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8361-2001 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安全要求.pdf
《GB 18361-2001 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安全要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18361-2001 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安全要求.pdf(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GB 18361- 2001 前言本标准第4章、第5章、第6章的技术内容为强制性,其余为推荐性。本标准根据B86561997(漠化铿吸收式冷(热)水机组安全要求),并参考日本冷冻空调工业协会有关吸收式冷温水机组安全标准而制订。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B8656一1997废止。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是标准的附录,附录C、附录D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化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冷冻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s远大空调有限公司,中国标准化协会,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跃、李世元、王世国、陈伯银、王劲东、彭奇凡、龙惟定。:i 14 1 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漠化程眼收
2、式冷(温)水机组安全要求Safely requiremenls of IiIhium bromide absorption waler chlller (healer) 本标准规定了澳化鲤吸收式冷(温)水机组的安全要求。GB 18361-2001 本标准适用于蒸汽和热水型澳化铿吸收式冷水机组和直燃型澳化铿吸收式冷(温)水机组。其他同类型机组可参照执行。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 151-1999 管壳式换热器GB 4943-1995 信息技
3、术设备(包括电气事务设备的安全(idtIEC 950 ,1991) GB/T 5226. 1-1996工业机械电气设备第一部分:通用技术条件(eqvIEC 204-,1992) GB 9237 -2001 制冷和供热用机械制冷系统安全要求(eqvISO 5149 ,1 993) GB/T 15706.2-1995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第2部分s技术原则与规范(eqv lSO/TR 12100-2 ,1992) GB/T 18362-2001 直燃型澳化铿吸收式冷(温)水机组GB/T 18431 2001 蒸汽和热水型澳化锺吸收式冷水机组G 50045-199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4、 50052-1995 供电系统设计规范GBJ 16干19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修订)3 危险-览表澳化铿吸收式冷(温)水机组可能产生的危险见表10表l机组危险一览表有关条款序号危险要求判定I 机械危险4.1.34. , 54.1.6 5. 1 2 电气危险4.1.2 5.25.35.4 3 使用燃料导致火灾、爆炸、吸入高害气体的危险4. 1. 4 4. 2 5.5 5.6 4 由于安全措施错误或定位不当产生的危险4. 3 5.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东质量监督枪验检疫总局2001-05-09批准2001- 12 -01实施515 GB 18361-2001 4 安全要求4. 1 基本要求4. 1
5、. 1 机组本体a)机组设计!iY.符合GB/T15706.2、GB/T18362和GB/T 18431的要求;b)工作时,参予运行的本体部件制冷剂及吸收液侧压力,应保持在当地大气压力以下g全国各主要城市的海拔高度和当地大气压力见附录C(提示的附录); c)由于环境影响如温度异常升高)使机内压力异常上升时,不应危及环境和人身安全;d)机组使用材料的机械性能、耐热性及耐蚀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及GB9237的要求;e)机组(包括直燃机的燃烧设备)和辅助设备的使用说明书与维修注意要点(操作手册)应完整、明确,容易理解和掌握,并符合GB9237的要求sf)机组装有外罩时,应采用通风良好的结构,避免高温气
6、体或可燃性气体等滞留在罩箱内;g)室外安装机组应具防雷击和抵御恶劣气候条件的措施。4. 1. 2 电气设备a)机组带电部位与非带电导体之间的绝缘电阻应在1MI1以上sb)机纽带电部位与非带电导体之间应承受耐电压试验应无击穿或闪络;c)应有可靠的接地措施;d)在环境温度54WC(直接外露的555C),湿度30%95%的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乎的各种元器件在额定电压的90%llO%范围内应能正常工作:。应有机组安全情况异常时的声、光报警器件端口;g)应有在供电情况异常时,确保安全的控制程序Fhl应有过负荷保护器件和整体的保护功能,i )电磁兼容性应符合GB/T5226.1的要求sj)应根据使用场所采用可
