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31218-2014 金属材料 残余应力测定 全释放应变法.pdf
《GB T 31218-2014 金属材料 残余应力测定 全释放应变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31218-2014 金属材料 残余应力测定 全释放应变法.pdf(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77.040.10 H 22 i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31218-2014 金属材料残余应力测定全释放应变法Metallic materials-Determination of residual stress一Sectioning relaxation strain-gage method ,. 飞、2014-09-30发布2015-05-01实施气ei喻户均挫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窥总局也世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IJ GB/T 31218-2014 目次前言. . . . . . . . . . . . . . . . . . . . . m 1 范围.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4 符号和说明. 5 原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6 设备和应变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7 测量步骤8 误差分析9 测量报告. . . . 6 附录A(资料性附录电阻应变计测量应变方法. . . . . 7 附录B(资料性附录)电阻应变计测量(焊缝)三向残余应力的方法R-N切割法及其修正程序.9 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 .
3、. . . . . . . . 13 I 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GB/T 31218-2014 本标准起草单位z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深圳万测试验设备有限公司、海军工程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z李荣锋、陈怀宁、余立、薛欢、彭文杰、刘冬、祝洪)11、安建平、朱利洪、侯海量、汪选国。E 1 范圄金属材料残余应力测定全释放应变法GB/T 31218-2014 本标准规定了采用全释放法测定金属材料表面残余应力的术语和定义、符号和说明、原理、测量设备、测量步骤、试验报告
4、。本标准适用于各种金属材料一定体积单元内的平均宏观残余应力的测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3992-2010 金属粘贴式电阻应变计JJG 623 电阻应变仪3 术语和定义3.1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释放应变relaxed strain .E 在试件被切割后,由于原始残余应力场的释放导致的应变变化量。4 符号和说明本标准使用的符号及说明见表1。表1符号和说明符号说明E 被割材料的弹性模量P 最大应变与最大主应力的夹角,逆时针为正M
5、 释放应变.ej 应变计上应变栅1的释放应变.t.z 应变计上应变栅2的释放应变.e3 应变计上应变栅3的释放应变 被割材料的泊松比I1 j 沿应变计1方向的残余应力单位MPa () MPa 1 GB/T 31218-2014 表1(续符号说明单位(13 沿应变计3方向的残余应力MPa (/z 沿z方向的残余应力(主应力方向MPa 哩, 沿y方向的残余应力主应力方向)MPa 5 原理在含有残余应力的试件中(如焊接试极).由于材料的整体性经分割切块后,原切割试件中残余应力就要发生变化(所谓的应力释放,见图口,导致试块的尺寸也要发生相应变化z拉应力区材料缩短,压应力区材料伸长。这种缩短或伸长的变化
6、量可以由长度敏感的测试元件获得,如电阻应变计或机械引伸仪,测得的相对长度变化量就是应变变化,即择放应变。附录A介绍了电阻应变计测量应变方法。释放应变与残余应力的关系始终满足虎克定律,根据一维和二维应力场(由不同类型的应变计获得),采用7.8中相应的计算公式即可求出最终的残余应力大小。在附录B推荐了三维应力场的测量方法。J J /焊缝k乡J 切割线2町切割线7J 非非非户J IV 应变计卜JJ 圄1金庸放应变法测量残余应力示意圄6 设备和应变计6.1 应变记录仪应变仪至少应满足JJG623中的1.0级要求,并应经计量部门定期检定。连接应变计和应变仪的导线应尽量短,一般不应超过10m. 6.2 应
7、变计6.2.1 宜选用图2所示的单向、双向或兰向应变计。图2c)中敏感栅1和敏感栅3成900,敏感栅2与敏感栅1成45。或1350。常用的应变计为常温锚式应变计(花),电阻值为1200或60o. 6.2.2 为了测量的方便性和准确性,所选用的应变计(花)外形基底尺寸不宜太大,长宽尺寸推荐5mm -10 mm,敏感栅的长宽尺寸为1mm-3 mm. 2 GB/T 31218-2014 c:二二二仨二三三司c:二三a) 单向b) 双向冬、M3 工昌。三向固2金释披应变法测量残余应力用应变计示意圄7 测量步骤7.1 被测掏件的表面准备7.1.1 确定测量位置测量位置的划定原则是根据应力分布特点和应力分
8、析要求进行,还需考虑被测构件表面附近的实际空间状态。7.1.2 表面处理对于不平整的测量表面,如焊缝或氧化皮等,需事先进行适当的磨光处理。采用机械磨削有可能引人新的应力,打磨时要用力均匀、适当、轻柔,避免磨削量过大致使温度过高而产生新的应力。经过粗磨的或原始平整的表面,采用抛光砂布轮进行抛光处理,或直接采用100#-200#的砂布(纸),在平整的表面作手工打磨处理,打磨时可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来回进行。7.2 应变计的选用7.2.1 根据不同的应力场选用相应应变计z单向应力场选用单向应变计,双向应力场选用双向或三向应变计。7.2.2 如要测量确定方向的平面应力,可直接选用双向应变计,柏贴应变
9、计时应使两个相互垂直的应变栅与所求应力的方向平行s如要测量主应力大小和方向,则应选用三向应变计。7.3 帖陆应变计7.3.1 按应变计生产厂家的推荐要求粘贴应变计,构件表面应事先进行彻底的清洗和脱脂。7.3.2 等待10min或更长时间,沿与应变计表面平行方向缓慢揭起塑料膜,仔细观察应变计,确保粘贴牢固。7.3.3 应变计自然干燥1h左右,检查应变平衡情况,如果出现读数明显不稳的情况,应查找原因并解决,无法解决的应重新贴片。7.3.4 如条件容许,可以将工件整体放人烘箱进行60c -70 c保温0.1h-1 h(取决于板厚的升温干燥,不能放人烘箱的可采取局部加热保温的办法,使包含应变计的材料经
10、受高温烘烤,避免后期切割加工引起应变计读数飘移。3 GB/T 31218-2014 7.4 应变计防耕7.4.1 应变计经过高温烘姆后进行表面防护。7.4.2 应变计防护前应将应变栅引出线固定好,防护用的物质可以根据切割时的环境选用石蜡、环氧树脂、硅肢等。7.4.3 由于需要进行切割,应变计的防护十分重要,目的是避免应变计受潮和碰撞。7.5 应变相值的读取应变计防护结束后,进行应变计初始平衡值的读取并记录,经过1h-12 h后可再次读取初值并进行比较。如果2次的应变输出值相差较大,如大于50,应间隔相同的时间再次读取。如第2次和第3次的读数差值仍然大于50阳,则应重新贴片。7.6 切割分块7.
