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27421-2015 移动式实验室 生物安全要求.pdf
《GB 27421-2015 移动式实验室 生物安全要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27421-2015 移动式实验室 生物安全要求.pdf(2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f.iiiiff:画院豆豆豆::.:ii.J町!且且tt悟,. .;圃飞:;:;.f:lr 囚市芸芸iii击,.:f!.:f.:f!;: 二一. : . . 咱;. r.;:段,、口组r:凹宁”会:;:. ,”旦飞.6-“;,;:,f.Jlle:“I古J飞;.;:,;飞一二ICS 13.100 c 5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27421-2015 生物安全要求移动式实验室. Mobile laboratories-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biosafety 2015-12-15实施2015-09-11发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窥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
2、理委员会飞,J向四川阳、MMZEn- 非去,、tJJBVJF贫民幅GM阳反GB 27421-2015 目次前言”.”.”.”.”.”.”. III 引言. N 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移动式实验室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5 移动式实验室的基本技术形式和安全防护水平分级.2 6 移动式实验室设计原则及基本要求“.“.“26.1 设计原则.2 6.2 基本要求.“.“.“.“.2 7 移动式实验室设施和设备要求“. 3 7.1 生物安全一级实验室.3 7.2 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4 7.3 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4 7.4 动物生物安全一级实验室.5 7.5 动物生物安全工级实验
3、室.5 7.6 动物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7.7 对从事无脊椎动物操作实验室设施的要求8 管理要求附录A(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与GB19489-2008的条款对照. 8 附录BC资料性附录移动式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行动计划与现场工作方案.9附录C(资料性附录)移动式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安全性能现场检测指南. 12 附录D(资料性附录)移动式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备件指南. 15 附录E(资料性附录)移动式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现场应急处置预案编制大纲. 18 参考文献. 21 I GB 27421-2015 前吉本栋准的第5.3条,第6.2.2条、第6.2.3条、第6.2.8条、第6.2.9条、第6.2.11条
4、,第7.1. 1条、第7.1.5条、第7.1.6条、第7.1.7条、第7.2.2条、第7.2.3条、第7.2.5条、第7.3.2条、第7.3.3条、第7.3.4条、第7.3.9条、第7.6.2条、第7.6.4条,第8.9条、第8.11条和第8.12条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本标准按照GB/T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鉴于移动式实验室是实验辜的一种类型,本标准是在GB19489 2008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的基础上,根据移动式实验室的特点提出的相关要求,本标准与GB19489-2008的条款对照见本标准附录A.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渺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
5、任。本标准由全国认证认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1)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E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天津国家生物防护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读兽医研究所、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北京国际医药促进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科技司、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本标准主要起草人z吕京、祁建城、赵四清、卢金星、吴东来、王荣、钱军、夏志平、陆兵、李文京、周永运、赵明、左建平、衣颖、生姓、史光华、何兆伟、王继伟、武桂珍、曲凤宏、宋桂兰、王玉民。阳皿GB 27421-2015 51 斗目同实验
6、室生物安全涉及的绝不仅是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个人健康,一旦发生事故,极有可能会给人群、动物或植物带来不可预计的危害。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或事故的发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重要的是实验室工作人员应事先了解所从事活动的风险并应在风险已控制在可接受水平的条件下从事相关的活动,实验室工作人员应认识但不应过分依赖于实验室设施设备的安全保障作用,绝大多数生物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是缺乏生物安全意识和疏于管理。移动式实验室的使用目的不同于固定实验室,为适应我国移动式生物安全实验室建造和管理的需要,促进发展,有必要制定本标准。根据调研,移动式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和开放或半开放饲养动物的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极为罕见,特殊性强,不
