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423.34-2012 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Z AD:温度 湿度组合循环试验.pdf
《GB T 2423.34-2012 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Z AD:温度 湿度组合循环试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2423.34-2012 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Z AD:温度 湿度组合循环试验.pdf(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19.040 K 04 道自3中华人民=H工/、和国国家标准GB/T 2423.34-2012/IEC 60068-2-38: 2009 代替GB/T2423. 34-2005 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Z/AD:温度/湿度组合循环试验En.viron.mental testing-Part 2 : Test methods-Test Z/ AD: Composite temperature/llmmidity cyclic test (IEC 60068-2-38: 2009 , Environmental testing-Part 2-38: Tests Test Z/ A
2、D:Composite temperature/humidity cyclic test,IDT) 2012-12-31发布2013-06-01实施f附t哈雪寸户叫蔬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夜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G/T 2423.34-2012月EC60068-2-38 :2009 目次TE41i咱i咱11i唱IndnLnLnLqandanA哇A哇叮tnxunnud分部成组的准标qa qL A哇。bT , 息息息信(信的的出录件用箱箱HHHH出给附文述应述验验测验环测给应性用概的描试试HU理检试循检应中料引明验验的热温度序处始件验后范告资性说试试箱湿低程程预初条试最规
3、报川围范般验酷验关验VZ范规-JJ试JJ严试JJJJJ相试们-Eqd9dAAA哇EU民URUEUEU=-A前12345678附G/T 2423.34-2012月EC60068-2回38:2009前言本部分为GB/T2423标准的第34部分,GB/T2423系列标准的组成部分见资料性附录NA。本部分按照GB/T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代替GB/T2423. 34-200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Z/AD:温度/湿度组合循环试验。本部分与GB/T2423. 34-200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z一一增加了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和第8章试验报告中应给出的信息气一一一原来的
4、第2章目的改为本部分的第1章拖围5一一原来的第1章导则改为本部分的第3章一般说明,并且文字叙述与原来有所不同z一-将温度容差单位C改为K; 在6.3中增加了对试验箱温度容差的要求;对第7章相关规范应给出的信息进行了修改,增加了相关规范应给出的内容信息。本部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EC60068-2-38: 2009(第2版)(环境试验第2-38部分z试验方法试验Z/AD:温度/湿度组合循环试验。与本部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zGB/T 2421. 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概述和指南(GB/T2421. 1-2008, IEC 60068-1:1988 , IDT)
5、GB/T 2423.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GB/T 2423. 3-2006,IEC 60068-2-78:2001 ,IDT) GB/T 2423.4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z试验方法试验Db:交变湿热(12h+12 h循环)(GB/T 2423.4-2008, IEC 60068-2-30: 2005 , IDT) 本部分与IEC60068-2-38: 2009 (第2版)相比,主要做了以下编辑性修改=一一删除了IEC60068-2町38:2009(第2版)的前言,增加了国家标准的前言s一增加了资料性附录GB/T2423标准的组成部分(见
6、附录NA)。本部分由全国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条件与环境试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的提出并归口。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z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重庆四达试验设备有限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部分主要起草人z许雪冬、朱建华、卢兆明、胡红晖、陈云生、吴坝。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zGB/T 2423. 34-2005; GB/T 2423.34-1986. I GB/T 2423.34-2012月EC60068-2-38: 2009 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Z/AD:温度/湿度组合循环试验1 范围
7、GB/T 2423的本部分提供了一种组合试验方法,主要用于元器件类试验样品,以加速方式来确定试验样品在高温/高湿和低温条件劣化作用下的耐受性能。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IEC 60068-1环境试验第1部分z概述和指南(Environmentaltesting-Part 1: General and guidance) IEC 60068-2-30环境试验第2-30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b:交变湿热(12h十12h循环)En vironmental