7、靠的防水、防尘、防结露、防高温、防冻措施。4. 1. 3 发生器承受热源压力部分蒸汽和热水型机组发生器(高压发生器)承受热源压力大于等于0.1MPa部分,其内直径(非圆形截面指其最大尺寸)大于等于O.15 m,且容积大于等于O.025 m,最高工作温度高于等于当地水沸点的,应符合GB151的要求。4.1.4 燃烧设备系统a)燃料配管、燃料截止阀(包括燃油截止阀和燃气截止阀等不应漏油或漏气;b)燃烧设备应与使用的燃料相适应,在整个工作范围内能稳定燃烧sc)炉膛内不应存在泄漏燃料gd)紧急情况时,应能迅速切断燃料的供给pe)燃烧器点火应可靠、准确。燃气型采用辅助燃烧器点火方式的,其辅助燃烧器的点火
8、,以及辅助燃烧器给主燃烧器的点火均应可靠、准确。4.1.5温(热)水的名义温(热)水出口温度)采用蒸发器、吸收器、冷凝器侧制取温水时,温水的名义出口温度至少应比机组中制冷J泵和吸收液泵的最高使用温度低10C ; 2)采用高压发生器附加热水换热器制取温(热)水的,温(热)水名义出口温度应比当地水的沸点低15 C ;超过的,应在高压发生器上至少设置2种独立的安全保护器件,其中至少有1种非电器控制的。但是,名义温(热)7K tl口温度至少应比当地水的沸点低5C 0 b)生活热水516 GB 18361-2001 具有制取生活热水用途的机组,提供的生活热水的水质应符合有关卫生和安全标准的要求。4. 1
9、.6 隔热a)制造厂应在有关资料中规定机组进行隔热的部位和提出隔热技术要求;川机组本体需隔热部位应采取隔热措施,至少应有便于进行隔热的结构$c)机组高于60C,且不宜隔热的部位,应有防止烫伤和不宜隔热的明显标识。4.2 燃烧设备概述4.2.1 总体结构a)结构应能承受正常运输、安装和运行过程中的冲击、振动、载荷、冷热及各种应力;b)燃烧器及其附件在本体或机座上安装时,不应因扭转滑移而偏离正确位置,并且不应因振动、热辐射而影响其工作性能;c)应便于目测观察燃烧状态sd)烟道应装设防爆门;防爆门的设置应使爆炸气流向安全方向扩散,不应危及人身安全;但最大燃烧量小于350kW(高位热值,下同)的,根据
10、情况可以不装设pe)火焰检测器安设位置应防止有害光线照射而产生误动作pf)设置在风机上的过负荷保护器动作时,燃烧设备应停止运转su打开燃烧室检修、维护时,错误操作不得导致点火、燃烧。4.2.2 燃油配管系统燃油配管系统示例见附录O(提示的附录)图020a)燃油管路)在燃汹汹泵的上游应设置易于检查、维护的油过滤器,2)油泵排出管上,应串联装设两个燃油截止阀$最大燃烧量小于350kW(高位热值,下同)的可以只装设一个燃油截止阀:3)应设置监测油泵排出压力的压力表;4)在供油箱上有回汹管时,从汹泵至汹箱的回油管上不应设置旋塞阀及其他阀,5)设有燃油加热器时,应有泊温自动控制装置。b)空气管路应设置测
11、量空气压力的接头。4.2.3 燃气配管系统燃气配管系统示例见附录D图030a)燃气管路1)主燃气管路及点火辅助燃气管路应分别串联装设两个燃气截止阀g2)使用内部混合式(大气式或无焰式)燃烧器时,应设防止逆流的止回阀件等g3)在燃气截止阀和压力调节器的上游应设置易于检查、维护的过滤器,4)燃气压力调节器应按表2设置,调节器原则上应设置在燃气截止阀的下游e另外,点火管路及主管路的燃气压力调节器应分别设置;5)燃气压力控制器应按表2设置,当燃气压力异常下降和上升时,应能迅速切断燃气,6)在主管路上应设置监测供气压力和燃气压力调节器(零调节的除外)工作压力的压力表或压力表接头$7)在紧接燃烧器之前的管
12、路上应设置在全开状态下阻力小的旋塞或阀门等,在旋塞或阀门之前还应设置进行泄漏检验和测量燃烧器压力的接头;8)燃气截止阀不应设置旁通阀。517 GB 18361-2001 表2燃气压力调节器和上、下限压力控制器燃气压力燃气压力调节器kPa 主燃气管路点火分支管路3. 5 A A 3. 59. 8 A 。9.8 。注,0表示应设置,6表示根据需要设置。b)空气管路1)在调节风门的上游应设置风压控制穗,2)点火燃烧器空气管路应从调节风门之前引出33)应设置测量空气压力的接头。4.2.4 燃料配管的材料、设计和制造燃气压力上限控制器A 。燃气压力下限控制器。6 A a)燃料管路可采用焊接钢管、无缝钢管
13、或铜管$但燃气压力大于9.8 kPa,公称直径大于等于50 mm的燃气管路必须采用无缝钢管;铜管仅应用于点火分支管路和辅助管路,且燃气压力大于3.5kPa时,只应用于燃气压力调节器的下游;b)配管及管路附件的连接方式按表3、表4,表3燃油管路及管路附件的连接方式配管阀件压力表等附件焊接或法连接。公称直径小于25法兰连接。公称直径小于25mm时,法兰连接.公称直径小于25mm时,mm时.可用螺纹连接可用螺纹连接可用螺纹连接表4燃气管路及管路附件的连接方式燃气压力配管阀件压力褒等附件kPa 主管路点:J9.8 焊接或法且连接焊接或法且连接法兰连接于25mm时,可用蝶纹连接c)采用螺纹连接时,应采用
14、螺纹密封的管螺纹,且燃气压力大于9.8kPa的燃气管路应采用无缝钢制管件;d)管路系统应设置支架,并在主干管路与主管路之间设置补偿装置,以消除由于载荷、热膨胀、振动等产生的外力以及可能引起的配管系统接头渗漏;518 , GB 18361 2001 e)配管系统的检查燃料配管系统应通过5.4试验外,还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检验:1)燃油配管系统在运转时,应确认没有泊的渗漏,燃油截止阀在安装前后均应进行渗漏检查,确认无漏油;2)燃气配管系统组装后,均应按附录A(标准的附录)进行试验,并符合试验要求;但试验压力不得超过燃气压力调节器和压力控制器等的耐压等级。4.2.5 燃烧器控制程序a)预扫风时,设有烟
15、道风门的应在开启状态。预扫风要求g1)燃油型:点火前,应用4倍于燃烧室(包括炉膛和本体烟道)容积以上的风量进行清理;2)燃气型z点火前应用风压控制器等确认风机处于运转状态,且满足燃烧所需最大风量后,再用5倍于燃烧室容积以上的风量进行清理。b)点火应可靠且容易着火,灭火时缓慢且稳定z1)燃油型,点火试验时间要在7s以内,但最大燃烧量小于350kW时,其时间可在15s以内;并采用低燃烧档点火。2)燃气型:一-直接点火应采用低燃烧档点火方式,燃烧量大的根据需要采用辅助点火方式;一点火延时应在10s以内,但最大燃烧量小子350kW时,其时间可在15.以内,一-采用辅助点火方式的,确认辅助火焰燃着后,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18361 2001 溴化锂 吸收 机组 安全 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