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S T 480-2005 铝电解槽能量平衡测试与计算方法 四点进电和两点进电预焙阳极铝电解槽.pdf
《YS T 480-2005 铝电解槽能量平衡测试与计算方法 四点进电和两点进电预焙阳极铝电解槽.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YS T 480-2005 铝电解槽能量平衡测试与计算方法 四点进电和两点进电预焙阳极铝电解槽.pdf(2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H 92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YS/T 480-2005 铝电解槽能量平衡测试与计算方法四点进电和两点进电预蜡阳极铝电解槽Aluminium cell test for energy balance and its calculation method -一-Four-pointfeed current and two-point feed current prebaked anode aluminium cell 2005-05-18发布2005圄12-01实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YSjT 480一2005目次皿11233489口法法方方算算计计与与试试测则衡衡平平压压电电槽槽
2、解解电电铝铝极极阳阳蜡蜡预预电电进进式点占项公析四两试u算分副则-M叫十1仕町、/).2刷刷川啊录录量择算理量附附本选计处巨性性.基数表衡据酣范范H与参仪平数解呱规围则算试量试电气、们范通计测能测铝4l了录录前1234567附附I YS/T 480-2005 前言本标准根据目前国内铝行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的要求,以及四点进电预蜡阳极铝电解槽等一些新型的铝电解生产设备在国内铝电解生产中的成功应用,特制订两点进电和四点进电预蜡阳极铝电解槽能量平衡测试与计算方法,有利于准确量化预蜡阳极铝电解槽的能耗水平,有利于不同铝电解槽之间进行能耗比较。本标准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
3、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本标准由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龚春雷、蔡逸侠、曾垂新、刘四清、张凤琴、狄贵华、任剑、李小青、黄燕、刘钢。m皿1 范围铝电解槽能量平衡测试与计算方法四点进电和两点进电预蜡阳极铝电解槽YSjT 480一2005本标准规定了冰晶石-氧化铝熔盐电解法四点进电和两点进电预熔阳极铝电解槽能量平衡的测试方法与计算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冰晶石氧化铝熔盐电解法四点进电和两点进电预蜡阳极铝电解槽能量平衡测试与计算。2 通则与基本量2. 1 铝电解基本过程的总反应式铝电解基本过程总反应式见公式(1)。3N r-r.
4、 , 3(1 -N) A1203十一一C=2 Al+一一一一CO2+一一一一CO(1 ) 1 + N - - - , 1 + N - - 1 + N 式中N为阳极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N=C02/(C02 +cm x 100%。2.2 物料平衡2.2. 1 电解槽每小时产铝量电解槽每小时产铝量见公式(2)。M = 0.335 5 1币式中zM 电解槽每小时原铝产量,单位为千克每小时(kg/h);0.335 5一一铝的电化学当量,单位为克每安培小时g/(A.h); I 电解槽通过的电流强度,单位为千安(kA); ?一-电流效率,单位为百分数(%)。2.2.2 氧化铝消耗量氧化铝消耗量见公式(3
5、)。P Al,03 = O. 634 1平式中:P A1,03 氧化铝的消耗量,单位为千克每吨铝(kg/t-Al); O. 634 氧化铝的电化学当量,单位为克每安培小时g/(A.h)。2.2.3 氧化铝理论单耗氧化铝理论单耗为1889.7kg每吨铝(kg/t-AD。2.2.4 碳的理论(最小)消耗量碳理论单耗为333.3kg每吨铝(kg/t-Al)。2.2.5 碳生成CO2和CO的电化学当量碳生成CO2的电化学当量为0.112g每安培小时g/(A.h);碳生成CO的电化学当量为0.224g每安培小时g/(A.h)。. ( 2 ) . ( 3 ) YSjT 480-2005 2.2.6 二氧化
