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 T 1876-2007 医学媒介生物标本采集、制作及保存规程.pdf
《SN T 1876-2007 医学媒介生物标本采集、制作及保存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N T 1876-2007 医学媒介生物标本采集、制作及保存规程.pdf(2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 1876-2007 医学媒介生物标本采集、制作及保存规程Rules of collecting, making and preserving for specimen of medical vectors 2007-04-06发布2007-10-16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SN/T 1876-2007 目次I 1 范围2 要求3 对象4 准备.5 标本采集6 标本制作7 标本保存8 资料整理、统计和分析附录A(规范性附录)鼠类标本采集、制作4附录四规范性附录)蚤类标本采集、制作附录C(规范性附录)蚊类标本采集、制作附录D(规范
2、性附录)蝇类标本采集、制作.附录E(规范性附录)蝉类标本采集、制作四附录k规范性附录)蜗类标本采集、制作. . . . . . . . . . . . . . . . 14 附录G(规范性附录)茧蝶标本采集、制作附录H(规范性附录)蝶类标本采集、制作附录l(规范性附录)呐类标本采集、制作.附录J(规范性附录)蛇类标本采集、制作附录K(规范性附录)国境口岸xxxx标本采集记录表.SN/T 1876-2007 目。吕本标准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附录I、附录J、附录K均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
3、河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俊成、聂维忠、李德昕、王海军、汪仁杰、刘恩东、郑剑宁、丛武春。本标准系首次发布的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 1876-2007 医学媒介生物标本采集、制作及保存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学媒介生物标本采集、制作和保存的方法、程序。本标准适用于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对医学媒介生物标本采集、制作和保存工作。2 要求2.1 标本保存场所要求标本保存场所应保持干燥、通风、阴凉、避光,避免阳光照射;可安装空调和去湿机保持适宜温湿度(温度保持50C250C,相对湿度保持在45%55%)防湿防
4、潮p放置防腐防蛙药物防霉防虫;标本柜密封良好;元活动物存在。2.2 标本保存要求应建立完整的标本档案。标本应记录完整,应按照不同类别和保存要求分别置于专门的标本盒和标本柜/架内保存,定期检查。标本柜和标本盒应做到防潮、防蛙、防震、防尘等四防要求。模式标本和陈列标本分开保存。模式标本专室或专柜保存,专人负责,严格管理,不对外陈列展示,特殊情况经相关人员许可后方准取出检视,不准带出标本室。3 对象本标准所包含的医学媒介生物种类为:鼠类、蚤类、蚊类、蝇类、蝉类、蜗类、蛮蝶、朦类、蚓类和蛇类。4 准备4.1 成立工作小组工作小组人数根据需要而定,参加人员应了解医学媒介生物形态结构和生态习性的基本知识、
5、标本采集、制作和保存的相关技能和要求及必要的个人防护知识和技能。由一名熟练掌握专业技术的人员担任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和对小组成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4.2 制定工作方案根据国境口岸内拟监测采集不同种类医学媒介生物的地区及周边区域的地理环境、生态环境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包括工作内容、范围、时间、地点、方法、工具等。4.3 工具和用品准备4.3. 1 标本采集工具和用品4.3. 1. 1 一般工具和用品GPS子持机、海拔仪、望远镜、放大镜、照相机、录像机、计算器、温湿度计、水温仪、水流速仪、风速仪、照度仪、pH值试纸/pH值测定仪、手电筒、记录表、标记笔、在盘、卷尺、不锈钢米尺、摄子、平皿、毒瓶、指型
6、管/小玻瓶、放大镜、乙酷/三氯甲皖、敌百虫、气雾杀虫剂、酒精、吸管、胶布、棉花、纸盒、软纸、塑料袋、昆虫采集包、交通工具及其他用品。根据监测采集医学媒介生物不同种类增减相应工具和用品。4.3. 1. 2 鼠类标本采集工具和用品捕鼠笼、鼠夹、卵圆钳、诱饵、鼠袋、粘鼠板。4.3. 1. 3 蚤类标本采集工具和用品鼠袋、熏鼠箱、探蚤棒、集蚤器、白搪瓷盆、粘蚤纸、毛刷、筐子、毛笔。SN/T 1876-2007 4.3. 1. 4 双翅目昆虫标本采集工具和用品昆虫采集网、诱蚊灯、诱蝇笼、吸蚊枪、铁锹、诱饵、小在盘(盛放诱饵)、白搪在盘、水勺、水盆、吸管、水桶、蚊类饲养笼、糖水、棉签、刀片、高筒雨靴。4.