7、适于以国家标准的形式对其规范。因而,本标准的内容不包括对上述实验室的要求。IV GB 27421-2015 移动式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对一级、二级和三级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移动式实验室的设施、设备和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不包括对移动式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和开放或半开放饲养动物的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的要求。第6章以及7.1和7.2是对移动式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设施和设备的基础要求,需要时,适用于更高防护水平的移动式实验室。针对与感染动物饲养相关的实验室活动,本标准规定了对移动式实验室内动物饲养设施和环境的基本要求。需要时,7.3适用于相应防护水平的动物生物安全移动式实验室。本标准适用于涉及
8、生物园子操作的移动式实验室。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9489-2008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 14925-2010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3 术语和定义3. 1 3.2 3.3 3.4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移动式实验室mobile laboratory 可变换地点使用的实验室。定向气流directional airflow 流向受控制的气流。一级防伊屏障primary barrier 操作者和被操作对象之间的物理屏障或隔离。注g个体防
9、护装备也视为一级屏障在本标准中未说明时,一级屏障指生物安全柜或隔离器等防护设备二级防护屏障secondary barrier 公共环境和被操作对象之间的物理屏障或隔离。注,实验室的围护结构属二级防护屏障4 移动式实验室凤险评估及凤险控制4.1 应满足GB19489-2008第3章适用的要求。1 GB 27421-2015 4.2 应评估实验室移动方式和移动过程中的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4.3应评估环境对移动式实验室的风险不限于生物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4.4 应评估移动式实验室和实验活动对环境的风险(不限于生物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4.5 在维护、维修、改造实验室前后或其退
10、役前,应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4.6应依据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发布的病原微生物分类名录,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确定实验室从事的活动。5 移动式实验童的基本技术形式和安全防拚水平分组5.1 根据移动式实验室的移动模式分为自行式和运载式实验室,自行式实验室应具备机动行驶功能s运载式实验室应可借助运载工具实现移动功能。5.2 根据移动式实验室的一级防护屏障模式分为开放式、二级生物安全柜式和三级生物安全柜式实验室。开放式实验室不使用生物安全柜或等效装置g二级生物安全柜式实验室应配备等效于二级生物安全柜的一级防护屏障F三级生物安全柜式应配备等效于三级生物安全柜的一级防护屏障。5.3根据移动式实验
11、室的二级防护屏障模式分为自然通风式和负压通风式实验室,自然通风式实验室可设置通风窗或换气扇,不控制室内气压。负压通风式实验室应采用机械通风,应将室内气压控制为负压(相对于室外气压5.4 GB 19489 2008第4章对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的分级原则适用于对移动式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的分级。6 移动式实验室设计原则及基本要求6. 1 设计原则6.1.1 设计宗旨应以变换地点使用为目的,符合移动性的技术和材料要求,具备实验室的基本功能。6.1.2 应适用于快速反应行动,可按要求自行或被运达指定地点,并开展符合相应生物安全防护级别要求的实验活动。6.1.3 应安全、可靠、耐用、易用,符合生物安
12、全防护要求,满足职业卫生要求、环境保护要求和节能要求。6.1.4 如果适用,应满足GB19489的相应要求,6.1.5 涉及实验动物时,如果适用,应满足GB14925的相应要求。6.1.6 如果无特殊需求,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或标准对机动行驶装置或被运输装置的设计要求和制造要求。6.1.7 按照客户特定要求设计制造的移动式实验室,如果技术指标与国家相关规定或标准的要求冲突,应事先征询相关主管部门的建议,6.1.8 应安装行车定位系统和行车记录系统,6.2基本要求6.2.1 应易于自行到达或被运达指定地点。6.2.2 需运载部分应具有适宜的装卸、搬运和固定装置,满足搬运和运输工具的要求。宜设升降装
13、置及支撑轮,以便实现短距离移动。6.2.3 实验室和可拆卸部分的最大外廓尺寸宜参照国家对可移动设施的相关标准设计和制造6.2.4 应按模块化、集成化和标准化的原则和要求进行设计和选型,以保证通用性和易维护性。6.2.5 如果适用,应选用免维护器材。GB 27421-2015 6.2.6 设施设备的布局、作业空间、设备操作方式等应合理,以保证工作流程顺畅并符合人机工效学的原则和要求。6.2.7应保证所有维护卫作的可实施性,作业工位空间应适合人体量度、姿势及使用工具等的需求。如果选装机电设备,应不影响维修工作。6.2.8 宜考虑实验室的扩展性能,以易于和其他独立的设施组合连接,提高应用性。6.2.
