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 T 18.2-2006 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电台站.第2部分:地电场台站.pdf
《DB T 18.2-2006 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电台站.第2部分:地电场台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 T 18.2-2006 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电台站.第2部分:地电场台站.pdf(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91. 1 20. 25 P15 备案号:17209-2006B h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震行业标准DB/T 18. 2 -2006 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电台站第2部分:地电场台站Specific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eismic station Geoelectrical station Part 2 : Geoelectrical field observatory 2006 -02 -20发布2006 -05 -01实施中国地震局发布DB/T 18. 2 - 2006 目次前言.ID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观测场地5 观测装置
2、26 观测室.27 设备配置.3 8 资料归档3附录A(规范性附录)观测场地勘选方法 5 附录B(规范性附录)电极布设 6 附录C(资料性附录)电极埋设附录D(资料性附录)外线路敷设方法四附录E(资料性附录)避雷器安装附录F(资料性附录)测量导线配线盘.13 DB/T 18. 2 - 2006 吉【斗剧本部分是地震台站建设规范系列标准中“地电台站”的第2部分。该系列标准结构及名称预计为:地震台站建设规范测震台站(DB/T 16 - 2006) 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强震动台站(DB/T17-2制)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磁台站(DB/T9-2004) 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电台站第1部分:地电阻率台站(DB/
3、T 18. 1 -2006) 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电台站第2部分:地电场台站(DB/T 18. 2 - 2006) 地震台站建设规范重力台站(DB/T7-2003) 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形变台站第1部分:洞室地倾斜和地应变台站(DB/TS.1-2003)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形变台站第2部分:钻孔地倾斜和地应变台站(DB/TS.2 -2003) 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形变台站第3部分:断层形变台站(DB/T 8. 3 -2003) 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全球定位系统连续观测台站(DB/T19-2006) 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下流体台站第1部分:水位和水温台站(DB/T 20. 1 - 2006) 地震台站建设规范
4、地下流体台站第2部分:气氧和气柔台站(DB/T 20. 2 - 2006)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地震局提出。本部分由全国地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5)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四川省地震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杜学彬、席继楼、谭大诚、赵家骗、钱家栋、陆阳泉、卢军、唐宇雄、康好林、陈有发、王德志。m 1 范围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电台站第2部分:地电场台站DB/T 18.2-2制“本部分规定了地电场台站观测场地、观测装置、观测室和设备配置的技术要求以及建
5、台资料的归档要求。本部分适用于地震监测预报和相关科学研究中地电场台站的建设和改造。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 19531. 2 -2004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第2部分:电磁观测GB 50011 -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57 -19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3. 1 地电场g锐地l配tric