6、碳的生成量或或式中zc23N44 。=一一一一1 + N 54 23/1)44 m=-7-12一一lx4飞币J27 PF23/144 o. = -7-12一_lx M 4飞币r27 PC02一-1千克铝二氧化碳生成量,单位为千克每千克铝(kg/kg-AD;pLO2一一1小时二氧化碳生成量,单位为千克每小时(kg/h)。2.2.7 一氧化暇生成量或或式中zp3(1N)44 co =一一-一一一一1 + N 28 2/1128 co =-;:;-1一-llX一3飞甲J 27 2/128 co = (一-11xM 3飞平J 27 Pco-1千克铝一氧化碳生成量,单位为千克每千克铝(kg/kg-Al)
7、 ; p乌一-1小时一氧化碳生成量,单位为千克每小时(kg/h)。2.3 铝电解槽的电压平衡2.3.1 四点进电铝电解槽的电压平衡按附录A的规定进行测试计算。2.3.2 两点进电铝电解槽的电压平衡按附录B的规定进行测试计算。2.3.3 将电解槽电压平衡测试与计算数据代入能量收入计算。3 计算参数选择与测试项目3. 1 电流强度:为测试期间系列电流平均值。3.2 电解温度:为测试期间每小时测试一次的电解质温度平均值。3.3 发热电压:为体系电压。3.4 电流效率:使用气体分析仪测定CO、COz浓度,导出N值,按公式(6)计算电流效率。1 = (N X + O. 5忏山+刊O叫X1 3.5 小时产
8、铝量:由公式(2幻)计算求得。3.6 环境温度:为测试期间厂房内每小时测试一次的室内温度平均值。3. 7 排烟管烟气温度:在排烟管测定孔处插入温度计,每小时测量一次的烟气温度平均值。. ( 4 ) ( 5 ) ( 6 ) 3.8 CO、COz气体浓度测定方法:在槽A侧或B侧大面处打一个直径约1100mm的孔,罩一个白00mm500 mm的集气罩,用皮球接入漏斗接口处,用集气球排空几次集气,用气体分析仪测定CO、CO2气体浓度,利用压差原理测定烟气速度及动压、静压算出烟气流速折算烟气流量。3.9 换出阳极重量:为清极后称量的换出阳极重量,单位为千克(kg)。3. 10 钢爪温度:测量换出阳极的钢
9、爪温度值,单位为摄氏度CC)。3. 11 换极时间:按实际换极时间计,单位为min/块。YSjT 480-2005 3.12 电解槽各部散热值:为槽壳、槽罩、阳极导杆、槽水平顶部、阴极钢棒头等的散热值。4 测试仪表4. 1 热流计,测量范围O土9999 kcal/Cm3 h)。4.2 气体分析仪。4.3 数字万用表:精度0.504.4 流量测定仪。4.5 数字温度显示仪:精度土0.5%。4.6 红外线测温仪。5 能量平衡计算原则5. 1 能量平衡的计算原则:以环境温度为电解槽能量平衡计算的基础温度。5.2 能量平衡的计算体系:槽底二槽壳一槽罩一阳极导杆-槽底(包括阴极钢棒头)。5.3 建立体系
10、模型,见图105.4 能量收入、支出计算以千焦每小时也J/h)为单位。5.5 槽壳、槽罩、阳极导杆、水平顶部测试布点见图2、图3。反应热CO、CO2气体耗热电铝液带走热电能收入残极带走热(含钢爪导轩解槽换块散热槽壳、炉底及槽罩、阴极钢捧头散热空气带走热固1体系模型圈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槽底x x x x x -x x x ,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图2槽底、槽侧部测试分布点3 YS/T 480一2005TE端x x x x 直1 x x x x x 直直1 x 直x x x
11、 直x x x x 囚囚o 0 回囚囚囚因囚 因囚囚o 0 囚x x 直x x x 1 x x x 1 x x x x x x x x x x 1 x x 固3槽罩、阳极导杆、水平顶部测试分布点6 测试数据处理及计算公式6. 1 能量收入计算能量收入计算见公式(7)。Q电能=3 600 1 E体革内式中zQ电能一一收入能量,单位为千焦每小时(k/h);3600-1 kW. h能量换算单位,单位为千焦每千瓦小时kJ/CkW.h)J; E体革内一一发热电压,单位为伏(V)。6.2 能量支出计算6.2. 1 CO2气体消耗热量COz气体消耗热量见公式(8)。马02= nc02f:个CPC02dT式中
