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 292-2004(条文说明) 水利系统通信业务导则.pdf
《SL 292-2004(条文说明) 水利系统通信业务导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L 292-2004(条文说明) 水利系统通信业务导则.pdf(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水利系统通信业务导则SL 292-2004 条文说明日次1 总贝。.20 3 术语和代号.21 3.2 代号214 功能与业务.22 4.1 功能224.2 业务225 业务要求.24 5.1 基本要求 24 6 传输、复用与交换.26 6.1 传输266. 3 交换2719 1总贝。1.0.1 水利通信网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现己形成一定规模。但现代通信技术及通信产业的发展和水利事业发展的新特点,使水利通信网在发展环境和服务内容上逐渐发生变化。水利通信网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工作均应在适应变化的基础上,充分了解水利通信的特点和水利事业对通信业务的特殊需求,并使之
2、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实现。1.0.3 水环境保护是新时期水利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水利工作的一项新任务。为水环境保护提供可靠先进的通信手段,实现水环境实时监测,也是水利系统通信业务之一。但是,目前在水环境保护工作中尚很少涉及水利通信业务,因此,本导则不予以明确规定,并将在后期进行补充。1. O. 4 5 水利工程建设应将其配套的水利系统通信工程的建设作为工程的组成部分纳入到工程设计和建设之中。水利通信设施的抗水毁能力应与该水利工程的防洪标准相适应。20 3术语和代号3.2代口可3.2.5 EIRP定义为天线增益与功放输出功率之对数和。3.2.7 G/T定义为接收天线增益G与接收系统噪声温度T之比
3、值。3.2.22 SFD定义为上行载波将转发器推到饱和时,在接收天线口面所达到的通量密度。21 4功能与业务4.1功能4.1.5 为满足防汛抗旱和水资源科学调度的要求,及时获得雨情、水情和工情等信息,水利部门需在流域的一定范围内采用现代的传感和通信技术建设水文自动遥测系统,实现对雨量、水位、流量、温度、压力和闸门开度等远程数据的快速、准确、及时地自动采集,中心站将遥测的数据进行处理后自动传递到有关部门并存入中心数据库。4.1.9 在高原、山区和一些经济欠发达的丘陵平原地区,公用移动通信网存在覆盖范围有限、通信基站容量小等特征。在这种情况下,防汛抗旱主管部门或指挥调度中心在管辖范围内与机动的临时
4、性防汛抗旱抢险救灾组织(抢险队)之间应能使用应急通信手段,以便组织指挥江河、湖泊、水库和滩涂洼地等区域的抢险救灾。各防汛抗旱抢险救灾组织(抢险队)之间应能使用应急通信手段相互联系。4.2业务4.2.3 工情信息主要包括防洪工程的基本信息、防洪工程的运行状态和险情信息以及防、汛抗洪行动情况等信息。工情信息的传输可采用水利专用通信网电路将工情信息传输到工情分中心,再通过WAN传输到各防汛抗旱部门。实时工情动态图像信息可通过专用或公用宽带通信电路传输到相应的防汛抗旱指挥部门。4.2.4 异地会商系统由调度中心的MCU、调度中心、各级防汛主管单位和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会议终端组成,并一起进行工作。各会议
5、终端所在地一般称为会场,会议发起人应具有优先权,保证随时指定某一会场为主席会场。异地会商系统的建设可参照电视会议系统有关设计标准,具体指标可参照YD5032等相关标准22 的规定。4.2.8 预警反馈系统包括早期建设的预警系统和近期建设的反馈通信系统。(1)预警系统的警报发射台设在县(市)防汛指挥部门,接收机设在乡(镇)防汛办公室或政府部门和行政村或自然村。通过警报发射台发布防汛信息、分洪命令及有关撤退转移事项等。(2)反馈通信系统是利用双向无线通信方式,采取固定和移动通信终端。通信终端设在县、乡(镇)的政府部门或防汛办公室和行蓄洪区内的行政村、自然村或庄台。通过反馈通信系统应既可发布防汛信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SL 292 2004 条文 说明 水利 系统 通信 业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