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 T 2289.3-2013 无线射频拉远单元(RRU)用线缆 第3部分 光电混合缆.pdf
《YD T 2289.3-2013 无线射频拉远单元(RRU)用线缆 第3部分 光电混合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YD T 2289.3-2013 无线射频拉远单元(RRU)用线缆 第3部分 光电混合缆.pdf(2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F ICS 33.180.10 M33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厅2289.3-2013无线射频拉远单元CRRU)用线缆第3部分:光电混合缆Cable for wireless remote radio unit Part 3: optical and electrical hybrid cables 2013-10-17发布2014-01-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4 YD厅2289.3-2013目欠前言. . . . . . . . . II 引言. . . . . . . . . . .皿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产品分类24要求.5 试验方法.6检验
2、规则. . . . . . . . . .13 7 标志、使用说明书. . .15 8 包装、运输和贮存.15附录A(规范性附录馈电线的规格. . .17 附录B(资料性附录)混合缆的典型结构. YD厅2289.3-2013前言YD厅2289无线射频拉远单元(RRU)用线缆已经和计划发布以下部分z一一第1部分z光缆:一一第2部分z电源线:一一第3部分z光电混合缆:一一第4部分z光电混合缆组件。本部分为无线射频拉远单元阻U)用线缆的第3部分。本部分按照GB厅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参考了YD厅2159-2010接入网用光电混合缆、YD厅1770-2008接入网用室内外光缆、GB厅1
3、3993.3-201x通信光缆系列第3部分z综合布线用室内光缆、GB厅13993.4-201x通信光缆系列第4部分z接入网用室外光缆及GB厅5023.3-2008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第3部分E固定布线用无护套电缆等的规定。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z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成都泰瑞通信设备检测有限公司、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江苏中博通信有限公司、深圳市特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邮电设计咨询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康宁光缆有限公
4、司、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成都大唐线缆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E薛梦驰、顾利国、吴重阳、吴文新、宋志倍、史惠萍、刘红峰、陈宁虎、高峰、施中飞、王则民、彭援、张伟民、刘健、马峻。H YD厅2289.3-2013引在基站信号传输系统中,从基带单元BBUCBase Band Unit)到无线射频拉远单元RRUCRemote Radio Unit)之间的线缆称为无线射频拉远单元用线缆,其中以一根缆同时为无线射颇拉远单元提供光信号传输及电力供应的称为无线射频拉远单元用光电混合缆。无线射频拉远单元用光电混合缆主要应用在位于同一个站点的本地拉远,拉远距离通常为300m以下。其典型应用场景包括本地基站的拉远
5、、室内分布的拉远,以及其他类似场景等。YD厅2159-2010接入网用光电混合缆所规范产品多用于室外水平布放,不适于垂直布放:多用于室外远距离供电,供电距离可达15km甚至更远:多无阻燃要求:可直接用于工程:根据需要,其缆芯结构中可能还含有通信线对。而本部分所规范的无线射频拉远单元用光电混合缆多用于垂直布放:用于近距离供电,多为室内外两用型,故大多使用低烟无卤阻燃护套:大多需要经过预成端,制成跳线后才可在工程中使用。III 1 范围无线射频拉远单元CRRU)用线缆第3部分:光电混合缆. YD汀2289.3-2013本部分规定了无线射频拉远单元(阻U)用光电混合缆(以下简称混合缆)的产品分类、要