12、zQc02一-COz气体消耗热量,单位为千焦每小时(问/h);nC乌-一-1小时产生的CO2气体的物质的量,单位为千摩尔每小时也mol/h); Tj一一环境绝对温度,单位为开尔文(K); TziVlt一一烟气绝对温度,单位为开尔文(K); Cp叫一-COz气体热容,单位为千焦每立方米摄氏度以J/(m3 .OC)。6.2.2 CO气体消耗热量CO气体消耗热量见公式(9)。4 T ,G O C P-C 气烟TT a-EBEtsu o c n 一一O FU Q 囚一阳极导籽测点0-水平顶部测试. ( 7 ) . ( 8 ) ( 9 ) YSjT 480-2005 式中zQco一-co气体消耗热量,单
13、位为千焦每小时(k/h);nco一1小时产生的co气体的物质的量,单位为千摩尔每小时(kmol/h); Cpco -CO气体热容,单位为千焦每立方米摄氏度以J/(m3 .C)。6.2.3 CO、CO2气体消耗热量CO、cO2气体消耗热量见公式(10)。Qco、co,= Qco + Qco, 式中zQco、co,一-co、cO2气体消耗热量,单位为千焦每小时(k/h)。6.2.4 每小时产生的CO2、CO的物质的量根据A1203 + xC = 2 Al + yC02 + zCO得出公式(11): nco, - Y. nAI/2 ,nco = Z. nAI/2 式中znco, 每小时产生的CO2的
14、物质的量,单位为千摩尔每小时也mol/h); nAI一一每小时电解产铝的物质的量,单位为千摩尔每小时(kmol/h); nco一一每小时产生的CO的物质的量,单位为千摩尔每小时(kmol/h)。6.2.5 铝电解反应耗热铝电解反应耗热按照公式(12)计算。八H7?QR1 , Q反应=-2二旦旦XnAI X 10 其中t:.H1298的计算见公式(13): . ( 10 ) .( 11 ) ( 12 ) t:. H1298 = 2 t:.H1298AI(固)+Yt:.H1298CO, (气H,t:.H2赃。(气)-t:.H298AI,03(固Hxt:.H298c(固(13 ) 公式(13)中25
15、.C(298 K)时主要反应物质的反应热熔值为:t:.H1298AI(固)= 0; t:.H1298C(固)= 0; t:.H12赃。(气)= (- 110. 70 kJ/moD; t:.H 1298AI, 03 (固)= (-1 678.74 kJ/mol); t:.H1298CO,(气)= (- 394.15 kJ/moD。5.3 铝液带走热铝液带走热分为3部分,即QAI=QAI熔+QAI困+QAI液,其中:QAI熔=M式中:QAI熔一-铝熔化带走热,单位为千焦每小时(k/h); A 铝熔化热,其值为397.33kJ/峙。QAII固=cjMt:.tj 式中zQAI周一一铝凝固带走热,单位为
16、千焦每小时(kJ/h) ; Cj一一铝20.C675.C的平均比热,其值为0.9739kJ/(kg. .C); t:.tj一一一熔化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即t:.tj=t熔化温度t环境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C)。QAI液=C2 M t:. t2 式中zQAI液一一铝液由电解温度降至凝固温度所带走的热量,单位为千焦每小时(kJ/h); C2一一铝800.C时的比热,其值为1.078 9 kJ / (kg .C); t:.t2电解温度与铝熔化温度的差值,即t:.t2=t电解温度-t铝熔化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C)。. ( 14 ) . ( 15 ) . ( 16 ) 5 YS/T 480-2005 6
17、.4 残极带走热残极带走热见公式(17)。Q残极=去Xc残极Xm残极(T2残极T1 ) 式中:Q残极-一残极带走热,单位为千焦每小时(kJ/h);去一每小时换极数;C残极-一残极比热,其值为0.7118 kJ/(kg. K); m残一一-残极重量,单位为千克每小时Ckg/h);一电解温度十残极温度T2残破一一换块平均绝对温度,即T2酬,单位为开尔文(K); 6.5 钢爪带走热钢爪带走热见公式(18)。Q钢爪=去Xc钢爪Xm钢爪(T2钢爪T1 ) 式中zQ钢爪钢爪带走热,单位为千焦每小时(kJ/h); C钢瓜一一钢爪比热,其值为0.5024kJ/(kg K); m钢爪钢爪重量,单位为千克每块阳极
