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6802.1-2011 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通用规范.第1部分:通用要求.pdf
《GB T 26802.1-2011 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通用规范.第1部分:通用要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26802.1-2011 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通用规范.第1部分:通用要求.pdf(3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25.040.40 N 18 GB 和国国家标准-tf: /飞、中华人民GB/T 26802. 1-20门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通用规范第1部分:通用要求Industrial control computer system-General specification Part 1 : General requirements 2011-07-29发布2011-12-01实施数码防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GB/T 26802.1-2011 目次前言.III 引言.凹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34 工作环境条件45 设计要求46 技术
2、要求67 性能检验与系统评估198 标志、包装、贮存269 验收27附录A(规范性附录)污染等级和过电压类别.28 参考文献.29 图1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功能模型7图2系统特性.14 表1准确度等级8表2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噪声值四表3工业控制计算机功能模板模块的MTBF指标体系13表4工业控制计算机基本平台和设备的MTBF指标体系13表5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的MTBF指标体系u表6试验项目 n I G/T 26802.1-2011 前言GB/T 26802(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通用规范分为以下几部分:第1部分:通用要求;第2部分:工业控制计算机安全要求;第3部分:设备用图形符号;第4部分:文字符号
3、;第5部分:场地安全要求;第6部分:验收大纲。本部分是GB/T26802的第1部分。本部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4)归口。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重庆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研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施耐德电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北京研华兴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菲尼克斯电气有限公司、北京康拓科技开发总公司、罗克韦尔自动化研究(上海)有限公司、西南大学、中国计算机学会工业控制计算机专业委员会。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孙兰岚、唐怀斌、孙怀义。本部分参加起草人:陈志列、朱军
4、、杜佳琳、韩加圣、刘学东、刘永池、顾京明、窦连旺、刘朝晖、杜品圣、刘鑫、张伟艳、陈开泰、黄巧莉、刘枫、黄伟、李涛、吕静、杨孟飞。阳山G/T 26802.1-20门引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测量、监视和控制,现已扩展应用于各个领域。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的主要特点在计算机科学技术百科全书)(第二版)中将其概括为以下几点:高可靠性:要求在工业现场的恶劣环境条件(如高温、低温、高湿度、多粉尘、含腐蚀性气体、强电磁场干扰等)下,仍能可靠地连续运行。具有足够长的平均无故障时间。-易维护性:系统结构上便于故障诊断和维修。新一代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具有在线维护功能,能按自诊断结果自动切断故障部分,
5、可将故障模板或模块在线带电插拔更换。一一强实时性:有良好的实时性的检测输入、数据处理、通信、操作和控制。一一易扩展性:应用中容易变更控制方案、扩充控制回路数和功能。GB/T 26802的本部分是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的通用要求,是从系统整体出发,对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及各个组成部分提出规范性要求。在应用GB/T26802的本部分时,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的要求和规定,可直接采用本部分。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各组成部分如功能模板模块、工业控制计算机基本平台、总线接口等,还应同时采用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系列标准中相关标准的相关部分。N 1 范围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通用规范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26802.1-
6、2011 GB/T 26802的本部分规定了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的功能、设计要求、技术要求、性能检验与系统评估方法,以及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贮存和验收等。本部分适用于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26802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 2423.4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b交变湿热(12h+12h循环)(GB/T 2423.
