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025-2004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pdf
《GB 50025-2004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50025-2004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pdf(9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年月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号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的公告现批准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自年月日起实施其中第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同时废止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年月日前言根据建设部建标号文下达的任务由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会同有关勘察设计科研和高校等个单位组成修订组对现行国家标准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以下简称原规范进行了全面修订在修订期间广泛征求了全国各有关单位的意见经多次讨论和修改最后由陕西省计划委员会
2、组织审查定稿本次修订的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系统总结了我国湿陷性黄土地区四十多年来特别是近十年来的科研成果和工程建设经验并充分反映了实施原规范以来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和建设经验原规范经修订后以下简称本规范分为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勘察设计地基处理既有建筑物的地基加固和纠倾施工使用与维护等章个附录比原规范增加条文章减少附录个修改和增加的主要内容是原规范附录一中的名词解释通过修改和补充作为术语列入本规范第章删除了饱和黄土增加了压缩变形湿陷变形湿陷起始压力湿陷系数自重湿陷系数自重湿陷量的实测值自重湿陷量的计算值和湿陷量的计算值等术语建筑物分类和建筑工程的设计措施等内容经修改和补充后作为基本规定独立为一章
3、放在勘察设计的前面体现了它在本规范中的重要性并解决了各类建筑的名称出现在建筑物分类之后的问题原规范中的附录六通过修改和补充将其放入本规范的第章第节测定黄土湿陷性的试验将陕西关中地区的修正系数由改为修改后自重湿陷量的计算值与实测值接近对提高评定关中地区场地湿陷类型的准确性有实际意义近年来层的建筑不断增多基底压力和地基压缩层深度相应增大本次修订将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地基湿陷量的计算深度由基底下改为累计至基底下或地基压缩层深度止并相应增大了勘探点的深度划分场地湿陷类型和地基湿陷等级采用现场试验的实测值和室内试验的计算值相结合的方法在自重湿陷量的计算值和湿陷量的计算值分别引入修正系数值和值后其计算值和
4、实测值的差异显著缩小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湿陷性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规范取消了原规范在地基计算中规定的承载力的基本值标准值和设计值以及附录十黄土的承载力表本规范在地基计算中规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由勘察部门根据现场原位测试结果或结合当地经验与理论公式计算确定基础底面积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并按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确定针对湿陷性黄土的特点进一步明确了在湿陷性黄土场地采用桩基础的设计和计算等原则根据场地湿陷类型地基湿陷等级和建筑物类别采取地基处理措施符合因地因工程制宜技术经济合理对确保建筑物的安全使用有重要作用增加了既有建筑物的地基加固和纠倾等内容使今后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有章可循根据
5、新搜集的资料将原规范附录二中的中国湿陷性黄土工程地质分区略图及其附表作了部分修改和补充原图经修改后扩大了分区范围填补了原规范分区图中未包括的有关省区便于勘察设计人员进行场址选择或可行性研究时对分区范围内黄土的厚度湿陷性质湿陷类型和分布情况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和认识在本规范附录中增加了检验或测定垫层强夯和挤密等方法处理地基的承载力及有关变形参数的静载荷试验要点原规范通过全面修订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更加系统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和湿陷性黄土地区的特点体现了我国现行的建设政策和技术政策本规范实施后对全面指导我国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建设确保工程质量防止和减少地基湿陷事故都将产生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规范中以