14、9 水、电、气、暖、行驶等各系统应满足实验室运行的要求和相关的安全性要求,同时考虑移动式实验室的特殊要求。水、电、气等也可由外部来源输人,6.2.10 应有保证实验室内设施设备可靠固定的设计和措施。6.2.11 应保证所周设备迸出顺利如果有安全(逃生门窗),适用时,可兼作设备门6.2. 12 应保证消防、防电击、防雷击、抗振动与冲击、电磁兼容等的设计符合相关要求。6.2.13 实验室布局应方便人员紧急出人,出人路径复杂的实验间应设置独立的安全(逃生门(窗)。6.2.14 实验室的可靠性应适应移动需求和环境变化。6.2.15应根据实验室拟工作地区,设定其对道路和自然条件等适应性的要求且不应低于国
15、家相关标准的规定,包括(不限于以下因素za) 道路和地面zb) 温度zc) 湿度Fd) 气压Fe) 风力5f) 日晒zg)雷电sh) 冰雪pi) 雨雹sj) 沙尘Fk) 烟雾(包括盐第); l) 有害生物(如z真菌、节肢动物、啃齿动物等。6.2.16 应配备满足现场使用、维护及维修需要的原理圈、操作说明、维修手册和安全手册等文件。6.2.17 自行式实验室应配备机动行现部分的相关文件,符合6.2.16的要求。6.2.18 适用时,应配备移动式实验室良好操作规范、现场应急处置预案等文件。7 移动式实验室设施和设备要求7.1 生物安全一级实验童7. 1. 1 实验室可由单个实验间组成。一级防护屏障
16、模式可以为开放式,但应以风险评估为依据,包括对实验质量控制要求的内容。7.1.2 实验室固定设备、台柜、壁柜应坚固并与舱体可靠连接,连接处应圆滑,便于清洁。7.1.3 在实验室移动时,应有可靠机制和措施固定仪器设备、实验器材和座椅等物品。7.1.4 实验室的高度应满足设备安装要求,应有维护和清洁空间。7.1.5 实验室应通风如果用自然通风,可设置可开启的窗户和或换气扇,可开启的窗户和或换气扇的进风口应安装可防蚊虫的纱窗。7.1.6 如果采用机械通风,可采用带循环风的空调系统。应根据实验室使用地域及气候条件,合理设计实验室空调系统,7.1.7 实验室宜预留市政供水接口,可设置下水收集装置,如下水
17、外排,应以风险评估为依据。3 GB 27421-2015 7.1.8 若操作剌激或腐蚀性物质,应在实验窒内设洗眼装置或配备洗眼瓶。若大量使用剌激或腐蚀性物质,应设置紧急喷淋装置7.1.9 实验室内应安装紫外线消毒灯并配备便携的消毒灭菌装置(如z消毒喷算器等。7.1.10 需要时,应配备高压蒸汽灭菌器或其他适当消毒灭菌设备。7.1.11 实验室工作区域的平均照度应不低于300Ix. 7.1.12 应有机制保持通讯联络畅通。7.2 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7.2.1 适用时,应符合7.1的要求。7.2.2 核心实验间人口宜设置缓冲间,缓冲间可兼作防护服更换间7.2.3 缓冲间的门宜能互锁。如果使用互锁门
18、,应在互锁门的附近设置紧急手动解除互锁开关,需要时,应可立即解除实验室门的互锁。7.2.4 实验期间,核心实验间入口处的显著位置应有国际通用的生物危害警告标识和相关信息。7.2.5 实验室可采用自然通风或负压通风如果采用负压通风式空调系统,应符合定向气流原则。7.2.6 采用负压通风式空调系统的新风口和排风口应有防风、防雨、防鼠、防虫设计,应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确定空气过滤器的规格。新风口应高于室外地面2.5m(可采用可拆卸结构,新风口设置尽量远离排风口。7.2.7 核心实验间内应配备生物安全柜或其他生物安全隔离装置7.2.8 如果生物安全柜或其他生物安全隔离装置的排风在室内循环,实验室应具备通