7、4- -2008 , IEC 60068-2-30: 2005 , IDT) GB/T 2423.6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二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b和导则:碰撞(GB/T 2423. 6- 1995 ,idt IEC 68-2-29 :1 987) GB 3836. 1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GB3836. 1-2010, IEC 60079-0: 2007 , MOD) GB 3836. 2 爆炸性环境第2部分:由隔爆外壳d保护的设备(GB3836. 2-2010 , IEC 60079-1: 2007 , MOD) GB 3836. 4爆炸性环境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
8、(GB3836.4-2010 , IEC 60079-11: 2006 ,MOD) GB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4208-2008 , IEC 60529:2001 , IDT) GB 4793. 1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GB4793. 1-2007 , IEC 61010-1: 2001 , IDT) GB/T 4798.2-2008 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第2部分:运输(IEC60721-3亿:1997,MOD)GB/T 7353-1999 工业自动化仪表盘、柜、台、箱GB/T 9969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GB/T 13384 机电
9、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 15479- -1995 工业自动化仪表绝缘电阻、绝缘强度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17212 -1998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术语和定义(GB/T17212-1998, idt IEC 60902: 1987) GB/T 17214. 1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工作条件第1部分:气候条件(GB/T17214.1-1998 , idt IEC 60654-1: 1993) GB/T 17214. 3- 2000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工作条件第3部分:机械影响(idtIEC 60654-3: 1983) GB/T 17626.2- 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
10、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IEC61000-4-2:2001 , IDT) 1 GB/T 26802.1-2011 GB/T 17626. 3-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EC61000-4-3: 2002 ,IDT) GB/T 17626.4 -200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lEC61000-4-4: 2004 ,IDT) GB/T 17626.5 -200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IEC61000-4-5: 2005 , IDT) GB/T 17626. 6-200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
11、抗扰度试验。EC61000-4-6: 2006 , IDT) GB/T 17626.8-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CIEC61000-4-8: 2001 , IDT) GB/T 17626. 11-200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IEC61000-4-11: 2004 ,IDT) GB/T 17799. 2 电磁兼容通用标准工业环境中的抗扰度试验CGB/T17799. 2一2003,IEC 61000-6-2 :1 999 ,IDD GB 17799.3 电磁兼容通用标准居住、商业和轻工业环境中的发射标准(GB17799.3-2
12、001 , idt IEC 61000-6-3 :1 996) GB 17799.4 电磁兼容通用标准工业环境中的发射标准(GB17799.1- 2001;idt IEC 61000-6-4: 1997) GB/T 18271. 1-2000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通用性能评定方法和程序第1部分:总则(idtIEC 61298-1 ;1 995) GB/T 18271. 2-2000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通用性能评定方法和程序第2部分:参比条件下的试验(idtIEC 61298-2: 1995) GB/T 18271. 3 - -2000 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试验(idtIEC 61298-3: 199
13、8) GB/T 18272. 1-2000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法学(idtIEC 61069-1:1991) GB/T 18272.2 -2000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学(idtIEC 61069-2:1993) GB/T 18272.3-2000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性评估(idtIEC 61069-3: 19%) GB/T 18272.4一2006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词Z1-古(lEC61069-4: 1997 , IDT) GB/T 18272.5 2000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性评估(idtIEC 61069-5: 1994) GB/T 18272.6-2006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作性评估(l
14、EC61069-6:1998 ,IDT) GB/T 18272. 7-2006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性评估CIEC61069-7: 1999 , IDT) GB/T 18272.8-2006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关的系统特性评估(lEC61069-8:1999 ,IDT) 通用性能评定方法和程序第3部分:影响量影响系统评估中系统特性的评定第1部分:总则和方系统评估中系统特性的评定第2部分:评估方法系统评估中系统特性的评定第3部分:系统功能系统评估中系统特性的评定第4部分:系统性能系统评估中系统特性的评定第5部分:系统可信系统评估中系统特性的评定第6部分:系统可操系统评估中系统特性的评定第7部分:系