7、3. 1. 5 蝉瞒标本采集工具和用品布旗、电热集蜗器、集蜗器、暖瓶、毛笔、筐子、鼠笼、鼠袋、自搪瓷盆。4.3. 1. 6 董蝶标本采集工具和用品诱萤蝶盒/瓶、诱饵、粘蝉纸、塑料袋。4.3.2 标本制作工具和用品4.3.2. 1 标本制作工具解剖镜、显微镜、放大镜、解剖针、解剖台、解剖板、展翅板、白搪在盘/不锈钢盘(盘内可将解剖板放入)、白搪瓷盘、白搪瓷脸盆、大头钉/昆虫针、三级板、慑子、剪刀、子术刀、持针钳、手术缝合针、眼科手术器械、酒精灯、小烧杯、酒精灯架、各型吸管、干燥器、回软器、恒温烘干箱、筐子、毛笔、毛刷、直尺、卡尺、小台秤、天平。4.3.2.2 标本制作用品标本盒、标本瓶、平皿、广
8、口磨砂瓶、小磨砂瓶、吸管、指型管/小玻瓶、软木块、载玻片、盖玻片、胶布、棉花、塑料泡沫板、标签、白色纸卡、白纸、铅笔、脱脂记录表、标记笔、4号铁丝、细线绳、线、义眼、标本固定支架。4.3.2.3 标本制作药剂阿拉伯树胶、加拿大树胶、分析纯石炭酸、10%氢氧化押/氢氧化纳、酒精(浓度分别为50%、70%、95%和100%)、甘油、5%10%甲醒、蒸馆水、1%冰乙酸、石炭酸、二甲苯、丁香油、无色指甲油、防腐剂(毗霜膏)、双氧水、滑石粉、沸水。4.3.3 标本保存工具和用品4.3.3. 1 标本保存工具和用品标本柜、标本架、鼠类固态标本盒、鼠类生态标本盒、头骨标本盒、针插标本盒、浸泡标本盒、胶粘标本
9、盒、标本瓶、指型管/小暖瓶、磨砂广口瓶、吸管、胶布、棉花。4.3.3.2 标本保存防腐药剂棒脑块、酒精、甘油、甲醒、敌敌畏、干燥剂。4.3.3.3 标本记录存档工具和用品电脑、!照相机、扫描仪、档案柜、文件夹、记录表、标签、标记笔及其他用品。4.3.4 个人防护用品紧口工作服、线子套、乳胶手套、防护镜、鞋、口罩、毛巾、肥皂、消毒剂、气雾杀虫剂及其他用品。5 标本采集5.1 采集范围国境口岸区域及其周边向外延伸500m2 000 m的邻近区域。采集范围可根据采集对象及口岸实际情况调整。5.2 采集方法根据拟采集的医学媒介生物不同种类采用相应方法和技术对所选定的调查采集范围内进行水平分布调查、垂直
10、分布调查和生境调查,尽可能多地采集标本数量。鼠类标本采集见附录A,蚤类标本采集见附录B,蚊类标本采集见附录C,蝇类标本采集见附录D,牌类标本采集见附录E,瞒类标本采集见附录F,茧赚标本采集见附录G,朦类标本采集见附录H,内类标本采集见附录1,此类标本采集见附录J。5.3 填写记录表每次监测采集结束后均应填写规定的医学媒介生物监测采集记录表,按表内项目逐项填写,特别是2 生态学资料保证内容全面,准确无误。记录表见附录Kc6 标本制作6.1 选取标本SN/T 1876-2007 将采集的医学媒介生物进行简要分类计数,选取体形完整无损有代表性的医学媒介生物并进行相应的测量、称重及体表形态学描述记录后
11、制作标本。6.2 标本制作根据医学媒介生物不同种类采用相应方法和技术制作标本。鉴定后将编号、种名(包括拉丁名称)、采集地点、采集日期填入标签,固定于相应部位。鼠类标本制作见附录A,蚤类标本制作见附录B,蚊类标本制作见附录C,蝇类标本制作见附录D,蝉类标本制作见附录E,瞒类标本制作见附录F,茧蝶标本制作见附录G,朦类标本制作见附录H,内类标本制作见附录1,此类标本制作见附录J。6.3 填写记录表每次标本制作结束后均应填写规范的记录表,做到内容全面,准确无误。7 标本保存7.1 鼠类固态标本和生态标本保存固态标本鉴定后与头骨放入同一标本盒内再放入相应的标本柜内避光干燥保存,盒内放入适量棒脑块等防霉