19、风换气条件。7.2.9 实验室应配备适宜的消毒灭菌装置,需要时,应配备高压蒸汽灭菌器。7.2.10 在负压通风式实验室核心实验间人口的显著位置,应安装显示房间负压状况的压力显示装置。7.2.11 负压通风式实验室应有机制保持压力及压力梯度的稳定性,并可对异常情况报誓。7.2.12 负压通风式实验室的排风应与送风连锁,排风先于送风开启,后于送风关闭。7.2.13 负压通风式实验室应有机制防止产生对人员有害的异常压力,围护结构应能承受送风机或排风机异常时导致的空气压力载荷。7.3 生物安余三级实输室7.3.1 实验室应明确区分辅助工作区和防护区7.3.2 实验室主入口应有出人控制。实验室主入口处的
20、生物危害警告标识和相关信息可采用可移动标牌,如磁性贴牌等。7.3.3辅助工作区应具备监控、技术保障(水、电、气、通风等、清洁衣物更换、淋梅等功能,空间可共用。7.3.4 缓冲间可不设置机械送排风系统。7.3.5 实验室防护区内所有的门应可自动关闭,门应设密闭式观察窗,玻璃应耐撞击、防破碎。7.3.6 有负压控制的区域相邻门应互锁,应在互锁门的附近设置紧急手动解除互锁开关,中控系统应具有解除所有门或指定门的互锁的功能。7.3.7 淋浴间应有淋浴水收集装置,设防回流的装置,所收集污水应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有效处理。7.3.8 应在实验室核心工作间内靠近出口处设置非手动挽手装置或自动手消毒装置。7.3
21、.9 实验室核心工作间宜设置活毒废水收集与灭活装置。7.3.10 二级生物安全柜式实验室核心工作间的排风高效空气过滤器(或称HEPA过滤器应具备在原位进行消毒和检漏的条件。7.3.11 空调系统的设计应考虑使用地域自然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和各种设备的热湿负荷,送凤和排风系统的设计应考虑所用生物安全柜、生物隔离器等通风设备的送排风量。GB 27421-2015 7.3.12 风口、门、设备应合理布局,以避免干扰和减少房间内的涡流和气流死角。7.3.13 实验室的送风应经过HEPA过滤器过滤,应同时安装初效和中效过搏器。7.3.14 实验室应设置市政供水接口和储水箱,实验室给水与储水箱之间应设防回流装
22、置。7.3.15 如果有供气瓶或储水罐等,应放在实验室防护区外易更换和维护的位置,安装牢固。7.3.16 如果实验操作需要真空装置,真空装置应安装在核心工作间内,真空装置排气应安装高效过撞装置。7.3.17 应具备对实验室防护区及与其直接相通的管道、实验室设备和安全隔离装置(包括与其直接相通的管道进行消毒灭菌的条件,7.3.18 实验室应配备发电机自主供电,保证可靠、足够的电力供应,功率和燃料容量设计应有冗余,并设有外接电源输入接口。7.3.19 应在辅助工作区设置专用配电箱和接地保护,实验室内应设置足够数量的固定电源插座,重要电源插座回路应单独回路配电,且应设置漏电检测报曹装置。7.3.20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27421 2015 移动式 实验室 生物 安全 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