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8096-2011 木薯细菌性萎蔫病菌检疫鉴定方法.pdf
《GB T 28096-2011 木薯细菌性萎蔫病菌检疫鉴定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28096-2011 木薯细菌性萎蔫病菌检疫鉴定方法.pdf(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020.01 B 16 中华人民圭t./、52 和国国家标准GB/T 28096一2011木薯细菌性萎焉病菌检疫鉴定方法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 manihotis (Bondar) Vauterin et al. 2011-12-30发布数码防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瘦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2-06-01实施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木薯细菌性萎蔷病菌栓擅鉴定方法GB/T 28096-2011 峰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13)北京
2、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网址总编室:(010)64275323发行中心:(010)51780235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4峰开本880X 1230 1/16 印张0.75字数17千字2012年4月第一版2012年4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 1-44652定价16.00元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10107GB/T 28096-20门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SAC/TC271)提出并归口。本标
3、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伟东、封立平、刘福秀、韩玉春、周先超、粟寒、吴翠萍、王英超。I GB/T 28096-2011 木薯细菌性萎蔷病菌检疫鉴定方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植物检疫中木薯细菌性萎焉病菌的检疫鉴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木薯种子、苗木、种茎和其他繁殖材料中木薯细菌性萎焉病菌的检疫鉴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4789
4、.28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染色法、培养基和试剂3 木薯细菌性萎曹病菌基本信息中文名:木薯细菌性萎焉病菌(地毯草黄单胞杆菌木薯致病变种)。学名:Xanthomonas axonoodis pv. manihotis (Bondar) Vauterin, Hoste, Kersters &. Swings 1995。异名:Bacillusmanihotis Arthaud-Berthet and Bondar 1912 , Phytomonas manihotis (Berthet and Bondar)Viegas, Xanthomonas manihotis (Berthet and Bon
5、dar) Starr 1946 , Xanthomonas. camestris pv. manihotis(Arthaud and Bondar)Dye 1978. 病害英文名:bacterial blight of cassava, cassava bacterial blight。属原核生物界Procaryotes、变形细菌门Proteobacteria,)变形细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黄色单胞菌目Xanthomonadales、黄色单胞菌科Xanthomonadace挝、黄色单胞菌属Xanthomonas、地毯草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axonopodis.
6、 病菌的远距离传播主要靠带菌种子、苗木和种茎。绝大多数木薯病种子不表现任何症状,病菌以休眠状态存在于种子的胚部和种皮。木薯细菌性萎焉病菌的其他信息参见附录A.4 方法原理该病害症状、病菌生物学特性、生理生化特性、致病性测试和基因组DNA的特异性PCR检测是该病菌检测鉴定的依据。5 仪器和用具5. 1 仪器电子天平、实体显微镜、超净工作台、温控培养箱、高压灭菌锅、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PCR仪、电泳仪、紫外检测仪或凝肢成像系统、离心机、恒温水浴锅(30.C 95 .C)、超低温冰箱、普通冰箱、纯水机、涡旋振荡器、可调微量加样器。I GB/T 28096-2011 5.2 用具解剖刀、裁纸刀、量筒、
7、烧杯、培养皿、三角瓶、离心管、放大镜、手术剪、慑子、接种环等。6 化学试剂6. 1 试剂次氯酸铀(NaCIO)、磷酸二氢铀(NaH2P04)、70%乙醇、吐温-60、吐温80、淀粉、蔚糖、葡萄糖、果糖、海藻糖,PCR检测所需试剂(参见附录B)o6.2 培养基CTA和LPG培养基及配制见附录C)。7 检测鉴定7. 1 症状检查首先观察植株是否萎焉,接着仔细检查植株的嫩芽、茎、叶等各个部位,嫩芽、叶是否出现凋萎;叶片是否出现水渍状,晴绿色多角形的小斑,褐色或深褐色由黄晕围绕的不规则形的病斑,凋萎,干枯脱落;嫩茎和叶柄是否有水渍状,黑褐色下陷的病斑;横切茎干,检查其维管束组织是否变褐坏死、病部受挤压
8、后是否有菌服溢出。7.2 快速初筛对出现典型症状的植株直接进行病菌分离;对症状不典型或不明显的木薯种子、苗木和种茎应用PCR法进行快速初筛。从植物组织(种子或叶片或种茎)中抽提总核酸,用木薯细菌性萎焉病菌标准菌株作阳性对照,用地毯草黄单胞杆菌其他致病变种的标准菌株和健康植株抽提总核酸作阴性对照,用超纯水作为空白对照,进行PCR(方法步骤见附录C)检测分析。若PCR检测结果为阳性,继续进行7.3;若PCR检测结果为阴性,则可判定为未检出。7.3 病菌分离7.3.1 种子带菌的分离称取木薯种子样品20g,置于1%次氯酸铀溶液浸泡消毒2min4min,元菌水洗涤三次,然后将种子磨碎,装入一灭菌的三角
9、瓶中,加入100mL灭菌的0.1mol/L磷酸二氢铀缓冲液,混匀,250C下静置过夜,次日用该溶液在事先制备好的CTA平板培养基上划线,300C恒温培养48h后,检查并筛选培养基上的菌落。7.3.2 病组织(病叶或茎段)中病菌的分离将病组织切成3mm见方的小块,先用70%乙薛浸泡30s,捞出后用1%次氯酸铀溶液浸泡2min, 再用无菌水洗涤三次,最后把病组织置于消毒的小培养皿(直径6cm)中,加几滴元菌水,捣碎,静置10 min15 min,制成悬浮液,用接种环蘸取汁液在CTA平板上划线,300C下培养2d后,检查并筛选培养基上的菌落。GB/T 28096-20门7.3.3 形态特征病菌为革兰
10、氏阴性,菌体短杆状,大小(0.3rn-0.4rn)x (1.1rn-1.2rn) ,多数单个排列,少数3个-4个连接成短链。不产生芽抱,无英膜。鞭毛单根极生。在CTA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呈灰白色到奶油色,隆起,光滑,有光泽,边缘整齐,培养2d菌落直径可达1rnrn。开始时菌落透明,渐渐混浊不透明,最后变成表面有一层粘质的固体物。在LPG平板上恒温(27.C-28 .C)培养5d,菌落突起,表面光滑,乳白色,有光泽,菌落边缘完整,直径3rnrn-5 rnrn,粘稠。如果发现可疑的菌落,采用平板划线法,即用灭菌的接种环蘸取CTA平板上菌落后,在LPG平板上多次划线纯化,在30.C下恒温培养2d-4
11、d,纯化三次后进行鉴定。7.4 革兰氏染色按GB/T4789. 28中2.2的方法进行革兰氏染色反应。若染色结果为革兰氏阴性菌,则进行下一步检测。7.5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结合实验条件对分离菌株进行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应用微量发酵管对分离菌株进行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若分离菌株能水解吐温-60、吐温-80、淀粉、蔚糖、葡萄糖、果糖和海藻糖,液化明胶,强烈水解卵磷脂,使石器牛乳产碱、陈化,则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结果为阳性。应用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对分离菌株进行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按照微生物鉴定系统规定的操作方法进行,鉴定结果为木薯细菌性萎焉病菌,则判定该分离菌株的微生物鉴定系统的鉴定结果为阳性。7.6 P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28096 2011 木薯 细菌性 萎蔫 病菌 检疫 鉴定 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