15、统安全系统评估中系统特性的评定第8部分:与任务无GB/T 18313 -2001 声学信息技术设备和通信设备空气噪声的测量(idtISO 7779: 1999) GB/T 21099. 1-2007过程控制用功能块第1部分:系统方面的总论(IEC/CDV61804-1: 2003 ,IDT) 2 G/T 26802.1-2011 GB/T 26804.1 -2011 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功能模块模板第1部分:处理器模板通用技术条件3 术语和定义3.1 3.2 3.3 3.4 GB/T 17212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26802的本部分。工业控制计算机industrial cont
16、rol computer 按常见工业现场条件设计,适用于工业实时检测、监视和控制应用的计算机。工业计算机industrial computer 见工业控制计算机(见3.1)。工业控制计算机基本平台industrial control computer basic platform 由机箱、电源、处理器模板和显示器、键盘/鼠标、通信接口、存储器等组成的集成环境。过程输入/输出通道process 1/0 channel 直接与过程相连的输入和输出功能部件的总称。这些功能部件将被测参数(例如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物位、成分、阀位、触点等)相对应的模拟量信号、数字量信号、开关量信号、脉冲量信号和频率
17、量信号等,转换为工业控制计算机所能接受的数字量信号输入,或把工业控制计算机输出的数字量信号转换成实现过程控制所需的相应信号。3.5 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industrial control computer system 由工业控制计算机和过程1/0通道、人机接口设备等组成,可对被控对象进行实时检测、监视、控制的计算机系统。3.6 3. 7 3.8 3.9 3.10 功能单元functional unit 能够完成特定任务的硬件实体、软件实体或软硬件实体。GB/T 20171J 设备device 独立的物理实体。具有在特定环境中执行一个或多个规定动作的能力,并由其接口分隔开。GB/T 20171
18、J 开放性open ability 具备开放系统功能的能力和实现系统开放的程度。系统评估assessment of a system 根据各种数据,判断系统是否适用于某一种或某一类特定使命。GB/T 18272J 系统特性评定evaluation of a system property 赋予系统特性定性的说明和(或)定量的值。GB/T 18272J 3 GB/T 26802.1-2011 3. 11 3. 12 3. 13 系统使命mission of a system 指定系统在规定的条件和时间内实现规定目标的活动总和。GB/T 18272J 功能性functionality 系统为执行测
19、量和控制任务,所提供的各种功能及其方便组合的程度。GB/T 18272J 功能安全functional safety 与受控设备和受控设备控制系统有关的整体安全的组成部分,它取决于电气/电子/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其他技术安全相关系统和外部风险降低设施功能的正确行使。3.14 3.15 3.16 GB/T 20438J 正常工作normal operating 测试产品性能时,在影响量的作用下(或作用后),产品运行正常,符合要求。平均可用度average availabiIity 系统能实现其功能的时间与预期的总工作时间之比。(电磁)发射(electromagnetic) emission
20、从源向外发出电磁能的现象。GB/T 4365J 4 工作环境条件4.1 工作气候条件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气候条件根据现场环境条件,在GB/T17214. 1标准中选择工作场所等级和气候参数。4.2 场地安全条件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安装场地必须具备安全条件。按照安装现场的安装类别应具备的安全要求由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系列标准场地安全要求规定。5 设计要求5.1 系统设计要求4 系统设计要求如下:a) 同一系列的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应满足标准化、系列化、模块化、组合化的要求,并考虑兼容性。b) 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采用开放性系统结构,应充分考虑功能单元,如功能模板模块通过总线连接并配置相应的软件组成基
21、本平台和设备,基本平台和设备通过通信系统连接并配置相应的软件构成系统的灵活性和集成性。c) 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设计应考虑系统的保密性、安全性、可靠性、可维护性及噪声的产生,根据系统需求采取必要的措施。d) 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应保证相关应用功能所要求的实时性,如实时输入、实时处理、实时传GB/T 26802.1-2011 输、实时输出和实时操作等。e) 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设计应考虑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的节能和环保要求。采用的材料、元器件、配套件和配套设备不论在正常工作条件,还是可能的故障条件下不会产生或导致产生污染。应合理控制系统运行中热量的产生和正确排放。f) 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设计应考虑电
22、磁兼容,满足对电磁发射限值的要求并具有要求的抗扰度能力。g) 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设计应充分考虑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价格比。h) 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采用的总线应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成为国际事实标准的测量与控制总线中选择,并应满足所选择总线的标准规范。5.2 硬件设计要求硬件设计要求如下:a) 选用的元器件、结构材料、印刷电路板材料、互连材料、工艺材料(如焊接材料等)等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并在生命周期内是环保的。b) 应进行可靠性、可维护性、安全性设计。对于高可靠性要求的系统,应采用冗余设计或/和容错设计。c) 对各种信号传输应有抑制干扰的措施。例如:输入/输出通道模板模块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抗共模和
23、串模干扰的影响。d) 进行逻辑设计时,对各种时序关系应留有适当的时间余量。e) 应考虑自检功能和保护功能。f) 插入总线插座的电路板接口外型尺寸应符合有关总线标准规定。所有接口要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国际标准。g) 应满足不同应用级别环境的要求,采取必要的设计手段,如热设计、振动与冲击隔离设计、电磁兼容性设计、腐蚀与防护设计等。5.3 软件设计要求软件设计要求如下:a) 对同一系列产品的软件应遵循系列化、标准化、模块化和向下兼容的原则;b) 配置的软件应与硬件系统的资源相适应;c) 软件应安全可靠,满足实时性要求;d) 便于掌握和操作;e) 对专用程序宜进行固化,并可升级。5.4 结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1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26802.1 2011 工业 控制 计算机系统 通用 规范 部分 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