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6597-2011 光学纤维传像元件试验方法.pdf
《GB T 26597-2011 光学纤维传像元件试验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26597-2011 光学纤维传像元件试验方法.pdf(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37.020 N 3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6597一2011光学纤维传像元件试验方法Testing method of fiber optic devices for image transmission 2011-06-16发布2011-11-01实施数码防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茂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GB/T 26597-2011 目次前言.1 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试验方法.4 G/T 26597-2011 目。吕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光学和光子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3)归口。
2、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山西长城微光器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计量学院、北京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庄松林、倪国强、王玲玲、张淑琴、刘秀琴、高稚允、吕正中、金尚忠、陈斌费、董前民、陈钢。I GB/T 26597-2011 光学纤维传像元件试验方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光学纤维传像元件的术语和定义、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像增强器、变像管、像增强型CCD等光电器件中使用的光学纤维传像元件。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
3、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目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16920玻璃平均线热膨胀系数的测定3 术语和定义3. 1 GB/T 16920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光学纤维传像元件fiber optical devices for image transmission 由光学纤维按一定规则排列成型,能把图像从输入端面传输到输出端面的元件。本标准中光学纤维传像元件包括以下三种产品:a) 光学纤维面板(简称光纤面板); b) 光学纤维倒像器(简称倒像器); c) 光学纤维锥(简称光锥)。3. 1. 1 光纤面极fiber optical faceplate 能把图像
4、从输入端面传输到输出端面,图像大小、方向不发生改变的光学纤维传像元件。3. 1.2 倒像器fiber optical inverter 输出端面相对于输入端面整体绕中心轴扭转1800,从而使输出端面的图像与输入端面的图像互为倒立的光学纤维传像元件。3. 1. 3 光锥fiber optical taper 能使输出图像与输入图像具有一定放大/缩小比的锥状光学纤维传像元件。3.2 光学纤维;光纤optical fiber 利用全反射原理,由纤芯和纤皮组成的独立的传光单元。3.3 复合光纤multifiber 按一定规则排列的光纤列阵。3.3.1 一次复合光纤multi-fiber 将单纤维按一定
5、规则排列经拉制而成的光纤列阵。1 GB/T 26597-2011 3.3.2 二次复合光纤multi multi-fiber 将一次复合光纤按一定规则排列再经拉制而成的光纤列阵。3.4 纤外吸收absorption outside the fibers 光学纤维传像元件中各单光纤之间及周围对杂散光的吸收。3.4. 1 填隙式纤外眼收absorption outside the fibers with the filling material 将纤外吸收材料以任意的或规则的方式放置在部分或全部光纤之间或周围所产生的光吸收。3.4.2 统计式纤外吸收statistical abso叩tionout
6、side the fibers with substituting material 用吸收材料取代单根光纤的全部或其截面的一部分,并将其以任意的或规则的方式放置在整个光学纤维传光单元间形成的吸收。3.5 3.6 3. 7 3.8 3.9 3. 10 3. 11 3. 12 2 光纤中心距fiber pitch; width between neighbor fiber centers 规则排列的相邻两根光纤的中心距离。理论数值孔径theoretical numeral aperture NA, 理论数值孔径定义为(NA,),按式(1)计算:式中zn一阶跃光奸纤芯的折射率;nz一一阶跃光纤纤皮