6、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寄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环城北路号邮政编码本规范主编单位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本规范参编单位机械工业部勘察研究院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甘肃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国家电力公司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山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山西省电力勘察设计研究院兰州有色金属建筑研究院国家电力公司西北电力设计院新疆建筑设计研究
7、院陕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兰州设计院主要起草人罗宇生以下按姓氏笔画排列文君田春显刘厚健朱武卫任会明汪国烈张敷张苏民沈励操杨静玲邵平张豫川张炜李建春林在贯郑永强武力赵祖禄郭志勇高永贵高风熙程万平滕文川罗金林总则为确保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物包括构筑物的安全与正常使用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保护环境制定本规范本规范适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地基处理施工使用与维护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进行建设应根据湿陷性黄土的特点和工程要求因地制宜采取以地基处理为主的综合措施防止地基湿陷对建筑物产生危害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建筑工程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有关现行的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规定术语和符号术语湿陷性
8、黄土在一定压力下受水浸湿土结构迅速破坏并产生显著附加下沉的黄土非湿陷性黄土在一定压力下受水浸湿无显著附加下沉的黄土自重湿陷性黄土在上覆土的自重压力下受水浸湿发生显著附加下沉的湿陷性黄土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在上覆土的自重压力下受水浸湿不发生显著附加下沉的湿陷性黄土新近堆积黄土沉积年代短具高压缩性承载力低均匀性差在压力下变形较大的全新世黄土压缩变形天然湿度和结构的黄土或其他土在一定压力下所产生的下沉湿陷变形湿陷性黄土或具有湿陷性的其他土如欠压实的素填土杂填土等在一定压力下下沉稳定后受水浸湿所产生的附加下沉湿陷起始压力湿陷性黄土浸水饱和开始出现湿陷时的压力湿陷系数单位厚度的环刀试样在一定压力下下沉稳定后
9、试样浸水饱和所产生的附加下沉自重湿陷系数单位厚度的环刀试样在上覆土的饱和自重压力下下沉稳定后试样浸水饱和所产生的附加下沉自重湿陷量的实测值在湿陷性黄土场地采用试坑浸水试验全部湿陷性黄土层浸水饱和所产生的自重湿陷量自重湿陷量的计算值采用室内压缩试验根据不同深度的湿陷性黄土试样的自重湿陷系数考虑现场条件计算而得的自重湿陷量的累计值湿陷量的计算值采用室内压缩试验根据不同深度的湿陷性黄土试样的湿陷系数考虑现场条件计算而得的湿陷量的累计值剩余湿陷量将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量的计算值减去基底下拟处理土层的湿陷量防护距离防止建筑物地基受管道水池等渗漏影响的最小距离防护范围建筑物周围防护距离以内的区域符号基础底面
10、积压缩系数基础底面的宽度基础埋置深度桩身或桩孔直径压缩模量孔隙比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塑性指数基础底面的长度桩身长度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值基础底面的平均附加压力值湿陷起始压力值桩端土的承载力特征值桩周土的摩擦力特征值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饱和度含水量液限塑限最优含水量土的重力密度简称重度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有效重度地基的压力扩散角基础宽度的承载力修正系数基础埋深的承载力修正系数沉降计算经验系数湿陷系数自重湿陷系数自重湿陷量的计算值自重湿陷量的实测值湿陷量的计算值因地区土质而异的修正系数考虑地基受水浸湿的可能性和基底下土的侧向挤出等因素的
11、修正系数基本规定拟建在湿陷性黄土场地上的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地基受水浸湿可能性的大小和在使用期间对不均匀沉降限制的严格程度分为甲乙丙丁四类并应符合表的规定表建筑物分类建筑物分类各类建筑的划分甲类高度大于和层及层以上体型复杂的建筑高度大于的构筑物高度大于的高耸结构特别重要的建筑地基受水浸湿可能性大的重要建筑对不均匀沉降有严格限制的建筑乙类高度为的建筑高度为的构筑物高度为的高耸结构地基受水浸湿可能性较大的重要建筑地基受水浸湿可能性大的一般建筑丙类除乙类以外的一般建筑和构筑物丁类次要建筑当建筑物各单元的重要性不同时可根据各单元的重要性划分为不同类别甲乙丙丁四类建筑的划分可结合本规范附录确定防止或减小