6、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本部分适用于本地拉远的无线射频拉远单元用光电混合缆,其他类似用途的光电混合缆也可参照使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厅2951.11-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厚度和外形尺寸测量机械性能试验CIEC60811-1-1: 2001, IDT) GB厅3880.1-2006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1部分z一般要求GB厅3956-2008电
7、缆的铜导体GB厅4910镀锡圆铜线GB厅5023.1-2008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第1部分z一般要求(IEC60227-1: 1997, IDT) GB厅6995.2-2008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第2部分z标准颜色GB厅7424.2-2008光缆总规范第2部分z光缆基本试验方法CIEC60794-1-2: 2003 , MOD) GB厅8815电线电缆用软聚氯乙烯塑料GB厅11091-2005电缆用铜带GB厅11327.1-1999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低频通信电缆电线第1部分z一般试验和测量方法Cneq IEC 60189-1:1986) GB厅15065电线电缆
8、用黑色聚乙烯塑料GB厅15972-2008C所有部分光纤试验方法规范OB厅18380.12-2008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第12部分z单根绝缘电线电缆火焰垂直蔓延试验lkW预混合型火焰试验方法(IEC60332 2: 2004, IDT) GB厅18380.35-2008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第35部分z垂直安装的成束电线电缆火焰垂直蔓延试验C类CIEC60332-3-24: 2000, IDT) YD厅629.1光纤传输衰减变化的监测方法第1部分z传输功率监测法YD厅629.2光纤传输衰减变化的监测方法第2部分z后向散射监测法回厅723-2007C所有部分)通信电缆光缆用
9、金属塑料复合带四厅837(所有部分铜芯聚烯经绝缘铝塑综合护套市内通信电缆试验方法YD厅908-2011光缆型号命名方法YD厅2289.3-2013YD厅1113光缆护套用低烟无卤阻燃材料特性YD厅1181.1-2002光缆用非金属加强件的特性第1部分z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杆YD厅1181.2-2008光缆用非金属加强件的特性第2部分z芳纶纱YD厅1258.2-2009室内光缆系列第2部分z终端光缆组件用单芯和双芯光缆YD厅2289.2-2011无线射频拉远单元(RRU)用线缆第2部分z电源线JB厅8137(所有部分电线电缆交货盘JB厅10437电线电缆用可交联聚乙烯绝缘料JBIT 10707 热塑
10、性无卤低烟阻燃电缆料3产品分类3.1 型号命名混合缆按YD厅908-2011的规定进行分类和划分型式、规格及编制型号。3.2型式型式代号组成如图1所示。其中,在YD,厅908-2011中护套的代号后增加zP一一总屏敲代号。总屏蔽代号外护层代号结构特征代号加强构件代号光电混合缆分类代号固1光电混合缆的型式组成3.3规格3.3.1 混合缆的总规格由光纤的规格和馈电线的规格组成,它们之间用+连接。3.3.2 光纤的规格用光纤数和光纤类别表示。光纤数宜为2、4、6、8芯,也可以是用户要求的其他光纤数。单模光纤类别的表示应符合YDIf908-2011附录B的规定。多模光纤类别的表示应符合YD厅908-2
11、011附录A的规定。3.3.3 馈电线规格用总芯数乘以单根馈电线的规格来表示。单根馈电线的规格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3.4产品型号和标记3.4.1 型号混合缆的型号由型式和规格代号组成。3.4.2标记订货时应注明产品标记,它由混合缆的型号和本部分标准编号组成。示例1:非金属加强构件、紧套光纤、热塑性聚氨酶弹性体总护套无钱射频拉远单元(阻U)用光电混合缆,内含2根B6a2类二氧化硅系单模光纤、2根标称截面积为1.5mm2的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短绝缘软导体无护套馈电线,则产品标记应表示为zGDFJU 2B6a2+2 X 1.5 (RH) YDn 2289.3-201x 2 YD厅2289.3-2013示