18、(kg/块); T2IIVI一一钢爪绝对温度,单位为开尔文(K)。6.6 换极散热6.6. 1 对流散热对流散热计算见公式(19)。Q对流=对上部(t2-tJ)S式中:Qlili: 对流散热损失,单位为千焦每小时(k/h); 对上都=Am(2 t1 ) 1/3 ,对上部=1.3对;. ( 17 ) . ( 18 ) . ( 19 ) Am -常数,与介质性质及计算温度t计有关,见图4.t计=(t2-tJ)/2,单位为摄氏度CC);何对流换热系数,单位为千焦每平方米小时摄氏度kJ/(m2 h. OC)J; t2一一体系植度,单位为摄氏度CC); (1-一一环境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C); S一一给
19、热面面积,即实际阳极底掌面积,单位为平方米Cm2)。Am 1. 4 1. 2 0.8 0.6 0.4 0.2 0 5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t计圄4Am与t计关系曲线圄6.6.2 辐射散热辐射散热计算见公式(20)。Q辐射。.叫(导f一(缸6 .( 20 ) YS/T 480-2005 式中zQ辐射一一辐射散热损失,单位为千焦每小时(kJ/h);E一一散热面的黑度系数,e:=0.9;c。一一绝对黑体辐射系数(0=20.7665kJ/(m2 h. K4); 一一辐射角度系数,=1.0; Tz何一二体系绝对瘟度,单位为开尔文(K)。6.6.3 换极散热换极散热计算见公式
20、(21)Q换极工土旦(Q,布施+Q辐射)世咽60 D 川阻咽刑( 21 ) 式中:Qu一一换极散热损失,单位为千焦每小时(kJ/h);t一一每次换极所用时间,单位为分钟(m); 去二每小时换极数。6. 7 空气带走热空气带走热见公式(22)。T JG nv c 气烟T2T Fttt1J hH工V 一一由工Q . ( 22 ) 式中zQ空一一空气带走热,单位为千焦每小时(kJ/h); Cp一一空气定压比容,查气体平均定压容积比热表,采用插入法求Cp;V空每小时槽中空气流量,见公式(23),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旷/h)。V空=V槽Vco、C()2( 23 ) 式中zv槽一电解槽气体流量,单位为立方
21、米每小时(m3/h)。V、CO2一一标准状态下CO2、co气体所占体积之和,见公式(24),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3/h)。VClJ、CO2V co + VC()2 ( 24 ) 式中:VC02一-标准状态下CO2气体所占体积,即Vco,=n2 X22. 4,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旷/h);Vc。一标准状态下co气体所占体积,即Vco=n() X 22.4,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旷/h)。6.8 电解槽散热用热流计测出各测试点热流量,按公式(25)求出各部散热损失,再按公式(26)求和得电解槽散热总和。Q散=q, X 5, ( 25 ) 式中zQ散一电解槽某部散热损失,单位为千焦每小时(kJ/h)
22、; q,一一测定部位的平均热流量,单位为千焦每平方米小时kJ/(m2 h)J; 5, -测定部位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Q散且和=Q槽壳十Q导杆十2.:Q槽罩十二:Q水平顶部十三:Q阴极棒十三:Q炉底( 26 ) 6.9 电解槽能量平衡表电解槽能量平衡表见表1。7 YS/T 480一2005表1电解槽能量平衡表能量收入(k/h) 项自反应热QEi血co、CO,气体耗热Qco、co,铝液带走热QAI残极带走热Q晴徽钢爪带走热Q嗣爪换极散热Q畏块空气带走热Q空电解槽各部散热Q散Q电能其中g槽壳四周散热Q槽壳四周7 铝电解槽能量平衡分析7. 1 能量利用率炉底散热Q炉店槽罩散热Q槽罩水平顶部散热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YS 480 2005 电解槽 能量 平衡 测试 计算方法 四点 两点 进电预焙 阳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