12、防蛙药物保存,定期检查补充,防止霉变和虫蛙。生态标本保存同上。如发现虫虹,可采用蒸熏剂蒸熏除虫。7.2 针插标本保存针插标本鉴定后插入标本盒内再放入相应的标本柜内避光干燥保存,盒内放入适量棒脑块等防霉防蛙药物保存,定期检查补充,防止霉变和虫蛙。7.3 玻片标本保存玻片标本放入玻片标本保存盒内,放入相应标本柜内避光干燥保存。7.4 浸泡标本保存放入浸泡标本柜内避光保存,定期检查,补充或更换酒精甘油或甲醒溶液等保存液,保持标本完全浸泡于保存液中。7.5 胶粘标本保存同针插标本保存。8 资料整理、统计和分析8.1 资料整理在医学媒介生物鉴定结束后,根据医学媒介生物鉴定结果确定医学媒介生物种类、种群组
13、成、新种、媒介种、优势种群、常见种、稀有种和外来种,对新种和外来种进行生物形态学描述并请相关专家核定,列出国境口岸地区本次监测的医学媒介生物种类名表。8.2 统计和分析对各种资料记录表进行收集整理,并进行必要的技术统计分析。8.3 总结报告根据医学媒介生物鉴定结果分析情况,汇总有关数据图表,写出医学媒介生物标本鉴定总结报告。3 SN/T 1876-2007 附录A(规范性附录)鼠类标本采集、制作A.1 要求A.1.1 鼠类标本采集、制作时工作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防止被感染或鼠体外寄生媒介叮咬。A. 1.2 在鼠传疾病疫区采集鼠类标本时,工作人员须经过严格培训合格后方可进行工作。对采集到的鼠类标
14、本应妥善处理。A. 1.3 采集到的鼠类标本均应先行检查鼠体外寄生媒介后放入白布袋内带回冷冻或浸泡在酒精甘泊中暂时保存。A. 1.4 标本制作中所需的毗霜膏等剧毒药剂的使用保存应符合相应部门要求,应有完善的管理程序。A.2 标本采集A. 2.1 捕鼠笼诱捕法采用捕鼠笼诱捕法在室内外进行诱捕采集,将采集的鼠类用乙酷/三氯甲皖麻醉毒死后装入鼠袋内,做好记录和标记,然后带回实验室进行标本制作。A. 2. 2 捕鼠夹夹捕法和粘鼠板粘捕法对一些使用捕鼠笼诱捕法无法诱捕的鼠类和场所采用捕鼠夹夹捕法和粘鼠板粘捕法进行采集,将采集的鼠类装入鼠袋内,做好记录和标记,带回实验室进行标本制作。A. 2. 3 毒饵毒
15、杀法或蒸慧法选择国境口岸内或交通工具有鼠活动的场所采用毒饵或蒸熏剂蒸熏灭鼠,采集被杀灭的鼠类装入鼠袋内,做好记录和标记,带回实验室制作标本。A. 2. 4 填写记录表每次采集结束后均应规范填写鼠类监测采集记录表,按表内项目逐项填写,特别是生态学资料保证内容全面,准确无误。记录表见附录KoA.3 标本制作A. 3.1 选取标本在做好个人防护的条件下将采集的鼠类进行简要分类计数,检查采集体外寄生的蚤、蝉、蜗等媒介,进行测量后,剖开下腹部,彻底浸泡消毒48h以上,选取头骨、体形完整有代表性的鼠类测量记录性别、体长、尾长、耳长、后足长度和体重后制作标本。A. 3. 2 固态标本制作A. 3. 2.1