6、alfield 由固体地球内部和外部的各种非人工电流系统与地球介质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分布于地表的电场。地电场可分为大地电场和自然电场。 GB/T 19531. 2 -2004,定义3.1 J 3.2 电极electrode 在地电场测量中,连接大地与测量导线、接收大地电信号的接地导体。3.3 地电场分量component of geoel配tricalfield 地电场强度在特定方向的投影,其值由该方向两点之间的电位差与两点之间距离的比值确定。3.4 布极区region of electrode laying 以地电场分量测量的电极距L的中点为圆心、2/3L为半径的各个圆域的外包络线围限的区域。
7、4 观测场地4. 1 地质构造条件4. 1. 1 用于观测区域性地球电场变化的地电场观测场地宜选在构造稳定地区。4. 1. 2 用于监测构造活动的地电场观测场地宜选在地震活动带内或活动断裂附近。4.2 地形地貌条件4.2. 1 布极区不宜选在重盐碱地、沼泽地和沙漠中。DB/T 18. 2 - 2006 4.2.2 布极区内不应有沟望、崖坎、河流等。4.2.3 布极区应地形开阔,地势平坦,地形高差不直大于电极距的5%。4.3 电性结构布极区深度10m以内表层介质的电阻率宜大于lOllm。4.4 水文地质条件4. 4.1 布极区不宜选在抽水漏斗区内。4.4.2 布极区边缘避开大型水库、湖泊的距离不
8、宜小于3(削m。4.5 观测环境地电场观测环境应符合GB/T19531. 2 -2004的技术要求。4.6 工作条件地电场观测场地应具备电力、通信、交通等条件。4. 7 勘选方法观测场地勘选应包括收集资料、踏勘、干扰测试和电测深,勘选方法见附录A。5 观测装置5. 1 布极5. 1. 1 沿二个正交方位和1个斜交方位布设电极,布极方式见附录B。5. 1.2 二个正交方位宜分别平行和垂直地理北。5. 1. 3 在每个方位按长、短测量电极距布极,长、短电极距的极距比值不宜小于1.5,短电极距不应小于200m05. 1. 4 各方位的定向误差不应大于10,电极距的测量误差不应大于电极距的1%。5.2
9、 电极5. 2. 1 在电极测试条件下,电极稳定性应符合下列技术指标:a)一对电极间的极化电位差不应大于1mV; 的24h内一对电极间的极差漂移不应大于lmV;c) 30 d内一对电极间的极差变化不应大于5mV。5.2.2 电极引线的长度不应小于6m,拉断力不应小于200N。5.2.3 电极的埋设方法参见附录C。5.3 外线路5. 3. 1 测量导线的外线路采用抗老化绝缘导线,导线电阻不应大于201km,拉断力不宜小于2)()N。5.3.2 外线路对地绝缘电阻不应小于5Mll。5.3.3 外线路敷设采用架空或埋地方法,敷设方法参见附录D的规定。5.4 室内线路5. 4. 1 测量导线与电源线应
10、分开走线,布线整齐,标志明确。5.4.2 测量导线应安装避雷器,避雷器技术指标及安装方法参见附录E。5.4.3 测量导线应安装室内配线盘,配线盘结构和技术要求参见附录F。6 观测室6. 1 建筑设计6. 1. 1 观测室偏离布极区中心的距离宜小于500m,与任一电极的距离不应小于30m。6. 1. 2 室内日温差不应大于5,年室温范围1030,相对湿度不应大于80%。6. 1.3 室内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5m2,室内净高度应大于2.8m。2 DB/T 18. 2 - 2006 6. 1.4 抗震设计应符合GB50011 -2001中对乙类建筑物的要求。6. 1.5 防雷设计应符合GB50057
11、-1994中对第二类工业建筑物的要求。6. 1.6 室内应具备通信接口。6.2 配电6.2. 1 配备交流198v -242 v、49.5 Hz -50. 5日z的交流电源。6.2.2 电源配线采用单相三线制。6.2.3 引人室内的交流电源应安装避雷装置,避雷器电气指标和安装方法参见附录E。6.3 接地6. 3.1 观测室应有专用接地线,接地电阻应小于4006.3.2 接地导线的截面积不应小于10mm2。7 设备配置7. 1 校准设备校准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见表1。表1校准设备主要技术指标单位台个数量度一级一级确一om、f”hUAU7.2 测量设备测量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见表2。表2测量设备主要技
12、术指标设备名称单位数量主要技术指标电压测量分辨力:0.01mV;最大允许误差:(1%读数0.1%满数字地电场仪t口. I 度值);电压测量动态范围:lOOdB;输入电阻:不小于lOM!l;工频交流串模抑制比:不小于80dB;工频交流共模抑制比:不小于146dB;通频带:OHz-0. 005 Hz;通道数:不小于67.3 辅助设备辅助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见表3。表3辅助设备主要技术指标设备名称单位数量主要技术指标UPS电源台I 标称额定输出功率不小于3kVA,频率范围(500.5)Hz,正弦谊输出计算机L口马CPU主频IGHz以上,硬盘40G以上,内存512MB以上打印机台I 激光打印接地电阻测试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 18.2 2006 地震 建设 规范 电台 部分 电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