11、6.1 在获得稳定的初始应变读数后,就可以采用必要的方法实行工件或试板的切割分块。7.6.2 切割的目的是让包含应变计单元的材料与周围分离,因而切割工具可以是各种锯切设备、线切割设备、套孔钻具等。7.6.3 为避免切割过程中引起包含应变计的材料单元温度升高超过事先烘烤的温度,应在切割过程中注意降温。推荐采用自然降温法,必要时也可采用辅助冷却液,冷却液最好是绝缘体。7.6.4 切割顺序一般不作规定,但应尽量从利于切割块散热角度出发,先切易于升温的试块。如相关标准无特殊规定,在图1中,一般先按切割线l进行切割,然后接切割线2-切割线7进行。切割线8也可以不进行实际上此时的应力已经释放),但要保证切
12、割线2-切割线7应该足够深,建议超过应变计栅端10mm以上(见图3)。1-/ 1-/ 切割线8圈3切割续深度示意圈7.6.5 除非相关产品标准有特殊规定,为了使应力释放完全,理论上切割的试块越小越好。但是过小的试块不仅增加切割难度,同时可能造成应变计升温过高甚至引人切削应变。一般情况下,采用边长为10 mm-20 mm的正方形尺寸比较合适。应力梯度越大,切割块应越小,应变栅尺寸的长宽尺寸也应尽量小。7.6.6 切割一般只在平面内进行。如果厚度方向应力梯度较大,还需要活厚度方向进行分解。7.6.7 如果切割不能当天一次完成,建议记录中间数据,作为最终数据之参考。4 GB/T 31218-2014
13、 7.7 释披应蛮的藏取切割完毕后,待切割试块冷却到室温环境时,读取此时的应变平衡值,用该值减去切割前的初始应变值即可得到释放应变,E:.7.8 数据处理全择放应变法的残余应力计算采用经典的虎克定律z采用单向应变计用式(1)计算z0)二-E,E:). ( 1 ) 采用双向应变计用式(2)计算z| =一俨+1I,E:3) 3=-:;-一-(,E:3+A) ) 1- . ( 2 ) 采用三向应变计用式(3)计算=et A 一一屿M一一一一队eh一A一。,一一aua nL n au . ( 3 ) (:=-1 E 11 2 i!1 二一了一一|一一(,E:)+ ,E:3)土一;(,E:)- ,E:2
14、)2 + (M2 - ,E:3)2 cos2 I 3 1一I .1 2 其中:是0)、内中的较大值与最大应力的夹角,逆时针为正,范围士/4,单位弧度。如直接求解主应力,则有zC E i1:V JV1 =-7一一|一(,E:l+,e3)士一.J(,E:1 - ,e2)2 + (,E: 2 - ,E:a)2 I .( 4 ) . 1一.11- I t.1? I 夹角F求解方式同上,意义为缸中的较大值与最大主应力的夹角。8 误差分析任何一种残余应力的测量方法均会产生一定的误差。全释放应变法测量残余应力的主要误差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z残余应力场的不均匀性、应变计粘贴质量、切割过程的可靠性等。8. 1 残
15、余应力的影响残余应力场的不均匀性分为平面不均句性和厚度方向不均匀性,两者均对残余应力测量结果造成影响,影响程度一方面取决于不均匀性的梯度,一方面取决于切割试块的大小。8.2 应变计桔黯质量应变计的粘贴应保证胶底整体均匀,同时肢层不能太厚。8.3 切割过程可靠性在切割过程中,要保证温升低于应变计烘炜温度,要使切割边缘尽量接近应变计,利于应力完全蒋放s但又要保证一定的距离,避免切割边的塑性变形和高温造成附加应力。一般推荐的边缘距离为3 mm5 mm. 5 GB/T 31218-2014 9 测量报告测量报告至少应包括如下内容za) 本标准编号Fb) 测点位置Ec) 测试条件说明,包括被测试材料牌号
16、,所采用的应变计等zd) 残余应力测量结果。6 GB/T 31218-2014 附录A资料性附录电阻应变计测量应变方法A. 1 试验原理将电阻应变计粘贴在试样表面,通过电阻应变仪测量试样受力变形时所引起的电阻变化,并将其变化量转化为应变值。A.2 试验仪器A.2.1 测量用的静态电阻应变仪或动态应变仪应按JJG623进行检验。A.2.2 电阻应变计应符合GB/T13992-2010中的A级要求。A.3 试样A.3.1 试样的制备及加工应符合本试验方法标准的规定要求。A.3.2 弯曲试样应符合相关试验标准或产品的技术要求规定。A.3.3试样尺寸应满足应变计的尺寸要求,对于炬形截面试样最小宽度不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31218 2014 金属材料 残余 应力 测定 释放 变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