16、剥皮4 a) 将选好的鼠类标本放在解剖板上,在腹部正中皮肤上自外生殖器前(小型鼠类约1cm,大型鼠类Zcm)至胸软骨处下缘剪开一个纵切口,不剪开腹部肌肉部分;b) 用摄子夹住皮肤切开部分,以解剖刀背先自切口两侧,然后向后部轻轻剥离,使皮肤与皮下组织分离,至旺门处从皮肤内面把肠剪断;c) 脱出后腿,在腔骨上端剪断,留下腔骨;d) 将鼠尾基部自内侧剥脱1cmZ cm,用左手食指和中指夹住鼠尾剥脱出的根部,右手用慑子夹住鼠尾剥脱出的基部固定,左手用力抽出鼠尾椎骨;巳)翻脱鼠皮,脱出前腿,自挠尺骨近端剪断前腿,留下挠尺骨;f) 向前脱出头部,自耳基部割断外耳道,在眼部轻轻切开皮肤与眼相连的皮肤,直至将
17、鼻口相连SN/T 1876-2007 的皮肤完整剥离下来。A. 3. 2. 2 剔除肌肉和皮下脂肪用手术刀剔除腔骨和尺骨上的肌肉,刮去皮下脂肪,用石膏粉把所刮下的脂肪搓掉。A. 3. 2. 3 涂抹防腐剂用毛笔或小毛刷在皮肤内面和腔骨、尺骨上均匀涂上防腐剂,不留空白。A. 3. 2. 4 填充鼠体a) 选取一段比鼠尾长度长出1cm3 cm的4号铁丝,按照鼠尾椎的形状和长度缠绕棉花,其粗细程度较鼠尾椎稍细,均匀涂上防腐剂,插入鼠尾部。b) 选取一段比鼠体长度短1cm3 cm的4号铁丝,前端用棉花缠成鼠头大小形状,插入头部,后端与尾部铁丝相连。c) 向鼠体内填充棉花,至头部、四肢、背部与鼠体原来的
18、形状相似。四肢应填实,背部应填平。用线将腹部切口及口缝合起来。A. 3. 2. 5 整理外形用梳子将鼠体毛梳理平整,放在木板上,前足向前并行,爪向下,下顿紧贴前肢,后肢向后并行,后足腹面向上,鼠腹部紧贴木板,在左后肢上系上标签,用大头针或昆虫针固定四足在木板上在阴凉处晾干。A. 3. 2. 6 头骨标本制作自颈部剪下头骨放入烧杯内加水煮3min5 min取出,剔除肌肉,注意不要损坏骨悟部分;自枕大孔处将脑组织掏出;用双氧水进行漂白后在日光下晒干,与鼠体标本编为同一个编号保存。A. 3. 3 生态标本制作A. 3. 3.1 剥皮a) 前部过程同A.3. Z. 1 a)A. 3. Z. 1叶。b)
19、 将皮剥至颈部时,自枕骨后剪断颈部,将脑组织自枕大孔处掏出。A. 3. 3. 2 剔除肌肉和皮下脂肪及涂抹防腐剂同A.3. Z. Z和A.3. Z. 3 0 A. 3. 3. 3 填充鼠体a) 选取一段比鼠尾长度长3cm5 cm的4号铁丝,按照鼠尾椎的形状和长度缠绕棉花,其粗细程度较鼠尾椎稍细,均匀涂上防腐剂,插入鼠尾部。b) 选取一段比鼠体长度长3cm5 cm的4号铁丝,前端自枕大孔处插入头部。c) 选取比鼠前后肢长度长3cm5 cm的4号铁丝各2根,一端从前肢和后肢插入,自足掌穿出Z cm3 cm,另一端与尾部和头部铁丝相连。d) 向鼠体内填充棉花,至形状与鼠体原来的形状相似。用线将腹部切
20、口缝合起来。e) 将四肢所露出的铁丝一端固定在所选定的固定支架/支撑物上,将鼠形整理成所拟定的姿势,梳理好鼠毛,按上义眼,将标签系在左后肢上,放阴凉处晾干。A. 3. 4 浸泡标本制作对无需制成标本的可直接剖开鼠腹部,放入盛有75%酒精甘油或5%甲醒溶液的玻瓶内密封,加贴标签或用铅笔书写好标签放入瓶内后保存。A. 3. 5 鼠种鉴定对采获的鼠类进行鼠种鉴定,计数各鼠种数量,对非常见鼠种请专家指导鉴定。A. 3. 6 填写标签鉴定后将种名(包括拉丁名称)、性别、体长、尾长、耳高、后足长度、体重、采集地点、采集日期等填入标签。标签系在左后肢上。A. 3. 7 填写记录表每次标本制作结束后均应填写规