8、 testing-Part 2-30:Tests-Test Db:damp heat,cyclic (12 h+12 h cycle)J IEC 60068-2-78环境试验第2-78部分z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Environmentaltesting-Part 2-78:Tests-Test Cab:damp heat,steady state) 3 一般说明3. 1 试验概述试验Z/AD是温度/湿度组合的循环试验,用来揭示试验样品由不同于吸湿的呼吸作用导致的缺陷。本试验与其他湿热循环试验不同,由于下列原因提高了本试验的严酷等级za) 在给定的时间内有更多次数的温度变化或呼吸作用
9、;b) 温度循环变化范围更大sc) 温度循环变化的速率更高zd) 包含多次0C以下的温度变化。加速的呼吸以及吸附在试验样品缝隙中水分的结冰效应是本试验的基本特点。但要强调的是,只有缝隙足够大以致附着的水分能够渗人时,结冰效应才会出现,这种情形通常发生在金属组件密封处或引线端的密封处。冷凝的程度主要取决于试验样品表面的热时间常数。对于很小的试验样品冷凝可忽略不计,但对于大试验样品则是显著的。同样,具有较大带空气或气体空隙的试验样品,其呼吸作用将更明显,但同时试验的严酷程度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试验样品的热特性。3.2 试验的应用由于上述原因,推荐本试验方法只限于样品结构会产生湿热试验的呼吸和结冰效应
10、,并且其热特GB/T 2423.34-2012/IEC 60068-2-38: 2009 性与本Z/AD试验温度变化速率相适应的元器件类试验样品。对于存在细小裂纹或含有多孔材料的固体试验样品,例如塑料封装的试验样品,水汽的吸收或扩散起主导作用,最好采用恒定湿热,如IEC60068-2-78试验C进行试验。对于较大的试验样品,例如设备,或在循环的各阶段应保持热稳定的元器件,尽管IEC60068-2-30 试验Db在给定时间内循环次数少了以致加速程度投那么高,也应采用试验Db.在这种情况下,试验Db通常构成IEC60068-1规定的试验顺序的一部分。与其他湿热试验一样,本试验对试验样品可施加极化电
11、压或电负载。在施加电负载时,不能因试验样品的温度升高而影响试验箱的条件。综上所述,本试验显然不能和恒定湿热试验或交变湿热试验进行互换,也不能代替它们。试验程序的选择宜适当考虑试验样品的物理性能、施特性以及每一种特定情形下的主要失效机理类型。/-: . 4 试验箱的描述/ 着暴露于低温,两种暴露可在一个试验箱旗在两卡用湿热试验箱做低温试验,湿热试验箱应满足4.1的要求,且还应满足下列规定zD 在不超过30min内,温度能从25c士2K降至一10c士2K; 2) 试验样品的温度在一10c士2K能保持3h; 3) 在不超过90min内,温度能从一10c士2K升至25c士2K. 5严酷程度除非另有规定
12、,24h循环的次数应为10次。如果不是10次,相关规范应规定循环次数。2 GB/T 2423.34-20 12/IEC 60068-2-38: 2009 试验程序6 预处理(见圄1)60 20 10 100 90 80 70 50 40 30 这刨蹦茨E特6. 1 时间/h24 12 。60 57 53 50 倒凋40 30 20 干燥时间10 。3 时间/h预处理24 圄112 。GB/T 2423.34-2012月EC60068-2-38: 2009 除非另有规定,在湿热试验的第一次循环前,试验样品应处于不包装、不通电、准备使用状态,在IEC 60068-1规定的标准干燥条件下(温度55c
13、士2K,相对湿度不超过20%)放置24h。在初始检测前试验样品应在标准大气条件或相关规范规定的条件下达到温度稳定。6.2 初始检测按相关规范的要求对试验样品进行外观检查并进行电气和机械性能检测。6.3 条件试验总的温度容差士2K是考虑了测量的绝对误差、温度的缓慢变化以及工作空间内的温度变化而确定的。但是,为了维持相对湿度在规定且每容差范国内,在任意时刻工作空间内任何两点之间的温度差应维持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如果温度差超过川,温度条件就达不到要。为了维持规定的湿度,温度短时波动应维持在士0.5乒/三飞毛、4 试验样品应处于不包装、茶道电、准备使用状态,并按已知的正常状或相关规范的规定安放于湿b)
14、 分到保持为65c士2士3)%,直到循环试验开始后5.5 h止。c) 试验箱的温度在1.5 h2. 5 h内降至25c土2K。在此期间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0%96%范围内。d) 自循环开始后8h起,试验箱的温度应在1.5 h2. 5 h内应再连续升到65c士2K。在此期间相对湿度应保持为(93士3)%。e) 试验箱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分别保持为65c士2K和(93士3)%,直到循环试验开始后13.5 h止。f) 试验箱的温度在1.5 h2. 5 h内降至25c士2K。在此期间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0%96%范围内。g) 试验箱继续稳定保持为温度25c士2K,相对湿度(93士3)%,直到低温分循环开始或2
15、4h循环结束。GB/T 2423.34-2012月EC60068-2-38: 2009 低温分循环描述6.4.2 适用于前9次循环中的某5次循环,如图2所示。100 96 93 90 这倒剧灰白骨80 相对湿度不控制10 60 10 . 时间/hE f e d c 。10 。时间/h24 16 14 12 10 8 6 4 2 -10 拿* *这些点的时间容差为士5min.5 暴露于温热后暴露于低温圄2GB/T 2423.34-2012/IEC 60068-2-38: 2009 100 96 93 90 80 70 60 10 WAMm蹦灰导。时间/h24 22 20 18 16 14 12
16、10 8 6 4 2 E f e d c b a 70 60 40 30 20 50 HY倒揭10 时间/h24 22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暴露于温热后未暴露于低温在完成温度/湿度分循环的a-f后(见图2).试验箱应保持温度25c士2K、相对湿度(93士3)% .时间至少1h.最多不超过2h. 圄3a) 6 GB/T 2423.34-2012月EC60068-2-38: 2009 b) 然后降低箱温或将试验样品转移至另一低温试验箱内。如果采用两箱法,则转移时间应在5 min内。从循环开始后17.5h起,箱内温度应开始降温,并在循环开始后18h内降到-10 C士
17、2K。从循环开始后18h起,箱内温度保持为一10c士2K,持续时间3扎在整个低温分循环期间不规定相对湿度的要求。d) 从循环开始后21h起,箱内温度开始升温,并在循环开始后22.5 h内升至25c士2K (见图2)。如果采用两箱法,则试验样品的转移应在10min 15 min内完成。e) 箱内温度保持为25c士2K,直到24h循环结束。在此期间相对湿度应为(93士3)%。6.4.3 无低温暴露的24h循环描述适用于前9次循环中其余的衣循环见图白。飞、二温度/湿度分循环后,习科荧同,但在g段时箱内温度保持阳为2岛5C牡士2川K、相对帷橙盒为岳肌%仁,直酬到24h循环结柬。,在湿度和温度分循环结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2423.34 2012 环境 试验 部分 方法 AD 温度 湿度 组合 循环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257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