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 T 1807-2008 接入网技术要求.点对点(P2P)光以太网接入系统.pdf
《YD T 1807-2008 接入网技术要求.点对点(P2P)光以太网接入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YD T 1807-2008 接入网技术要求.点对点(P2P)光以太网接入系统.pdf(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33040 50M42 Y口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丁1 807-2008接入网技术要求点对点(P2P)光以太网接入系统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Access NetworkPOint to Point Optical Ethernet Access System2008-07-28发布 2008-11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目 次YDT 1807-2008言II范围1规范性引用文件1术语与定义1缩略语1参考模型和协议栈2光阏络要求4业务支持能力7网络侧接口和用户侧接口8功能要求8业务性能指标要求9OAM要求9网管功能要求12其他要求1
2、3前23456789mnjn前 言本标准参考了IEEE Std 8023-2005(信息技术系统间通信和信息交换局域网和城域网特定要求第3部分:cSM刖cD接入方式和物理层规范和uT G985 100Mbits点对点以太网光接入系统。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葛坚、陈洁、敖立、刘谦、党梅梅、程强、李云沽、鲁林丽、周惠琴、万俊华、高海接入网技术要求点对点(P2P)光以太网接入系统YD厂r 1 8072008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基于单纤双向的点对点(PomttoPomt,P2P)光以太网
3、接入系统的参考模型、协议栈、光网络要求、业务接口、功能要求、操作维护管理、网管以及设备电气安全等方面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公众电信网环境下的点对点光以太网接入设备,其OLT和ONU之间的光传输接口类型为100Base-BX或1000Base-BX,专用电信网也可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92541998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
4、法GBT 9771 通信用单模光纤系列GBT 176181998 信息技术设备抗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YDT 1082-2000 接入网设备过电压过电流防护及基本环境适应性技术条件YDT1272 光纤活动连接器YDT 1619-2007 宽带光接入网总貌IETFRFC 2236(1997)互联网组管理协议版本2(IGMPV2)IETFRFC 2933(2000)互联网组管理协议MIBIEEE Std 8021D 媒体访问控制网桥信息技术一系统间通信和信息交换局域网和城域网特定要求第3部分:CSMMCD接入方式和物理层规范IEEE Std 8021Q 虚拟桥接局域网3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5、标准。点对点(P2P)光以太网接入系统Point to Point(P2P)0ptical Ethernet Access System一种基于以太网帧封装方式、采用点对点拓扑结构并主要提供EthemetP业务的光接入系统。在点对点(P2P)光以太网接入系统中,OLT和ONU之间的光传输接口类型:为100BaseBX或1000BaseBX。4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DSCP Differentiated Services Code Point 差分服务代码点YD厂r 1 807_2008FVrBC Fiber To The BuildingCurb 光纤到楼宇分线盒FFFCab Fibe
6、r To The Cabinet 光纤到交接箱F珊 Fiber To The Home 光纤到户FITO Fiber To The Office 光纤到办公室GE Gigabit Ethemet 千兆以太网GMII Gigabit Media Independent Interface 千兆媒质无关接口IGMP Interac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 互联网组管理协议IP Internet Protocol 互联网协议LLC Logic Link Control 逻辑链路控制MAC Medium Access Control 媒质访问控制MDI Medium De
7、pendent Interface 媒质相关接口MIB 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 管理信息库MII Media Independent Interface 媒质无关接口OAM Operations,Administration&Maintenance 操作管理维护ODN 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光分配网络OLT Optical Line Terminal 光线路终端ONT OpticalNetworkTermination 光网络终端ONU Optical Network Unit 光网络单元OSI Open System Int
8、erconnection 开放系统互联P2P Point to Point 点对点PCS Physical Coding Sublayer 物理编码PHY Physical layer device 物理层PMA Physical Medium Attachment 物理媒质附加PMD Physical Medium Dependent 物理媒质相关(子层)QoS Quality of Service 服务质量RS Reconciliation Sublayer 协调子层RSTP Rapid Spanning Tree Protocol 快速生成树协议SLA Service Level Agr
