为兆帕(MPa); P。同式(6); Kc 同式(18)。4.6.2.5 氧气总贮备量V = K , xV 式中.V一一使用水面供气需供式装具进行氮氧常规潜水氧气总贮备量,单位为立方米(旷);K , 同式(11); ( 20 ) . ( 21 ) ( 22 ) GB 18985-2003 V ,. 同式(9)。4.6.2.6 氯气总贮备量Vi, = K , XV 式中zV,-使
20、用水面供气需供式装具进行氮氧常规潜水氮气总贮备量,单位为立方米(m);K2 同式(11); V2 间式(20)。4.6.2.7 空气总贮备量V = K 1 X (VS +V,) 式中zV 使用水面供气需供式装具进行氮氧常规潜水空气总贮备量,单位为立方米(m3);K1 同式(0); V ,S 同式(8); V一一一同式(21)。4. 7 饱和潜水作业所需气体量4.7.1 空气饱和潜水作业所需气体量按GB/T12552规定,空气饱和潜水的最大安全深度为15m。4.7. 1. 1 建立空气饱和居住环境所需空气量V C7 =VbX去式中V 建立空气饱和居住环境所需空气量,单位为立方米(m3);Vh 饱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18985 2003 潜水员 气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