12、建筑物地基浸水湿陷的设计措施可分为下列三种地基处理措施消除地基的全部或部分湿陷量或采用桩基础穿透全部湿陷性黄土层或将基础设置在非湿陷性黄土层上防水措施基本防水措施在建筑物布置场地排水屋面排水地面防水散水排水沟管道敷设管道材料和接口等方面应采取措施防止雨水或生产生活用水的渗漏检漏防水措施在基本防水措施的基础上对防护范围内的地下管道应增设检漏管沟和检漏井严格防水措施在检漏防水措施的基础上应提高防水地面排水沟检漏管沟和检漏井等设施的材料标准如增设可靠的防水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水沟等结构措施减小或调整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或使结构适应地基的变形对甲类建筑和乙类中的重要建筑应在设计文件中注明沉降观测点的位置和
13、观测要求并应注明在施工和使用期间进行沉降观测对湿陷性黄土场地上的建筑物和管道在设计文件中应附有使用与维护说明建筑物交付使用后有关方面必须按本规范第章的有关规定进行维护和检修在湿陷性黄土地区的非湿陷性土场地上设计建筑地基基础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勘察一般规定在湿陷性黄土场地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应查明下列内容并应结合建筑物的特点和设计要求对场地地基作出评价对地基处理措施提出建议黄土地层的时代成因湿陷性黄土层的厚度湿陷系数自重湿陷系数和湿陷起始压力随深度的变化场地湿陷类型和地基湿陷等级的平面分布变形参数和承载力地下水等环境水的变化趋势其他工程地质条件中国湿陷性黄土工程地质分区
14、可按本规范附录划分勘察阶段可分为场址选择或可行性研究初步勘察详细勘察三个阶段各阶段的勘察成果应符合各相应设计阶段的要求对场地面积不大地质条件简单或有建筑经验的地区可简化勘察阶段但应符合初步勘察和详细勘察两个阶段的要求对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或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必要时应进行施工勘察或专门勘察编制勘察工作纲要应按下列条件和要求进行不同的勘察阶段场地及其附近已有的工程地质资料和地区建筑经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特别是黄土层的分布和湿陷性变化特点工程规模建筑物的类别特点设计和施工要求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可分为以下三类简单场地地形平缓地貌地层简单场地湿陷类型单一地基湿陷等级变化不大中等复杂场地地形起
15、伏较大地貌地层较复杂局部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场地湿陷类型地基湿陷等级变化较复杂复杂场地地形起伏很大地貌地层复杂不良地质现象广泛发育场地湿陷类型地基湿陷等级分布复杂地下水位变化幅度大或变化趋势不利工程地质测绘除应符合一般要求外还应包括下列内容研究地形的起伏和地面水的积聚排泄条件调查洪水淹没范围及其发生规律划分不同的地貌单元确定其与黄土分布的关系查明湿陷凹地黄土溶洞滑坡崩坍冲沟泥石流及地裂缝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规模发展趋势及其对建设的影响划分黄土地层或判别新近堆积黄土应分别符合本规范附录或附录的规定调查地下水位的深度季节性变化幅度升降趋势及其与地表水体灌溉情况和开采地下水强度的关系调查既有建筑物的现
16、状了解场地内有无地下坑穴如古墓井坑穴地道砂井和砂巷等采取不扰动土样必须保持其天然的湿度密度和结构并应符合级土样质量的要求在探井中取样竖向间距宜为土样直径不宜小于在钻孔中取样应严格按本规范附录的要求执行取土勘探点中应有足够数量的探井其数量应为取土勘探点总数的并不宜少于个探井的深度宜穿透湿陷性黄土层勘探点使用完毕后应立即用原土分层回填夯实并不应小于该场地天然黄土的密度对黄土工程性质的评价宜采用室内试验和原位测试成果相结合的方法对地下水位变化幅度较大或变化趋势不利的地段应从初步勘察阶段开始进行地下水位动态的长期观测现场勘察场址选择或可行性研究勘察阶段应进行下列工作搜集拟建场地有关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
17、料及地区的建筑经验在搜集资料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现场调查了解拟建场地的地形地貌和黄土层的地质时代成因厚度湿陷性有无影响场地稳定的不良地质现象和地质环境等问题对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已有资料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进行必要的工程地质测绘勘察和试验等工作本阶段的勘察成果应对拟建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初步评价初步勘察阶段应进行下列工作初步查明场地内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场地湿陷类型地基湿陷等级及其分布预估地下水位的季节性变化幅度和升降的可能性初步查明不良地质现象和地质环境等问题的成因分布范围对场地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及其发展趋势当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已有资料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工程地质测绘其比例尺可采用初步勘察勘探点线网的布