12、例2:非金属加强构件、紧套光纤、铝带铠装总屏蔽、聚乙烯总护套无线射频拉远单元(RRU)用光电混合缆,内含4根B1.3类二氧化硅系单模光纤、4根标称截面积为2.5mm2的聚氯乙烯绝缘软导体无护套馈电线,则产品标记应表示为zGDFJA YP 4B 1.3叫X2.5 (RV) YD.厅2289.3-201x示例如非金属加强构件、紧套光纤、带总屏蔽、8字形光电易分离型、低烟无卤阻燃聚烯屉总护套无线射频拉远单元(RRU)用光电混合缆,内含2根B1.3类二氧化硅系单模光纤、2根标称截面积为2.5mm2的低烟无卤阻燃聚烯怪绝缘硬导体无护套馈电线,则产品标记应表示为zGDFJ8HP 2B 1.3+2X2.5
13、(BH) YD.厅2289.3-201x4要求4.1 结构4.1.1 概述4.1.1.1 混合缆主要由缆芯、可能有的总屏蔽层、护层以及可能有的撕裂绳及内护层等部分组成。4.1.1.2 混合缆的结构宜为全干式。同批、同型式规格的混合缆产品应具有相同结构排列。4.1.1.3 混合缆的典型结构参见附录B。4.1.2缆芯4.1.2.1 概述4.1.2.1.1 缆芯由必要的光单元和(或)馈电线,以及可能有的加强构件、填充构件等,采用层绞或束状的方式构成。层绞可为螺旋绞,也可为sz绞。同一绞层应由外径相同或相近的单元以适当节距层绞在中心加强构件四周构成。绞层中的单元数(含可能有的填充绳宜为312单元,但允
14、许为更多单元。4.1.2.1.2 绞层外允许有扎纱及包带层。4.1.2.1.3 缆芯中的每一个光单元及馈电线宜通过其护套(或绝缘)的颜色来进行识别。在不影响识别的情况下,也可采用编码印字来进行识别,印宇间隔应不大于30伽lIno4.1.2.2 光单元4.1.2.2.1 光单元通常由独立完整的单芯光缆或双芯光缆构成。4.1.2.2.2 光单元内采用紧套被覆光纤,其芯数应符合混合缆规格的要求。紧套被覆层对涂覆光纤起机械缓冲保护作用,并应易于从光纤上剥除。紧套层材料宜为低烟无卤阻燃聚烯娃、聚氯乙烯、聚瞰胶、热塑性聚氨醋弹性体、紫外光固化树脂等。紧套光纤的有关性能应符合YD厅1258.2-2009附录
15、D的要求。混合缆中的紧套光纤需要颜色识别时,应采用表1规定的全色谱进行识别,其颜色应符合GB厅6995.2-2008的规定,并且不褪色不迁移。表1识别用全色谱4.1.2.2.3 符合YD.厅1258.2-2009附录B的要求,多模光纤应符合YD厅1258.2-2009附录C的要求。4.1.2.2.4 光单元护套可采用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短或聚氯乙烯。低烟无卤阻燃聚烯;怪护套材料宜符合YD厅1113的规定,聚氯乙烯护套材料应符合GB厅8815-2008的规定。4.1.2.2.5 光单元护套最小厚度应不小于O.4mmo3 YD厅2289.3-20134.1.2.3馈电线4.1.2.3.1 馈电线导体截
16、面的设计选用应根据输电电压、传送距离和被供电设备所消耗的功率三者合理选取。馈电线的额定电压应不大于450月50V。馈电线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产生的热量应不能使缆内温度超过附录A中表A.1规定的绝缘材料可耐受的导体最高温度。额定电压的定义见GB厅5023.1-2008的规定。4.1.2.3.2馈电线导体规格、绝缘材料和绝缘厚度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4.1.2.3.3 馈电线选用导体在混合缆的长度段内宜为连续的整根。若段长内需要接头,则接头处的抗张强度应不低于接头单线的85%.其电气性能应达到本标准中的各项要求,且在同一单线上相邻两个接头间的距离应不小于300m。4.1.2.4 加强构件4.1.2.4.
17、1 混合缆加强构件宜采用非金属材料,如芳纶纱、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杆(GFRP)或其他合适的纤维(复合)材料。对于层绞式缆芯,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杆宜放置在中心位置起加强作用,其他加强构件根据混合缆结构需要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也可采用柔性钢管对缆芯或者光单元进行机械保护。4.1.2.4.2 加强构件应具有足够的杨氏模量。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杆(GFRP)应满足YD/T1181.1-2002 的要求,芳纶纱应满足YD厅1181.2-2008的要求,其他加强构件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4.1.2.5填充构件4.1.2.5.1 填充构件用于在缆芯中填补空位,其外径应使缆芯圆整。填充绳应是圆形塑料绳,它的表面应圆整光滑
