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 T 1135.4-2006 马铃薯黑粉病菌检疫鉴定方法.pdf
《SN T 1135.4-2006 马铃薯黑粉病菌检疫鉴定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N T 1135.4-2006 马铃薯黑粉病菌检疫鉴定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 1135.4-2006 马铃薯黑粉病菌检疫鉴定方法Identification of Theca phora solani (Thirumalachar & 0 Brien) Mordue 2006-08-28发布061214000320 2007-03-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瘦总局前言SN/T 1135共分为四个部分:马铃薯癌肿病检疫鉴定方法;马铃薯黄化矮缩病毒检疫鉴定方法;一一马铃薯帚顶病毒检疫鉴定方法;一一马铃薯黑粉病菌检疫鉴定方法。本部分是SN/T1135的第4部分。本部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国家认证
2、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吴品珊、严进。本部分系首次发布的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 1135.4-2006 I SN/T 1135. 4-2006 马铃薯黑粉病菌检疫鉴定方法1 范围SN/T 1135的本部分规定了进境植物检疫中马铃薯黑粉病菌Thecaphorasolani (Thirumulachar &. OBrien)MordueJ的检疫和鉴定方法。本部分适用于来自马铃薯黑粉病发生国家和地区(参见附录A)的种用、食用和加工用等用途的马铃薯(Solanumtuberosum L. )的马铃薯黑粉病菌的检疫和鉴定。2 定义
3、和术语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SN/T1135的本部分。2. 1 抱子球spore ball 许多抱子紧密地集结成一团。2.2 抱子spore 真菌的繁殖体,包括从营养体直接产生的无性抱子和经过性结合和核相变化后产生的有性抱子,单细胞至多细胞以及多种形态,是真菌分类的主要依据。本部分所涉及的抱子是指马铃薯黑粉病菌的次生菌丝间的细胞形成的黑粉抱子,也称冬于包子。2. 3 块茎tuber 地下茎末端肥大成块状,适应贮藏和越冬的变态茎。其表面有许多芽眼,一般作螺旋状排列,芽眼内有芽。3 原理3. 1 分类地位马铃薯黑粉病菌Thecaphorasolani (Thirumulachar &. 0 Brie
4、n) Mordue = Angiosorus solani Thirumulachar &. OBrienJ属于真菌界(Fungi),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黑粉菌纲(Ustilaginomyce tes) ,黑粉菌目(Ustilaginales),球黑粉菌科(Glomosporiaceae),模抱黑粉菌属(Thecahora Finger huth)。3.2 寄主马铃薯黑粉病菌主要侵染马铃薯(Solanumtuberosum L. ) ,也侵染茄属(SolanumL. )中的其他一些种,包括Solanumandigenum , S. stoloniferum , S. aja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SN 1135.4 2006 马铃薯 黑粉病 检疫 鉴定 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