18、置应符合下列要求勘探线应按地貌单元的纵横线方向布置在微地貌变化较大的地段予以加密在平缓地段可按网格布置初步勘察勘探点的间距宜按表确定表初步勘察勘探点的间距场地类别勘探点间距场地类别勘探点间距简单场地复杂场地中等复杂场地取土和原位测试的勘探点应按地貌单元和控制性地段布置其数量不得少于全部勘探点的勘探点的深度应根据湿陷性黄土层的厚度和地基压缩层深度的预估值确定控制性勘探点应有一定数量的取土勘探点穿透湿陷性黄土层对新建地区的甲类建筑和乙类中的重要建筑应按本规范条进行现场试坑浸水试验并应按自重湿陷量的实测值判定场地湿陷类型本阶段的勘察成果应查明场地湿陷类型为确定建筑物总平面的合理布置提供依据对地基基础
19、方案不良地质现象和地质环境的防治提供参数与建议详细勘察阶段应进行下列工作详细查明地基土层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确定场地湿陷类型地基湿陷等级的平面分布和承载力勘探点的布置应根据总平面和本规范条划分的建筑物类别以及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等因素确定详细勘察勘探点的间距宜按表确定表详细勘察勘探点的间距场地类别建筑类别甲乙丙丁简单场地中等复杂场地复杂场地在单独的甲乙类建筑场地内勘探点不应少于个采取不扰动土样和原位测试的勘探点不得少于全部勘探点的其中采取不扰动土样的勘探点不宜少于勘探点的深度应大于地基压缩层的深度并应符合表的规定或穿透湿陷性黄土层表勘探点的深度湿陷类型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陕
20、西陇东陕北晋西地区其他地区勘探点深度自基础底面算起详细勘察阶段的勘察成果应符合下列要求按建筑物或建筑群提供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当场地地下水位有可能上升至地基压缩层的深度以内时宜提供饱和状态下的强度和变形参数对地基作出分析评价并对地基处理不良地质现象和地质环境的防治等方案作出论证和建议对深基坑应提供坑壁稳定性和抽降水等所需的计算参数并分析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对桩基工程的桩型桩的长度和桩端持力层深度提出合理建议并提供设计所需的技术参数及单桩竖向承载力的预估值提出施工和监测的建议测定黄土湿陷性的试验测定黄土湿陷性的试验可分为室内压缩试验现场静载荷试验和现场试坑浸水试验三种室内压缩
21、试验采用室内压缩试验测定黄土的湿陷系数自重湿陷系数和湿陷起始压力均应符合下列要求土样的质量等级应为级不扰动土样环刀面积不应小于使用前应将环刀洗净风干透水石应烘干冷却加荷前应将环刀试样保持天然湿度试样浸水宜用蒸馏水试样浸水前和浸水后的稳定标准应为每小时的下沉量不大于测定湿陷系数除应符合条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分级加荷至试样的规定压力下沉稳定后试样浸水饱和附加下沉稳定试验终止在压力以内每级增量宜为大于压力每级增量宜为湿陷系数值应按下式计算式中保持天然湿度和结构的试样加至一定压力时下沉稳定后的高度上述加压稳定后的试样在浸水饱和作用下附加下沉稳定后的高度试样的原始高度测定湿陷系数的试验压力应自基础底
22、面如基底标高不确定时自地面下算起基底下以内的土层应用以下至非湿陷性黄土层顶面应用其上覆土的饱和自重压力当大于压力时仍应用当基底压力大于时宜用实际压力对压缩性较高的新近堆积黄土基底下以内的土层宜用压力和以下至非湿陷性黄土层顶面应分别用和上覆土的饱和自重压力测定自重湿陷系数除应符合条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分级加荷加至试样上覆土的饱和自重压力下沉稳定后试样浸水饱和附加下沉稳定试验终止试样上覆土的饱和密度可按下式计算式中土的饱和密度土的干密度土的饱和度可取土的孔隙比土粒相对密度自重湿陷系数值可按下式计算式中保持天然湿度和结构的试样加压至该试样上覆土的饱和自重压力时下沉稳定后的高度上述加压稳定后的试样
23、在浸水饱和作用下附加下沉稳定后的高度试样的原始高度测定湿陷起始压力除应符合条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可选用单线法压缩试验或双线法压缩试验从同一土样中所取环刀试样其密度差值不得大于在压力以内每级增量宜为大于压力每级增量宜为单线法压缩试验不应少于个环刀试样均在天然湿度下分级加荷分别加至不同的规定压力下沉稳定后各试样浸水饱和附加下沉稳定试验终止双线法压缩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应取个环刀试样分别对其施加相同的第一级压力下沉稳定后应将个环刀试样的百分表读数调整一致调整时并应考虑各仪器变形量的差值应将上述环刀试样中的一个试样保持在天然湿度下分级加荷加至最后一级压力下沉稳定后试样浸水饱和附加下沉稳定试验终止应
24、将上述环刀试样中的另一个试样浸水饱和附加下沉稳定后在浸水饱和状态下分级加荷下沉稳定后继续加荷加至最后一级压力下沉稳定试验终止当天然湿度的试样在最后一级压力下浸水饱和附加下沉稳定后的高度与浸水饱和试样在最后一级压力下的下沉稳定后的高度不一致且相对差值不大于时应以前者的结果为准对浸水饱和试样的试验结果进行修正如相对差值大于时应重新试验现场静载荷试验在现场测定湿陷性黄土的湿陷起始压力可采用单线法静载荷试验或双线法静载荷试验并应分别符合下列要求单线法静载荷试验在同一场地的相邻地段和相同标高应在天然湿度的土层上设个或个以上静载荷试验分级加压分别加至各自的规定压力下沉稳定后向试坑内浸水至饱和附加下沉稳定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50025 2004 湿陷性 黄土 地区 建筑 规范