18、。允许用阻水纱做填充绳。4.1.2.6 扎纱4.1.2.6.1 当采用螺旋绞时,绞层上可有绞向与绞层相反的短节距扎纱,也可没有。4.1.2.6.2 当采用sz绞时,绞层上应有短节距扎纱,以使绞层结构稳定。4.1.2.6.3 扎纱应是强度足够的非吸湿性和非吸油性塑料纱束,或者是阻水纱。4.1.2丘4束状缆芯可没有扎纱。4.1.2.7 包带层4.1.2.7.1 缆芯外可有绕包或纵包的包带层,纵包层外允许再有扎纱。包带层应具有足够的隔热和耐电压性能。4.1.2.7.2包带材料应是强度足够的聚酶带、聚醋无纺布带、阻水带或其他合适的带材。4.1.3撕裂绳用户要求时,混合缆内可放置撕裂绳,撕裂绳应连续贯通
19、整根混合缆长度,不吸湿,不吸泊,井具有足以开启混合缆的强度。4.1.4 内护层4.1.4.1 当需要时可在缆芯外及铠装层下设置内护层,其厚度的标称值为0.8mm.最小值应不小于0.6mm。4.1.4.2 内护层的材料宜采用聚氯乙烯或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炬,也可采用其他合适的材料。4.1.5 总屏蔽层4.1丘1在特定区域布线时,混合缆中可在缆芯外加总屏蔽层。总屏蔽层用于减小闪电产生的感应电流等级,也用来最小化导体带来的一般的电磁噪声。总屏蔽层可由一根或多根金属带(或锚、一层或多层金属编织层或金属编织层与金属带的组合结构组成,也可以由金属套或适当的金属铠装层构成。4 YD厅2289.3-20134.1
20、.5.2 金属编织宜采用符合GB厅4910规定的镀锡圆铜线或符合YD厅2289.2-2011附录A规定的镀锡铜包铝镇合金线编织而成。当屏蔽层仅由一层编织层构成时,编织密度应不小于80%;当屏蔽层由两层编织层或由一层金属带和一层编织层共同组成时,单层编织密度应不小于30%。其中编织铜钱的直径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编织用铜钱的最大直径直径范围(mm)编织用铜线外径最大值(mm)d运10.00.1 6 10.0d20.。0.21 20.0d运30.00.26 30.0d 0.31 注:d为编织层内缆体的总直径4.1.5.3 屏蔽带可采用纵包、绕包或焊接的金属带(或锚),金属带应轧纹,且采用纵包或绕包
21、时重叠率应不小于屏蔽带宽度的15%。铜金属带应符合GB厅11091-2005的规定,铝金属带应符合GB/T3880.1-2006中的退火铝带0状态的规定。单面复合铝锚应符合YD厅723.5-2007中L型的要求,其中铝锚的厚度应不小于0.012mm.4.1.6 护层4.1.6.1 护层由可能有的铠装层和护套组成。4.1.6.2 当需要时可在护套下设置铠装层。混合缆的铠装层通常由皱纹金属带构成,采用纵包方式包覆在缆芯或内护套之上,与外护套粘结或不粘结。金属带可采用铝带用A表示)、铜带(用Cu表示)或钢带用S表示。当采用铝带或铜带时,可兼具总屏蔽层的功能。铝带和钢带应符合YD/T723-2007
22、相关部分的规定,铜带应符合YD厅723.4-2007或GB厅11091国2005的规定。金属带搭接的重迭宽度应不小于5mm或缆芯直径小于8.0mm时不小于缆芯周长的20%。金属带在泪合缆制造长度上允许有少量接头,接头间的距离应不小于350m。接头处应电气导通。含接头的金属带强度应不低于不含接头的相邻段强度的80%。当有需要时,也可增加非金属纤维纱或非金属加强带等其他铠装方式。4.1.3 护套宜采用低烟无卤阻燃聚烯娃、热塑性聚氨醋弹性体、聚氯乙烯、阻燃聚乙烯、4聚乙烯,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短护套材料应符合YD厅1113的规定,聚氯乙烯护套材料应符合GB厅8815的规定,聚乙烯护套材料应符合GB/T1
23、5065的规定,热塑性聚氨醋弹性体及阻燃聚乙烯护套材料应符合本部分的相关规定。若有特殊的敷设要求,则护套也可为其他合适的材料,其材料特性应符合相关要求。4.1丘4护套的颜色宜为黑色。护套的表面应光滑,其断面上应无目视可见的鼓包、裂纹、气泡和砂眼等缺陷。其任意横截面上的护套最小厚度应不小于0.8mm.4.1.7组合型混合缆4.1.7.1 当需要时,可用数根独立的混合缆,以层绞或平行放置等方式构成缆芯,加上总护套后,构成一根更大的多子缆组合型混合缆。这种多子缆组合型混合缆简称总缆,总缆也是泪合缆的一种,而总缆中的每一根混合缆均可称为子缆。典型结构见图B.4,B.5和图B.6.4.1工2为便于分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YD 2289.3 2013 无线 射频 单元 RRU 线缆 部分 光电 混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