9、eement 服务等级协议SNI Service Node Interface 业务节点接口SNMP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 简单网络管理防议TOS Type Of Service 服务类型UNI User Network Interface 用户网络接口VLAN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虚拟局域网5参考模型和协议栈5 1参考模型点对点(P2P)光以太网接入系统通常由局侧的OLT、用户侧的ONU和ODN组成,采用点对点的网络结构。ODNI由单模光纤、光连接器等无源光器件组成,为OLT和ONU之间的物理连接提供光传输媒质
10、。2YD厂r 1 8072008点对点(P2P)光以太网接入系统的ONII,ONT可放置在交接箱、楼字分线盒、公司,办公室和家庭等不同的位置,形成FITCab、FITBC、FITO和删等不同的网络结构。ONT是用于FITIqJO并具有用户端口功能的ONU。如无特殊说明,本标准中的oNu包括ONT。点对点(P2P)光以太网接入系统的参考模型如图1所示。oLT点对瞄点光 叫。ODN,l以太 弧I网系图1点对点(P2P)光以太网接入系统参考模型ODN定义在参考点R和s之间,s和R定义如下:S:在oI ToNT光连接点之后(比如光连接器):R:OLTONT光连接点之前(比如光连接器)。因为是同一根光纤
11、双向传输,在ODN的每一端,R和s点在同一光纤位置。52协议栈点对点(P2P)光以太网接入系统的协议栈见0。0$I相关 LAN、CSIV,uVCI)层高层协议孙|D_-物理媒质相关;PMA嘞理媒质附加;PCS-l MA卜媒体访问控制i LLc一逻辑链路控制;Os卜开放系统互联;OAM-一操作、管理与维护;PHY-煳G卜一千兆媒质无关接口:MD卜媒质相关接口;一螺质无关接口:Rs协调子层。图2点对点(P2P)光以太网接入系统协议栈参考模型YD厂r 1 80720086光网络要求61 ODN要求点对点光以太网系统选用标准的GBT 9771单模光纤,上下行采用单纤双向传输方式。光纤连接器指标参见YD
12、FFl272相关要求。62 PMD子层621 100BASEBXl0100BAsE-BxlO的PMD层参数见表1所列。表1 100BAsE-Bxl0 PMD层参数类型描述 100BASE-BXlaD 100BASBBXl0U 单位光纤类型 G6525光纤数 1传输方向 下行 上行标称波长 1550 1310传输范围 05m一10km最大信道插入损耗6 55 60 dBa详见IEc 607932;b在标称波长下100BASEBXl0系统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参数特性见表2和表3所列。表2 100 BASE-BXl0发射端参数类型描述 100BASBBXl0D 】00BASEBXl0U 单位发射器类型8
13、 长波长激光器发送速率(范围) 12550ppm MBd波长范围n 14801580 12601360RMS频谱宽度(max) 46 7。7平均发射功率(max) 一8 dBm平均发射功率(min) 一14 dBm发射器关断时平均发射功率(max) 一45 dBm消光比(rain) 66 dBRINl20MA(max)。(可选) 一110 dB,Hz光回波损耗容限(max) 12 dB发射OMA(min) 一12 9(51 O) dBm(,uW)发射器眼圈定ZX1,X2,X3,Y1,Y2,Y3,Y4 1018,O29,0 35t O35,0 38,04,O 551 UI发射器及散射损耗(nla
14、x) 4 5 dB发射器及散射损耗引起的判挟时间偏移(min) 16a小指定光源类型;b大多数良好的发射器光谱都必须在波长范围内;c RINI 20MA Hi是强制的4表3 100 BASE*BXl0接收端参数YD厂r 1 8072008类型描述 100BASEBXl0D 100BASEBXlOU 单位接收速率 12550ppm MB(I波长范围8 12601360 14801600比特误码率(max) 10 12 0平均接收功率(max)6 8 dBm接收机灵敏度(max) 一28 2 dBmOAM接收灵敏度(mg,x) 一271(194) dBm(pW)接收机反射系数(max)。 一12
15、dB强制接收灵敏度。 一23 3 dBmOAM强制接收灵敏度(max) 一223(60) dBm(1aW)垂直眼圈关断损耗(rnitt)。 38 dB强制眼圈抖动(min) O25 UIpk-pk抖动拐点频率 20 kHz强制接收测试的正弦抖动界限(min,max) 005,O15 t5I信号检测门限(rain) 45 dBma 100BASE-BXl0U接口的接收器波长范围犬于发射器,以便允许和现有的lOOMbWs双向收发器互操作;b接收器应该能够持续接收一个功率的输入信号而不损坏,该输入信号功率值应为s严均接收功率(MAX)加ldB;c反射系数定义见IEEE 8023 14节;d参数可选;
16、e垂直眼图关断损耗和抖动是测量强制接收灵敏度的测试条件6221000BASE,BXl0的PMD层参数见表4。表4 1000BASE-BXl0 PMD层参数类型描述 1000BASBBXlOD 1000BASE-BXlOU 单位光纤类型8 G652光纤数传输方向 下行 上行标称波长 1490 1310传输范围 0 5mlOkm最大信道插入损耗6 5 5 6。O dBa详见匝C 607932;b在标称波长下1000BASEBXl0系统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参数特性见表5和表7。YD,T 1 807_-2008表5 1000 BASE-BXl0发射端参数参数类型 l000BASBBXl0D 1000BAS
17、E-BXlOU 单位发射器类型8 长波长激光器 O发送速率(范围) 125100ppm GBd波长范围6 14801500 1260一1360RMS频谱宽度(max) 见表6平均发射功率(max) 一3 dBll3平均发射功率(rain) -9 dBm发射机关断情况下的平均发射功率(max) 一45 dBill消光比(min) 6 dBRllql2 OVIA(max) 一113 d洲z光回波损耗容限(max) 12 dB发射OMA(min) 一82(151) dBm(taW)发射机眼图定义Xl,X2,YI,Y2,Y3l f022,0375,020,020030】 IJI发射机反射系数(max)
18、 一10 -6 dB发射机及散射损耗,TDP(max) 33 dB发射机及散射损耗引起的判决时间偏移(rain) 80 psa不指定光源类型;b大多数怠好的发射器光谱都必须在波长范围内表6 10BASE-BXl0的RMS频谱宽度中心波长(m) RMS频谱宽度(MAX) 满足s0115的RMS频谱宽度1260 209 1431270 252 1721280 313 2141286 2491290 280129735 3,5013291340 2591343 2411350 306 2091360 258 1761480一1500 0船 0606表7 1000BASE-BXl0接收端参数YD厂r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YD 1807 2008 接入 技术 要求 点对点 P2P 以太网 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