21、范的记录表,做到内容全面,准确无误。5 SN/T 1876-2007 B.1 要求附录B(规范性附录)蚤类标本采集、制作B.1.1 蚤类标本采集、制作时工作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防止被叮咬感染。B. 1.2 在鼠疫疫区采集蚤类标本时,工作人员须经过严格培训后方可进行工作。对采集到的蚤类标本应妥善保存处理。B.2 标本采集B. 2.1 宿主动物体外寄生蚤采集采集蚤类时工作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采用捕鼠笼捕捉活鼠或其他方法(如:鼠夹、挖洞、枪击等)捕鼠,每只鼠装入一个白色鼠袋,扎紧袋口,带回实验室,用乙酶/三氯甲:民麻醉后,在白搪瓷盘/盆中拣蚤,然后对仍停留在毛中的蚤类用毛刷或筐子仔细梳筐鼠体检蚤,均
22、装入盛有75%酒精的玻瓶内,做好记录和标记,留作标本制作。其他宿主动物体外寄生蚤可参照上述方法采集。B. 2. 2 宿主动物洞干蚤采集用探蚤棒探鼠洞,上下左右转动几次后慢慢拉出,边拉边用拣蚤慑将探蚤棒上的蚤类拣下,装入盛有75%酒精的玻瓶内,做好记录和标记,带回实验室进行标本制作。B. 2. 3 宿主动物巢穴蚤采集B. 2. 3.1 集蚤器采集法挖掘宿主动物巢穴,迅速将全部巢穴内容物及窝内浮士一起装入白布袋,做好标记,带回实验室将窝巢内容物倒入集蚤器进行检集,装入盛有75%酒精的玻瓶内,做好记录和标记,留作标本制作。B.2.3.2 清水漂浮法将窝巢内容物倒入白搪瓷盆内加水搅拌,待水面静止澄清后
23、,检查水面上的蚤类,装入盛有75%酒精的暖瓶内,做好记录和标记,带回实验室制作标本。B.2.3.3 直接检查法将窝巢内容物逐次倒入白搪在盆内直接进行检集。采集到的蚤装入盛有75%酒精的玻瓶内,做好记录和标记,带回实验室制作标本。B. 2. 4 室内游离蚤采集在室内布放粘蚤纸沾捕游离蚤,将沾捕到的蚤类用毛笔沾取酒精自粘蚤纸上取下,放入盛有75%酒精的玻瓶内,做好记录和标记,带回实验室制作标本。B. 2. 5 填写记录表每次采集结束后均应规范填写蚤类监测采集记录表,按表内项目逐项填写,特别是生态学资料保证内容全面,准确无误。记录表见附录K。B.3 标本制作B. 3.1 选取标本将采集的标本先做初步
24、鉴定,然后用酒精浸泡或选取有代表性的虫体完整的蚤制成玻片标本进行保存。6 SN/T 1876-2007 B. 3. 2 浸泡标本制作将采集的蚤类直接放入盛有75%酒精甘油的小玻瓶内密封,加贴标签或用铅笔书写好标签放入瓶内后保存。B. 3. 3 玻片标本制作a) 腐蚀:将蚤标本放入10%氢氧化饵或氢氧化纳榕液浸泡腐蚀,在室温下进行腐蚀1d3 d。见蚤体颜色由深棕色变为淡棕色,呈半透明时即可。如遇有的蚤刚吸过血,腹内留有血块,则可在解剖镜下用解剖针或昆虫针自蚤的第2、3腹节处刺破,加快腐蚀腹内残留物。b) 中和:将腐蚀好的蚤用蒸馆水冲洗2次,放入1%冰乙酸溶液中,中和作用时间约Zh。然后再用蒸锢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SN 1876 2007 医学 媒介 生物 标本 采集 制作 保存 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