7、的折射率。串光crosstalk Iigbt 从一根光纤进人到其他光纤中的光。斑点spot NA, =Jni可同周围区域相比,透射比变化大于规定值的局部区域。鸡丝chickenwire 复合光纤边界明显视觉增强的、且宽度不大于两根光纤的线状图案。注z对形成比较完整的复合光纤边界的鸡丝,也称网格。剪切畸变shear distortion 光学纤维传像元件对传递的直线图形产生的短小线段的位移或旋转。蛇形畸变snake shape distortion; gross distortion 光学纤维传像元件对通过端面中心传递的直线所产生的曲线图形对该直线的位移。枕形/桶形睛变barrel/ pincu
8、shion distortion . ( 1 ) 从光学纤维传像元件输出端面观测到的图形相对于从其输入端面输入的基准正方形图形所产生的4 枕形/桶形变形。3. 13 像倒转角image inversion angle 倒像器有效区内传输的图像围绕中心轴旋转的角度。理想像倒转角为1800。3. 14 像位移frame run-out GB/T 26597-2011 以通过光学纤维传像元件输入端面中心的十字交叉点为基准,从输出端面所观察到的图形相对于该基准的最大整体位移。3.15 放大率magnification 输出端面图形/图像与输入端面图形/图像的尺度大小的比值。3.16 放大率相对误差re
9、lative magnification error 所获得的输出端面图像与输入图像的实际放大率和理论放大率的差值与理论放大率之比值。3. 17 透射比transmissivity 光学纤维传像元件有效共辄传输区输出光通量与输入光通量之比值。3. 17. 1 准直光透射比collimated transmissivity 准直光垂直人射到光学纤维传像元件端面上的透射比。3. 17.2 朗伯光透射比lambert s transmissivi ty 朗伯光人射到光学纤维传像元件端面上的透射比。3.17.3 3.18 朗伯光光谱透射比lambert s spectral transmissivit
10、y 在适用光谱段内,随波长变化的朗伯光透射比。分辨力resolving power; resolution 可以区分观测到的目标上两点的最小间隔定义为分辨极限,其倒数即为分辨力,是分辨图像细节的能力。3. 19 真空气密性vacuum integrity 当光学纤维传像元件一个端面处于一定真空状态,另一端面处于大气压状态时,在其端面的等效空气泄漏率。3.20 耐热性thermal stability 光学纤维传像元件经规定温度处理后,其外形、几何尺寸、内部结构等主要性能与指标保持不变的能力。3.21 热稳定性thermal steadiness 光学纤维传像元件经受剧烈的温度变化而不破坏的性能
11、。3 GB/T 26597-2011 3.22 刀口晌应(效应)knife-edge response (effect) 通过光学纤维传像元件传递的标准测量刀口边缘的像在不透明区域内垂直刀口方向上的强度分布。3.23 桶皮状orange peel 光学纤维传像元件表面粗糙。3.24 擦伤scratch 光学纤维传像元件表面划痕。3.25 残留物residue 光学纤维传像元件表面粘附的杂质。3.26 污斑stains 像残留物一样出现在光学纤维传像元件表面,但元明显深度的物质。3.27 带状阴影banding 显现于光学纤维传像元件端面的明显带状亮影或暗影。3.28 裂纹crack 由于机械、
12、加热造成的,在光学纤维传像元件材料内部或表面产生的应力断面。3.29 破边chip 光学纤维传像元件边缘存在的缺口。3.30 雾状haze 光学纤维传像元件抛光表面出现的发雾现象。4 试验方法4. 1 光纤中心距4. 1. 1 试验工具金相/测量显微镜,读数分辨力1m,物镜放大倍数不小于40倍,具有精确测试分划线的目镜放大倍数不小于10倍。4. 1. 2 试验程序a) 用漫射光垂直照射光学纤维传像元件的一个端面;b) 从光学纤维传像元件的另一端面,用金相/测量显微镜上的分划线观察(如另有规定,可用其他适当仪器,如图像分析计算机),在有效的刻度范围内,测量一次复合光纤区域内沿直线连续排列的光纤数
13、量;c) 用该刻度除以所获得的光纤数量,即为在规定位置和方向上的光纤平均中心距。4.2 斑点4.2. 1 试验工具投影仪或光学显微镜,放大倍数不小于10倍。4 G/T 26597-2011 4.2.2 试验程序用漫射光照射光学纤维传像元件的一个端面,用投影仪或显微镜,沿光学纤维传像元件的另一端面的垂直方向进行观察,在规定的区域内测量斑点的大小和数量。4.3 鸡丝4.3.1 试验工具技影仪或光学显微镜,放大倍数不小于10倍。4.3.2 试验程序用漫射光照射光学纤维传像元件的一个端面,用投影仪或显微镜,沿光学纤维传像元件的另一端面的垂直方向进行观察,在规定的区域内测量鸡丝的大小和数量。4.4 剪切
14、畸变晶4.4.1 试验工具a) 投影仪或测量显微镜,放大倍数不小于10倍;b) 同一间距和线宽的栅状测试分划板。4.4.2 试验程序a) 将光学纤维传像元件放在测试分划板上,用漫射光垂直照射测试分划板;b) 通过投影仪投影或显微镜观察光学纤维传像元件另一端面输出的分划板图形,利用基准线测量其最大偏移量。4.5 蛇形畸变4.5. 1 试验工具a) 投影仪或测量显微镜,放大倍数不小于10倍;b) 十字基准分划板及夹具。4.5.2 试验程序a) 将光学纤维传像元件的一端面置于十字基准分划板的夹具中,用漫射光垂直照射测试分划板,通过投影仪技影或显微镜观察光学纤维传像元件另一端面输出的分划板图形Fb)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26597 2011 光学 纤维 元件 试验 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